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前后,正是螃蟹膏满黄肥之时,因此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唐代诗人殷尧藩即使在病中还念念不忘蟹的美味:“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赏心。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说“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都是重阳节吃螃蟹的最好例证。
鲁迅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那么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佚名《荷蟹图》,清代
民间流传有一种传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做巴解。
相传大禹治水时代,阳澄湖有一种夹人虫,长相凶恶,每到夜晚就爬上岸边偷吃稻子,并且用那双强有力的钳子夹伤人。当地人非常惧怕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用火把驱赶,但火把一熄灭,夹人虫又卷土重来。大禹来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但夹人虫经常妨碍工程进展。巴解想出一个办法:在湖边挖沟。傍晚,夹人虫爬上来进入沟里,巴解用事先准备好的开水浇进去,夹人虫就被烫死了。一会儿,一阵微风吹来,巴解闻到一股从未体验过的香味,于是好奇地把夹人虫外壳剥开,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壮着胆子咬了一口,发现味道鲜美,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个故事很快在阳澄湖区域传开了,于是人们再也不怕夹人虫,而是将其作为餐桌上的美食。
后来大家为了感激巴解,便在“解”字的下面加了个“虫”字,然后将夹人虫称为“蟹”。
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这个民间传说并无依据,古籍中也没有记载这件事,大概是近现代有人根据“蟹”字创作出来的。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见过螃蟹,《庄子·秋水篇》中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意思是: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国语》里也有“吴稻,蟹不遗种”(吴稻被蟹糟践得一点不剩)的文字,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荀子·劝学》中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螃蟹已经是个常见的物种了。
我们见到的螃蟹都是八条腿,《荀子》里却说“六跪”(六只脚),为什么呢?侯印国说,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当时的版本抄错了,后世版本一般为“八足”。《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一件趣事:东晋名臣蔡谟到了江南看到一只蟛蜞,大为惊喜,吟诵着《劝说篇》里的“蟹有八足,加以二螯”,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螃蟹吗?马上让人煮好了端上来,吃完上吐下泻。名士谢尚听了这事就嘲讽他,“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你不好好读读词典《尔雅》,弄明白螃蟹长啥样,读了《劝学》就到处乱吃,可不得吃死你吗!”
谢尚意思是,如果蔡谟熟读《尔雅》,就能在《释鱼》篇读到彭蜞的有关记载,彭蜞虽然也是“八足二螯”,但“似蟹而小”,跟螃蟹还是有差别的。
侯印国说,从文献来看,最早吃螃蟹的有可能是周天子。在《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说“庖人”这个官职需要负责“祭祀之好羞(馐)”,那这个用来祭祀的好馐有什么呢,东汉郑玄的注里说有“青州之蟹胥”,这种产自山东的蟹酱用于祭祀,有没有人吃就不知道了。《汲冢周书》里说周成王时,海阳献蟹。但成王吃了没有,史无明文。整个先秦两汉,看见螃蟹的多,亲自动口吃螃蟹的就很少了。

徐渭《蟹鱼图》,明代
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的,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向汉武帝进贡了一只大螃蟹,身长九尺,有一百个爪子。《洞冥记》记怪异之事,但有些材料,也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但大都荒诞不经,这来自西域的螃蟹也算不得数。
虽然史料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以查考,但最爱吃螃蟹的名士,却有两人不得不提。其一是晋朝名士毕卓。《晋书·毕卓传》中说毕卓一生的愿望,就是:“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一只手端起酒杯,一只手拿着蟹螯,人生之乐,莫过于此,这是多么潇洒的人生。后来宋代苏轼的诗句“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用的正是这个典故。另一个则是被后人推为“蟹仙”的李渔。他对螃蟹堪称痴迷,自称“终生一日皆不能忘之”,家人称他是“以蟹为命”。螃蟹价格贵,他吃的又多,囊中往往因之羞涩,于是乎每年不到螃蟹上市的时节,他就开始早早存钱,准备用来买螃蟹,这笔钱他叫做“买命钱”,他对螃蟹的痴迷可见一斑。
从史料来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是周成王,也可能是汉武帝,但在民间,肯定早有人品尝过螃蟹的美味。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说“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重阳节食蟹,正当其时。
编辑: 陈洁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马来西亚华人青年阿迪对长城最初的印象来自一张照片,那是上世纪90年代,爷爷奶奶到中国探亲时在八达岭的合影。如今,他在爷爷奶奶曾留影的地方,带小朋友探索长城,带成年人了解长城。他说,自己的工作与祖辈的足迹、儿时的记忆联系在了一起,“我也更贴近地了解了中国”↓01儿时记忆里爷爷奶奶带回的“长城”阿迪的全名叫林国玄,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人。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2年联合国移民署(iom)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世界移民人数就达到了2.8亿左右。在疫情流行之际,移民人数确实有在减少,但2023年宣布疫情基本结束后,人们对移民的意愿又高了起来。
中国富商移民热潮持续升温,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数据统计,高达70%的中国亿万富翁表示他们考虑过移民海外。这一现象不仅对国内经济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也引发了对移民背后根源的深入思考。人大教授就此发表了他独到的观点,揭示了富商移民热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富商移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更宽松的条件和更好的社会福利。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丨科普10克编辑丨科普10克中国大量人才去日本近期,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日本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中,来自中国的人数高达1.13万,占比达66%,这一数据引发了各方对日本吸纳外国人才政策的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很多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但这时也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很多富豪在国内赚到了钱,之后便选择移民海外。根据2018年有关机构发布的《全球财富迁移报告》显示,仅2018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1.5万名百万财富以上的富豪移民,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增加!
我去过大半个中国,对中国各地比较了解,中国人在移民的问题上,我总结了一下,喜欢移民的集中在三个片区:一、东部:包括东三省、江浙沪、山东、福建;二、南部沿海广东、广西、海南和广西;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川的成都一带追求时尚也较喜欢移民,四川其他的地区移民较少。山西属于华北,部分地方受京津翼影响。
据悉,网上有一名俄罗斯人,晒出了自己刚拿到的“中国绿卡”,在视频下方的留言处,有不少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都表示“羡慕哭了”,比方说,一名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2年的俄罗斯女子娜塔莎,就表示自己一直都没有拿到中国绿卡。在中国生活22年的美国人“吐槽”:我拿不到中国绿卡还有在youtube上,也曾有一段外国人“吐槽”中国绿卡难拿的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以前,流行着这样一个局面:大部分中国人都移居到了美国,并且人们都认为美国是天堂,都梦想着自己能够去到美国。所以中国有多少人移民去了美国?统计后得出的数字,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去美国的原因是很简单的,现在我就一一说明。美国经济发达1960年,中国就有大约10万人移居到了美国,1970年,大约有17万中国人民移居,1980年,数字达到了130万,
尽管高考移民受到严格控制,但仍有一些家长选择这条路,将孩子送往其他省份参加高考并购买房产。这篇文章将探讨高考移民在严控之下仍受人热捧的原因,并分析相关产业服务链条的形成。教育部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 加大治理“高考移民”近年来,关于高考移民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中介机构趁机以高价售房、虚假咨询等手段获利,形成了与高考移民相关的产业服务链条。
如何入籍柬埔寨洪森总理近日签发指令,宣布废除和取缔外国人持有的违法行政资料。(嗯,因为以前卖了太多的没有签署王令的入籍材料,尤其以越南人持有的居多)并且有越来越多中国公民前来柬埔寨旅游、商务、投资发展等等,这无疑给柬埔寨带来一波新移民,不过中国移民的热点是投资移民,其中一些人还乐于申请入籍柬埔寨。外国人办理柬埔寨入籍手续,不是一件简单易办的差事。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