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湖南人廖险峰在老挝第二大城市琅勃拉邦的超市开业了,这家超市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当地最大的超市。
廖险峰有一个心愿,他还要在继续开设连锁店,将他的超市打造成老挝的“沃尔玛”。
老挝中央政府直接表示,如果他能够开3家超市,就扶持他的企业在老挝上市。
中国人在国外做生意的很多,有一部分人就能够做到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被国家重视、被总理接见。老挝的湖南人就是这样一股力量。
如今在老挝经商的湖南人已经有近十万之多,他们是怎么样崛起的?湖南人在老挝的发展背后,国家的力量又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央为了发展云南的橡胶产业,就决定从湖南抽调5万人建设云南,在这些抽调的人中,大多数是祁东和祁阳等地的农民。
湖南的祁东和邵东两地南北相连,都是湖南比较贫困的地区。
这两个地方地处湖南中部,自古灾害频发,不沿边不沿海且经常干旱,偏偏人口密度又很大,导致两地的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因此两地农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谋生,这些地方的农民或者做手工业和农村副业来补贴家用,或者出外寻找活路,这次去云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机遇。
这些抽调的农民在云南长期发展后,逐渐也开始扎根云南,很多已经成为了云南边疆建设的主要力量。
随着中国和老挝恢复外交关系,两国之间往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后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那些在云南的湖南人开始发现了一些商机。
当时的云南边境物资十分匮乏,许多原来在农场工作的人就开始纷纷转行,做起生意来。
做生意总要进货吧,这些祁东人的进货地一般都在邵东商品市场。渐渐地,边境生意好做的消息也传开了,邵东人也开始亲自去往边境和老挝做生意。
当时的老挝的消费市场怎样呢?据最早去老挝做生意的人说,那里潜力十分巨大。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水平几乎落后中国20年,国内没有工业,几乎所有的商品都缺,90%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要依靠进口。
因为老挝的贫困,早些去做生意的人也确实十分辛苦。
在1993年磨憨口岸开通以前,老挝政府只允许西双版纳一带的老百姓入境,而且只能在北部少数几个省活动。
但是北部多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购买力也十分有限。所以想要打开老挝全境的市场,只能偷渡,这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情。
当时的很多祁东人和祁阳人都有云南农场的正式编制,所以他们不愿意去冒险,反倒是大老远过来的邵东人,愿意冒着风险开拓市场。
这些邵东人最早靠着摆地摊、挑箩筐四处兜售,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老挝的消费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湖南人的到来,给老挝的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十分宜居。按理说,发展应该很好,但实际上自从独立建国以来,老挝的经济发展就一直十分困难。
一方面是长期受封建制度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导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在建国以后,由于政策的失误,实行闭关锁国、限制自由市场,导致原本就极端落后的生产力又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
一直到80年代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之后,市场经济才有所好转。
但是经济长期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国内只能以农业手工业等基础产业为主,可基础产业利润的薄弱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老挝作为一个标准的“陆锁国”,缺乏出海口,国内基础设施落后,陆上交通也十分不便,因此很难参与到世界贸易之中,这也限制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但是,老挝人虽然穷,却因为长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并不十分拼命工作赚钱,而是比较安于现状,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不足,这也给了跨国拼搏的湖南人更多的机会。
随着湖南人的不断发展,他们在老挝的业务也不断扩展,到磨憨口岸开通的时候,湖南人卖货的足迹就已经到达老挝最南端的省份了。
磨憨口岸开通以后,老挝各省也相继对外开放,中国人就可以合法办理护照入境,老挝也迎来了第一次的湖南人移民潮。
湖南人通过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介绍,经济也不断发展,原来许多的流动摊位就开始转变为定点经营,老挝全境到处就建立起了湖南人的商铺。
因为老挝湖南商人众多,他们在老挝的经营已经成为老挝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7年,受泰国金融风暴的影响,老挝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货币大幅贬值,许多湖南人都因此破产并且选择归国。
湖南人的大规模撤离让遭受打击的老挝经济雪上加霜,物资的极度缺乏让民众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00年以后,老挝的经济逐渐恢复,民众对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加。
而此时,由中国援助修建的13号公路全线通车,使中国到老挝的商品运输更加便利。
再加上昆明螺蛳湾市场也初具规模,这里可以更好地成为中国生产市场和老挝消费市场的“中间商”,大量的湖南人也再一次涌入了老挝重新经营。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产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物美价廉,中国商品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湖南人也依靠中国商品的优势,在老挝生存和发展。
2008年,老挝湖南商会成立,这里成为老挝和湖南、乃至中国沟通的桥梁。湖南商会先后在老挝已经成立了6个分会,会员已经接近两千五百多户。
如今,湖南人在老挝的经济和产业领域都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在老挝首都万象,有一条“湖南街”,一百多家店,大多数都是湖南邵东人开的。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老挝成为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实现互通互联的重要战略支点国,中老之间合作更加深入。
以湖南人为代表的跨国移民在促进中老两国间物流、信息、商品、金融等合作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如今,老挝因为和中国的合作,也实现了自身的大步发展。
中国和老挝历史上就有良好合作的基础和传统,中国为了促进老挝的发展,给老挝提供了许多援助。
从1990年开始,中国就到老挝投资办厂,之后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也一直在稳步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中国就成为了老挝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此外,中国还不断增加对老挝的援助贷款项目。
中国对老挝的援助项目涉及到农业、物资、卫生教育等等各个领域,中国企业投资的马霍所医院,已经成为了中老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中国对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以投资和资金援助等多种方式,援建了老挝公路、铁路和众多水电项目,这对老挝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中老铁路的全线开通,更是大大带动了老挝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是老挝,许多东南亚小国,都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因为中国的发展,经济增长,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潜力越来越大。
例如,中国是当今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具有适合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和产能优势,这和许多小国不完善的工业产能体系十分互补。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能弥补一些小国在这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促进两国经济合作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
据世界银行报告预测,“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沿线国家 760 万人消灭极端贫困、3200 万人消灭中度贫困。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能够让沿线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推动社会进步。
而“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进展,这也和中国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才有实力落实一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项目的实施、更有足够的产业走出国门,保障“一带一路”的成功。
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每年依托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商贸型中国新移民还会越来越多。
而以湖南人为代表的中国新移民也会在客观上推动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人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徒步有什么不好这不是捡了个媳妇吗我就是想 要是着急了你该怎么办呢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了啊家里来客人了 切个水果招待一下对于这个你是怎么看的这究竟是怎么了把姑娘给急的你手机里有没有类似的照片呢这个看来不批都说不过去了啊这狗子应该是被踢懵了吧对于这样的直播你有没有刷到过呢这还不是丈母娘的功劳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你看懂了吗
对于在驻马店打工的农民工钟豆来说,11月30日,是他目前人生的一个分界线。11月30日前,妻子喜怀双胞胎,让他有时“做梦都能笑出声来。”而11月30日后,早产的双胞胎儿子住进重症监护室,医疗费几乎将他压垮。出生二十多天,已经花费十几万,每月只有四千元收入的他,时时发愁怎么为孩子“买命”?两个婴儿,能否坚强的活下去?
中国新能源巨头比亚迪正在加速全球扩张,在东南亚、欧洲之外,比亚迪也将其版图扩张到了南美。当地时间7月4日,比亚迪及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卡马萨里市(cama?ari)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约合45亿人民币)。该综合体为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在非洲这片还未饱和的市场,处处埋藏着商机。建筑业、采矿业显然是炙手可热的“多金”行业,但大隐隐于市,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小店铺年利润也能达到百万以上。下面就由小编带各位客官盘点一下中国人在非洲经营的四大利润丰厚的行业。01餐馆中餐厅、唐人街这些事物并不陌生,遍布全球,非洲自然也不例外。最早一批来非洲淘金的中国人把厨艺也引入了这片大陆,四川火锅、广东粤菜、东北大锅炖、 西北拉面、河南烩面......应有尽有,虽说在非洲打工的条件艰苦了些,但家乡的味道还是能在中国餐馆寻到,卖小笼包、油条、煎饼果子的小小早餐店也逐
拿着高薪,在泰国做中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泰国工作3年后,胖子李调侃自己从小镇“穷屌丝”过上了中产生活。每天5点半下班,如果想看日落,开车40分钟能赶上芭提雅的海滩日落;到了周末,和女友来一次周边自驾游;每月到手的工资,除去14000元的固定开销,还能攒下一笔钱。回到2018年,如果没有做出从国企离职的决定,胖子李想象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法国最近对中国的态度真的是急转直下啊,前段时间还来寻求与华合作的法国,怎么突然变脸了,现在要和美国统一战线了?中国将受到严重威胁!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可以看出,法国对华态度180度急转弯。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称,法国将在台海地区问题上同美国站在一边,目前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中国,不要单方面改变台海地区现状。
前段时间全球关注的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本来已经被接盘了,结果仅仅两个月后再爆惊雷:海外储户所有存款一夜之间全被没收!执行没收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简称fdic)。出事的是硅谷银行开在海外,有“避税天堂”美誉的开曼群岛的分行。更要命的是,被清零的很多都是来自中国的知名公司。媒体曝出硅谷银行开曼群岛分行有大批中国储户存款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出境游人次近1.5亿,增长14.7%,入境游人次1.4亿,增长1.2%,这是出境游人次首次超越入境游。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游客燃烧的全球游热情,并且是深度游的热情,“观看式”旅游正在向“体验式”旅游转变。这些全新的需求,催生了雨后春笋般的商家和服务。在飞猪上,“洋店铺”开始盛行,“原汁原味、原产地直供”成了旅游服务的新力量,为供需两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构建起中国人打开世界的全新图景。
一、湖南人在老挝的创业史。首先说明:在老挝的湖南人绝大部分是邵阳人,具体一点就是邵东人。邵东人做生意非常厉害,而且喜欢创业,敢于拼搏。在80年代,就有湖南人前往老挝,那时候出国非常的麻烦,只能坐火车,需要坐五天五夜。那时候去老挝做生意的湖南人不会说当地的语言,当地人几乎也没有会中文的。他们交流只能用手势,付钱只能在计算器上打出数字。
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美华人的数量却是不多的,总数也只是七万人不到,这跟孔夫子的故乡是有关系的,山东人讲究寻根问祖,移民的情况在山东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山东距离韩日较为近,确实有很多人迁到这两个地方的多。福建据统计有110万人赴美,根据生活中所得到的信息,福建确实是赴美人数最多的省,也见过很多河北人在美国留学的,确实有听说很多福建人在美发了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