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朋友说,现在有的省份在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时要求严查档案,类似高考移民性质是通不过政审的。
记得当初我们班也有个类似的情况,到了快高考的时候才去西部省份参加考试,果然在班里成绩一般的他(在本地区能考上二本的水平)到了西部参加高考后,一举考上了全国排名前二十左右的名牌大学,让我们班的同学羡慕不已。
现在开始严查高考移民,有的地方采取了一定的惩罚政策,有类似经历的人都觉得不公平,理由是那个时候年轻,不懂事,主要是父母操作的,不能把违规的板子打在本人身上。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当事人是不是享受到了钻制度的空子所带来的好处,本来只能上普通二本院校甚至考不上大学的却上了名牌大学,这是不是为你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当初主要是父母在操作,难道当初不清楚去西部参加高考所带来的好处吗?肯定知晓,甚至在高考录取后会感激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否则你不可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制度的空子让你钻过一次,享受到了所带来的好处,就要接受自己违反制度所带来的惩处,否则,人人都想着如何去钻空子、走偏门,整个社会奋发努力的情景将不复存在。
在对这些违反高考制度的学生进行惩罚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下高考制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地区高考录取分数差别如此之大?
可能有人会说,不同地区发展不一样,西部地区不论经济还是教育都滞后于东部省份,这是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那有没有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的政策呢?
个人认为,出现高考移民的现象在于各个地方竞争压力不一样,如果不论经济、教育发展怎么样,各地方竞争压力多差不多的情况下,相信没人会再费尽心机甚至不惜采取违法的手段去获得异地高考的资格。那么如何实现让各地方的高考竞争压力差不多呢?
高考的竞争压力来自于录取率不同,让各地方的录取率都相差无几,那么不同地方的高考压力也就差不多了。
全国所有的公办高校在全国各个省份的招生人数,按本省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数的比重,假如江苏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五分之一,那么该所大学在江苏省录取人数也应该占所有新生的十五分之一。这样以来,无论考生在哪儿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几率应该差不多,就不会再千方百计去异地参加高考了。
现在就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类似北京、上海等城市,高校多且质量好,本地学生上大学、上好的大学的几率往往比其他省市多几倍,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全国一张卷,按各省人口分配录取名额,所有的高考生都是跟自己省里的学生竞争,不论你到哪里高考,被录取的可能性都差不多,应该很少有人费尽心机去异地参加高考。
考生和家长关注啥 大数据带你看变化7月7日全国高考即将举行。和往年高考相比,今年高考,考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都有哪些变化?哪些专业又会成为考生选择的热门专业?通过大数据一起来看一下。高考相关内容搜索较去年同期上涨248%根据《百度2020年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高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创下近5年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高达248%。
从小女儿上小学4年级开始,张军已经在西安陪读近5年了。这名来自河南郑州的学生家长,有两个孩子。虽然大儿子今年已经大学毕业,但最终在郑州参加高考后的不理想的录取结果,却让张军一直充满遗憾,“如果当时能早点来(西安)就好了。也不至于连个‘211’都没上成。”第一财经采访发现,从郑州到西安,不少河南家长,都希望能通过“移民”,改变孩子的命运。
随着各地高考线的公布,分数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考得好不如生得好”,意思是有些地方可谓“高难度模式”;例如河南、河北。有些则被家长们视为“高考天堂”,例如京津沪以及部分偏远地区;能以更低的水平入读大学。如今又一省份因为本科线创新低,被外界视为新晋的“高考天堂”。黑龙江高考本科线低至287分,外地考生深表羡慕
在经历了一次不如意的高考录取后,来自河南郑州的张军决定陪读小女儿,并在西安已陪读近5年。然而,类似张军的数以万计的河南家长们对于高考录取结果的不满,推动了一股名为“高考移民”的潮流。据第一财经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河南家庭希望通过“移民”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而目标地点涵盖陕西、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
回流生政策“变味”“回流生”是指非所在地户籍,但在所在地就读,不能直接在就读所在地参加中考或者高考,需返回原籍参加中考或者高考的学生。中国网记者了解到,以此次事件为例,考生家长可通过落户操作的方式,将该考生河南户籍转为陕西西安户籍,经3年后,以西安考生身份参加陕西省高考。这类政策原本主要是在城市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为满足一些人员的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便利条件,但在中高考竞争加剧之下,却成了一些人逐利的空子。
在国内,我们每位学子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那就是高考!寒窗苦读十二年为了就是金榜题名,全国上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压力之大,想必大家都懂。 考取一个好的学校,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因为它是未来的就业、薪资甚至是寻找人生伴侣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 但其实除了高考,国内学子还有一条出路的赛道,
2023年全国高考普通院校第一批、第一段投档分数线纷纷发布,引来了人们高度关注的目光。从目前看,共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分布了第一批或第一段投档分数线。人们最为关注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投档分数线,也多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的两所顶级学府,每个高考生的梦想。它们的历史悠久,学术实力雄厚,拥有着世界一流的师资和设施。
关于“拼爹”这个社会热梗,坐拥15亿票房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有这么一段情节——男二号袁华在全区作文大赛中拿了一等奖,他的参赛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袁华狗屁不通的作文能夺冠,全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好爹。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能照进现实。比如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就是这样一位为儿子操碎了心的“好爹”。
天山天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土新归”,古时西域,今时新疆三山夹两盆,阿勒泰天山纵昆仑,北准噶尔南塔里木,南北两疆共谱华章中国内陆面积最大的地区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张骞出使西域,联系月氏与西汉阻匈奴丝绸之路古今共振辉煌塔克拉玛干沙漠藏精伦,天山雪山映雪莲吐鲁番葡萄和田玉,克拉玛依煤田哈密瓜阿克苏香梨喀什埠阿勒泰雪都串塔城五弦新疆棉花、番茄闪耀世界很喜欢李白的《关山月》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通过描写西域烟波浩渺的大场景,衬托出戍边之苦,思乡之切的心情
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创下历史新高,为1193万人。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攀升,升学压力也不断变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提前做好规划可以在升学这条路上抢占先机!其实,想要成功进入大学,并不只有高考这一条道路。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可以提前规划,选择参加华侨生联考,通过之后仍然可以顺利升入内地学校,并且和参加高考所享受的待遇几乎没有差异!
西藏高考移民政策2023年(2023年,西藏高考移民政策将如何影响考生)
宁夏高考移民政策2019(严控之下仍有人热衷于“高考移民”)
在新疆落户几年能参加高考(新疆公布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