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近年经济持续向好,疫情又受控,而且科技业突飞猛进,就业机会大大增加,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2021年香港中学毕业生内地升学报名资料昨日发布显示,今年报读内地高考的香港中学文凭试(dse)考生人数,创九年新高达4783人。
说明很多港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信心,及见到内地高校实力不断增强,此外数据显示,包括人工智能等专业在内的工程类专业,成为第二受欢迎的专业,这反映港生看好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景,以及未来就业机会较佳。
另外一个为人忽视的现象,根据社区组织协会委托浸大经济系进行的研究显示,依据2001年至2016年期间的数次人口统计,一半拥有高学历的内地人在抵港数年后离开香港。研究指出,若这些“移民”能长期留港,预料对本港社会有相当大的贡献。
立法会最新文件数据显示,八至九成“港漂”(内地来港读书后留港工作者为主体)于七年内选择离开香港。而香港政策研究所估计,由内地学生来港就读,到成功在港就业,整个过程中只有三成人最终留在香港。
前些年,香港“泛政治化”严重,一些本地学生对内地人的敌视及挑衅,伤害了内地学生感情,令他们对香港社会环境产生厌恶。
与我相熟的教授朋友告知,内地来港就读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都非常珍惜来港学习的机会,所以勤奋用心念书,不论是来念学士位或硕士位学生,一般成绩都比港生优越,这可能并非很多港人所知。
一方面特区政府现今正想方设法吸引“海外精英人才”来港工作,但却无视“内地来港就读精英”求去,原因为何?有高官及意见领袖探究原因吗?为何香港吸引力在消退中?
上述两宗事件,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漂亮的口号听得太多,请特首、高官及贤能之士做些实事,寻根问究找出原因和答案,才是造福市民。
本文原载于香港《大公报》,原标题《留住“港漂”在港发展 协助港生内地升学就业》。
香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不论医疗,教育和商业,都是处于上游水平,于是也吸引了很多内地人移居到香港,享受到更优质的各项福利。而要在香港生活和工作,香港身份证是必须要获得的,有的人可以顺利拿到,有的人死磕十几年也拿不到手,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内地人想移居香港,有哪些快速可行的方法?申请香港移居有哪些方式呢?
- hello world -helloworld近日,香港财政部部长陈茂波在北大光华学院演讲时表示,各种吸引人才计划推出以后,从去年12月底到现在不到四个月,香港已收到四万多个申请,批了两万多个。香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在受访时也表示,截至今年4月中旬,「高才通」已收到约2.3万份申请,其中有近1.4万份申请获批,每日新增的申请人数稳定200个左右。
7月开始,澳大利亚各个州的州担保移民政策开始更新。今天分享塔州技术移民190海外申请人渠道的要求,还有职业清单分享。该渠道适合的人群为:居住在澳大利亚境外的卫生和相关卫生专业人员塔州190签证海外申请人(卫生部门工作机会)途径最低要求1、你需要拥有符合要求的职业的技能评估;2、你需要一份塔州的正式工作邀请,与你的提名职业密切相关;
2022年,香港又流失6万人!从2020年开始,香港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了。更为严峻的是,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了高达9.4万人,跌幅创近40年来的新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呢?难道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已经衰落了吗?很明显,并非如此,香港现在的辉煌程度,依然有目共睹。尽管香港移民潮仍在继续,但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流入香港。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柳扶风工作室,12月5日,香港明星温兆伦发布微博称自己“到了党校的酒店,开始努力学习如何做的更好”。这个微博引发了关注,不少人在微信群里传播这个微博截图,对温兆伦是否要入党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本来,入党对于深处内地的国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政治态度,只要心存上进的青年都可以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
近些年,受到疫情影响,赴港读书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香港留学也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地。不少人通过读书、专才、优才等计划赴港定居。最近,香港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又称投资移民计划)再次被提起。香港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于本月初举行会议,简介施政报告政策。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建议,政府可重新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让投资指定数额的人士移居香港(性质类似投资移民),振兴目前低迷的经济。
在转香港永居时,必须办理以下四件事,这是年中的大整理。看完后你会更清楚地了解转永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首先,你需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要转永居?转永居的宣传铺天盖地,但其中的陷阱你又了解多少呢?续签是转永居的最大陷阱之一。因此,新手在办理香港身份时,最重要的是保留续签证据。优才计划实行了新的政策,续签方式改为3+3+2,高才计划则分为a类和b类,前者可获得6年续签,但年收入必须超过200万。
曾经熠熠生辉的香港,风华绝代的景象早已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闪烁着纸醉金迷的夜色,无数有志之士为之趋之若鹜,奔向这座充满机遇的国际都市。然而,近几年的现实却似乎与我们的记忆背道而驰。香港,这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势头逐渐失去往日的锐气,甚至其引以为傲的金融业也难逃颓势。回望短短几载,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闪现眼前——十九万。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广东人选择移居香港?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毕竟广东和香港是一衣带水,文化、语言、风俗都很相近,为什么还要移居呢?难道是因为香港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吗?
港府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措施,但却被不少移民中介趁机“钻空子”大发横财。有人称可伪造申请人内地雇主的推荐信,涉嫌违法协助内地“庸才”变“优才”来港,也有人涉嫌刻意误导,声称自行申请优才计划比中介协助申请的成功率低,从而骗得高昂中介费。花5999元获得香港永居身份?港府设立了专才、优才及高才通计划,吸引外地人才来港,但该计划却被不少移民中介发现商机后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