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这个日子对了辽宁省庄河市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意义非同的日子。
这一天,村民刘桂海,将要正式迎娶一个来自肯尼亚的姑娘琳达。
琳达皮肤黝黑,而刘桂海皮肤白皙,两个人结婚以后,很快生下一个带有混血基因的小孩,原以为,小孩的肤色会随妈妈,没想到,大家看了以后,都夸赞刘桂海的基因真强大。
刘桂海出生在辽宁省庄河市,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小伙子,毕业以后,他选择参兵入伍,在部队历练了好几年。
退伍以后,20多岁的刘桂海进入一家专门做远洋捕捞的公司做水手,因为这艘大型捕捞船总是穿梭在各个国家之间,所以船上也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员。
为了能和这些不同国家的船员交流,刘桂海狠下心来苦学英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英语已经到达能和外国人交谈自如的水平。
2006年,刘桂海跟随捕捞船抵达肯尼亚,当时的刘桂海的职位是大副,作为大副,他经常要上岸去采购物资。
缘分就是那么巧,正在大型超市里采买东西的刘桂海,遇上了笑容爽朗的琳达。
当时的琳达听见刘桂海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有些惊讶,因为在肯尼亚当地,会说英语的中国人特别少,所以当刘桂海开口说话的时候,琳达很惊喜。
琳达是个大胆的姑娘,她起先听了刘桂海说了一会儿的话,等他空闲下来后,琳达上前去和他搭话。
琳达笑着对刘桂海说:“你的英语很不错嘛!”
刘桂海先是愣了一下,可他很快就被琳达真挚的笑容感染,也笑着回答:“你好,你的英语也不错。”
在交谈当中,他们发现,对彼此的印象都非常好,一来二去,琳达和刘桂海成为了朋友,并且交换了联系方式。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的联系越来越亲密,也越来越频繁,刘桂海感觉自己心中有什么情愫正要破土萌芽。
后来,琳达在双方再一次见面的时候,勇敢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而刘桂海也回应了琳达的爱。
互相表明心意后,琳达和刘桂海很快牵手走到了一起,当时的刘桂海已经32岁,而琳达只有20岁,面对这个比自己小那么多岁的女孩子,刘桂海心中充满了爱意,他甚至忍不住,想要尽快迎娶琳达,将琳达变成自己妻子。
终于,在一个浪漫的晚夜,刘桂海向琳达求婚了。
虽然两人之间很甜蜜,但是刘桂海家里,对这段跨国婚姻是有顾虑的。
因为两人从肤色到文化再到风俗习惯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架不住两人相爱,最终刘桂海父母选择了成全这对小情侣。
2008年冬天,刘桂海和琳达漂洋过海,回到了中国大陆。
虽然琳达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实则内心是个小女生,当她来到刘桂海老家时,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胆怯,因为她很害怕,刘桂海的父母会不喜欢她。
但是,琳达预想中的“被冷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虽然刘桂海家人还没有那么快接受她,但是也没有给她脸色看,还精心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味海鲜。
但是,生在肯尼亚的琳达,却吃不惯海鲜,她看着刘桂海一家人大快朵颐,感到很是不可思议。
而刘桂海父母,一直在悄悄地观察琳达的一言一行。
刘桂海父母不会讲英语,而琳达只会说一点点英中文,他们之间的交流,多是靠刘桂海从中翻译才完成。
晚饭过后,琳达做了一个举动,让全家人大吃一惊。
琳达端来一盆热水,要给刘桂海的妈妈洗脚。
刘桂海的妈妈很是受宠若惊,起先拒绝了琳达,但琳达执意要给她洗脚。
后来,琳达说,能感觉到刘桂海妈妈有一点害羞,也有一点不好意思,不过,她觉得刘桂海妈妈心里应该是高兴的,因为她一直在说谢谢。
琳达不光给刘桂海妈妈洗脚,还给爸爸洗脚,就这样,琳达用她的真诚,感化了刘桂海一家人,两个多月后,有一次刘桂海爸爸无意间喊了一声琳达“老闺女”,琳达去问刘桂海这是什么意思,刘桂海解释说:“这是咱爸已经把你当成他自己的女儿的意思!”
对此,琳达十分感动,由此对刘桂海父母越来越好。
她嫁到刘家的头五年,每一天都要给刘桂海父母洗脚,有时候他们不想让琳达那么辛苦,不给琳达洗,琳达还会和他们生气。
为了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琳达什么都学着做,肯尼亚和东北的温差高达40几度,但是怕冷的琳达从没有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就算是冬天,她也跟着刘桂海妈妈学做菜、学种地,她很勤快,而且没有怨言,这让刘桂海父母更加喜爱她和珍惜她。
为了填补家用,琳达到当地学校应聘了英语老师的职位,当她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她立刻给刘桂海父母封了一个小红包,让他们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2009年,刘桂海和琳达的爱情结晶来到这个世上,琳达为她取名为“安琪”,英语中是“天使”的意思。
最初琳达怀孕的时候,刘家还有人担心,琳达生出的孩子会随了母亲——拥有一身黑黝黝的皮肤。
十月怀胎结束后,大家惊喜地发现,琳达生下的小姑娘,肤色只比中国小孩儿深一点点。
这个小姑娘拥有和琳达一模一样的明亮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和圆嘟嘟的嘴唇,被全家人当做掌上明珠宠爱。
村里的人看到琳达和刘桂海的小孩,不由得感叹一声:基因真强大,除了肤色以外,这小姑娘,活脱脱是琳达的翻版。
嫁到中国这么多年,琳达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她想要回肯尼亚看看父亲。
2013年,女儿安琪已经活蹦乱跳,而琳达的事业也逐渐稳定,她想要回国看一看的想法愈发强烈。
琳达和刘桂海说了这个想法后,刘桂海也觉得是时候回肯尼亚了,于是一家三口收拾行李,牵着小安琪的手,乘坐飞机回到了生养琳达的肯尼亚。
来到琳达家后,刘桂海受到了琳达全家人的热情接见,安琪更是被众人当做宝贝一般,因为在双语的环境中长大,安琪的英语很不错,一来到肯尼亚,就可以和琳达的爸爸,也就是自己的外公对话。
一周后,琳达父亲决定给琳达和刘桂海举行一场婚礼,这一回,他们的婚礼在琳达家乡最大的一个教堂举办,往来宾客多达1000人,可见琳达父亲对琳达有多么的疼爱。
琳达和刘桂海结婚以后,一直和刘桂海父母住在一起,但是随着女儿的出生,他们日常生活的开销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入不敷出。
为了改变自身经济条件,也为了让丈夫刘桂海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琳达和刘桂海商量,要开一个英语培训机构。
思量再三,刘桂海最终决定拼一把,他拿出这些年来自己攒下来的钱,再加上琳达的积蓄,他们很快凑齐了开学校的起步资金。
接着,刘桂海跑前跑后,终于办好了所有需要的手续,办公场地也租下来了,就取名为“宇阳外语培训学校”。
但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因为没有名气,导致他们在招收第一期学生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报名,面对寥寥无几的报名者,刘桂海又有些泄气。
可是琳达满面笑意地安慰他:“不要沮丧,万事开头难,我们才刚起步,肯定会有很多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琳达的乐观和积极再次鼓舞了刘桂华,就这样,他们二人分工合作,哪怕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学生,也会尽心尽力地教好。
为了尽快扩大生源,琳达拿着传单到各大学校门口发放,刘桂海很心疼自己妻子,劝她不要那么辛苦,可是琳达却没有答应,几个月后,她瘦了三十斤。
面对辛苦的妻子,刘桂海显得很内疚,可是琳达却不以为意,她笑着开玩笑:“我瘦了,更苗条也更漂亮了,这不好吗?”
随着琳达的努力,培训学校的生源终于有所好转,与此同时,她也在课堂中下功夫。
琳达和其他教英语的老师不一样,在她的课上,她用非洲的热情,对每个学生做出夸张又风趣的表现,每每都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有不少学生认为,来上琳达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就这样,学生们对于琳达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宇阳外语培训学校的名声也由此打开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们来报名,这时候,琳达笑眯眯地对刘桂海说:“看吧,我就说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刘桂海感动不已地紧紧抱住琳达,要不是琳达,这所外语培训学校肯定不会办得那么红火。
谈及梦想,琳达想了想,说道:“我在来中国之前,就听到很多人都说‘中国梦’,其实,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中国梦。”
“第一个梦想,是要把学校办好,能够赚很多的钱,改善生活和孝敬爸妈;第二个梦想,我想永远留在中国,因为这里有我的家庭,我的爱人,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
虽然琳达出生在肯尼亚,有着一身黑皮肤,但是十多年在中国的生活,让她越来越像一个中国人。
比起刚来到中国语言不通的琳达,如今的她,早已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因为丈夫刘桂海是东北人的关系,琳达的语调中,很有东北话的感觉。
她会和家里人一起过中国节日,冬至包饺子,春节烧高香,甚至,她的中文也越来越好。
现在的琳达,俨然是家里的大厨,逢年过节都是她来做饭,有时候她会弄一些肯尼亚的特色菜,有时候则是做东北菜,但不管做什么,刘桂海总是拍手叫好。
每次吃饭后,琳达还是要给刘桂海父母洗脚,她的小女儿有样学样,也要端着水盆来给琳达和刘桂海洗脚。
2022年,琳达和刘桂海的女儿已经13岁了,作为一个从小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子,安琪的英语特别好,她不仅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还总是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英语活动或竞赛。
在安琪的房间里,贴满了许多的比赛奖状,每次被人问起,英语成绩为什么这么好的时候,安琪总是骄傲地挺起胸膛说:“那肯定是因为我妈妈教的好呀!”
这时候,人小鬼大的安琪会忙不迭地给同学们推销自己妈妈:“你知道我妈妈开了一家培训班吗?如果你想和我的英语成绩一样好,那你也快去报名吧,和我妈妈说你是我的同学,说不定我妈妈会给你打折呢。”
现在,琳达已经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英语老师,而她和刘桂海一手创办的宇阳外语培训,规模也变得十分可观,甚至还开起了分校。
其实,琳达和刘桂海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培训学校里也请了不少名教师,但是生性勤奋好强的琳达,不肯就这样待在家里,而是一直为了自己的培训学校添砖加瓦。
随着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琳达也越来越忙,在备课的同时,她还在研究线上教学的方法,因为这两年困难实在太多,学校不让学生们复课,所以琳达要把线上教学做好。
如何透过一张屏幕和学生们互动和讲解,成了琳达研究的重中之重,好在她推出的线上授课模式得到了不少同学的喜爱,而琳达也在一边授课的同时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说起自己的中国梦,琳达表示,未来将会一直为了中国绿卡努力,并且她十分期待,这一天会提早到来。
现在,琳达和刘桂海,还在为了美好的生活继续努力,而他们的女儿安琪,也会努力读书,或许未来能够继承妈妈的衣钵,当一位令人尊敬的英语老师。
琳达有个"中国梦"
《外国人在中国》 20140118 家有洋媳妇(之一)爱笑的琳达
2023年7月开始,中国人移民韩国的门槛就提高了。这项2013年开始的移民政策要大改了。韩国的繁华街头以前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不足55岁,到韩国存5亿韩元,大概278万,就可以获得临时绿卡,5年后获得终身绿卡了,这些钱还都可以取出来。算是去发达国家最简单的途径了,2个月就能办好。要是55岁以上,这个门槛只有3亿韩元,大概167万。
提到购买名表,很多人会下意识想到瑞士。殊不知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钟表市场,也是世界上几大著名钟表产区之一。大家所钟爱的朗格、格拉苏蒂就是产自德国。德国的购物城市有很多,这期我们先介绍慕尼黑。因为慕尼黑是德国的一大钟表产区,并且它还是欧洲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很多人飞往欧洲都会在这转机,所以在这个城市买表的机会会比较大。
在距离泰国首都曼谷以北700公里,泰北铁路的终点,有一座美丽的古城,它就是被人们誉为“北国玫瑰”、“养老天堂”的清迈。清迈是一座是比曼谷还要悠久古老的城市,自1296年作为兰纳王朝的都城算起,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如今,古城遗迹保存完好,城内寺庙林立,城区依山而建滨河穿城而过,城里除少数酒店、银行、购物中心和外国领事馆的建筑比较现代化外,其余建筑大都古色古香,保持着浓郁的泰北风格。
she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名叫“中国话”,如今看来这首歌当中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已经成为了现实,甚至在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人在世界各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几十年前一些人将出国定居作为自己的目标,美国就是他们首选的国家。虽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吸收美国先进的知识后选择回国发展,但在美国的中国人仍不在少数。
在特靠谱的时代,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们是敢于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因为谁都知道当时的总统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在民主党的拜登上台后,在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下,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公开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行为近乎绝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消停,华裔再次成为他们无差别攻击的目标。3月16日,亚特兰大市内及周边地区接连发生三起枪击事件,致死8人,其中6人是亚裔女性,包括1名华人、1名中国公民。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25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浙江丽水青田县人,现在意大利。高考时,我因滑档,只上了一所民营大学,因为不喜欢就退学当兵了。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协警,但是一月1300元的工资,实在养不起自己。于是花了5万元,走上了出国务工路。我刷过碗、打过杂,还因签证过期成了黑户。如今终于拥有了合法身份,收入也从一月900欧元涨到了一年10万欧元,但没想到还是被当地人看不起。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后脚就扛枪上了“三八线”,面对炮击。因为他是韩国留学生,必须要服兵役。但跟一般留学生不同,他从小在北京长大,一口北京话,认识的韩国人还没我多。他早已把北京当作故乡,一边搞论文一边找工作,还忙着寻找室友租房子。但是,次贷危机、萨德事件、贸易战等,各种事情在提醒他,韩国人不属于这里。
中国人,应该是全球最喜欢购房的族群。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协会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投资者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共投入60亿美元购买美国房地产,是为全美排名第三的外国投资者。由于中美关系的敏感性,情况在变。现在美国多个州议会通过立法或提案方式,要禁止中国人在美买房购地。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日前通过南卡s576法案,将禁止中国公民购买任何新房产,也限制中国企业和政府在南卡州购置土地和房产。
以前总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还要加一个“每逢佳节被相亲”!春节刚过没多久单身的你是否已经被家人安排着相亲多回了呢近几年来“相亲”一跃成为了年度话题不管你喜不喜欢、情不情愿只要你适龄却单身总归是要经历几遭的作为一档良心节目当然也见不得大家为着单身烦恼本着新年事业和感情必须两手抓的原则
近日,继美国出台中国半导体市场禁令,以此限制中国科技发展以来,美国就房地产领域再度重演霸权歧视行径。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目前以95:7的投票占比通过了一则具有此歧视性的法案,现在此则法案将提交至州参议员进行审议,一旦通过将予以实行。法案在一审投票的过程中,便引发多方众怒,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更是当场在佛罗里达州议会大厦举牌反抗,对美方蓄意针对中国人的歧视行为进行严重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