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具备技术能载人登月,为什么要推到2030年?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以2023年的中国航天技术,能不能完成载人登月任务?
答案是完全能。
不用等推力更大的火箭,中国只要现在愿意,也可以完成载人登月任务。
那么为什么中国要推迟到2030年才实现载人登月呢?
这背后有什么考量和挑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
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航天白皮书显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早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这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探月工程“探、登、驻”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飞行器和多个阶段。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 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9号,将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送入地球轨道。
- 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交会对接,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月球飞行器。
- 从地球轨道出发,进入月球轨道。
- 从月球轨道分离出登月舱和返回舱,登月舱软着陆到月球表面。
- 宇航员穿着登月服,在月球表面进行科学考察、采样、研究等活动。
- 登月舱从月球表面起飞,与返回舱在月球轨道上对接。
- 返回舱带着宇航员和样品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
- 返回舱在地球大气层中减速,并降落到预定地点。
这些环节都需要突破掌握一些关键技术,比如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研制、地球轨道上的交会对接技术、月面软着陆技术、从月面起飞和返回技术、登月服技术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技术验证就是“绕、落、回”,即先绕月球轨道,然后软着陆到月球表面,最后从月球表面起飞然后返回地球。
那么,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绕、落、回”的技术能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的探月工程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三期,分别完成了绕月探测、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月球采样返回等任务。其中,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里程碑,它在2020年12月17日,携带了1.731千克的月球土壤样本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有了可以从月球表面返回到地球的技术了。
但是嫦娥五号只携带了不到2公斤的月壤。而载人登月起码要让1名宇航员从月球表面返回到地球。一个宇航员加上宇航服,个头不高至少也得150公斤。也就是说至少要把150公斤的重物从月球表面运回到地球。所以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大质量的重物从月面带回地球。
当然,解决方式很简单,就是给登月返回舱多加点燃料就行。因为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1/81,月面引力是地球的1/6,月球的逃逸速度才是2380米/秒,从月面到月球轨道速度低至2200米/秒。所以只需要给返回舱多加推进剂即可。
但问题是燃料是从地球上运过来的,多运10公斤燃料,就要求火箭推力增加10公斤。将嫦娥探测器送往月球的长征五号月球转移轨道运力才8.2吨。这8吨多还包括登月舱,因此增加10公斤的燃料都是很大的考验。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现有的载人登月技术最棘手问题就是,要在地球上解决掉将大质量的重物从月面带离,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那中国的载人登月方案,目前都有什么选择呢?
第一种,用超级大推力的火箭将登月的登月舱、指挥舱、服务舱等各个部件一次性全运到月球表面,然后只携带宇航员返回。但是这样的火箭运力起码需要80吨,是连曾经最强火箭土星五号也未达到的水平。
第二种,其实就是现在已具备的载人登月技术。将载人登月的部件,提前分多次送到地球轨道,集合后同时奔向月球。因为是多次发射,那么就能保留足够的推进剂给返回舱,将宇航员从月面带回来。但因为这个方案需要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交会对接,失败的风险难免会变高。中国的技术方案选择都偏向稳妥,那么多半就不会考虑采用这种方案实现2023年这几年登月。
第三种,基本就是中国航天局的未来选择。那就是等待长征9号火箭的研制成功。长征9号是中国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完全不弱于马斯克的超级星舰,它可以做到将登月部件一次性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省去了在地球轨道上的多次对接,风险和难度大大降低。预计将于2028年首飞。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具备了“绕、落、回”的技术能力,也有多种载人登月方案可供选择。但稳妥是中国的首要考虑。
而中国要推迟到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原因,其实还有下面这些:
第一,中国载人登月不是为了赶超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而是为了探索科学、利用资源、拓展空间。中国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急于一时,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划,稳步推进探月工程。
第二,中国载人登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飞行器、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多个技术、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的协调和配合。它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它需要克服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它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测试和验证。它需要有完善的保障、应急和救援机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第三,中国载人登月不是孤立的一个任务,而是整个航天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航天任务要完成,比如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等国际合作项目等等。这些任务都需要平衡好资源和优先级,不能因为一个任务而影响其他任务的进展。
第四,中国载人登月不只是为了登月而登月,而是为了驻月而登月。中国的探月工程“探、登、驻”三步走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月球的长期探索和利用,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拓展人类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利用月球作为一个平台,观测更深远的宇宙空间,探索更遥远的星球和天体。而这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规划、更长远的眼光。这也是中国载人登月计划与美国登月计划的本质区别。
综上所述,中国已具备技术能载人登月,为什么要推到2030年,是因为中国有自己的航天理念、航天规划、航天目标和航天步骤。
中国不会盲目跟风,也不会急于求成,而是要稳扎稳打,科学规划,高质量发展。实现航天强国梦需要的是扎实奋斗。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你喜欢关于国家载人登月的更多内容,请点赞、评论和分享,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也期待我们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看星星的那一天。
我们下期再见!
青春之光,闪耀追梦征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他们的故事里,有家、有国,有远大理想,也有脚踏实地。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他们书写出一个个动人的青年奋斗故事。今天一起走进“海归”创业者陈勤的故事。归国创业的琵琶手陈勤:见证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黑人热潮席卷中国,许多黑人来到中国旅行、工作或留学。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好奇心。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黑人喜欢来中国呢?本文将揭秘黑人来华的真实原因。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此外,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迅速发展的城市以及友好的对外政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黑人。下面将从经济机遇、文化吸引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揭示黑人青睐中国的真实原因。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2022年4月底,鲍玺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更新了一条视频,这条视频没有了熟悉的身影,也没有暖心的文案,底下仅有的13条评论,无一不是在问“媳妇呢?”、“分手了吗?”等内容。鲍玺,一个家住北京的中国富商,在2015年高调宣布自己“不同寻常”的爱情——娶了泰国变性人,如今7年过去了,他独自一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短视频平台也没有了曾经的爱侣,如今的他后悔了吗?
在泰国拍的抖音,又闹出事了。7月25日,在泰的中国抖音博主“泰国小猪”,发布了一条《在泰国不会泰语,也可以无障碍生活》的视频。这条视频,其实很正常。说的就是一些在泰国的中国餐馆、中文外卖app、中国连锁火锅、中国超市什么的。展现了一下中国人在泰国,“仿佛没出国”的方便生活。这个视频,老实讲,确实反映了在泰华人的生活现状。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30日,驻纽约总领馆举行“健康包”发放仪式,总领事黄屏大使为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叶史瓦大学、佩斯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朱莉亚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城市学院的留学生代表发放“健康包”。黄屏在简短致词中说,因为疫情很长时间没见到同学们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法国生活##嫁到法国##跨国婚姻##爱情婚姻#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7位真人故事我叫移民哥-zhazha,江西人,定居法国十几年,目前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我的第一次婚姻,像一艘载我穿越海洋的帆船,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驶向了法国。然而,我还未来得及欣赏异国婚姻那绚丽的新奇色彩,便已卷进了生活的汹涌洪流。
央视网消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单位指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今天(7月12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一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集中发布。来自中外的100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参展,带来了商业航天领域卫星、运载火箭等一批最新的科研成果。
很多外籍人士在了解,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全家申请中国永久居留?对此联合外服整理申请中国永久居留的类型及申办条件,以便大家对号入座任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申请条件:1. 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2.
在这个世界上,崇拜一个国家无可厚非。毕竟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丧权辱国的“潘多拉魔盒”以来,伴随着东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一次次侵略,我们最终滑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恐怖深渊。在一次次的野蛮侵略和疯狂蹂躏中,我们沦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和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遥相呼应。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建设一个不受欺侮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