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拼爹”这个社会热梗,坐拥15亿票房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有这么一段情节——
男二号袁华在全区作文大赛中拿了一等奖,他的参赛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袁华狗屁不通的作文能夺冠,全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好爹。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能照进现实。比如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就是这样一位为儿子操碎了心的“好爹”。
2021年,郗会锁被人举报违规操作,涉嫌利用“高考移民”来破坏教育公平。他的儿子郗某某高中三年一直在衡水中学接受教育,却能在考试前夕以藏籍身份报名高考,同时还享受加分政策。
事件发酵后,该话题很快登上全网热搜,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郗校长的儿子被取消了高考资格。
衡水中学一向被视为“高考天花板”,是应试教育中的内卷之王。郗会锁身为该校校长,不仅没有以身作则让儿子在衡水中学证明实力,反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子成为“高考移民”远赴西藏报考,可以说是相当讽刺了。
那么,“高考移民”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郗会锁为什么要冒着巨大地风险这么做?
“都是衡中的,凭什么他能去西藏考,还能加分?”
“高中三年他一直都在衡中上学,怎么不算这里的学生呢?”
“又是十佳班长,又是年度人物,学校公众号每年都发和他有关的动态!”
“有个当校长的爸,就能违规享受政策红利吗?”
... ...
得知郗某某能去西藏报考,衡中许多心系孩子学业的家长都非常不解和愤怒。
高考是一场极具“改命”意味的全国统一性考试,许多寒门学子都梦想着能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从而实现阶级跨越,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此,无论是对于学子还是家长来说,高考的公平性都是不容践踏的高压线。
郗会锁校长被举报和针对,就是因为他的某些举动涉嫌妨碍了教育公平、高考公平这道高压线,因此事情一出就马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迅速窜上热搜。
在匿名举报信中,检举人表示:
考生郗某某随着援藏的父亲,将户籍迁到了西藏,可是学籍却一直在衡水。他享受了衡水中学超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却跑到偏远落后的藏区参加高考。
这对于当地的学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虽然援藏干部子女能随父母更改户籍并异地报考,但前提条件是“援藏干部需要在西藏工作满三年”,或者“该考生中学阶段要在西藏实际就读至少一年”。
而郗会锁在西藏工作仅仅不到2年,就调回衡水中学就职校长了。郗某某高中三年也一直在衡水中学学习和生活,从未到西藏就读过。
很明显,郗某某不符合上述两项规定,却仍旧能够在藏区报考,这涉嫌违反了西藏、河北两地的教育厅相关政策以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郗会锁作为衡水中学这所“超级高中”的校长,不可能不清楚这些政策。
这其实已经不是郗会锁父子第一次被质疑了。
2018年7月,郗某某得知了自己的中考成绩——579分。在满分为600的前提下,他的这份成绩已经很优秀了,可是一旦放到“掐尖录取”的衡水中学,郗某某的579分还是不够看。
然而,他还是以公助生的身份被衡水中学直接录取了,并在那里安稳渡过了三年高中生涯。
同样是2018年,他的父亲郗会锁正式就任衡水中学校长。
众所周知,衡水中学一向被誉为“超级中学”,放眼全国都赫赫有名。衡中拥有残酷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堪称“神话”的升学率,历年来衡中学子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更是笑傲全国。
我们来看一组衡水中学升学率的恐怖数据:
2021年一本上线率90.12%,共计275人上清北;
2020年一本上线率90.66%,共计96人上清北;
2019年一本上线率92.44%,共计275人上清北;
2018年一本上线率92.70%,共计214人上清北;
2017年一本上线率93.91%,共计176人上清北;
2016年一本上线率92.40%,共计139人上清北;
对于普通高中来说,二本升学率能达到80%,就足以写大字报来庆贺了,可衡水中学光是一本上线率就年年超九成,包揽文理状元更是家常便饭,难怪会被视为“高考学霸孵化厂”。
除此之外,衡水中学还是名校的优秀生源输送地,每年都为清北等高等学府输送顶尖人才。
衡中历年战绩如此辉煌,主要取决于三点:
一是超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二是高负荷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提升成绩;三是利用“掐尖招生”从根本上筛选生源。
其中第三点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高中都是面向本地区的初中进行招生,但衡水中学作为河北省高考门面,为了保证优质生源,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吸纳各中学的尖子生。
能够进入衡水中学就读的,本身的资质、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是拔尖的。因此,中考成绩为579的郗某某,在普通高中里或许是尖子生,但放在衡水中学是激不起什么水花的。
可他还是顺利进入衡水中学就读了,好巧不巧,正值他初升高的关键时期,他的父亲郗会锁正式升任衡中校长。
更巧合的是,郗某某高中三年的成绩并不拔尖,可他就是连着做了三年的班长,每次竞赛和评选活动都会有他的身影,校报和学校公众号每年都会对他进行报道。这样的特殊待遇,早已引起部分人的不满。
2021年高考前夕,有人在西藏阿里地区的“强基计划”公示文件中,看到郗某某的名字出现在入选名单上。
郗某某的学籍明明就在衡水中学,却能在西藏报考,还能入选强基计划享受加分红利,要说这其中没有他那位校长父亲的操作,根本没有人信。
郗会锁校长的举动就是在进行违规操作,试图让儿子成为“高考移民”去规避高考竞争压力。这无疑是狠狠戳中的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痛点,因此被人举报也就不足为奇了。
郗家父子涉嫌“高考移民”的事上了热搜后,舆论越闹越大,西藏相关部门迫于压力不得不特事特办,很快又取消了郗某某的报考资格。
而原本稳坐校长之位的郗会锁,也在风波过后不久就卸任了。
至此,郗校长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头都没捞着好。但这还是不足以平民愤,有人在仔细研究了他的工作履历之后,犀利地评价他:
“太过贪心,以至于跌落神坛。”
“精致利己主义者,什么好处都想占!”
从郗会锁的履历中我们能了解到,他最早出现在衡水中学的领导班子里,是在2013年9月,当时他出任校党委委员兼校长助理。
不久之后,他响应组织“援疆”的号召,去到新疆建设兵团,出任第二师华山中学党委委员兼副校长。
2014年秋,有援疆经历的郗会锁被调回衡水,升任衡中副校长。郗会锁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2年,直到2016年7月,衡中领导班子面临换届交接的敏感时期。
校长助理出身的郗会锁深受老校长看重,又有援疆经历,很自然被列为校长接班人候选人之一。此时他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去到阿里地区做教体局副局长。
他本来的计划是,通过援藏3年积累经验,等援藏结束后正好是老校长退休,他重回衡水时就能在老校长的支持下顺利接任了。因此,郗会锁当时是决心要在援藏期间踏踏实实作出一番成绩的。
他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不忍妻儿跟着他受苦,没有将他们接到身边团聚。因此,郗某某就一直呆在衡水照常念书。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郗会锁援藏一年多后,衡水中学的老校长突然要提前退休。2018年3月,老校长带头调整了组织相关程序,通知郗会锁赶紧返回衡水。
此时如果郗会锁继续在西藏呆满3年,就会错失接任衡中校长的机会。
在经过仔细斟酌之后,郗会锁选择了按规定履行所有程序后,提前结束援藏工作并接任衡中校长。
在返回衡水之前,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郗会锁在教育行业已摸爬滚打多年,对各项利好政策早就烂熟于心。当时为了鼓励人才和干部援藏,国家出了不少扶持政策,其中就包括援藏干部子女能随父母迁移户口,以及在西藏地区参加高考。
于是,郗会锁在2018年3月,赶在交接工作完成前,把儿子郗某某的户籍从河北迁到了西藏阿里。
郗某某的户籍一旦在西藏阿里敲定,在高考时就能在西藏报考,以他的水平,相较于从小在偏远的藏区长大的学子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很容易就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势。
然而这其中有个漏洞,就是父亲郗会锁没有在西藏工作满三年,郗某某自己也没有在西藏的高中实际就读满一年。
如果两项任择其一,郗某某就是合法迁户合规报考,而不是违规的“高考移民”了。
只可惜,父亲郗会锁既不愿放弃晋升机会,又想要让儿子吃到政策红利。
既想要仕途,又想儿子成龙,什么好处都想占,最终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在被举报后,他因“高考移民”的投机操作丢了官位,儿子的报考资格也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考移民”呢?郗会锁校长又是如何进行违规操作的?
要想弄清“高考移民”的概念,得先明白高考的本质。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高考是学生们接受更高教育机会所必经的一场全国性统一考试,其目的就在于让高校选拔人才。
这场选拔流程范式大体公平,高考最讲究公平竞争,但必须承认的是——
公平只相对存在于同一选拔标准或者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标准或者不同区域之间还是会存在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的不同,不同地区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比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要优于西部偏远地区。
诸如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高考大省,无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水平,都要远高于西藏、新疆等地,竞争也远比西部地区要更激烈。
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学生,从小接触到的都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待在窗明几净配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每天除了在学校上学,课后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
长期下来,这些地区的教育就变得越来越内卷,高考竞争也愈发激烈。
而西藏、新疆某些地区的学生,很可能全村甚至全县只有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老师,他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自然会和发达地区的学生存在差距。
为了保持平衡,让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会在新疆、西藏等地出台利好政策,针对这些地区降低高考难度,提高录取率。
比如同样都在高考中考了500分,河南的考生可能都不能上二本,但西藏的考生就能上重点大学。
同时,国家鼓励人才参与到偏远地区的建设中去。为了奖励援疆援藏的人才和干部,他们的子女在符合一定条件后,也能享受到这些利好政策。
比如烈士、立功干部的子女能加分,能优先参与名校自主招生计划等等。
某些投机分子闻风而动,为了能让子女在高考中占据优势,就会去越线尝试不寻常的手段。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作弊这样的方式已经很难实现了,于是不少人就转而从政策方面去下手。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河南、河北、安徽等教育内卷残酷的高考大省,许多人会借助职权或者社交关系,利用特殊手段,让子女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省份流动,在异地进行报考。
这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移民”。
至于在郗会锁校长一案中,他到底有没有为了儿子进行违规的“高考移民”操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郗校长的做法可以理解,且并无违规。
西藏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又稀薄,恶劣的环境很容易让人起高原反应,比如胸闷气短、失眠、心律失常等,很多人都不愿去那里工作。
郗校长去阿里地区当体教局副局期间,经常顶着严寒风雪下到基层,在7个县下辖20多所学校中来回奔波。他在教学第一线备课听课、教研、调查,帮助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
21个月,他跑烂了好几双鞋,却让阿里地区的高考上线率提升了53%!录取率足足达到98.1%!不起眼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学子有书读、有学上、有梦想可以拼搏!
这是很出色的工作成就,郗校长当时也被评为援藏优秀干部,为此,他累得患上了呼吸系统慢性病。
直到如今,他的心律仍维持在异常低的48次/分钟,心肺功能都严重受损。
在援藏的两年时光里,郗会锁是切实做了贡献的,享受政策红利本就无可厚非!
有人较真地去查阅了2021年西藏教育考试院的相关文件,其中显示:
在职援藏子女、迁户入藏1年以上、学籍在藏且高中阶段在西藏实际就读一年以上,只要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任一一项,都能在西藏进行报考。
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的硬性规定,要求援藏干部必须呆满3年,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以往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并没有实际的文件来进行支撑。
从这个角度来看,郗会锁是在2018年3月将儿子的户籍迁入西藏的,他当时还是在职援藏干部,在西藏工作了21个月,这样的举动并没有违规。
后来他的组织关系转回衡水,儿子郗某某的户籍就一直留在西藏,从2018到2021早就满了1年,因此郗某某用西藏户籍来报考,明面上没有违规之处。
政策给予援藏干部优惠,这是在奖励和鼓励人才留藏安心工作,只要援藏干部子女户口在西藏,理论上说,都符合报考条件。
此外文件还有规定,援藏干部每在西藏工作满一年,其子女就能加一分。郗会锁援藏将近2年,儿子郗某某可以加两分,这也是说得过去的。
更何况,郗某某的户籍早已转到西藏,如果他不在西藏报考,也不能在河北报考,难道他要因此丧失参加高考的资格了吗?
而郗会锁之所以会被举报甚至引起那么大的舆论反弹,无非是因为衡水中学一直以来作为高考内卷之王的特殊性,以及背负着“衡水校长”这一特殊身份罢了。不少旁观者看到他们父子遭殃就暗爽,归根究底总逃不过仇官仇富的微妙心理。
在这一点上,相关部门的工作出现了一定失位,应该在文件中更加明确地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对细节加以约束,而不是迫于压力被舆论裹挟而“特事特办”,自打自脸。
郗校长既是干部,也是父亲,更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我们或许能从道义上要求他,却不能以此为借口来“道德绑架”他。
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是你,合理利用政策红利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为了孩子着想,你会不要吗?
上财年末,澳洲移民局发布491签巨大利好消息,取消签证持有人转永居时的最低年收入要求,491签证瞬间成为热门。根据新政,澳洲偏远地区技术类491签证,彻底摒弃了获签后需要在签证持有5年中需要有3年要达到最低年收入的强制任务,只需要完成3年的居住要求就可以顺利拿澳洲pr。对于绝大多数许多技术移民低分申请人,之前最担心的收入不达标问题彻底得到解决,绝对是重大的移民利好。
前言对于收复台湾,何时收复台湾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一直所期望的,在国际上也是备受争论。近日我国解放军在台海上进行了一次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演练。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航母战备训练是在解放军刚刚开辟的“常态化绕台警巡”项目上完成的,标志着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地缘作战优势尽在掌握,已进入内外双战备警巡模式。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军事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3年应该会解决台湾事件。
葡萄牙共和国,简称“葡萄牙”,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葡萄牙语是2.4 亿人的共同母语,也是世界第六大语言。葡萄牙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业,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欧元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进入7月,澳洲也迎来了新的一个财年。趁着23-24财年开启之际,cbre带您一起来看看,房地产市场和移民已经或即将发生哪些政策变化和重大更新。悉尼多地房屋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根据新州工党政府的房产新政,从今年7月1日开始,悉尼近六分之一城区的房产(独栋屋或公寓)有望豁免印花税,其中就包括eastwood、 epping、wolli creek以及south hurstville等华人区。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贸易、物流和航运中心。近年来,全球很多高净值人士移民新加坡,在这里生活、定居,或是发展事业。比如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金融大鳄罗杰斯、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澳大利亚矿产大亨廷克勒、新西兰商人钱德勒,海底捞创始人李西廷等人。一、为什么有钱人都爱移民新加坡
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和移民部长michael wood在今年最后一次内阁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对移民设置作出重大改变,允许护士、专科医生和助产士立即获得居留权。 这一妥协是在连续数月的批评之后作出的。 今年7月,新西兰政府推出了“绿色清单”,共计包括85个难以填补的职业,其中56个职位可以直接获得居留权,29个职位可以在工作两年后申请居留权。
俄乌冲突以来,英国已接纳了约18万名乌克兰难民,然而根据英国内政部原定的计划,这些难民只能在英国生活3年,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大约10万难民将被迫离开英国。抵达英国的乌克兰难民(图源:每日快报)据“今日俄罗斯”援引《每日电讯报》8月3日报道,10万乌克兰难民2年后将何去何从?英国议员纷纷敦促苏纳克政府采取相应行动。
今年以来,英国政府官宣了多个新签证,方便更多高技术移民来英国工作和生活。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重点看看,今年英国政府都推出了哪些移民签证?英国官宣新签证:允许三千印度年轻人赴英工作2年2022年11月16日,英国首相府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正式推出“英国-印度青年专业人才计划(uk-india young professionals scheme)
想来德国工作或培训?好消息!德国新的移民法—现代移民法即将在这个秋天出台!因为德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此次的移民政策将更加友好宽松!德国成劳动力荒漠正在计划装修?油漆工和水管工的档期已经排到了明年夏天。下班想去酒吧?由于人手短缺,酒吧只在周末开放。...这些只是德国技术工人短缺现象造成的日常不便的冰山一角。
2023年2月16日,里斯本,葡萄牙内阁部长会议。antónio costa总理说:葡萄牙政府将停止发放“黄金签证”。这意味着,真的要和葡萄牙黄金居留(投资移民)说再见了。先说结论:1? 总理只说“将停止”,至于何时停止?如何停止?停止什么?并没有说。接下来要看议会的立法细节,至少要一个月后才有结果。
西藏高考移民政策2023年(2023年,西藏高考移民政策将如何影响考生)
土耳其移民政策条件有哪些(想要了解土耳其移民政策?条件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