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一般特指五个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以及冰岛。

瑞典,是北欧五国总面积最大,约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黑龙江省,人口最多的国家,约1011万人。首都位于斯德哥尔摩,主要城市还包括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等。官方语言是瑞典语,通用英语。货币为瑞典克朗。瑞典也是北欧五国中,工业部门最为齐全,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按照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被誉为欧洲硅谷的西斯塔(kista)科技园,是瑞典最大的科技园区,被杂志评为全球第二大科技园。
瑞典有40余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包括,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哥德堡大学和林雪平大学等。还有一些专科性大学或学院,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皇家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等。
瑞典永久居留许可条件:
1、连续依法纳税,每年离境不超过183天;
2、 到达瑞典经营公司两年以上并保持不亏损,盈利水平达到移民局要求。可以维持其本身及家人的正常生活,就可以申请永居,3年后便可申请公民权。 3、高管类型的签证,公司正常运作合法纳税,4年后可申请永久居住。

丹麦,国土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台湾省面积差不多,是北欧五国中,面积最小的国家,人口约573万。首都位于哥本哈根,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的枢纽。官方语言是丹麦语,通用英语。货币为丹麦克朗。丹麦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国,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乳酪市场之称。渔业为世界第15,欧洲第二。除此之外,服务业发达,重要包括商业,电信,金融,保险和技术服务。旅游业是丹麦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
丹麦有18余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南丹麦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一些专科性大学或学院,哥本哈根商学院,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等。
丹麦需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1.在丹麦连续居住4年以上;
2.签字宣誓融入丹麦社会,成为活跃的公民;
3.通过丹麦语考试prveidansk2
4.没有严重犯罪记录;
5.没有欠公共机关钱;
6.在拿到永居前的3年内,必须至少全职工作2年半以上,并且仍然在职;
7.在拿到永居前的3年内,没有接受过任何政府救济;
这些是基本的最低要求,必须全部都达到.达到后直接给70分。

挪威,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差不多,人口约529万。首都位于奥斯陆,其它主要城市还包括卑尔根,特隆赫姆,斯塔万格等。官方语言是挪威语,通用英语。货币为挪威克朗。挪威是高度发达的国家,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除此之外,渔业,造纸,造船,化工,木材加工也是传统发达产业。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到2018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
挪威有30余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包括,奥斯陆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卑尔根大学,特罗姆斯大学等。一些专科性大学或学院,奥斯陆建筑学院,挪威音乐学院,挪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
1、在挪威连续住满三年
在从申请日往前推的三年间:在前一有效签证到期至申请到新签证之间不能超过3个月;三年间离开挪威的总时间不能超过7个月。
2、这三年期间所持的签证可以作为申请永居许可的基础
官网上以下几种签证可以作为申请永居许可的基础:
难民,出于强烈的人道主义,家庭团聚,特殊技能工作许可
3、完成挪威语学习
官方对于2005年9月1日后才首次得到“可作为申请永居许可的签证”、年龄在16到55岁之间的外国人申请永居许可,有基本的语言要求:必须完成250小时的挪威语和50小时的挪威社会风俗学习。

芬兰,国土面积约3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1万。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首都位于赫尔辛基,其它主要城市还包括埃斯波,坦佩雷等。官方语言是芬兰语,通用英语。货币为欧元。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瑞典相当。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
芬兰有40余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包括,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坦佩雷大学,奥卢大学,图尔库大学等。一些专科性大学或学院,美术学院,剧院学院,坦佩雷技术学院等。
申请芬兰永久居留权之前,必须至少有四年的许可证,并且居留许可证必须在入境期间有效。在芬兰,可以申请学习或工作的居留证。对于那些希望在芬兰学习并计划居住90天以上的人,需要申请居留许可。另外,如果打算在芬兰工作,则可以申请工作居留证。芬兰还有其他不同的途径来获得居留证,例如通过婚姻,投资等。但是,一旦您持有其居留证至少4年,便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证。

冰岛,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是北欧五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首都位于雷克雅未克,其它城市还包括阿库雷里等。官方语言是冰岛语,通用英语。货币是冰岛克朗。渔业是冰岛经济支柱,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旅游业目前是第一大产业,主要旅游景观有冰川、火山地貌、地热喷泉和瀑布等。
冰岛目前有两所专业设置较为齐全的大学,一所是位于首都的冰岛大学,另一所是位于第二大城市的阿库雷里大学。
冰岛4年以上在冰岛的工作时间且完成移民监,留学签证不允许用来申请永居卡。只要拿到了永居卡,获得国籍是规定有7年以上的居住时间,这点只要拿到永居卡再居住3年就可以,考个试,学学冰岛语和冰岛历史。获得欧盟护照,可以自由去欧盟27国居住,工作,生活,享受福利,养老等等。
近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显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当前,中国已开始由国际移民来源国成长为国际移民目的国,海外人员“赴华逐梦”趋势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华侨想返华定居该做哪些事?外籍华人可通过何种途径享受在华永久居留?华侨应办理《华侨回国定居证》中新社2日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华侨”指定居在海外的中国公民。
盘点英国永居方式,总有一款合适你根据ucas于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留学生在2022年申请英国大学的人数,已经达到破纪录的31,400人。这是自2013年起的直线成长,上升幅度高达193%。留学生未来如何在英国工作生活?高潜力人才引进签证(hight potential indivdual),也就是之前的psw签证,使得优秀教育背景的英国及其他国家学生,将更易获得英国签证。
不等于香港永居。你确定搞清楚了吗?办的是香港身份证还是香港永居?无论是自媒体还是线下的,大部分讲了一大堆优点,这几万块人民币能拿个香港身份多好?不是身份证而是香港的永居。·比如办了香港的研修移民,先留学一年,毕业之后就给香港身份证。·如果想拿香港的永居需要7年之后,这7年的时间肯定要有工作。·如果不在香港生活,未来7年之后是没有香港永居的。
移民在全球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乡村移居至城市,还是故国移民至他国,劳动力的迁徙总会刺激目的地的经济发展。但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认识到这点。在很多地区,移民并没有得到与付出成比例的平等待遇。常常产出各类高校排名的u.s news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移民的榜单,他们评估了80个国家及地区的移民比例和经济状况后发现,尽管美国常常强调“移民国家”的属性以显示自己的开放程度,但它并不是最佳移民国。
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资本涌入希腊,同时希腊房产市场在希腊移民政策利好的带动下异常繁荣,希腊逐渐摆脱了经济低迷局面,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很多移民申请者本身只是想拿一个海外身份,但并不一定要过去生活,只是为了方便出国、免去办理签证的麻烦。那么希腊移民无疑是最方便且花费最少的一个途径。
中国人对于移民德国的热情度还是很高的,毕竟德国作为一个薪资高、福利好、历史文化有广泛认同感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人的吸引力非常大。对于德国的移民方式,大家普遍只知道团聚移民、创业移民、欧盟蓝卡三种方式,但却对成本最低、最简单、最保险的普通雇主担保移民了解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德国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任职资格要求,需要ihk/hkw两个协会出具的从业资格证书才可上岗,基本上这两个行会将能想到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已包含在内,如果没有这两个行会出具的职业资格证书,则很难获得在德企业正式工作资格,更不要说移民德国的资格了。
在移民之前,先搞清楚居留权与永居权,以及入籍,在你没有拿到别人国家国籍的时候你依然是中国人,而所有的移民国家中,一步到位拿永居的还是比较少的,想快速一步到位的国家更少,所以在想快速拿到永居,但又不想大额投资的前提下,目前市面上仅有两个有价值的选择:欧洲: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推出的优企人才移民一步到位给永居,让它在欧洲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中国人移民的目标选择。
疫情3年,很多港漂被困内地,即便满7年也没回港办理永居手续。直到今年宣布通关,一大批港漂全跑回了香港办永居,入境处预约系统都要被挤爆了。那些换完永居的小伙伴也别忙着高兴,换完永居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做,大家快来看看自己都办好了没有!1.注销内地户口换完香港永居后需要注销内地户口,一般是需要回户口所在地办理,各个省市的办理方法不太同,大致流程一致。
今年的四六级考试,比以往时候都来得更晚一些,受疫情影响,原本6月份的四六级考试,延期并分为7月和9月两次举行。上周六,紧张又刺激的四六级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先刷出了一堆“五星好评”↓↓不过,今年的英语四级有点饿~四级考试刚结束,话题就冲上了热搜↓↓↓这次四级翻译三套题,主题分别是:茅台、茶、北京烤鸭监考老师:
李家超在出席2022年“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致辞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他指听到一些意见,认为应该趁着香港迈进由治及兴这个关键时刻,着力发展香港的创新和科技事业,而且也应该把握时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香港,要“抢”人才。所以,香港不仅“缺人”,更缺高新技术和科研人才。今年10月,新上任的特首李家超将公布他任期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而这份报告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