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数据显示,汕头市常住人口为550.2万人,城区人口253.08万人,为ⅱ型大城市。
从权威性来看,这是正儿八经的官方公布,可信度毋庸置疑,但一时间,不少质疑汕头的说法甚嚣尘上,“汕头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很多户籍人口都在外地谋生”等等。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悲观的朋友,往往对细节敏感,难以看清大势,仅凭常住人口的数据就来diss汕头,真的有点too young too simple了。
文章开头,先来理解一下何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在统计学中被定义为:在某个街道持续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主动或被动要求登记过的人口。
简单点来说,只要你在这里呆够了半年,你就算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要知道2019年汕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549.31万人,也就是说2020年常住人口增加了8931人。
我从统计局上统计了近10年的常住人口数据,事实上近10年汕头常住人口一直保持着高增长。
房地产有句老话: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不少人也许会说,汕头人口如果只是常住,留不住,玩啥?
年轻人,话不要说得太武断,我发现了另一份数据也折射出汕头人口增量的韧性十足。
我们将时间跨度放大至10年,与常住人口增幅的“前急后缓”相比,户籍人口呈现出“前缓后跑”的势头,而且后劲很大。
特别是2020年,户籍人口新增了近4万人,远高于常住人口增量。
我看到不少人在讨论说,常住人口和楼市之间存在必然关系,但我不这么觉得。
比如汕头常住人口最多的潮阳区和潮南区,165万和123万人,但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价格涨幅,在全市里都排不上号。
而金平、龙湖,去年是常住人口流失的区域,但成交量一直坚挺能打。
所以,人口能否成为楼市的骨干力量,还要看人口的含金量。
常住人口可能是短期内过来务工,赚够一定钱就离开,流动性变数较大。
而户籍人口则表明他们认可这座城市,愿意扎根于此,在这里长期生活。
这些人的存在,才是潜在的、真实的购买力!
我们发现,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涌入汕头这座城市,渴望在汕头生活、赚钱、恋爱、结婚、买房、创业......
可想而知,老百姓在汕头生活的幸福指数并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能级也不赖,而这,才是留在汕头更应该关注的指标。
首先,汕头环境宜居,基建发展猛速,幸福指数飙升。
美食天下、靠山临海、丰富而深厚的潮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汕头冠绝广东的耀眼标签
近两年,市政配套改造加快步伐,许多老旧小区都得以改造,同时还不断进行创文,昔日环境卫生落后面貌成为过去式,城市界面已然焕然一新。
此外,汕头吸引了不少剧组、游客前来现场取景,线上线下都沸腾起来了,去年更是上榜《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单》,成为全国百强网红城市。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到汕头美食文化,大到汕头基建工程,我们都可以看到汕头的发展提速非常快。
同时,汕头在道路工程上更是扮演着基建狂魔的角色,例如牛田洋快速通道、中阳大道等各种大型基建轮番登场,接下来还有粤东城际铁路、汕汕铁路等,人们出行的方式不断增加,幸福指数持续upup。
不仅如此,汕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飞速提升。
过去汕头依靠华侨糖厂、华侨瓷厂等传统工业的经济养家糊口,但新兴产业的缺位,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备受诟病。
不过这些问题,汕头已经快速改进:
去年9年,汕头首次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为总目标,以数字经济为主攻点,大力推动新一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头部企业落户,以优质企业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
汕头澄海生产的玩具| 图源南方+
当然,汕头产业转型的情况下,人多不再是力量大,更是知识强、思路精!
虽然去年的常住人口仅新增近3万,但去年汕头的gdp高达2929亿元,同比增长了6.1%!
所以,你可以永远相信,汕头,正在向上突围!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显示,汕头市常住人口为550.2万人,城区人口253.08万人,为ⅱ型大城市。从权威性来看,这是正儿八经的官方公布,可信度毋庸置疑,但一时间,不少质疑汕头的说法甚嚣尘上,“汕头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很多户籍人口都在外地谋生”等等。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悲观的朋友,往往对细节敏感,难以看清大势,仅凭常住人口的数据就来diss汕头,真的有点too young too simpl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