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湖南人廖险峰在老挝第二大城市琅勃拉邦的超市开业了,这家超市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当地最大的超市。
廖险峰有一个心愿,他还要在继续开设连锁店,将他的超市打造成老挝的“沃尔玛”。
老挝中央政府直接表示,如果他能够开3家超市,就扶持他的企业在老挝上市。
中国人在国外做生意的很多,有一部分人就能够做到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被国家重视、被总理接见。老挝的湖南人就是这样一股力量。

如今在老挝经商的湖南人已经有近十万之多,他们是怎么样崛起的?湖南人在老挝的发展背后,国家的力量又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央为了发展云南的橡胶产业,就决定从湖南抽调5万人建设云南,在这些抽调的人中,大多数是祁东和祁阳等地的农民。
湖南的祁东和邵东两地南北相连,都是湖南比较贫困的地区。
这两个地方地处湖南中部,自古灾害频发,不沿边不沿海且经常干旱,偏偏人口密度又很大,导致两地的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因此两地农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谋生,这些地方的农民或者做手工业和农村副业来补贴家用,或者出外寻找活路,这次去云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机遇。

这些抽调的农民在云南长期发展后,逐渐也开始扎根云南,很多已经成为了云南边疆建设的主要力量。
随着中国和老挝恢复外交关系,两国之间往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后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那些在云南的湖南人开始发现了一些商机。
当时的云南边境物资十分匮乏,许多原来在农场工作的人就开始纷纷转行,做起生意来。
做生意总要进货吧,这些祁东人的进货地一般都在邵东商品市场。渐渐地,边境生意好做的消息也传开了,邵东人也开始亲自去往边境和老挝做生意。
当时的老挝的消费市场怎样呢?据最早去老挝做生意的人说,那里潜力十分巨大。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水平几乎落后中国20年,国内没有工业,几乎所有的商品都缺,90%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要依靠进口。
因为老挝的贫困,早些去做生意的人也确实十分辛苦。
在1993年磨憨口岸开通以前,老挝政府只允许西双版纳一带的老百姓入境,而且只能在北部少数几个省活动。
但是北部多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购买力也十分有限。所以想要打开老挝全境的市场,只能偷渡,这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情。
当时的很多祁东人和祁阳人都有云南农场的正式编制,所以他们不愿意去冒险,反倒是大老远过来的邵东人,愿意冒着风险开拓市场。

这些邵东人最早靠着摆地摊、挑箩筐四处兜售,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老挝的消费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湖南人的到来,给老挝的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十分宜居。按理说,发展应该很好,但实际上自从独立建国以来,老挝的经济发展就一直十分困难。
一方面是长期受封建制度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导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在建国以后,由于政策的失误,实行闭关锁国、限制自由市场,导致原本就极端落后的生产力又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

一直到80年代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之后,市场经济才有所好转。
但是经济长期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国内只能以农业手工业等基础产业为主,可基础产业利润的薄弱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老挝作为一个标准的“陆锁国”,缺乏出海口,国内基础设施落后,陆上交通也十分不便,因此很难参与到世界贸易之中,这也限制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但是,老挝人虽然穷,却因为长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并不十分拼命工作赚钱,而是比较安于现状,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不足,这也给了跨国拼搏的湖南人更多的机会。
随着湖南人的不断发展,他们在老挝的业务也不断扩展,到磨憨口岸开通的时候,湖南人卖货的足迹就已经到达老挝最南端的省份了。

磨憨口岸开通以后,老挝各省也相继对外开放,中国人就可以合法办理护照入境,老挝也迎来了第一次的湖南人移民潮。
湖南人通过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介绍,经济也不断发展,原来许多的流动摊位就开始转变为定点经营,老挝全境到处就建立起了湖南人的商铺。
因为老挝湖南商人众多,他们在老挝的经营已经成为老挝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7年,受泰国金融风暴的影响,老挝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货币大幅贬值,许多湖南人都因此破产并且选择归国。
湖南人的大规模撤离让遭受打击的老挝经济雪上加霜,物资的极度缺乏让民众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00年以后,老挝的经济逐渐恢复,民众对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加。
而此时,由中国援助修建的13号公路全线通车,使中国到老挝的商品运输更加便利。
再加上昆明螺蛳湾市场也初具规模,这里可以更好地成为中国生产市场和老挝消费市场的“中间商”,大量的湖南人也再一次涌入了老挝重新经营。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产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物美价廉,中国商品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湖南人也依靠中国商品的优势,在老挝生存和发展。

2008年,老挝湖南商会成立,这里成为老挝和湖南、乃至中国沟通的桥梁。湖南商会先后在老挝已经成立了6个分会,会员已经接近两千五百多户。
如今,湖南人在老挝的经济和产业领域都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在老挝首都万象,有一条“湖南街”,一百多家店,大多数都是湖南邵东人开的。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老挝成为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实现互通互联的重要战略支点国,中老之间合作更加深入。
以湖南人为代表的跨国移民在促进中老两国间物流、信息、商品、金融等合作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如今,老挝因为和中国的合作,也实现了自身的大步发展。

中国和老挝历史上就有良好合作的基础和传统,中国为了促进老挝的发展,给老挝提供了许多援助。
从1990年开始,中国就到老挝投资办厂,之后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也一直在稳步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中国就成为了老挝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此外,中国还不断增加对老挝的援助贷款项目。
中国对老挝的援助项目涉及到农业、物资、卫生教育等等各个领域,中国企业投资的马霍所医院,已经成为了中老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中国对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以投资和资金援助等多种方式,援建了老挝公路、铁路和众多水电项目,这对老挝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中老铁路的全线开通,更是大大带动了老挝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是老挝,许多东南亚小国,都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因为中国的发展,经济增长,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潜力越来越大。
例如,中国是当今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具有适合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和产能优势,这和许多小国不完善的工业产能体系十分互补。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能弥补一些小国在这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促进两国经济合作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

据世界银行报告预测,“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沿线国家 760 万人消灭极端贫困、3200 万人消灭中度贫困。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能够让沿线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推动社会进步。
而“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进展,这也和中国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才有实力落实一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项目的实施、更有足够的产业走出国门,保障“一带一路”的成功。
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每年依托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商贸型中国新移民还会越来越多。

而以湖南人为代表的中国新移民也会在客观上推动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人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逐步攀升。然而,在国际社会中,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中国的形象却并不乐观,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看法。那么,为何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如此令人失望,这种印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呢?首先,根据202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82%的民众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的威胁和竞争对手。
#俄罗斯姑娘##国外生活##中国留学##中国文化##中国故事##高冷#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96位真人故事我中文名萨莎,俄罗斯姑娘。20岁时,我成了中国留学生。没承想,4年的留学生涯,因为疫情,我在俄罗斯在线学了3年。第4年,我终于可以来中国读书了,可惜已是最后一年,现在即毕业,留学生涯就要结束了,但我与中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有读者投稿称,2月20日凌晨2点21分,佤邦邦康一家酒店发生持刀杀人案。死者是酒店老板,事发时正在酒店前台值班睡觉,凶徒冲进酒店后跳入前台,手拿长刀对酒店老板连砍数十刀。监控录像显示,凶徒杀人后,拉开前台抽屉翻找。据爆料者透露,抽屉内都是酒店平时用的零钱,被凶徒抢走1000人民币左右。据爆料者 称,死者是中国江西人,2017年到佤邦创办酒店。
尼泊尔与中国仅一山之隔,他们婚姻制度却跟我们国内有着天壤之别。富人一个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穷人几兄弟才娶一个老婆,尼泊尔法律规定最多不能超过5个。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尼泊尔农村地主和他三个老婆的日常生活。尼泊尔农村地主个子不高,三个老婆块头都比他大。别看他精瘦精瘦,但是干劲十足,穿衣打扮也很干净得体。和谐的地主一家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84位真人故事我叫dan,中文名叫唐丹忠。这个名字还是我太太的姥爷给我取的,用了我妻子的姓唐。我的英文名的谐音丹忠则表示忠诚,寄托着岳父对我和妻子这个小家庭的殷切期望。可以说,我的名字颇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我喜欢中国这片土地,更好奇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变化。我曾经很不喜欢别人叫我老外,觉得自己被排斥了,可现在,中国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心也有一半成了中国心。
有许多邻国和许多与我国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喜欢去其他国家旅行的中国游客数量有所增加。在对国内景点感到不满之后,人们经常考虑出国旅游,一些邻国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它们不仅相对较近,而且旅行费用也没有欧美国家高,因此对中国游客更有吸引力。此前,许多游客的选择大多是去日本、韩国或东南亚旅游,那里的旅游业曾经非常受欢迎。
有一个说法,认为单眼皮才是纯粹的中国人,这事儿你敢信?现在双眼皮似乎成为了主流审美标准,而单眼皮则被认为“不好看”,而我国古代画像中更是清一水的单眼皮。那么,我们的祖先真的都是单眼皮吗?单眼皮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都是单眼皮眯眯眼这种刻板印象。那得从1913年,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撰写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开始说起,随着小说的走红,其中黄皮肤高个子咪咪眼的傅满洲,这个大反派给外国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此,亚洲人就被贴上了眯眯眼的标签,而这也更像是变相的种族歧视。
选择出国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政治安全,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去泰国当老师,泰国老师的体验反馈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泰国尊师重道,这是我们老师在学校真正能感受到不同的地方。来泰国当中文老师,收入也过得去,大概情况,工资是30000-50000泰铢,在学校吃饭,包括早餐、中餐和午餐。有些学校是免费包饭的,如果不包饭的话,费用也会在每月40-200泰铢之间。
能够进入到大学读书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寒窗苦读十二年就是为了可以得到更好的学历,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很多家庭都已经升级为“小康家庭”,家长也可以给学生选择更多的路。家里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都会被家长送出国留学,学生出国留学回来后可以给自己镀一层金,在就业的时候给自己增加竞争优势。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高,同时对语言没有要求,许多人能够用中文、英文和马来语交流。在新加坡有些岗位只要你会中文就可以,语言环境对中国人来说很便利也很好适应。本人在新加坡打工有十年,无技术工普遍都是一万人民币左右,具体看你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工种一般薪资要高很多。因为新加坡很小很发达,和中国的上海北京差不多,所以吃饭一个月花2000元人民币左右,住的好一些需要2000~3000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