长期以来,中美洲局势动荡不安。政府官员腐败、犯罪率居高不下、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大规模难民潮持续向北从墨西哥借道涌向美国。
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中美洲各国政治的不稳定,政府与军队的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在萨尔瓦多,总统甚至带领军队直接进驻国会,来促成提案的通过。领导人依赖军队武装推动政策实施的现象十分常见。

▲美国驱逐非法移民,阻挡从墨西哥入境的难民
然而,在中美洲“乱世”之中,有一个国家不仅没有出现军队干预政治的现象,更是在1948年宣布废除军队,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废除军队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仅仅只有500万人口的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在中美洲的位置
废除军队70余年,哥斯达黎加在动荡的中美洲局势之下,依旧能为本国人民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哥斯达黎加经历了什么,这背后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哥斯达黎加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远高于其北方的多个邻国
中美洲位于连接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狭长地峡中。与南北美大陆相比,中美洲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面积不足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存在着7个小国家,最大的尼加拉瓜面积也仅有13万平方公里。

▲中美洲
1821年,中美洲各行省脱离西班牙殖民管控,并曾尝试组成统一的国家。1823年,由危地马拉率先宣布成立“中美洲联合省”,演变为囊括中美洲5国的联邦制国家,改名为“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将首都设立在危地马拉城。
新生的联邦内部充满了矛盾。地理上,由于中美洲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且交通闭塞,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经济体,直接导致各省始终没有建立起紧密的友好关系。
政治上,当殖民者走后,大庄园主和各地军阀继续“扮演”殖民者的身份,加剧了代表庄园主利益的保守派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矛盾。
在这些矛盾不断升级并且演化为战争后,1838年各国相继宣布离开联邦,直至1841年萨尔瓦多独立,短暂存在了18年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彻底宣告消亡。

▲短暂存在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国旗
在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内部,不同于北部其他几省,哥斯达黎加的情况较为特殊。整个省被中部的高山所隔绝,地形复杂,居民大多散居于森林深山之中。

▲哥斯达黎加地形,被中部高山切断,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中部
当时哥斯达黎加以咖啡种植业为主,在复杂地形的影响之下,庄园主们难以兼并土地。只有少数人口密集地区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大庄园主。除此之外,便是数量更加庞大的小农场主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

▲19世纪哥斯达黎加咖啡种植园中的农民
由于联邦始终没有统一的军队,哥斯达黎加的一些大庄园主开始招募私人武装,积极拉拢从西班牙独立后残留的军队的将领。
虽然在名义上这些军队仍然属于地方政府,但俨然和大庄园主们走得更近。这一现象直到哥斯达黎加从联邦独立出来后才逐渐改变。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解体后,1838年哥斯达黎加成为一个独立国家。1848年,哥斯达黎加确立了共和制度。
国家权力不久后被莫拉·波拉斯家族掌控。该家族在联邦时期就已经是哥斯达黎加省内最大的咖啡园主。1849年,其家族成员拉斐尔·莫拉当选副总统,此时他的弟弟米格尔·莫拉恰好担任临时总统,随后他逼迫自己的弟弟辞去总统职务,并自己担任总统。
家族的其他成员迅速占据哥斯达黎加政坛高层,他的另一个弟弟担任陆军司令,姐姐与妹妹也分别嫁给了军队和政府的高层。

▲位于首都圣何塞的拉斐尔·莫拉纪念碑
拉斐尔·莫拉在位10年的时间,他修改了宪法,废除了只有出生于本国的男性才能获得公民身份并有权参与投票的规定,同时发展基础建设,将首都土地分配给贫困农民。
这些举措得到了底层人民的支持,但触犯到了包括庄园主等富人和保守势力的利益,随后他在1859年被自己的妹夫蒙特亚莱格雷发动政变所推翻。
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哥斯达黎加政府被政变推翻数次,政变犹如家常便饭。到了19世纪末期,哥斯达黎加开始了民主化进程。1889年举行了第一届总统选举,时任国家总统并掌控军队的索托宣布辞职并将权力交给民选总统。

▲哥斯达黎加第一共和国的国旗
军队在哥斯达黎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哥斯达黎加在不断推进民主化进程,但是少数军队独裁者和大庄园主仍然是掌控国家的最大势力,这也是哥斯达黎加政权频繁更迭的主要因素。
1914年,冈萨雷斯成为哥斯达黎加第一位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冈萨雷斯执政时期正值一战,哥斯达黎加种植业急剧衰落,出口锐减。
为应对危机,冈萨雷斯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改革措施,严重地触及到庄园主的利益,1917年时任国防部长蒂诺科在庄园主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
随后蒂诺科操纵制宪会议,自己出任总统。蒂诺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在任期间,哥斯达黎加抗议游行和武装斗争不断发生。

▲直至1994年哥斯达黎加议会通过决议,才允许蒂诺科的肖像进入国会大厅
此时正值巴拿马运河通航不久,美国迫切需要将中美洲南部安定下来,美国政府表达了对蒂诺科统治的不满。在多方施压之下,蒂诺科在1919年被迫辞职,哥斯达黎加再度恢复民主秩序。
数十年来轮番的军事政变给哥斯达黎加民众带来了惨痛伤害,所以稳定的政治环境愈发成为了哥斯达黎加人民心中的强烈诉求。
二战结束后,随着社会主义思想被中美洲部分自由派接受,美国因意识形态的需要,随即对保守派和军事独裁者给予了援助,以镇压自由派。这一行为加速了中美洲危机的爆发。
1948年,哥斯达黎加举行总统选举,前总统卡尔德隆被民族联盟党的乌拉特击败,但是卡尔德隆以对方舞弊为由,不承认败选。
其后,民族共和党控制的立法大会以27对18票支持卡尔德隆的主张,宣布乌拉特当选总统的选举无效。引起了举国震动,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抗议。
同年3月,大庄园主菲格雷斯·费雷尔在哥斯达黎加南部起义,改变哥斯达黎加国家命运的人就此出现。
1942年,菲格雷斯因在电台公开反对卡尔德隆,遭到时任政府逮捕而流亡墨西哥。
趁着总统竞选时期,菲格雷斯返回祖国,在自己的咖啡园建立武装部队,企图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国家权力,起义这一行为迅速得到了响应,南部以贵族和庄园主为首的保守势力也纷纷表示支持。

▲支持菲格雷斯的起义军
最终,菲格雷斯率领武装部队和数百名拥护者组成的民族解放军,在首都外围一举击败了政府军。
菲格雷斯取得内战胜利后,与本应当选总统的乌拉特达成一致,成立了一个过渡性质的委员会,由菲格雷斯执政18个月后,再将权力交给总统。

▲以菲格雷斯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赢得内战胜利
尽管过渡委员会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在菲格雷斯的努力下,哥斯达黎加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菲格雷斯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法案,其中包括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给予黑人和妇女投票权。
菲格雷斯说到做到,1949年11月8日,他正式将权力交还给乌拉特和立法大会。菲格雷斯主动移交权力的行为使其广受人民的爱戴,也为之后菲格雷斯两度、三度当选国家总统做下铺垫。
1948年,在菲格雷斯担任过渡政府领导人时,他一边镇压卡尔德隆派,一边组织制定新宪法,这其中就包括影响深远的“去军队化”,废除军队正式被提上日程。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军队是国家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保证,而在此之前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现过主动废除军队的行为。
尽管距离哥斯达黎加民主化已经过去了数十年,距离宣布独立也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可哥斯达黎加的政权更迭和军事政变始终层出不穷。
这期间,政治体制多次遭到威胁和冲击,虽然总能够恢复秩序,但是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社会的动荡始终是阻碍发展的一块顽石。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军人夺权的现象,在菲格雷斯的极力推动下,哥斯达黎加于1948年12月1日废除了军队。菲格雷斯在当时的军营(今天已成为哥斯达黎加国家博物馆)宣布:“正式解散国家军队”。

▲菲格雷斯砸破象征军队精神的城墙
这标志着哥斯达黎加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正式废除军队的国家,决定优先将对话和理解作为国家间共存的方式。哥政府只保留了少数负责执法与治安的国民警卫队,每年的12月1日成为哥斯达黎加废除军队纪念日。
在废除军队之前,哥斯达黎加境内军队数量不足4万,大多是由内战前卡尔德隆政府的政府军组成。菲格雷斯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打压卡尔德隆派,原政府军高层逐渐被新政权的军官替换。
由于军队数量较小,宣布废除军队后,菲格雷斯将军队改组为国民警卫队,负责维护治安和进行海岸巡逻。并且逐年缩减警卫队人数。直至1997年前后,国民警卫队人数下降到了不足7000人。

▲哥斯达黎加的警察
作为一国领导人来说,菲格雷斯的这一行为是充满魄力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推动废除军队法案,一方面是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意愿,作为一个曾经饱受强人政治压迫的小国,民众比较愿意接受无军队政府。
另一方面,菲格雷斯本身就是依靠军事武装夺得权力的,他武装打败了破坏民主选举的政府军后主动换政于民,并且是由他个人主动提出废除军队,所以很大的层面上消除了非议。
1948年12月,哥斯达黎加参与《美洲国家互助条约》以保持政治上的相对安全,如若遭受侵略包括美国在内的签署国家会提供军事援助。

▲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适用范围
1953年,菲格雷斯以民族解放党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选举,最终以高票当选总统。在冷战格局下,再度当选总统的菲格雷斯推行“发展主义”战略,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及强力推行土地改革以积极促进农业发展。为哥斯达黎加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参与国
1970年,菲格雷斯第三次当选总统,最后的任期中,他积极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参与拉美国家一体化活动。
1983年11月,哥斯达黎加宣布永久中立,由于无军队政府的特殊性质,加上美国也乐于为这样一个“后院小国”提供保护,所以哥斯达黎加的中立得到了美洲各国的承认和支持。联合国下属的“和平大学”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建立,该大学旨在减少暴力冲突与恐怖主义中的成见与仇恨。

▲位于哥斯达黎加首都的“和平大学”
相较之下,哥斯达黎加北边的国家深陷中美洲危机无法脱身。其中,危地马拉在1960年爆发了持续长达36年的内战。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则在1969年爆发了4日的“足球战争”。南边的巴拿马又因为运河的存在,始终难逃美国的“掌控”。唯有哥斯达黎加可以独善其身。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外围赛中,萨尔瓦多3:2战胜洪都拉斯,随即引发大规模暴动
废除军队、宣布中立后,哥斯达黎加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各种特色的地方产业蓬勃发展。农业、旅游业逐渐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
其中,香蕉产业和咖啡产业在哥斯达黎加宣布中立后获得了机遇。在此之前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自成体系,而且自订法律,自设军营,甚至可以任意逮捕和抢杀工人,甚至同各国反动势力相勾结,操纵各国政治。
哥斯达黎加政府向臭名昭著的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施加压力,1984年,联合果品公司彻底退出当地市场。
然而同一时期的中美洲其他国家仍然遭到联合果品公司的剥削压迫,当时危地马拉70%的土地被该公司控制。黄叶病泛滥,耕地无法种植香蕉。但美国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土地肥力,竟然任由耕地荒废,造成危地马拉出现大批饥民。

▲全盛时期的联合果品公司的影响遍布中美洲各国
到2019年,哥斯达黎加成为世界第三大香蕉出口国,占到了哥农业出口额的36%。以品质出名的咖啡豆也远销海外。

▲哥斯达黎加广袤的种植园
哥斯达黎加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19年哥斯达黎加接待外国游客人数超过300万,旅游业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创造外汇40亿美元,提供了超过21万个工作岗位,占所有行业的8.8%。

▲哥斯达黎加风景
哥斯达黎加废除军队的作法,的确让这个国家发生了改变,作为主张废除军队的菲格雷斯通过创建独具特色的模式,使军队威胁政府这种“美洲特色模式”再也无法在哥斯达黎加出现。

?▲“1948年以来,没有军队”成为该国的特色标语
时至今日,哥斯达黎加已接连选出了近20位来自不同政党的总统,政治稳定程度达到了新高度。这帮助哥斯达黎加在经济等方面领先中美洲其他各国。

▲哥斯达黎加人均gdp在中美洲仅次于靠运河发家致富的巴拿马
作者|norataeja
赫尔辛基大学工程系毕业生|历史和军事爱好者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大家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在普通人的印象里,美国早期的移民主要都是来自欧洲国家,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移民在早期少之又少。但其实早在公元19世纪中叶,美国就曾经拥有了数量相当大的中国移民,中国居民数量在高峰时曾经一度占到美国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的10%左右。可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美国持续数十年的排华时期,华人是有可能在很早就成为当地一个主要族群,占据人口相当比例的。那么后来的美国发生了什么?早期移民的华人群体又有过什么样的遭遇呢?华工浴血滩这个美国地名又代表着怎样一段历史呢?
 
                            华人移民现象的背景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人移民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为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和孟加拉国。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人选择移民的趋势和目的地。华人移民的规模庞大,其中以移民美国的人数最多,高达218万人。这并不令人意外,考虑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福利最好的发达国家之一,对于追求更好生活和机会的人来说,选择移民美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续上篇《庆幸日本当年移民500万到东北的计划破产,否则,后果必看设想》,本文上下两篇,史料详实,警醒意义重大,值得各位爱国者阅读、转发、收藏,在此谢谢大家!话说:日本自1910年起就开始向我国东北移民,经历了“实验性移民”和“武装移民”两个阶段,但都没有成功。历届日本政府始终一直关注着“移民东北”的实验情况,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向外移民的来源日益紧张,移民活动陷入僵局,此时的政府决定放手一搏,
 
                            在保持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六个国家的长期居留或移民难度相对较小。 捷克捷克是德国附近较早提到的移民选择。与繁荣的西欧相比,捷克东欧确实不是太平繁荣时期华人宜居的首选。但捷克不仅拥有历史古都布拉格和境内无数的建筑古迹。除了卖感情,这个国家还被经济学智库定位为世界第八,最新的全球和平指数。捷克共和国常年保持在10名左右,与朋友相对熟悉的日本和新加坡处于同一水平,这对可能发生战争的人来说可能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重要。
 
                            二战后曾经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基本上是日落西山。法国更是一片破败,曾经强盛的英法帝国根本难以撼动美国的地位了!而美国对英国的全球殖民帝国则发动了毫不留情的全方面绞杀战。英国则一路从远东撤退到中东,那里已经是进出欧洲的门户。大英帝国虽大,已是无路可退,背后就是欧洲本土。在丘吉尔执政时期,老练的他尚能老城谋国,隐忍不发。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拥有一本可以让你免签访问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护照,你的生活会有多么精彩?你可以随时随地去你想去的地方,不用担心签证的麻烦和限制。你可以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风景、文化,拓宽你的视野和知识。你可以为你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你还可以合法地避开高额的税收,保留更多的财富和自由。
 
                            经过漫长的等待,高考分数线终于公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场决定命运的大考在分数出来的那一刻终于“看起来”尘埃落定了!满屏700分霸榜的热潮之下,不仅让人冷静下来想真的尘埃落定了吗?这些年“内卷”这个话题非常热,内卷势头早已在升学、就业中不断蔓延开来,小升初,初升高,到考研考公上班,甚至到坟墓那一刻也不罢休,还要卷墓地
 
                            西班牙:西班牙有一种移民方式叫做非盈利移民,只需要你有足够的收入和存款就可以申请了,没有学历、语言等等要求。收入每个月大约需要2-3万人民币,存款个人申请大概要50万人民币,全家一起申请大概要100万人民币。此方式申请最重要的是证明你足够有钱,所以你的收入、存款高于标准那么申请成功率非常高。奥地利:奥地利的移民方式叫做配额移民,所谓配额就是奥地利每年会向全球发放固定数量的名额,招满即止。
 
                            您是否已经对网上说的“永居、绿卡、护照”这些词弄昏了头?分不清楚这些到底有何区别?这些都是移民相关的基础常识,今天就来讲讲这些移民相关词汇的具体区别。打个比方来说,我是移民哥,想要进入某个欧洲国家,就必须获得这个国家的签证,目的不同,获得的签证类型也不同。比如旅游,要办旅游签证;学习要办学习签证,探亲要办探亲签证,如果想去工作,则要办理工作签证
 
                            说起移民,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一些移民大国,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但是想要移民到这些国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大国拒签风险高,国家投资金额巨大,移民监要求严格等等。那有哪些性价比高的移民项目呢?今天三象移民小编就来和大家盘点下性价比高的单个投资移民项目。一、土耳其首先,土耳其是美国的e2成员国,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意味着用土耳其护照去美国,可以很轻松的在当地居住生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