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月8日的《韩国时报》中称,经过统计厅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5%,该占比到2025年时将超过20%,这也意味着韩国从2025年开始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经过系统模拟后续推测,2044年这一占比上升至36.7%,韩国将超越日本(36.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更令韩国人感到震惊的是,到了2070年,韩国老龄人口占比竟然会达到46.4%。
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来中国生活、工作、学习或养老的韩国人已然超过了100万,很多到了晚年选择留在中国,国内韩国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很多,例如青岛的“韩国城”,占地约10平方公里,有近10万韩国人居住,是中国最大的韩国人聚居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韩国作为发达国家,难道老年人生活的很艰难吗?
最直戳核心的原理是老年人收入低,生活开支大,以至于绝大多数韩国老人活的很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韩国教育支出巨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开始加入“养老大军”,他们提前制定养老计划,每月除了缴纳的养老金之外,还自己单独存一笔钱,例如每月500元,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收入没有花光的情况下。
为什么要单独讲下韩国教育,这是因为韩国是一个极其内卷的国家,想要找一份好工作,起码要名牌大学才具备相应的竞争力,以三星、乐天、lg这些公司的岗位举例,通常200~1000人竞争一个岗位。
提高竞争力的办法就是读书,在2017年韩国纪录片《课外教育悖论》中,绝大多数家庭在子女课外补习班上所花的费用超过5000rmb/月,如果上1对1的名师课程,每月开支起码超过1万rmb。
这不是个例,在韩国2014年国教育开发院的《教育统计年报》显示,私人教育机构数量高达7万多家,补课学生数量超过700万人,教课老师数量高达28万,小学生上课外补习班的比例为83.5%,初中为71.4%,高中为61%。
这跟养老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年轻的时候家里就要花大把的钱在子女教育上,以至于普通家庭根本存不到什么钱,除了教育外,韩国爸妈还会给子女一笔钱去整容,可以说韩国爸妈的钱,基本都花在孩子身上了。
2.韩国年轻人找工作困难,大量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
在我们的思想中,爸妈抚养我们,等爸妈老了,我们长大了就应该抚养老人,但在韩国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韩国子女工作后基本都会跟爸妈分开住,日本也一样,但是日韩一样内卷,在2021年韩国统计厅发布的《5月青年层附加调查结果》报告中显示,470.6万名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高达154.8万名,也就是说,每10名毕业生中,就有3人没找到工作。
这是因为韩国人口多,社会资源少,国内现代化程度高,就算你想进厂“打螺丝”也很难,毕竟韩国制造业不发达,没那么多厂单位。
韩国年轻人自己都穷困潦倒,还要向爸妈伸手要钱,所以韩国爸妈遇到不啃老的子女就不错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15年中,韩国子女愿意赡养老人的比例从90%下降到了37%,韩国空巢老人的占比高达80%。
3.韩国养老金低,生活开支大
韩国员工和企业共同缴纳社保,具体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确定,普通职工在退休后能领取约3000人民币,听着貌似不低,但韩国作为发达国家,一户家庭的每月平均支出费用为13500人民币,葡萄35/斤,西瓜150/个等等,面对高物价,拿着3000人民币的养老金的老人,在韩国生活显得尤为吃力。
然而韩国老人的艰难还不止于此,韩国养老制度起步较晚,直到1988年才建立了全国养老体系,而且也不是强制性,以至于绝大多数员工并不愿意把一部分工资挪过去交养老保险,真正变成全民强制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点是1999年,这就导致很多老人并没有缴纳满规定的年数,退休后只能拿到1600rmb或者压根没有养老金。
2020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在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的老年贫困率高达40.4%,是老年人贫困率最高的国家。
为了填补家用,超过50%的韩国老年人仍坚持出门工作,那么问题来了,年轻人找工作都这么内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难上加难了,归根结底是韩国社会资源不多。
我国的物价比韩国要低上不少,对于收入结构单一,体力无法从事繁重劳动的老年人来讲,拿着3000~3500的退休工资已经足够生活了,完全没有经济压力。
而且中国是礼仪之邦,对待老人、外国人都十分友好,韩国老人来中国养老并不会遭到很强的抵触,也不用担心无法融入圈子,再者,中韩距离较近,老人回韩国也很方便。
或许有网友会说,韩国老人来中国养老,会对中国造成负担,现在韩国老人有900万左右,万一几百万韩国老人一起涌入我国,先不说其他,医疗资源都会被占用不少。
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我国对外国人的管控相当严格,有句话说的好,中国国籍是全球最难获得的,要想在中国养老,韩国老人就要先获得中国定居权,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绿卡,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想要获得中国绿卡,需要满足四类情况中任意一个,其中投资类为“外国人在中国合法投资连续3年,投资额大于等于50万美元”;任职类为“需要满足一定的任职年限及良好纳税记录的高级人才”;投靠亲属类为“在国外没有直系亲属了,在中国恰巧有一个直系亲属”;特殊人员为“对我国有巨大杰出贡献、全球顶尖人才、知名人士或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等”。
拿到中国绿卡并不等同于拿到中国国籍,拥有中国绿卡的外国人,也并不等于是我国公民,虽然拿到中国绿卡的韩国老人,可以永久居住在中国,享受和我们一样的福利待遇,但韩国老人没有中国公民的投票权等政治权利,除非他们放弃韩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但我国对国籍的审核标准极其严格,通过率很低。
从以上来看,能在中国养老的韩国老人,除了投靠中国亲属外,也不是泛泛之辈,而且我国对于中国绿卡的审核标准很高,不会出现海量韩国老人在国内过不下去,转而一股脑涌入我国的情况。
——end——
李子柒,相信基本上都听过过她的事,被迫停更,千万账号就这样停更了一年多,一点消息复出的消息也没有,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李子柒肯定被公司害惨了,收入基本全无。真的是这样吗?这件事被公布之前,我一直认为是这样的,但是这几天,李子柒的相关消息又被人爆出来了。而这次的消息就是关于她的视频收入,youtube上的收益情况,竟然每月仍旧达到78万之多,看清楚了,是月收入啊!
去完泰国以后,吃一碗泡面都是豪餐的感受。这个可怜的~尤其是当我的小伙伴第一次对我显摆说她怕这里的食物吃不惯专门从北京装了好几桶泡面去。其实在去之前我就预料到会吃的不习惯,也知道东南亚的饭菜和中国的很大差别,但是也知道肯定有机会去吃一下泰国菜。但是真的去了,吃到嘴里,就无比想念以往被称为垃圾食品的麻辣烫,米线,泡面等。
在生活中,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有一些国家因为在生活有一些相似之处,得到了很多人的热议,那么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把意大利称为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呢?一名意大利女孩在分析了两国的情况后,说出了一些原因。虽然意大利和中国距离非常远,不过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中国非常相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有家庭观念,在意大利人看来,家庭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意大利人通常会在成年以后,继续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这一点和中国人非常相似。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理应接受中国法律规范的约束,并运用其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在部门行使权力时,同样需要按照法定程序,采取法律手段来履行职责,制止犯罪,维护人民的利益。但是,如果离开了中国国土,国民在国外犯罪,是否还需要受到我国《刑法》的管辖?案情回顾高先生出生于我国某市普通人家中,因为从小天赋过人,学习能力强,高先生在完成大学学业后成功入选留学交流活动,获得前往a国某知名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
华舆讯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报道,惠灵顿时间3月18日下午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连发两则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以下为通知内容(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官方网站截图)《请在新中国公民关注本地疫苗接种进展》据新西兰卫生部网站发布的接种计划,政府2021年开展新冠肺炎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在新境内年满16周岁,包括其他国家在新公民在内的所有人员均可自愿接种疫苗。
今天这篇关于移民加拿大行前准备的干货内容,是专门针对广大客户以及申请人而罗列的清单,从而帮助大家更高效、顺利地实现在加拿大安居乐业的梦想。移居加拿大,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整理好所有必要文件移民是一个非常严肃、正式的过程。需要向移民局、海关等机构出示或提交许多申请者的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者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海关申报表和护照等。
中国自从建国以来,与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我们也没有忘记非洲兄弟对我们的友谊,因此,国家鼓励并倡导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非洲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落后和疾病。实际上,非洲国家经济上虽然不发达,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非洲盛产矿石和化工原材料,另外,非洲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这与其社会不发达程度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来捋一下丫丫旅美的时间线。2003年,雌性大熊猫“丫丫”与雄性大熊猫“乐乐”一起抵达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开始旅美生涯。2013年,两只熊猫为期10年的租借期结束后,孟菲斯动物园与中国动物园协会签订协议,将租借期再延长10年。2022年12月21日,孟菲斯动物园宣布,将把旅美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归还中国,结束20年的租借期。
我叫高清本,1989年出生于河南,当过兵、干过导游、做过计调,现在在肯尼亚从事贸易相关的工作。2017年6月24日,我和肯尼亚当地的一名卡伦津部落姑娘ruth结婚了。今年九月份,我们的女儿满一周岁。目前,我们一家三口在肯尼亚第五大城市埃尔多雷特定居。01 第一次到肯尼亚,打破了我对非洲的认知。我从小在河南长大,父母是面点师,家里有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二。
#海外打拼##迪拜##泰国##非洲生活##赚钱##非洲打工#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69位真人故事我叫柳芬,今年33岁还没结婚。自从高中毕业走入社会,我便踏上了打工之路。国内辛苦打拼十年,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还负债十几万。2020年春,我冒着严峻的疫情风险第一次出国,随后便迷上国外闯荡,经历非常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