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之味,莫过于菊花香,蟹膏足,清茶一杯,天高云淡。
秋天吃蟹是应季的活动,也是一大味觉盛宴。当今人们阳澄湖高邮湖各种蟹有各种讲究,从六月黄到大闸蟹,不同季节也有不同季节的吃法。吃蟹的活动也已经传承千年,在珍馐值万钱的中国,蟹这种美味被开发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文人墨客们到了秋天,赏菊花,吃螃蟹,岂不乐哉?
螃蟹作为一种季节性美味,收到了各朝各代文人们的追捧,《易·说卦》载:“离为蟹,外刚而内柔也。”
《周礼》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螃蟹制品的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薨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
后来东汉时期的郑玄给这段话的注解中提到:“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
这个地方说的蟹胥实际上是螃蟹制成的酱,并不是螃蟹本身。但是这两个记载可以说明,至少在《周礼》成书的东周就有这种吃法了,而且是青州算沿海地区,所以很大可能其实并不是当今流行的阳澄湖大闸蟹一类的淡水螃蟹,而是海蟹。毕竟靠海吃海,海产丰富众多,海边的人们也愿意尝一个新奇,就发现了这个美味。
后来,螃蟹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汉武洞冥记》的卷三有关于吃蟹的记载:
“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
这里的螃蟹看起来有点大只,快有一人高了,不知道是个什么神奇物种,竟然有“百足”!可能是进行了夸张描写,毕竟是献给皇帝的东西,必须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这个螃蟹保守猜测也不是淡水蟹,毕竟长得这么奇葩。不过这个地方说明汉武帝时期对于吃蟹是有明确的认知的,而且有煮螃蟹这个烹饪方法。
煮听起来技术含量不高,是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之一,随着时间流逝,螃蟹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做法,风味也各种各样。著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贾思勰倾情介绍了特别的螃蟹做法——“藏蟹法” !
大概意思就是把螃蟹放到清水中吐出脏物,然后活着放到糖水中,最后再用极咸的蓼汤腌糖水螃蟹,还要用泥封住了腌二十天,一定不能见风,见了风就不好吃了……
“九月内,取母蟹,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得则着水中,勿令伤损及死者。一宿则腹中净。久则吐黄,吐黄则不好。先煮薄糖,糖,薄饧。着活蟹于冰糖瓮中一宿。着蓼汤,和白盐,特须极咸。待冷,瓮盛半汁,取糖中蟹内着盐蓼汁中,便死,蓼宜少着,蓼多则烂。泥封。二十日,出之,举蟹脐,着姜末,还复脐如初。内着坩瓮中,百个各一器,以前盐蓼汁浇之,令没。密封,勿令漏气,便成矣。特忌风里,风则坏而不美也。”——《齐民要术》
这个详细的记载堪比当今菜谱,非常精细地记载了制作方法,而且还提到了挑选螃蟹的讲究和前处理方法,不可谓不详尽,也说明到了《齐民要术》成书的北魏时期,民间对于螃蟹的吃法已经颇有研究,十分讲究。
到了发展速度嗖嗖的唐宋,螃蟹就成为了红火的热门食品,不少文人争相留下关于螃蟹的诗文。
陆龟蒙写过《蟹志》,傅肱有《蟹谱》、高似孙有《蟹略》,这些都是文学家们书写的关于螃蟹的文章,当然这不是菜谱,并不是写螃蟹怎么做,其中都考究了吃螃蟹的历史,螃蟹的生长环境,提到了螃蟹的美味,也有的以螃蟹比人,让螃蟹站上了思想的高地。
不过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吃,不深入思想内涵,关于螃蟹的吃,古代吃货们自然也不吝溢美之词。
《世说新语-任诞》篇中就说了一个名叫毕卓的名士,曾对人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执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有螃蟹吃,有酒喝,这一辈子就够了,这要求搁到现在,貌似也不是很难满足嘛!
李白写过n篇月下独酌,最有名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一首,不过还有其他的《月下独酌》,有一首写的就是螃蟹:“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螃蟹配酒,快乐无边,李白不愧为诗仙,有酒就有诗,有珍馐美味,再加一档。
至于著名终极吃货苏轼,螃蟹这个热闹怎么可能不凑?他的诗句:“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充分表达了对螃蟹的肯定,螃蟹在食物中的地位,就好比在中国的山河之中的地位。不去庐山是遗憾,不吃螃蟹也一样。
苏轼作为老师这么爱螃蟹,身为他学生的黄庭坚自然也不遑多让,留下了“风味极可人,此物真绝伦。”“不比二螯风味好,那堪对酒把江山。”这样的诗句,当真是把螃蟹夸上了天,此物知应天上有,品蟹把酒话江山,是他洒脱肆意的一番享受。
即使是苦大仇深型的陆游,对于螃蟹也是真爱,陆游这个人看着每天都是铁马冰河,实际上喜欢午睡撸猫,所以他爱螃蟹似乎就变得非常符合人设了,有种奇怪的反差萌。
他对于螃蟹的赞誉甚至已经到了无脑吹的程度:“蟹肥暂擘馋涎坠,酒绿初倾老眼明。”你说螃蟹好吃也就算了,配上小酒还能治老花眼,这简直就好比路边的五十年老中医一样的玄学……估计是喝喝小酒吃点美味心情好了,没有那么多国仇家恨郁积于心,自然就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连眼神都变好了。
说道秋天的螃蟹菊花,《红楼梦》中的一段也是经典,一群贵族少年少女们的菊花诗会,曹雪芹确实不吝笔墨对于螃蟹大加描写,赋诗之中便可以窥见一二: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还有这首: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无论是贾宝玉还是林黛玉,还有薛宝钗,诗中都是对螃蟹赞不绝口,鲜香美味,肉如脂膏,令人垂涎三尺。
这张据说是近代穷人吃大闸蟹度日的图片一度引发网络上关于螃蟹这道美食的大讨论……
当然这种吃法就是普通人的吃法了,被称为武吃!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吃那就是文人墨客的讲究了,大家熟知的蟹八件就是著名的文吃方法,据说“蟹八件”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拆完一只蟹至少得半个小时……这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耗得起的。
梁实秋的《雅舍说吃蟹》里也讲到:“食客每人一件小木槌,小木垫,黄杨木制,旋床子定制的,小巧合用,敲敲打打。”
看来从古至今螃蟹配酒,赏菊赏叶,都是文人墨客的专属。他们的秋天不缺美景也不缺美食,更不缺他们享受生活的肆意和无边风月的诗情。
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而言,秋天能存下第二年的粮食就不错了……
参考资料/
《齐民要术》
《汉武洞冥记》
梁实秋《雅舍说吃蟹》
《金秋十月 螃蟹“霸道”》谷悦 - 《中国食品》2013年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国是一个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国,一直以来推崇的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可以说,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面,都能找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因子。儒家思想理念有一个这样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近期,对于美国高层频繁访华的行动,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方想要缓和与中国关系的表现。这一系列动作确实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回暖的可能性。然而,我们也必须审视这些动作背后的事实是如何的。近日,多家媒体证实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表态,他表示美国将“不得不”无限期与中国共存。这意味着,美国已经在对华问题上设定了“大国共存”的前提。
近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公布了2023年6月美国移民签证的发放数据。根据数据,2023年6月美国职业移民各类别签证发放情况如下:按照申请人出生国别发放的签证数量统计——中国大陆出生人e1(eb1a美国杰出人才移民 eb1b教授或研究员移民 eb1c跨国企业高管移民):150张签证e2(eb2a高等学位移民eb2b特殊才能移民niw国家利益豁免移民):44张签证
中国公民移民加拿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身份(获得pr卡,又叫枫叶卡),二是正式加入加拿大籍。持有加拿大枫叶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加拿大人,仍为中国公民,持有中国护照,享有加拿大除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之外的其他公民权。但枫叶卡有效期为5年,期满换卡,换新卡时须满足过去5年内在加拿大居住满2年(可累积)的条件。
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27日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因未按美方要求在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更新个人信息而被拒绝入境。总领馆已及时向相关中国公民提供协助。提醒称,根据美方规定,自2016年11月29日起,个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且持最长有效期为十年的b1/b2、b1或b2签证,须在首次赴美前登录evus填报个人信息...
一、三不粘所谓“三不粘”即不粘牙、不粘盘、不粘勺,又名桂花蛋,是一道传统美食,相传起源清代。它是用白糖、鸡蛋黄、淀粉加水炒至而成的,成品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蛋嫩沙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做这道菜的过程是很费力且费时间的,它的难度在于要掌握好火候,还要单手拿锅,另一只手不停的搅拌,不仅费力而且很容易把一口锅给毁了。
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很多移民申请人的父母一般都在工作岗位,这些父母的家里条件都不错,年收入也很高,都在经济火热的岗位上呢,有医生,有院长,有高级工程师,也有部门主管,很少会有父母放弃在当地的声望跟随你移民美国。当子女遇到父母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个无需着急,让我们接下来往下看其实不会。以美国为例,很多社区有华人经营的餐馆商场及各种服务设施,就算不会英语,你也跟生活在中国差不多,很快就能适应。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国内赚钱国外花,明星,富豪捞完就想跑,弃籍税到底该不该收?明星、富豪移民海外的新闻备受关注,我们国家每年超过万人移民海外,累计移民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富豪,这些人在国内捞金,却跑到国外去当公民,用国内赚的钱向海外国家缴税,让国人心里不是个滋味,总想问一句:这些放弃中国国籍的人,走的时候缴税了吗?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每个人出生时,会拥有着属于自身所在国家的国籍,但无论是父母出于自己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还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身有了不同的追求。如今社会上都有着一大批向其他国家移民的人,他们选择用移民的方式去到另外的国家生活。我国在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想要移民到中国的外国人数目不少。而我们不禁思考,我国共有56个民族,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