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后,是怎么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他们为什么会被视为“华人之光”?又为什么频繁背着我们搞小动作?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两国的那些爱恨情仇。
一提到新加坡,我们国人心中是复杂到了极点。作为同种同文的“友好邻邦”,我们建国73年了还在第三世界的队伍中加速狂奔,而他们成立不过57年,就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前列里吃香喝辣。要知道,50多年前的新加坡国土面积还没我们一个县城大,扩张全靠填海造陆,连淡水都要惨兮兮地从别的国家进口才能供国民喝饱,可是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人均gdp高达7万美金,许多名人、富豪都要扎堆移民的理想之地。
中新虽是友邻,但彼此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那它为什么会被视为“华人之光”呢?
新加坡之前是个很不起眼的弹丸之地,被英国统治了百来年。在英属殖民时期,当地为了发展经济,从海外招揽、掠夺了大量廉价劳工,其中就有四分之三都是中国广东、福建人,后来许多马来华人也跟着迁移过去,使得中新之间的历史渊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原先的弹丸之地现在总共生活着将近570万人,其中74%都是华人,站在那里的街头,你甚至可以毫无障碍地用中文来交流。
华人吃苦耐劳,接连三代的奋斗为新加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从一个一穷二白谁也看不上的“坡县”,发展成为如今富裕又先进的“花园城市”。除了经济发展势好,他们在教育、制度、法律、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远远领先于世界,比如那里的税收政策就是不少大家族大企业眼中的“避税天堂”,高薪养廉制度也让很多国家的人都为之流口水。因此,这里也被视为“华人之光”。
新加坡于我们而言,就仿佛是一个血脉相连的远亲,他对我们究竟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按理说,这样以华人为主导的国家,应该和我们亲亲蜜蜜携手共进才对啊!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可能我们觉得彼此同文同种,人家却十分警惕防备甚至是不死不休,在过去几十年间没少在背后给我们使绊子。比如在03年非典期间抹黑我们的医疗防治并唱衰国内经济,导致大量外资企业撤离中国;09年主动力邀美国“重返亚太”,企图以美制华;日本在我国钓鱼岛率先挑起争端时,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显龙还专门跑到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公开声称“不应揪住历史问题不放”…
不和我们亲近就算了,还要转投西方的怀抱,不仅向老美低头哈腰购进各种武器,甚至连军事基地都对美敞开。对比之下,对我们态度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新加坡一边在外交上紧抱英美,一边在本土大面积关闭华语学校,打击华语地位,强行推行英文教育,试图弱化中新之间的文化联系。长期的敌视教育让二代、三代的新加坡人削弱了对我国的认同感,在年轻人看来,“中国”不过是爷爷奶奶梦里的遥远故乡罢了。而在我们眼里,有着黄皮肤、说着中国话的新加坡人,还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远亲。
人们总调侃说,富亲戚发家后很快就会把穷亲戚忘光,而新加坡的一系列举动,让不少同胞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这不仅是背叛了中国文化传统,更是“数典忘祖”!
那么,到底是皮肤和文化重要,还是利益和发展重要?为什么华人占比超过7成的新加坡会采取亲美远中的态度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绕不开这个国家的发展史,也绕不开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
李光耀是一个冷酷功利、长袖善舞的政客,他有好处就捞,有坏处就跑,如果政客有评级,那他绝对能拿100分,因为新加坡的独立、开国、崛起乃至全盘西化,都由他全盘掌舵。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国家只用了50年,就从一个贫穷的小国发展到全球航海商业中心,直接迈进发达国家前列。因此,老布什曾评价他是“小国的大政治家”。
李光耀的祖籍在广东梅州,身上有着十分纯粹的华人血统。祖上四代都从商,家族产业遍布东南亚。作为李家的小少爷,他从小就接受到了很好的英式教育,后来去英国留学时又频繁接触了许多政界人士,这让他形成并完善了如何建设和治理一个国家的理念。新加坡长期被英国殖民,而李光耀为了争取独立致富,果断弃商从政,很快就在政坛中混得风生水起。
当时的东南亚大部分处在西方列强的殖民阴影之下,直到二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世界各国想要争取自由的人民,东南亚各国为了反殖民、求自由,报团取暖成立了“马来西亚联邦”。然而由于长期被英、荷、葡等国统治,联邦内各个政权彼此合作又相互警惕,没过多久就把战火牵连到了新加坡。
那时的新加坡虽然已从英国独立了出来,但还是一个水上渔村,没吃没喝还没钱,很多资源都要严重依赖马来腹地,因此在1963年成功加入了马来联邦。可是问题来了:
他们78%都是华人,在投票中自然更倾向于华人主导的政权。然而马来西亚的土著占比高于华人,为了把政权牢牢掌握在马来人的手里,他们开始大范围强势排挤外人。这场基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种族分歧的权利之战,以新加坡在1965年被联邦全票踢出而告终。
对于百万新加坡人来说,李光耀当年被迫走出联邦议会大厦时,面对镜头落下的泪水,是他们建国至今最难忘的记忆。
那他接过这个烂摊子之后,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实现新加坡逆袭奇迹的呢?
住宅短缺、没有淡水、没有粮食、没有资源、兵力空虚…除此之外还要面临东南亚种族分歧以及其他大国的觊觎,这就是李光耀接手之后的新加坡!为了尽快摆脱这样的窘境,他火速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周围一圈邻国都在虎视眈眈,本国华人又有很高占比,李光耀想要把控本国政权,避免被友邦吞并或成为别国附庸,只能转投西方怀抱,火速向美英滑跪。为寻求国际认同,新加坡刚建国就迫不及待加入联合国,然后与马、印、菲、泰等邻国签署同盟条约,然后积极向内引进英美日等外商投资,这样既缓和了邻邦关系,又能利用大国势力来寻求外交庇佑。
李光耀上任后马上重组经济布局,进行税制结构的调整。他极度重视制造业,各种利好政策让新加坡在短短10年内就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出口国。此外还一力推进航运发展,利用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让新加坡的成为连接东西方的世界商业航线中心。
假设没有新加坡,那么世界航运路线会是这样的:
可是有了新加坡,东西方的航运路线就变成了这样:
作为连接东西的转口贸易中转站,势必会吸引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入住,李光耀还很心机地引进西方各大石化企业,再加工后转卖给亚洲各国,因此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中心和石油交易市场之一。
从一个港口到cbd,再加上几处工业园以及立足其上的服务业,李光耀就这样把一个小国经营成了一家令世界瞩目的综合型跨国“公司”,养活了本土将近600万人,此处不得不说一声,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新加坡国防力量薄弱,他就主张从美国购进大量军备,还与大哥签署防务协定,敞开国门让美军入驻,然后将空军和海军基地让给他们使用,这一决策使得新加坡成为了老美在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
东南亚各国之间种族分歧严重,为了争取认同,李光耀采取统一源流的教育政策,恢复殖民时代的英文地位,强迫国民优先说英文,大面积关闭华语学校,推行英文教育,同时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等种族结构平衡下来之后,他又推出了大规模引进高素质移民、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国策。
几套政策组合拳下来,新加坡很快就起飞了,短短50年就跻身进入发达国家的前列。与此同时,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国也在不断地壮大与复兴,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不仅让老美感到了威胁,也让新加坡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仅重开了华语学校、推行儒家文化,在经济交流合作上也由划清界限转为向我国企业示好。
国与国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崛起的中国有广大的市场以及充足的利益输送,使得新加坡开始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表态也模糊不清。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新加坡就像个生意人,他谁也不亲,只亲利益。人家光想和我们做生意,而不是和我们做朋友。
对此,我们基于历史渊源,在民族情感上难以接受拥有共同血脉的新籍华裔对于我们的否认,然而在政治范畴上,国与国之间若还抱有认祖归宗的民族血脉情节,就很幼稚和可笑了。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拳头硬了说话的声音才会更有力,对此,你怎么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受几千年来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念根的情结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对家的眷恋《孟子》中曾经记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份落叶归根的执着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步上升为对于故乡的牵挂,更进一步说则是中国人内心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开放后,“不能只有一本护照”的言论得到了越多越多人的认证,尤其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获得第二身份是改善国际迁移能力和家庭保障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海外签证需求暴涨的同时,这几年却不断传来多国签证关停、涨价的消息。拿海外签证的门槛不断变高,条件也逐渐变得苛刻。海外移居难道只专属有钱人吗?其实,在三种情况下,移居也能很”划算”
手里有1个亿,才能股民新加坡。一提到新加坡,就有人瑟瑟发抖。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不是要至少1个亿吗?这个门槛也太高了,中产家庭也玩不起。有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其实存在一点误区,因为股民新加坡有更便宜的方法,那就是pic自雇股民,也叫做小家办。方法就是在新加坡创立公司,就是投资金融产品。公司的收入就是投资带来的收益。
每个国家都有移民政策和移民项目,适用于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目的是吸纳人才,帮助国家发展,比如新加坡就有至少九种移民方法,涵盖了各类人才,适用人群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今天给大家分享新加坡移民的9个方法,非常全面,值得收藏。方法1、教育移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去新加坡读书的方式移民,这也是非常多年轻人的首选,一是能接受更优越的教育,提升学历,增强竞争力,二是有更大机率移民成功。
现在网上流传2023年深圳开征房地产税,并贴出征收房地产税的相关规定。我认为这个可信度并不高,如今的房地产好不容易维持微弱下跌态势,许多地方为稳住不大跌深跌,各种绝技解锁,从购房卷减息到买房落户,再到大回购托底,无不说明上面强调住房不炒的同时,并不希望跌个稀里哗拉,因为深跌急跌极大概率带来系统性风险。
几年前华为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正在考虑将海思的“科学菁英班”设立在西北工业大学,海思负责人何庭波却表示难以理解,当众质疑任正非:“难道我们不应该首先考虑清华和北大吗”?任正非反问:“如果将来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跑了,你负责吗”?顿时无话可说了。中国顶尖人才,有一半都留在了美国其实,任正非说出了一个很扎心的事实,如今中国顶尖人才的流失率特别严重!
2020年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20年8月15日凌晨3点,缅甸最后一位远征军宣威籍老兵李光钿与世长辞,享年100岁。李光钿的老家宣威,距离密支那1000多公里。因心向祖国,李光钿一辈子不愿加入缅甸国籍。“我要回家!
新加坡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和一流的教育水平,是近两年很受华人欢迎的移民目的地。而且,新加坡没有移民监,在拿到新加坡身份之后,可以灵活地选择居住地,并且还能享受新加坡身份的一系列福利待遇。那么,如何移民新加坡?本文给大家推荐两个性价比比较高的移民项目,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一、新加坡自雇移民
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一直是业界的标杆。虽然iphone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强的,但它在主要竞争力上确实处于领先地位。这要归功于苹果之前的技术积累和投资布局。苹果在操作系统上的成功是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研发。最初用于电脑产品的操作系统很容易移植到智能手机上,这为苹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苹果也是arm架构的最早大股东,手机芯片上的投资也让他们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哎你们相信吗?千万别让法国人吃上山西刀削面,否则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是一位网名为“巴黎小郭郭paris”的自媒体博主近期推出的系列视频《法国集市奇遇记》的开场白,也是他将中国特色美食带入巴黎街头的序幕曲。这位美食博主真名郭章龙。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家贸易公司和媒体公司的老板;在网络世界里,他拥有抖音粉丝近3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