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暨“世界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预防和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相关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目前全球12-35岁的年轻人中,有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如果不积极干预的话,预计到2050年,有超过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丧失。
“在各种残疾中,听力残疾占相当大的比例。”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主任卜行宽教授说,听力贯穿人的一生,从胎儿到终老人人都离不开听力,但目前全球居民都面临着严峻的听力损失挑战。

患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比例高、人数多。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数达1780万人,2006年我国第二次抽样调查显示,人数上升到2680万,形势比较严峻。卜行宽教授说,目前全国有听力减弱的人2.2亿,25%的人有一侧耳朵听力有问题。为唤起人们对听力损害的重视,1999年全国十多个部委一致决定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3日起定为“全国爱耳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残联在北京联合举行会议,提出“将全国爱耳日”上升为“世界爱耳日”。 “尤其是婴幼儿发生了听力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及时觉察,不像肢体残疾容易早期发现,从而被耽误治疗而导致残疾。”目前,全球受听力损失困扰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3%,其中儿童约占9%。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65岁老年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形势将更加严峻。 卜行宽教授说,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十分重要。“及时干预,现代的科技可以让50%的听力损失可以预防、50%的听力残疾人可以从无声世界恢复到有声社会。” 专家介绍,目前,全球约有11亿人由于不当聆听习惯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比如,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作业等。专家提醒说,降噪是预防耳聋的主要措施之一,比如戴耳机听音乐音量不能超过60分贝、一次不超过60分钟、且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在地铁、公交上最好不戴耳机;噪音很大的环境中,最好戴耳罩式耳机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噪声。 “当然,还要提醒,正常情况不要掏耳屎。”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采耳店令专家担忧。卜行宽教授说,采耳师常借助挖耳勺、鸡毛棒等工具为人们掏耳朵,这些工具不干净会导致耳朵发炎。此外,大部分耳耵聍会自行脱落,因此不建议任何形式的掏耳朵,包括棉签之类的挖或掏耳朵。 从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单侧耳聋的患者数量占比很大。如何会造成单侧耳聋?卜行宽表示,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病因主要两个:一是母亲在怀孕时被病毒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感染,会造成胎儿先天性耳聋。二是婴儿先天性听神经发育不良。成年人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各种病因造成的突发性耳聋,多是单侧突发的,即“突聋”,很少有双侧耳聋。二是各种车祸等外伤损害听神经导致的耳聋。还有就是罹患了听神经瘤。 长期单侧耳聋危害非常大,会造成大脑功能的重塑,表现在噪音环境下与人沟通会非常吃力,且不能分辨声音方向,导致工作、生活精力分散,长此以往,患者将逐渐失去自信,表现焦虑、抑郁等,影响身心健康。就突发性单侧耳聋方面,卜行宽建议,“这需要在三天内干预,如果未能及时干预,后续恢复听力的可能性会丧失。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病因,另一只耳朵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留学是一种寻求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然而,留学生是否选择回国工作或继续留在海外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就真实数据,探讨清华北大留学生回国比例背后的原因,并分析国家在留学生回国方面的吸引力。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留学生回国比例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按照我们以往的认知,移民肯定是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大国,大国绿卡有多香?显而易见的就是医疗、教育、工作或创业机会,更好的生活环境等等。然而,在富豪圈当中最火的往往不是这些大国,反而是许多名不见经传,又小又冷门的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护照,而且几乎没有门槛,一人办理,全家三代乃至四代都可以拿到身份。
                            9月6日,清华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全校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校长邱勇发表谈话,他重点强调“大学不能脱离她所在的土壤而发展,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并期盼清华学子能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据了解,过去10年,清华毕业生出国深造占比约14.2%,而2002-2011级这十年期间,出国(境)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
                            引言人均gdp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经济总量除以常住人口后得到的数据,是衡量地区贫富、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由网友整理的2022年全球人均gdp前100强国家榜单已经出炉,具体如下图所示。在该榜单中,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他们经济发展较好,并且人口数量不多。另外,欧美国家在全球人均gdp百强国家榜单中也占有不小的优势,毕竟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英国保险公司william russell的全球移居指数出炉啦!综合考量就业机会、生活质量、医疗保健等多项数据,揭晓了全球十个最宜居国家。而荣耀榜首非澳大利亚莫属,成为了最受瞩目的梦幻移民地!广袤国土和宜人气候,使得澳大利亚成为移民者心驰神往之地。在满分10分的评比标准下,澳大利亚轻松夺得8.2分的综合得分,同时更荣登幸福指数之巅,高达9.08分。
                            一年一度令社会关注的毕业季在年轮的转动之中悄然来临,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又再一次站在了他们人生的分岔路口,各自在路口之前徘徊、张望,试图找出一条适合自己且有前途的道路。每当到这个时候,学生都会变得焦虑,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而学校也为那些不考研且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而费心劳神,因为每到毕业季,学生要就业或考研,
                            目前,价值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0亿)、被称为是“英国最贵住宅”的拉特兰门2-8a(2-8a rutland gate),正在挂牌出售。 这样一桩房产交易,成了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它惊人的价格,也和该住宅主人的身份有关。它的主人就是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 2020年,这栋房产被售出的时候,就在西方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约2.44亿移民(移进和移出),就移民输出国来说,印度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十,而移民目的地国来看,美国排名第一。印度总人口排名世界第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1600万人移民国外,墨西哥因为其地理位置原因,1200万排名第二,俄罗斯以1100万排名第三,而中国1000万的移民人数排名第四。
                            时刻关注澳洲的小伙伴肯定深有体会,该国的移民政策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不知道为什么早晨还是灼日炎炎下午就倾盆暴雨,不知道哪天哪时哪刻又突然蹦出失控的雷雨,让你不知所措;当然,对比对面北半球18000配额说没就没的加拿大魁北克省,澳洲政府还算提前给了申请人知情权。随着新财年的开始,偏远地区政策基本已确定并在逐步落实中。
                            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最为热门的三个移民国家,也是国人海外移民的三个首选地。您可能会问,都是热门国家,三者有何不同?三者中又有谁最适合生活居住?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加、澳同为发达国家,同为英语国家,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均为不错。但澳洲为一座大大的孤岛,想要去其他国家旅游,颇为不便。
                                
                                
                                全球华人分布排名(全球华人分布排名,哪里是中国海外人口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