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至1970年间,澳大利亚政府强行将大约10万名原住民儿童与家人分开,送至专门机构或白人家庭“收养”,切断他们与原生族群的语言和文化联系,逼迫他们“融入白人社会”。人们把当年遭强行“收养”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称作“被偷走的一代人”。
其中,有一部分原住民儿童当年被送往澳大利亚克罗克岛,长期遭受殴打和性虐待,日前,他们中的12名幸存者就当年遭受的不公正对待与澳大利亚联合教会和联邦政府达成庭外和解。现年79岁的艾琳·卡明斯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
澳大利亚原住民 艾琳·卡明斯: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终于可以公开谈论这件事,继续活下去。我们不是要钱,而是试图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我想我们做到了。
1948年,年仅4岁的艾琳·卡明斯被澳大利亚政府从位于阿纳姆地的家中强行带走,如今那一幕仍印在她的脑海里。
澳大利亚原住民 艾琳·卡明斯:我记得从卡车后排看向母亲,不知道自己将去往哪里,不知道在我身上将发生些什么,这些都是我创伤的一部分。
与大量原住民儿童一道,艾琳·卡明斯被送至澳大利亚克罗克岛的一个教堂,这一待就是15年。其间,卡明斯长期遭受传教士的虐待和性侵。据她回忆,原住民儿童还一度被迫接受药物试验。
澳大利亚原住民 艾琳·卡明斯:我们那时候还没长大,只有5到10岁。他们在我们身上做试验,他们凭什么这样对待孩子们?我都尽量不去回忆当年那些事儿。
2021年,卡明斯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忆了她被强行带离家人后首次与母亲团聚的场景。
澳大利亚原住民 艾琳·卡明斯:我问她(母亲)“你知道我是谁吗”,她说“我知道,你是我被他们偷走的女儿艾琳”。她只说了这句话,然后我说“好吧”。我很沮丧,那么多年了,我一直期待见到我母亲,然后我真见到她了,她却没什么反应。可你怎么能去怪她呢?
15年失去的陪伴永远无法弥补,但在艾琳母亲心中,有个疑问一辈子也未能解答。
澳大利亚原住民 艾琳·卡明斯 :我坐在母亲身旁问她“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把我带走吗”,她说“不知道,艾琳,他们为什么要把你带走呢”“我有工作,我在养牛场工作”“我没有做错任何事”……她也不理解白人系统这是在干什么。她不知道,无论我多少次试图向她解释,她都不明白澳大利亚政府在干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最让我难受的地方。但至少在母亲死之前,我和她又在一起生活了15年,而“被偷走的一代人”中很多人做不到。
原住民一路血泪 生存现状依然堪忧
正如艾琳·卡明斯所说,很多“被偷走的一代人”根本没机会等到这一种族同化政策被废除。但是,像艾琳·卡明斯这样,哪怕她已经回到父母身边,他们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也依然很差。
澳大利亚历史上对原住民实行“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政策,使大批原住民惨遭屠杀和奴役。原住民人口从殖民前的75万至100万锐减至如今不到8万,约占全国人口3%。
澳大利亚政府还对原住民实施一系列同化政策,将原住民后代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进行所谓的“现代化教育”,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政策才被逐步废除。
历史学家 雷诺兹:澳大利亚政府曾认为,原住民在种族上低人一等,没有办法参与到现代社会中,必须到寄宿家庭寄养,在20世纪的澳大利亚几乎都是这样。原住民没有公民的权利,他们受到白人官员的奴役,很多很多儿童被从家长身边带走。
2008年,澳政府才第一次向这些“被偷走的一代”原住民正式道歉。
对于“被偷走的一代”,我要说以下的话:作为澳大利亚总理,我说“对不起”;代表澳大利亚政府,我说“对不起”;代表澳大利亚议会,我说“对不起”。
虽然政府已经道歉,但是之后澳大利亚对原住民的政策仍然令人失望,原住民的生存境况依然堪忧。官方数据显示,原住民人均预期寿命比非原住民短大约8年,原住民的失业率是全澳平均失业率的近4倍。许多原住民集中生活的地区偏远荒芜,经济条件很差。
南澳大利亚州原住民 玛拉格莱特:我们很艰难,有时候真的很艰难。没有交通工具,人们只能走路去采些李子,外面非常热。
在司法层面,澳大利亚对于原住民的系统性种族歧视依然根深蒂固,原住民常常成为被针对的对象。有数据显示,自1991年至2020年,澳大利亚有近440名原住民在在押服刑期间意外身亡,却没有一个涉事警察被指控。
在过去的一年中,澳洲出现劳动力短缺的行业几乎增长了一倍。澳洲政府也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尽管增加签证机会不会“自动出现”。联邦政府资助的国家技能委员会在2022年技能优先清单中提出,全国范围内有286个职位出现空缺。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153个。澳洲技能部长表示,紧缺职业列表的增加凸显了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迫切需要。
11月9日,一个普通的周三,美国科技巨头meta(原facebook)ceo扎克伯格宣布裁员11000人。而在这之前,刚被马斯克收购的twitter更是减员近50%!此外微软、amazon、lyft、stripe等科技公司也大幅缩减,一时间大批员工彻夜未眠。寒气已经传递到世界各地,没人能置身事外。但还有很多人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abc电视台分享过3名年轻华人在澳洲偏远地区的生活。
澳大利亚旅游签证除了可以旅游还可以探亲,有的家人或者孩子是在澳大利亚工作、生活或读书,自己想去澳大利亚看望他们,那么就可能申请澳大利亚旅游探亲签证。澳大利亚600探亲签证,申请人必须有在澳的担保人,且担保可能需要提供担保金5000澳币/人-15000澳币/人。签证有效为18个月、3年、5年多次往返,每次12个月。
澳洲移民局从09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关于移民澳洲的报告,里面统计了拿到澳洲永久居民的人数以及其来源国。移民到澳洲到底是简单还是困难?有多少中国人已经成功移民到澳洲了呢?下面我会用最新的2021-2022澳洲移民官方报告来回答这些问题。澳洲移民来源国家和地区在2021-2022年间,移民到澳洲最多的国家是印度,有24324人成功拿到澳洲永居。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决定了上海开埠通商,这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起点。上海开埠之后,大量洋商进入上海,租地建屋居住成为一种需要。起初,清廷地方政府对洋人租地的事情是抵制的,华人居民也不愿意土地卖给外国人,因“索价奇昂”,地方官也以“地系人民私产,官家无强迫出售之理”为词,拒绝外国人的购地要求。
移民,一直是澳大利亚发展动力所在。疫情肆虐下,澳洲的移民被阻挡了2年。经合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澳大利亚的劳动力短缺已经非常严重,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二。澳洲财政部长查默斯表示,将要把技术移民名额调高至20万以解决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或出现重大变化。澳洲政府将于今年9月1日至2日举行就业与技能峰会上,去讨论移民配额的总体规模是否需要调整。
3年疫情,硬性呈现所有在柬中国人集体困境。疫情过后,所有人满怀希望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流,生意好做,可结果和现实全往反方向发展。没有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去了,生意比疫情期间更难做。近期,柬单网作者走访不同行业,与不同负责人聊聊他们的问题,才发现在柬中国人目前处于又一波“规模性”阵痛期,记者经常听到一句话:甚至比疫情还要困难。
进入7月,澳洲也迎来了新的一个财年。趁着23-24财年开启之际,cbre带您一起来看看,房地产市场和移民已经或即将发生哪些政策变化和重大更新。悉尼多地房屋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根据新州工党政府的房产新政,从今年7月1日开始,悉尼近六分之一城区的房产(独栋屋或公寓)有望豁免印花税,其中就包括eastwood、 epping、wolli creek以及south hurstville等华人区。
留学生想要通过幼教移民澳洲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职业认证。幼教的职业评估机构是澳大利亚教学和学校领导协会(australianinstitution for teaching and school leadership, aitsl)。aitsl评估幼教,需要满足学历和英语两个要求:学历要求
国与国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文化差异。也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却造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随着我们国家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有了经济文化上的来往,这样的"小误会"也就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啦。先不提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单说咱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中日韩三国的文化有着相似的文化基因,有有其各自的文化特色,各国的人民在交往的过程中自然也有着很多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