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从白银市会宁县县城出发,沿着长长的国道一直向山而行,1小时的车程后,两条路“泾渭分明”——一条土路,扭扭歪歪延伸进了山沟沟里;另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直通到了一排排中式造型的房子前。
这里是会宁县杨崖集镇红土坡村李家岔社新搬迁的安置点。中午,赶完集的红土坡村民李树清正提着新买的被褥准备回家,见到记者,便热情地向自己家里招呼:“走走走,进去坐坐,看看咱们的新窝有多俊。”
和李树清一样,这里还有23户村民都住进了这些新修建的房子里,过上了好日子。
新修的房子干净整齐。
一笔账:搬出“泥洼洼” 没咋花钱就住进了大房子
“出个门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谈起自己以前居住的环境,李树清肚子里有着倒不完的苦水。
之前,李家岔社整个村庄位于滑坡体上,滑坡体较高,前缘临空,组成滑坡的岩土地质结构松散,坡体稳定性差,在强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特殊情况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直接威胁当地23户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下雨,四个轮子都出不来,更别说两条腿了。根本回不去家里,在外还得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担惊受怕。”李树清说。
如今,这种日子早就成为了过去式。一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直接铺到了家门口。说起现在的交通情况,用李树清的话说,以前从家到集市要花20块钱的油,现在2块钱就到了,省时省力还省油。
过去的红土坡村(资料图)。
2022年,会宁县按照“应搬尽搬、应搬早搬”的原则,坚持“县级统筹、乡镇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在杨崖集镇,经过精心部署后,因地制宜确定搬迁选址,把李家岔社23户99人就近安置到了地势相对平坦、交通较为便利的王夏社新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
房间内干净整洁。
李树清就是在那时搬出了“泥洼洼”,住进了大房子。起初,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树清心里有点犯“嘀咕”:盖一院房子起码15万,自己这基本没花钱,政府就让我住进大院子?
为了消除李树清的疑惑,杨崖集镇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登门拜访”,帮他算了一笔账:只要是满足搬迁条件和愿意搬的村民,就可以享受“10+5+n”差别化奖励补贴“政策包”
——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每户补助10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按8∶1∶1的比例贴息贷款5万元的基础上,会宁县根据搬迁户需求发放最多5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利息由县财政全额承担,期限为5年,同时县财政每户列支1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尽最大努力解决搬迁对象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利用政策温度提升群众搬迁热度。
搬!李树清离开了“泥洼洼”,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点。
自来水、燃气灶、下水系统……这些在李树清过去看来“城里人”的日子,都变成了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今年年初,在儿女的帮助下,院子铺上了大理石砖,房间里置办上了古色古香的家具。同时,李树清种植着20多亩土地的麦子、玉米等农作物,加之自己是乡村医生的身份,一年收入在4—5万,日子越来越好。
自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正式开展以来,杨崖集镇按照村庄规划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安置点统一推出“前宅后院”的建设模式。安置点建设过程中,通过让群众选、规划设计让群众议、分配方案让群众定等方式,妥善解决了“搬迁点村庄如何建得好”的问题。同时,坚持以农业生产为主导,搬迁避让点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村需要,保持农村生活本质,努力做到搬迁点与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适应,做到“业兴、家富、村美、人和”协同推进。
尚国珍的家中。
一片情:走出土堆堆 家家户户搬上了小二楼
谈起自己10年前远嫁甘沟驿镇袁岸村牛角社的画面,尚国珍心里还是有些低落。“那时候刚嫁过来,山路崎岖不平,地上的土厚厚的一层。山底下还是个俏丫头,上了山就成了土娃娃。”
2013年,23岁的河南姑娘尚国珍和自己的丈夫吕金龙正式结婚,成为了“会宁媳妇”。婚后,为了保障孩子在家有人带,学习有人操心,尚国珍选择在家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丈夫和公公在外务工,保障家中婆媳孙子的生活。
由于牛角社处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容易受到外界活动影响而产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在尚国珍的记忆里,水始终是匮乏的。
院子里有水窖,下雨天接点水,冬天里囤雪块、冰块,夏天还能继续用……吃水都困难的日子里,厕所干净卫生和能有热水洗澡成为了尚国珍的心愿。后来,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尚国珍一家都搬到了甘沟驿镇,一边租房,一边供孩子读书。
“明厨亮灶”的好日子。
2022年11月,尚国珍的心愿变成了现实。甘沟驿镇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自愿搬迁,尊重民意,有序完成了18户72人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其中,尚国珍一家四口和村上的14户搬迁到了镇上的甘润苑社区安置。
尚国珍告诉记者,政府对搬迁户财政补助10万元,加上每户有5万元的贴息贷款。装修由夫妻二人“diy”完成,入住这套房子,花费并不是很多。
入住后,尚国珍将两个孩子也就近送入了附近的学校,自己也在快递驿站找到了整理快递的工作,一个月可以收入4000元左右。“孩子可以随时照看,自己也有了收入补贴家用。”
和尚国珍一样,从牛角社搬迁至此的72岁老人高进福,日子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出门就能买到吃的,还有广场能运动腿脚,现在的日子暖暖的。”高进福说。
包括高进福在内,2022年甘沟驿镇有序完成了18户72人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任务。今年,该镇还将计划完成56户群众的搬迁计划。
“通过搬迁,让农户不仅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就业也更加有保障。”甘沟驿镇镇长梁毅说,为切实做好搬迁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甘沟驿镇还对搬迁群众在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上同步推进,搬迁户收入大幅提升,让老百姓过上“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生活美”的目标。
道口村南摆社安置点。
一条心:要让13781人“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
高金鑫有个“安居梦”。过去,他所在的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魏成沟社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受地理条件限制,高金鑫居住的旧宅基地属于典型的切坡建房,背靠山体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属于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区。高金鑫表示,自己过去住的房子安全隐患大,还与乡政府、村委会相距甚远,就医、上学都极不便。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和孩子的上学问题,高金鑫和妻子想过去县里或者镇子上买套房。但是考虑到房价等现实问题,让夫妻二人望而却步。加之家中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一家6口的生活十分紧张。
2022年,随着新添堡回族乡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25户,97人都搬到了道口村南摆社的安置点,住进了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子。
相较于原来的土房子,砖混两层的住宅更安全、更舒适,加之新住所距离县城10公里,交通便利,高金鑫一家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高金鑫在县城跑出租,妻子在照顾孩子之余打些零工补贴家用,既解决了孩子上学路远的问题,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和高金鑫一样因搬迁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的,还有2022年从炭山村郭家社搬迁至道口村南摆社搬迁点的郭万明一家4口。
搬入前,一家人主要产业以种植为主,在这片“看天吃饭”的土地上,收入很微薄。如今,搬进了新房子,儿子郭全保就近在依禾物流园务工,既可以照顾年迈的父亲,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搬进幸福,就要实现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
搬进幸福。
自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会宁县为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科学准确把握县域受自然条件制约生态脆弱,生态功能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承载力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隐患点分布散而广,修复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全面开启避险搬迁路,圆百姓幸福安居梦。
一村又一村,一点又一点,一户又一户,会宁县以“过筛子”的方式,详细摸清搬迁群众的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主导产业等信息,准确划定搬迁范围,精准认定搬迁对象,严格按照程序,依据轻重缓急列出搬迁时序,合力推进避险搬迁有序实施。经摸排,2022—2026年全县计划搬迁3558户13781人,其中,2022年实施避险搬迁146户563人,涉及杨崖集、河畔等10个乡镇。
今年,会宁县还将计划搬迁目标任务895户,分布在25个乡镇,其中涉及地质灾害威胁区245户、生态敏感区650户。计划在大沟、甘沟、草滩等16个乡镇新建集中安置点16个,概算总投资2.52亿元。
目前,全县16个新建安置点均已完成用地审批、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等前期工作,计划7月底完成住房主体工程;对分散安置的搬迁户,由乡镇统一组织搬迁户进行房屋认购、装修入住,确保9月底完成目标任务的60%,11月底全面完成任务。
会宁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周亚玲告诉记者,会宁县将紧盯后续3412户13218人的搬迁任务,持续完善搬迁后期各项扶持政策。同时,统筹解决好就学、就医、就业、创业等移民关切关注问题,增强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切实让搬迁群众更快地融入安置地,获得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能融入。
2019年4月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实施“全国通办”政策! 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昆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3月29日组织全体窗口工作人员对“全国通办”政策进行培训解读,确保政策落地落实。4月1日,“全国通办”顺利起航,截止4月3日下午16时,全市共受理异地人员2292人次,占全市受理量人次6779人次的33.8%,其中使用“全国通办”政策申请的882人次,占异地受理量的38.5%,为异地户籍人员在
据vfs global官微显示,从2023年2月27日起,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的马来西亚签证申请中心即将全新启动!如果您需要申请马来西亚签证,可前往签证申请中心递交申请。对于申请马来西亚签证的朋友们,更加方便啦!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9:00 - 12:00(节假日除外)签证中心地址:? 北京: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光华路soho 二期c座b1东101,100020
外联出国的一位客户说道:在孩子收到美国大学那边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后,全家都处于兴奋状态,我真深深为自己的提早准备,感到激动。01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二甲医院内分泌科室主任,每天早出晚归是很正常的事情。同行的妻子,状态也和我差不多。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孩子的陪伴时间过少,并且疏于学习的监督,导致孩子对学习也不怎么上心。
初夏时节,从白银市会宁县县城出发,沿着长长的国道一直向山而行,1小时的车程后,两条路“泾渭分明”——一条土路,扭扭歪歪延伸进了山沟沟里;另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直通到了一排排中式造型的房子前。这里是会宁县杨崖集镇红土坡村李家岔社新搬迁的安置点。中午,赶完集的红土坡村民李树清正提着新买的被褥准备回家,见到记者,便热情地向自己家里招呼:“走走走,进去坐坐,看看咱们的新窝有多俊。
入境政策旅行者只要具备一般入境条件(例如有效的旅行证件),即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路径进入匈牙利领土,无论其国籍和新冠病毒免疫情况,没有疫情方面的限制。签证资讯商务签所需资料1、护照2、照片3、签证个人资料表4、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5、中方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6、单位派遣信7、近3-6个月工资卡对帐单、机票酒店订单、境外保险
近期“排期加快”、“配额增加”等字眼出现在大众眼前,有意向移民的群体都想要去验证到底是真是假。但是要怎么验证?第一手的消息到底是否可靠?相信很多伙伴都会有这种疑问,但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查询真相,也不知道如何查询,可能会错失较多利于自己移民的消息。那么今天就手把手带你操作美国移民局官网和查询想要知道的信息!
入境新加坡的自助通关系统非常方便,不用排队就能快速过关,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新加坡移民局扩大自动通关系统的部署,让符合条件的外籍旅客第一次入境新加坡时,可直接使用自动通关通道,无需另外登记。而开展这个计划之前,只有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长期准证持有者可以使用自助通关系统。新加坡移民局发表文告说,自去年5月扩大自动通关系统的部署以来,樟宜机场的这类柜台已增加到130个,陆路关卡的柜台也增加到40个。
美国移民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回暖,从2022年2月份开始,因为拜登政府的一系列移民惠利政策加持,大大增加了移民的热情!不仅审核速度加快,签证名额增多,连门槛都降低了许多,简直是移民的最佳时期啊!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形势大好都是移民公司吹的,那么去哪可以证实资讯的真实性呢?又或者有小伙伴申请完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查看进度,那么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自己查询所有有关资讯和进度。
2月27日,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天舒、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域指挥部副总经理张宗琰等人对会宁县生态移民搬迁项目规划展开调研,通过进一步考察和指导,真正让项目工程建设助力地方发展、造福当地群众。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河畔镇李家塬村、河畔镇g247沿线等地进行考察,详细了解全县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总体规划情况,并详细询问了各项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源于我们中加达移民的6月9日的买房移民展会,我遇到的一组客户。她们是关系很好的5个姐妹,早年一起创业,赚了钱,就想要一起移民,为以后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展会当天早上的时候,她们就来公司聊了很久,想做马耳他项目,问了很多关于福利,政策,生活等问题。感觉时间不太够,于是就顺势邀约她们来下午的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