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这是季羡林先生对敦煌的评价,两个“只有”和“再没有”,足以说明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敦煌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影响。
提起敦煌,大多数人想到的也许都是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飞天;又或许是王道士和藏经洞……我也曾去过两次敦煌,无非都是冲着大名鼎鼎的莫高窟而去。可历史中的“敦煌”其实是一个更宏大、更丰富概念。
《敦煌大历史》是一本由兼具敦煌石窟一线守窟人+讲解员身份的新一代90后学者邢耀龙,写给普通读者的敦煌历史文化一本通。
作者:邢耀龙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邢耀龙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青年学者。作为国内敦煌学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创始会长正是季羡林先生。
如邢耀龙在自序中所言,“风往往起自青蘋之末,那些社会中微末的振动,往往是下一个时代的星火。”
敦煌如同历史长河中的金沙,随着历史的河流滚滚向前,演绎了数不清的历史大剧,从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城市,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
说到敦煌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历代敦煌移民的命运。
作者认为,壁画和塑像只是敦煌历史的图像语言之一,其背后所承载的具体的人和事,才构成了敦煌的本来面目。那么要了解敦煌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还得从古往今来穿梭在这座城市的人说起。
总的来说,敦煌因人而兴,也因人而衰,又因人而起。
从“人”出发,书中梳理了十多个历史人物及节点,诸如开创了敦煌地理、经济和人口基础的三苗人;奠定了后世中国疆域格局的汉武帝;引发了三国时代风云,并成为魏晋时代儒学先声的草圣张芝一家;还有统一了南北朝的隋炀帝……
在作者眼里,敦煌是一座从未停歇的移民城市,从时间延续来看,三苗人是第一批移民,接着在汉代出现了敦煌的移民巅峰时期,随后的晋隋唐宋元明清,直到1990年,敦煌的移民从未断过。
而敦煌历史上的移民,又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官宦宗族的政治性移民、平民灾民的政策性移民,以及少数民族的商业性和军事性移民。
随着一批批移民的到来,商业贸易开始萌芽,敦煌的一大批商业市镇拔地而起,共同成全了敦煌。作为联结中原和西域的枢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敦煌是西域路上不可或缺的中转站。
然而,任何事物都逃不开“资源诅咒”,敦煌因移民而兴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自中唐开始,等待它的,是因移民而衰的漫长时光。
当敦煌被吐蕃占领后,作为通过中原的地理大通道,河西走廊封闭了起来,由于前期在敦煌这片土地上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导致了环境失衡和沙漠化严重。频繁的战乱,再加上间歇性的自然灾害,敦煌往日的辉煌逐渐暗淡了下来。
明朝时期,下令封闭嘉峪关后,敦煌更是被彻底遗弃,直到清朝,敦煌归入大清版图后,才又恢复了移民活动,只不过,敦煌早已丧失了边境要地的战略作用,成为了中国西部一个十分平凡的小镇。
后来的故事,对很多人就不太陌生了,于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再次将敦煌推到世人眼前。
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在邢耀龙看来,如果把祖国的山河看作一个三室两厅的家,那么河西走廊就是连通所有房间的必经之路。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南面祁连山、北面合黎山夹峙,故得此名。汉武帝时期,为了打通去往西域的道路,捍卫边疆领土,决定发起河西之战。在汉朝名将霍去病统率出兵,征讨得胜后,河西地区归入西汉版图,从此金城河以西至罗布泊空无匈奴。
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汉武帝开始对河西走廊进行移民、屯田,并在水草丰茂、地势要紧的地方修建城市,河西四郡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河西四郡,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城沿着河西走廊自东向西分布,四郡古时的地理范围虽与今日有所出入,但四郡的名称,在甘肃境内的城市名字仍沿用至今。
更为有趣的是,四郡的命名反映了汉王朝对待疆域由近及远的态度。
比如,武威距离中原仅一山之隔,必须以强大的武力威慑,以保证帝国核心区的安全;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也是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交流的通道,肩负重要的政治责任,名字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是施展帝国政治手段的重镇;
酒泉和敦煌是汉王朝建设共同体的示范区,两郡的命名不再以汉王朝为主导,而是积极接受和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和旧俗,表达了因地制宜地推进行政建设,促进民族和谐共建的期许。
西河四郡的设立,使西河地区逐步由游牧区变成了发达的农业区。通过汉朝四百年的农业建设,西河四郡在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上分割了同为游牧生活的匈奴和羌族的联系,这也导致两个民族群体走向各自演化的道路。
后来,汉朝在敦煌又设置了阳关和玉门关,并将秦长城从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延伸至罗布泊附近,进一步加强隔绝作用。
书中将这样的空间布局,比作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认为河西走廊上遍布的农业区、城市、长城也组成了密集的星链,为丝绸之路提供了交通、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保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地理资源,往往是其文化根脉的重要诱因。
敦煌之所以成为敦煌,既有各种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它是古代玉文化中西玉东输运动的枢纽。
在敦煌附近发现诸多玉矿,无论在品质、规模、产量等方面都非常稳定,且距离中原近、开采时间早,成为中原早期玉料的重要产区。
书中提到“当一车车的美玉从敦煌输送到中原的时候,它们经过的第一个关口就叫玉门关。”足见敦煌之于周边地区的影响有多深远。
在古代,移动性被认为决定了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创造历史的能力。欧亚大陆上,最具移动性的人群就是游牧民族,所以最早的商业交换也是由游牧民族肩负的。而玉石则是早期文明贸易的硬通货。
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先民占据了交通要道和玉石产地的双重优势,开辟了一条从塔里木盆地至黄河中游地区的通商大道。
这条从塔里木盆地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至鄂尔多斯,经今山西境内,抵达洛阳的商道,就是成为后来丝绸之路的主干道。
也因此,书中写道,“丝绸之路早在四千年前已经被河西先民开通,张骞只不过是重新发现了它。”
敦煌一直是两千年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北老大哥。
直至北宋时期,战争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经济圈。南宋建立后,中原人再一次大规模南迁,以苏杭为代表的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这一过程中,泉州逐步代替了敦煌,成为了一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枢纽。至此,敦煌过去无比荣耀的光环日渐褪去。
沿着书中敦煌千年的时间脉络,这里大小人物的命运流转、文化贸易中心的形成过程、超级文旅ip的形成过程、薪火相传的精神……都印证了书中开篇所感,“敦煌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
“一部敦煌史,半部中国史。”在这么一个群星闪耀的地方,敦煌身上的各种名片,无疑都深深印刻着中华文化的痕迹,而也只有读懂了敦煌的大历史,才能真正品味敦煌的美。
每日经济新闻
按照《国籍法》相关规定,以下人员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一是中国人的近亲属,二是定居在中国的,三是有其它正当理由。具体而言,就是符合以下三种申请条件:1.从未取得中国国籍的华裔,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与其近亲属相聚;(有近亲属是中国人)
谁能相信在印度人眼中,我国就是贫民区,要啥没啥的那种。这不,一个印度富豪坐不住了,赶着来咱们中国炫耀,最后啪啪打脸,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印度小伙来中国<h2class="pgc-h-arrow-right"data-track="20">安了厕所也要来炫耀</h2>印度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一味效仿欧美国家的做法,印度媒体更是将国民经济吹上了“天花板”,以至于如同井底之蛙。
世界各国薪资排名全球各地的薪水差异很大,有几个不同的因素会影响工资,包括一个国家的工作机会、财富水平、最低工资和所得税率。numbeo 实时汇总各国的数据,与政府数据集相比,数据可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numbeo计算了全球约109个国家/地区的平均月净(税后)工资。月薪排名年薪排名法国: $ 2707 转rmb: 19409 元
小时候随父母移居到港之后,获得永居身份,但现在成年又出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回内地生活,当前费女士就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她想给小孩办理内地户口,不过需要先恢复内地户口才能让孩子随自己入户内地。那么拿了永居身份之后还能恢复内地户口吗?需要怎么做呢?一、移居到港拿了永居身份恢复内地户口——放弃永居身份原内地户口人员移居到港拿了永居身份之后,可以再次申请回内地定居恢复内地户口,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及证明,并书面声明承诺放弃境外永居身份。
“264号法案”限制中国人在美国资产的同时,还不允许中国人在美国购买房子土地基础设施,并且中国人也不能过户接受任何房地产。法案将在2023年7月1日以后实行。如果房地产是债务转让或已经被法院判决赔偿的,中国人需要在两年内把此类性质的房地产出售。此法案被全票通过,我想美利坚合众国真的是为了我们国内的反腐做出不懈的努力啊。不过,可能对国内反腐倡廉没多大用吧,大部分富豪移民基本都是移民过去了。即使有一些不放弃我们的国籍的富豪、高官或者名流,又想国内赚钱,又想享受美国福利的买房子的,自己不过去,也会给家人办理过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港星来内地发展甚至定居养老,但也有不少内地明星选择去国外生活,他们当中有人至今仍然在国外生活潇洒,有人年轻时出国,晚年还是回国。1,姜黎黎姜黎黎是80年代的当红女演员,出演过《红牡丹》,《赤橙黄绿青蓝紫》,《还珠格格3》等等。她的丈夫汪宝生也是一名演员,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今年32岁,夫妻相爱45年令人羡慕。
今天我们来聊聊,教育人士通过eb1a移民美国,要从何入手。eb1a概况eb1a是美国职业类移民第一优先类的a类,杰出人才移民。【不限年龄、学历、语言、资金】【排期快,直接拿10年永久绿卡】【只要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就可以直接申请】申请条件也相对简单,只要能够证自己在行业内足够杰出即可!主要面向商业、教育、艺术、体育、科学
嚣张的日韩,不想赚中国钱了?对于去日韩旅游,中国游客曾经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在憋了三年后,消费力巨大的中国游客终于出动了,几乎停摆的日韩旅游业本可以大赚一笔。但面对中国游客的热情,日韩却用一波谜之操作劝退中国人。去韩国消费观光的中国游客,落地先是一波“黄牌”警告,愤怒的游客直呼“被戴狗牌”。这还不够,接下来迎接中国游客的,是一天800块的大通铺小黑屋,如有反抗直接会被军警逮捕。
日本网友的脑洞可真是够可以的,眼看如今中日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状态。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就提了一个建议,要是可以移民千万的中国人过去,那么日本就可以获救了,就可以避免两国之间的冲突了。日本人深知,中国人那是很爱国的。就算移民到日本,那也不会对自己的祖国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的,说是移民过去,其实就是为了增加日本爱好和平的人数,那样他们的力量也就更大了,就可以左右一些日本的决定了。
最近有个消息,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在内的美国多州,都在考虑禁止中国公民在美购置土地、住房或任何房地产。很多民众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也在帮助我们防范资金外逃吗?中美两国一起在反洗钱吗?当然美国这个举动,如果仅仅是根据购房民众的国籍而进行限制,那么也是不合理的。所以现在我们也表示了我们的态度,不能掺杂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