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万里归途》在短视频平台更新频繁,保持日更三条以上,其中“中国外交官面对危机的真实反应,举起的外交护照,是护盾,也是后盾”,“68岁李雪健对于细节的把控究竟有多到位”等视频,都获得了百万点赞。电影的简介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穿越战火荒漠,我们一起回家”。该片首次揭秘中国外交官撤侨的幕后故事,已经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用沟通打通生命通道
戏里戏外,他们都走出了一条“万里归途”
电影《万里归途》的视角比较独特,首次从外交官的角度来聚焦撤侨,讲述的是,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张译 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 饰)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时,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殷桃 饰)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在飞机和军舰到达不了的最后100公里,依靠“智斗”将125名同胞带回故土的动人故事。
此前曝光的多个预告显示了外交官在撤侨任务中面临的艰难险阻,直接将紧张氛围拉满。张译、王俊凯、成泰燊、张子贤四人饰演的外交小分队在危险环境中战斗,用沟通打通生命通道,无论是满脸炮灰的形象,还是赤手空拳面对战火和绝境,都引起了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表示,电影充满了纪实感,这些是新闻中鲜少报道的,从战区到撤离点的这最后100公里,原来他们要经历这么多的磨难,“身临其境,能想象到当年撤侨的艰难”。
不少网友还表示,平时对外交官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睿智、冷静”上,却很少知道他们是冲在撤侨一线、距离战火最近的人。而且在执行撤侨任务时,外交护照是他们唯一的“武器”,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语言去沟通,在各方势力间斡旋,不惜一切也要带同胞回家。
尤其是面对反叛军的“致命挑衅”,饰演外交官的张译一段无声的情绪演绎,让网友格外揪心——身前是生死考验,身后是举足无措的同胞,张译眼眶噙泪,将在重压之下的复杂情绪演绎的淋漓尽致。这场戏也让在场饰演同胞的王迅印象深刻,感叹“面对恐怖的场面,紧张是人的本能,他的抖,走过去的那几步,节奏呼吸眼神控制的真好,演活了有血有肉的外交官”。
据悉,每次外派前,外交官都会留下一封遗书,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此次,张译饰演外交官,感受穿越沙漠和战火的撤侨过程,也是感慨颇多,他在特辑中表示,“他们必须要在危险面前舍弃掉自己小的情感,始终把更多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这份担当和使命,“外交小队”的成泰燊也表示了敬重,“深深体会到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时时刻刻有生命危险”。
另外,在花絮中,一场叛军互相残杀的戏因为拍摄场景太真实,引得一位经历过战乱的外籍演员片场动情落泪。这段花絮也让许多网友备受触动,“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才知道有多痛,希望世界和平,没有硝烟”。
记者了解到,从导演到演员到剧组人员,都为电影做出了很多奉献。从导演特辑里可以看到,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就研读了大量撤侨的纪实报告文学,进行了人物采访,还特别请教阿拉伯文化历史专家,只为寻求真实细节以完善剧本,最大程度还原撤侨事件。
同时,导演饶晓志奔波半年,在全国各地堪景,翻阅撤侨资料完善剧本细节,剧组1:1实景搭建非洲小城。为了还原战火绝境,片场弥漫浓烟粉尘,剧组辗转多地,迎酷暑遇山洪,深入沙漠与戈壁,同样走出了一条“万里归途”。
《外交风云》《红海行动》《战狼2》……
这些影视剧也在讲述外交官风采
可见,电影《万里归途》将让观众领略到外交官撤侨中的智慧和担当。其实,说到外交题材,很多人会立刻想起《战狼2》或《红海行动》等影片,它们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
再往前追溯,记者看到,在豆瓣网上,“关于外交的影视”中就有多部反映外交官风采的影视剧,包括《周恩来万隆之行》《外交风云》《我的1919》等。
在电影方面,《战狼2》2017年上映,总票房达56.95亿,至今仍是中国票房总榜第二名。电影里驻守在非洲的樊大使,在动乱时期为侨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四处斡旋,并不忘我国援外农业专家的安危,尽职尽责。电影片尾字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让很多观众一再破防。
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改编自也门撤侨真实事件,该片在武装撤侨这一大背景下,描绘了一场海军特种部队突击恐怖分子营地解救中国公民和外交官的故事。据悉,电影里的何清流领事,现实原型正是时任中国驻亚丁总领事馆代理党委书记的马冀忠。
2003年上映的《周恩来万隆之行》,融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为一体,再现了半个世纪前29个亚非国家领导人聚首的宏大场面,展现周总理作为外交家的风采和人格魅力,歌颂我国外交事业的一次伟大胜利。
据悉,《周恩来万隆之行》记录的是1955年春天,中国政府受到亚非会议五个发起国的邀请,决定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举行的亚非会议的故事。
而1999年出品的《我的1919》则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片中,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使团在和会上据理力争,抵制列强将山东从德国人手中交给日本的图谋的故事,真实深刻地再现了1919年巴黎和会上暗涛汹涌的外交情景。据悉,2022年5月,优酷以4k标准修复了《我的1919》 。
在电视剧方面,讲述新中国外交史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外交风云》2019年在电视台播出后,就曾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和舆论广泛关注。据悉,《外交风云》还一举斩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和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
新中国是如何突破层层封锁,艰难地展开外交“破冰之旅”,又是怎样在积贫积弱的国情下,努力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与其他国家展开斡旋和博弈,这些都在《外交风云》中一一揭秘解答。
据了解,《外交风云》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呈现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电视剧,共48集,豆瓣分高达8.0。该剧由唐国强、孙维民、郭连文、卢奇、谷伟等主演,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1976年毛泽东主席第二次会见尼克松为终点,将中苏建交、抗美援朝、万隆会议、周总理访非、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席位等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真实再现共和国外交的风云变幻。
该剧以独特的历史视角,真实的历史事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恢弘的史诗品格,描写了从1949年到1976年新中国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外交风云,记录了新中国外交领域从奠基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而艰辛的历程,讴歌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为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丰功伟绩,也再现了共和国第一代外交官们鲜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正如第32届飞天奖组委会给予《外交风云》的颁奖词那样:“《外交风云》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大国外交的胸怀与智慧。用生动的笔触凸显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让历史事件在艺术化的串联中展现民族自信,提振时代精神。”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国工作,学习和旅行。然而,反观中国,我们很少看到有外国人在中国的工厂打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首先,语言是一个重要的障碍。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普通话并非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外国人来说,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需要时间和精力。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美国,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从教育、就业、医疗等多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教育 美国拥有全球最优秀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不少中国家长也希望将孩子送到美国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除了高等教育,美国的中学教育也备受关注。美国的中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这与中国的教育注重应试和考试成绩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累计超千万国人移民海外,该不该向移民征收“弃籍税”?近日,关于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的一则消息冲上了热搜,在被传全家移民出国之后,冯小刚本人在网上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自己喜欢北京,不喜欢吃西餐,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能干对不起国家的事,绝对不会移民。与此同时,冯大导演还一键清空了微博上所有的历史信息。
我们在拍摄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第九季时,选择的目的地是非洲国家马拉维,这个国家很落后,gdp全球倒数。我们很幸运认识当地的福清小伙阿杰,中国人就是热情好客,他让我们在他家住下,我们也因此更近距离的看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这里的供电非常不给力,七天停五天电是常事,有时候给手机或其他设备充电,需要把握来电的时机。
受疫情影响,加拿大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很多人面临失业,而中国由于能够快速控制疫情,再加上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福利政策吸引了很多加拿大人想要来中国发展。但并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可以来中国工作。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是中国政府审批外国人来华工作的原则,想要在中国工作就必须要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也就是所谓的
中国公民移民加拿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身份(获得pr卡,又叫枫叶卡),二是正式加入加拿大籍。持有加拿大枫叶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加拿大人,仍为中国公民,持有中国护照,享有加拿大除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之外的其他公民权。但枫叶卡有效期为5年,期满换卡,换新卡时须满足过去5年内在加拿大居住满2年(可累积)的条件。
先富能不能带走后富?富豪组团转移,国家出手整治移民歪风! 出国的富豪越来越多,选择移民外国的富豪也是越来越多。 于是移民现象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特别是经济困难的今年,出国移民潮更是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那些人发达了富有了,便选择了移居国外,如此到底算什么? 我们也知道政策上是先富带动后富,可现实中他们这些享受了时代红利的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
无论在一个地方定居多久,中国人总是想追溯自己的血脉来源。如果从族谱上追溯,中国人的迁徙历史如同无数条交错的大河,从一处涌出、奔腾,然后在某一处汇聚、分叉,蔓延逶迤成支流、沟渠,乃至溪涧。在气候、历史、土地、粮食、财富以及各种偶然命运的驱赶下,中国人远投荒野,然后让荒野成为故乡。尽管存在大量附会、臆想和伪造,中国汉族各个姓氏的族谱,依然能够粗略勾勒出汉族人在历史中迁徙的路线。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政策有大动作!900万外国人急欲移民来华,你怎么看?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900万!这是中国境内外国人居留证件持有者的总数。这些外国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商人、专家、艺术家、运动员等等。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