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滞留在唐人街的华人旅侨年事渐高而去世,另有一些较为幸运的人筹集了足够的钱而返回祖国,他们的亚文化也就逐步瓦解了。由于这些落魄者人数的减少,唐人街的犯罪率开始下降。1900~1927年,在美国被逮捕的华人,有2/3所犯下的是与旅侨密切相关的三种罪行,即嫖妓、吸毒和赌博。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肯塔基州莱克星顿吸毒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华人,有70%出生在中国,90%以上的人在美国的洗衣店和餐馆里干活,60%的人年过50。同期旧金山华人的自杀率,是全美平均数的3倍,死者几乎全部都是出生在中国的华人。这只不过是美国法律和歧视行为导致华人付出悲惨代价的一部分而已,这些法律和歧视行为使第一代华人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在美发财致富,又无从回到中国和亲人团聚。1930年,美国政府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允许少量仍在太平洋彼岸的妇女来美和她们的丈夫团圆。1943年,美国撤销了1882年的《排华法案》;1945年,新通过的立法允许数量有限的中国移民来美,这些措施减轻了性别比例的不平衡状况,使得这个注重家庭的民族能过上比较正常的家庭生活。大多数新来的移民是女子,这些女子又多处在适婚的年龄。短短几年,8000多名华人男子把妻子接来美国。其中一些人经历了几十年的分离之后重新团聚,时常相对无语,未料此生还能见面。许多男子回中国结婚,按照传统的方式,请媒人说亲。甚至这个时期在美国结婚的华人,由父母或媒人选择对象的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当然均在不同程度上征得双方的同意。
尽管早期美籍华人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唐人街仍能照顾自己同胞中的贫困者。甚至像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样一些浩劫,都没能迫使华人向公共救济伸手求援。虽然1906年强烈地震之后的大火烧毁了唐人街,造成许多人无家可归,但旧金山华人得到的接济远远低于按人数应得的份额,而申请公共援助的人甚至更少。该地的华人社区组织从其他城市的华人那里筹集资金给受灾户提供救济,使其重建家园。甚至在20世纪30年代初,当大萧条达到顶峰时,也极少有华人接受联邦政府的失业救济。1933年,芝加哥的白人有10%接受联邦失业救济,华人则只有4%。在纽约,白人接受这种援助的有9%,华人却只有1%。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大体相仿。一些华人家庭协会在门厅放一桶米饭,以便挨饿的成员前来自取他本人和家人所需的分量,并在他的情况好转时再自动送还一份。19世纪华人与白人直接竞争时的那种猖獗的反华情绪,在华人退缩到自己的土地,既不进行竞争也不加以反抗之后,白人不可能永久地保持其狂热的势头。唐人街此后成了旅游胜地。华人的内部组织谨慎地保持着唐人街的观瞻,尽可能地自己处理贫困和其他问题,几乎没有再触发过政治抗议。
个别的华人,特别是那些在美国出生因而属美国公民的年青一代,被送往高校深造,悄悄地进入一些专门职业领域。这些开拓者以自身的事例,有力地回击了美国人普遍存在的那种认为华人是不可同化的异族的世俗偏见,并证明华人应当更大程度地被接纳。华人这种静悄悄的渗入战术,加上美国种族主义普遍退潮,尤其是反华情绪的低落,致使华裔专业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不管是从相对比例还是从绝对数字来看都是如此。1940年,加利福尼亚州只有3%的美籍华人是专业人员,而白人则为8%。到1950年,华人的比例翻了一番,增至6%,白人比例增至10%。在其后的10年里,华裔专业人员数字提高3倍,达到18%,超过了白人15%的比例。奇怪的是,夏威夷对华人的敌视程度从不像在美国本土那么严重,但华裔在夏威夷的进步和白人相比,不管从相对或绝对的角度来看,都要逊色得多。在1900年,华裔和日裔的专业人员比例尚低于黑人,东方人充当家仆的比例也超过黑人的一倍多,由此可见华人后来的进展是何等可观。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作为首批打入美国社会的楔子,其数量是很少的。1940年,在25岁以上的华人中,他们所占比例不到2%。但在这批为数不多的人当中,有80%进入了专门职业,大部分在科研岗位上。在这之后的20年里,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华人青年数目的增加--达到所有就业人数的20%--他们从事的专业领域相对来说一直是稳定的。1960年,半数以上的专业美籍华人在从事科研、财会、工程、制图和高校的教学工作,过半数的大学教员教授工程或自然科学。
然而大体上来说,华人最初的经济起飞,不是借助于普通美国社会的专门化职业,而是立足于唐人街自身的商业活动。华人无法获得美国一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周转资金,但这并不能阻止华人企业的兴起。一种轮流借贷的“标会”是华南人当中的传统组织,通过它可以筹集资金用来投资。这种筹资方法本身很简单,每个成员轮流使用所有其他成员投入的会款。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赖账的人极少。一种强烈的个人和家庭的荣誉感,使得任何成员都不会拖欠会款,如果某人欠账,他的家庭将会代付。这种集资办法并非华人所独有。关键在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家庭的荣誉感--使这种办法行得通,而赖账则将毁坏整个计划。直到20世纪50年代,“标会”始终是唐人街集资的主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劳力短缺,这为华人提供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许多华人抛弃了唐人街的传统行当,转而投身于这些新的工作。勤奋的工作习惯和无须老板监督,这是第一代来美华工的特点。歧视性的障碍一旦拆除,这些品质就成了劳工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有利条件。到1960年,华人从事专业工作和经商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1959年,美籍华人的平均收入超过了其他美国人。随着这种明显的经济地位的上升,美籍华人的居住地开始分散开来。大多数美籍华人已不再住在唐人街,唐人街的居民只是那些早期移民当中因无法返回祖国而被困在美国的上了年纪的老华侨,以及那些重蹈早期华人贫困经历的新一代华人难民。这些难民在中国餐馆或轻工业部门干活,工时长、工资低。上了年纪的老华侨和新来的难民的存在,突出了下述两个矛盾的事实:一是尽管美籍华人作为一个整体,工资高于全美平均数,但是唐人街低收入的华人却特别多;二是尽管美籍华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高于一般水平,但美籍华人当中的文盲比例却远远高于全美平均数(是黑人的好几倍)。
根据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美国约有550万华人。每26秒就有一个人移民美国,其中许多是中国人。在纽约长期居住的850万人口中,八分之一是中国人。这550万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中,近一半从事技术和管理岗位,54%拥有本科以上学历,27%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与之相比,在中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还不到7%。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各大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态势。我国目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公共服务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这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慕名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甚至选择在中国定居。
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每年国内都有很多家庭想要在美国生孩子,希望孩子获得美国籍,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有什么依据吗?获得美国籍有什么好处吗?一、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美国法律规定“任何人只要在美国领土出生都算是美国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落地生”政策。
无论在哪个国家,想要刺激经济增长,大量的劳动力是必要条件!疫情过后,美国劳动力缺口非常大,不仅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人也没有意愿从事低端岗位或者劳动技术型工作。美国本土工人对企业和工资的要求越来越高,离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工人,美国其实更缺的是蓝领岗位。这也迫使了美国大量引进外国中低阶技术力量,甚至以永久居留绿卡作为诱饵。
摘 要:美国移民政策经历了从来者不拒到实行配额制,到家庭团聚、有所选择几个阶段。本世纪初以来,尤其是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采取鼓励技术移民政策,如“高科技人才”移民优惠政策、“留人计划”、企业家“创业签证”等。新移民政策对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将确保美国科技领先地位的持续;延缓老年化社会到来的冲击;满足教育经费的不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决定暂时维持特朗普政府时期的一项针对越境移民的快速驱逐令,并宣布将在明年2月听取关于此案的口头辩论,预计在明年6月做出最终决定。共和党籍艾奥瓦州州长金·雷诺兹表示“欢迎”法院的裁决,但这并不是解决美国移民问题的永久性办法。美联社(ap)28日报道形容,该裁决粉碎了那些试图从拉丁美洲等地前往美国的移民的希望。
此前我们公众号有篇推文给大家介绍过:一个美国公民可以申请家族移民吗?当然可以!如果你是美国公民,可以回顾下当时的推文科普;如果你是美国绿卡身份,不妨停留几分钟看完这期分享~在这么多已圆满完结的案件中,部分远嫁美国成为永久居民的申请人因为是独生子女,放心不下远在中国的父母,所以也有想申请父母移民去美国而咨询办理的。
办理美国移民申请,无论您是通过是通过亲属移民、婚姻移民、还是职业移民中的eb-1a、niw人才移民类别来递交绿卡申请,都会牵涉到诸多法律细节问题。如果由客户自行申请,很难做到全方位把控,一次获批的。要知道美国移民的所有案件的审理都是依据美国《移民和国籍法案》的法规条件和审批原则来的。所以,想要顺利获批,必须要特别熟悉美国律法,那么专业的美国移民机构和专业的移民律师是办理美国移民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行走中了解历史,也带来思考。古巴旅行的最后一站,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话题:华人在古巴的辛酸史。古巴华人,一个急速消失的族群,再过几年,这段历史或许将随风而逝了。游览哈瓦那老城时路过calle dragones,“华人街”字样的崭新牌坊在破旧的建筑群间十分显眼,这里过去便是唐人街了,只是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华人居住在此地,牌坊还是1990年为了欢迎江泽民访古,中国政府特地捐建的。
#2022世界杯#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参赛国介绍——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全称哥斯达黎加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位于中美洲,面积5.1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分为7个省。2021年人口516.3万,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以西班牙移民的后裔为主;黑人占3%,印第安人占0.5%;华人约占1%,多为19世纪来到哥斯达黎加的筑路工人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