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逆增长阶段,各级专家对中国人口的研判表明,中国在2050年将会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此,多地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尤其是生育二孩、三孩的资金补助政策,但此类补助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各地的政策,再对比世界各国对养育儿童的福利和补贴,看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在现行政策下,你会生二胎和三胎吗?
2022年1月21日,浙江省人大代表建议对生三孩女职工单位补贴
2022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对三胎以上家庭大幅提升个税起征点
2022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三孩家庭减免50%房贷利息
2022年6月28日,北大教授建议现金补贴三胎
2023年1月10日,济南新生二孩三孩3岁前每月补贴600
2023年1月12日,深圳征求意见:生育第三孩补贴1.9万
2023年2月18日,沈阳:生三孩本地家庭每月发500元
2023年2月22日,杭州拟向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
2023年2月23日,温州拟发一次性生育补贴:三孩3千元
2023年2月25日,多地将向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补助
以上是我国各地针对生育二孩三孩的所有政策,接下来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新生儿的福利待遇如何?
1、美国、加拿大
美国、加拿大都是出了名的高福利国家。从孩子一出生就有各种各样的福利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父母们的育儿压力。
美国:对于5岁以内的学龄前儿童,美国不直接发放现金补贴。但会实行wic计划(针对孕妇和儿童的营养计划),每月发大概100美元左右的食品券。wic不看身份,只要居住在美国,就可申请。除了提供免费食物外,还有定期的营养咨询、测量身高体重、获取各种营养资讯等福利。而针对5岁以上的孩子,全美所有州都会为儿童提供12年公共教育、医疗补助、福利援助、社会安全等项目。
加拿大:在加拿大出生的孩子,不仅能享受免费医疗及从幼儿园开始的公立免费教育,孩子从出生开始还有高额的牛奶金,也就是加拿大的儿童福利金。在 2020-2021 年,6 岁以下儿童的牛奶金最高可达6,765加元,6 至 17 岁儿童的福利金,最高达5,708加元。此外,从2022年开始,家庭年收入低于$90,000加元的12岁以下儿童,还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牙科护理。到2023年,该福利将扩大到18岁以下孩子。
2、新西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首先是新生儿福利津贴。家庭中出生第一个孩子,最高可领$1679.86的新生儿津贴;如果是二孩或多孩家庭,原则上每个孩子可领$560.56津贴。除此之外,澳洲还有新生儿大礼包、家庭税务补助、育儿津贴、十三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免费疫苗接种计划、儿童牙科补助、儿童课外活动代金券等等。
新西兰:新生儿的父母,满足一些简单条件后可从新西兰税务局申请一笔新生儿补助,这项补助以“退税”的方式发父母账户上。也就是华人常说的“奶粉金”。新西兰13岁以下儿童看医生是完全免费的;18岁以下的儿童看牙医也是有公共医疗服务支持的。教育方面,新西兰国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除了这些基础福利外,新西兰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父母们把宝宝带到户外亲近大自然、亲近社会。
3、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有着人人垂涎的高福利政策,甚至有人将欧洲的育儿之路称之为“无忧育儿”,首先是儿童金。在欧洲出生的每个孩子,每月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儿童金,一直发到16-18岁,更有甚者可以领到25、26岁(比如德国)。德国的生育补贴高达生2.52万欧元,而一些北欧国家,会对不生育的人收取高昂的“丁克税”,用以补贴选择生育,多生育的人。另外,欧洲各国想尽了一切办法发钱给有孩子的家庭,包括:每个月几百到上千欧的住房补助,月嫂补助、托儿补助、家庭度假补助、孩子兴趣班补助、博物馆、电影院等家庭消费补助……还有从托儿所到大学的公立学校几乎全免费的福利。
4、新加坡
如果孩子是公民身份,出生以后父母会得到政府发送的生娃奖励,钱直接打到父母账户里。自2015年起,生育第一个、第二个宝宝,父母都会获得8000新元的奖励。生第三个到第n个宝宝,每生一个父母将会获得10000新元的奖励。
5、日本、韩国
日本和韩国是重度老龄化国家,补贴政策也是层出不穷,在日本生育后,将直接补贴42万日元(约合22000元人民币),对于幼儿园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对于单亲家庭,也每月给予直接现金补助,儿童15岁以下就医全免费。
在韩国,孩子0-1岁,政府每月将提供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800元)的补贴,配偶更是享有18个月的超长带薪陪产假。
6、俄罗斯
生育一胎的俄罗斯妇女津贴高达34万卢布(约合2.9万元人民币),如多次生育,每胎津贴则接近45万卢布(约合3.9万元人民币),而对于多生育的母亲,还可以提早退休,提早领取养老金。
对比世界各国的生育政策,是不是感觉我们国家对生育二孩三孩的政策还不够激励?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一次性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现实,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期待吧!等以后有了更好的政策,谁不想自己家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有个血脉陪伴呢?您说呢?
很多国内的学生以为,出国到海外读博士学费很贵,如果没有奖学金,恐怕难以支撑生活。毕竟读博士与学习其他课程不同,需要全身心的完全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兼职打工的时间,而且高昂的学费也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负担的。 低成本的完成科研求学之路?新西兰可以!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 新西兰政府为鼓励引进高技术人才,鼓励留学生来新西兰读博士,学费与本地学生相同,因此即使学校当时没有科研奖学金,每年学费才3万人民币左右,名副其实的学费便宜,性价比高!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临近新西兰大选,各政党纷纷抛出政策吸引选民,华人最关心的移民政策情况如何?和父母团聚有希望吗?天维网总结了如下各政党移民政策要点:一、父母团聚移民自从去年底新西兰宣布在2年内暂时关闭父母团聚移民签证以后,“重启团聚移民”的呼声在注重家庭团聚的华社中已经越来越高。
相对于其他拥有时间限制的国家,新西兰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永久回头签的国家,他的移民热度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才能拿到新西兰绿卡呢?小编在下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新西兰现有的移民类别。01 居民签证类别skilled migrant category (smc)?需要达到的分数 – 180 分?有英语需求 – 雅思 6.5 或其他移民局认可的英语鉴定考试或学历
移民一国,等于移民多国?目前有185个国家对澳大利亚免签或落地签。相当于一签在手,多国可出行。另外,入籍除了可享受各种社会福利外,享受免费教育和助学贷款,还有多种权利,例如选举和被选举权、成为公务员的权利、参军的权利等等。目前澳大利亚每个月都有10000多人申请成为澳大利亚公民,足以证明澳大利亚护照的含金量。
花1500万移民新西兰,不到三年,家产见底,想回国却被父母拒绝努力二十多年,为的就是过上好生活,当所谓的梦想生活实现的时候,并不见得你追求了多年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2000年左右的时候,很多人追求的是“美国梦”,让不少千万富翁流失海外,也让不少学子费尽心思的跑到美国留学,说实话,那个年代,确实跑到美国读书有很多好处,毕竟美国的一流大学,实验室的完善程度,在国内当时不能比的,可时过境迁,十多年后,祖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多曾经的差异,也在逐渐减小,而那些依旧追求海外生活的人,却没有那么顺利,更没有那么舒适。
10月12日,新西兰上任不满4个月的移民部长迈克尔·伍德宣布,因新冠疫情而被暂停数年的新西兰技术移民和自2016年以来不再接收申请的父母团聚移民,都将于今年11月9日重启。重启的技术移民不仅没有名额上限,而且申请过程将尽可能简化。但同时宣布,移民局会对技术移民申请条件进行调整,并在不远的未来执行。那么当下新西兰技术移民的申请条件 是什么?
重磅消息在这个美好的盛夏时光有一条消息可谓是传遍各大英华朋友圈英国出生小孩“住满7年”就能直接拿绿卡(父母可均无绿卡)新政颁布2022年6月20日,英国新的移民法修订案(statement of changes in immigration rules)正式生效。绿卡细则此次修订案中,其中一项关于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private life)永居途径的法案提到
移民新西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目前全球英语系的移民国家为大家都知晓的英美澳加,其中新西兰因其永久回头签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持有新西兰的绿卡可以实现移民不移居,生活事业双丰收。新西兰的投资移民分为普通投资移民和高额投资移民两种,疫情下,新西兰暂停各类海外申请人的签证递交权限,然而对海外投资客户全套材料递交等的申请依旧敞开大门。
最近有很多的小伙伴咨询新西兰移民,于是小编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可以通过留学的形式作为一个途径去移民~新西兰提供注册幼教课程的学历课程有本科、硕士和graduate diploma (简称gd)。根据我们的经验,基本选择读幼教移民的人士,多数都已经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学历。在2020年7月中部理工开设幼教硕士课程
前天,小天使收到了一封粉丝朋友发来的私信,说,老公已经办理了新西兰移民,成功拿到了绿卡。自己也想去,问应该怎样办理呢?其实,这个问题曾经有人问过,但是因为不是粉丝咨询,所以没有详细的回答。今天,小天使就详细的开贴解答下,新西兰配偶移民是移民新西兰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只要你的配偶是新西兰公民或者有绿卡,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拿到新西兰绿卡。
拜登政府对移民最新政策(拜登政府对移民政策转变,将带来何种影响)
新西兰移民需要的条件 买房子收入可以吗(新西兰买房移民是否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