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已经不是棋子了,不需要冲在最前面先去卖命。如果命中注定要再来一次世界大博弈,我希望,中国会像当年的美国一样,是最后一个下场的棋手。
1
中国在俄乌战争的立场是中立的。一方面,中国尊重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没有承认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也不承认俄罗斯2014年对克里米亚的吞并。另一方面,中国认为俄罗斯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利益和关切也需要重视和妥善解决。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
然而,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上,活跃着一批“乌粉”。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摒弃中立立场,坚定的站在乌克兰一边。他们完全把自己代入西方和乌克兰的立场,认为乌克兰一方绝对正义,俄罗斯一方绝对邪恶,中国必须站在正义的乌克兰一方,认为中国的中立立场是错误和虚伪的。
在国际政治领域,民族自决和国家主权是相互矛盾的。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一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中国立场反而是坚定一致,一直认为国家主权高于民族自决。相反,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一直是双标而虚伪,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民族自决和尊重国家主权之间反复横跳。
微博上,一位网友回复,说“永远站在被侵略者一边“,所以他坚定支持乌克兰。但实际上,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经常是一种模糊的套娃关系。
以南斯拉夫为例,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中独立,而克罗地亚中的塞尔维亚族,建立了克拉伊纳共和国,从克罗地亚中独立。最终,在西方的干预压力下,克罗地亚成功从南斯拉夫独立,而克拉伊纳共和国被克罗地亚军队武力消灭。
如果按民族自决原则,克罗地亚有权从南斯拉夫独立,那么克拉伊纳也应该有权从克罗地亚独立。
如果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克罗地亚有权消灭克拉伊纳武力统一国家,那南斯拉夫也应该有权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但西方的立场是,克罗地亚有权独立,克拉伊纳无权独立;克罗地亚有权武力统一,但南斯拉夫无权武力统一。为了维护这种明确不一致的双标立场,西方就必须运用其意识形态话语权,把一方描绘成正义的,另一方描绘成邪恶的。“正义”的一方,做啥都是对的。
俄乌之间,同样存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套娃”关系。
2
网络上的“乌粉”,喜欢用抗日战争,去类比俄乌战争。认为乌克兰就像抗战中的中国,俄罗斯就是日本。所以应该站在乌克兰一边。
抗日战争的是非曲直,比俄乌战争清晰很多。中国境内,没有日本人。中国和日本,也从来没有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下,也没有克里米亚这种从日本划到中国的争议领土。如果说,我们把侵略程度按百分比打分,抗日战争,日本可以打100分,是100%的侵略者。俄乌战争,俄罗斯的侵略度打分,不管是多少,肯定低于100分的。即使最狂热的中国乌粉,也不会认为俄乌战争俄罗斯的侵略分数,高于当年的日本吧。
但当年的抗日战争,周边国家的态度是什么样呢?以1941年为界,1941年前,主要援助中国人民抗日的是苏联,不是美国。美国那时,和日本做生意,卖各种物资,卖得不亦乐乎,赚钱也开开心心。1940年7月,美国才开始禁止废钢出口,1941年4月,开始援助第一批租借物资。而1937年-1940年的苏联,是给人给钱给物资。1937年10月,苏联第一批就给了200多架飞机和200多名飞行员。
但是,1941年开始,苏联对华援助就急速下降,1943年完全停止。1941年以后,主要对华援助就是美国人了,飞虎队,各种美械装备美国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中国,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苏联从好人变坏人,美国从坏人变好人?一切都是利益。苏联在1937年-1940年间大力援华,不是斯大林是好人,而是利益原因。那时,日本还早纠结北进还是南下,日本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苏联需要中国撑住,用中国人民的血肉,拖住日本陆军。所以,给人给钱给物资,援华的损失,比关东军北上,在远东爆发一场战争,要小得多了。
1941年,也不是苏联变坏了。而是那时,经过诺门坎战争,日本对北上有了恐惧,对寒冷的西伯利亚也失去兴趣。欧洲战场,法国和荷兰战败,英国自顾不暇,东南亚出现力量真空。富饶的东南亚,那里的橡胶和石油,对日本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西伯利亚。1941年3月,签订日苏中立条约。日本的苏联没有太大威胁。同时,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自顾不暇,自然也没有太多能力援华了。
而日本南下,直接威胁了美国和英国的利益,自然而然,美国就要援华,同样也要用中国人民的血肉,去拖住日本人。有一次,罗斯福为了说服丘吉尔对中国好一点,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弱国,有的就是人民的鲜血和生命。美国英国的援华物资,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买命。
即使是正邪如此分明的抗日战争,世界列强也没有基于道义,站在中国一边。前期的苏联援华,后期的美国援华,本质是也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什么为了正义。从1931年九一八,直到1941年珍珠港,整整十年时间,美国一直是中立,直到1940年才停止卖给日本战争物资。
正邪如此分明的抗日战争,美国人还十年保持中立,和日本做了九年生意。俄乌的情况复杂得多,为啥中国的中立就要被这些“乌粉”口诛笔伐呢?
3
今天俄乌战争的最大获益者无疑是美国。美国用乌克兰人的血肉,消耗着俄罗斯的力量,同时在消耗欧洲的经济实力。所以美国经济最近挺好,这再正常不过了。从历史看,欧洲只要一打仗,美国的经济就差不了。
欧洲有点傻。俄乌战争拖长,对欧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但也能理解。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持续数百年。美国利用这种恐惧,加上对欧洲的控制和影响,绑架了欧洲。
我之前也反复说过,中国根本不在乎俄乌战争的胜负。中国的利益是北方边境的和平与友好。中国需要一个稳定亲华的俄罗斯。俄乌打赢打输,中国不在乎,俄罗斯衰弱,中国也不在乎。中国只是希望,俄罗斯不要被西方打垮投降。目前看,普京继续在位,还是风险比较低,比较理想的局面。
我其实不怎么讨厌泽连斯基。开战前,我认为泽连斯基是罪人,如果他明智点,不那么作,在开战前是有可能避免这样灾难性的战争的。开战后其实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咬死牙关撑下去,把国家的命运,以及乌克兰人民的生命,都投入到这场看不见未来的豪赌中,为西方做削弱俄罗斯的马前卒。他现在真的没啥办法,别无选择。从这一点上,和抗战时的蒋介石,也有些类似的地方。
乌克兰人民是最值得同情的,他们变成了大国博弈这个绞肉机中的血肉,为西方的利益,流干鲜血。但乌克兰人也别无选择,只能打下去,打到一方精疲力尽,被迫咽下失败的苦果。
在大国博弈的时代,弱国只是棋子,是没有自主权的。弱国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不要冲在前面,尽可能的成为最后一个被拖下场的棋子,减少自己的损失。当然,大多数情况,想躲在后面,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利时想中立,但谁让他在德法之间,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毫不犹豫的侵犯比利时的中立。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庆幸和自豪。数十年前,中国是弱国。弱国就是绞肉机里面的血肉,在真正的棋手下场搏杀之前,先要当列强博弈的棋子,为列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还得苦苦哀求,从列强手中去讨要卖命钱。二战打了六年,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了十四年。
今天,中国已经不是棋子了,不需要冲在最前面先去卖命。如果命中注定要再来一次世界大博弈,我希望,中国会像当年的美国一样,是最后一个下场的棋手。
4
我认识的亲近乌克兰,支持乌克兰的中国人,大体有两类。
一类是有朴素的正义感,觉得乌克兰被欺负了,我就应该站在弱者一边,站在乌克兰一边。我不少现实中的朋友都是这一类。
他们不了解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区别。国内政治,有法律,有政府。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杀人要偿命,伤人要判刑。国际政治,是无法律,无政府的丛林社会。拳头大的说了算。
蓬佩奥在西点军校讲 we lie we cheat we steal。他说的没错呀,国际政治舞台就是这样的,国际舞台就是混乱、黑暗、腐朽,黑帮横行的哥谭市,只不过没有蝙蝠侠的存在。利益,力量是这个舞台的主旋律。当然,这个事实让大部分人不爽,所以,就会编出一些所谓的主义和规则来掩盖,但本质上,国际舞台就是拳头大说了算。
这些朋友觉得乌克兰被欺负了,出于道义,中国就应该站在乌克兰一边。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当中国还是弱国的时候,被日本欺负,没有国家出于道义站在中国一边,援助中国的苏联和美国,背后都是利益而不是道义。
他们觉得,中国痛改前非,站在乌克兰一边,西方就能对中国好,就能重新接纳中国,就能回到当年那种“中美夫妻”的日子。对他们,只能再说一句too young too simple了。不管有没有俄乌战争,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永远也无法回到当年了。
这些朋友,后面会越来越难受,越来越痛苦。因为,中国和西方的渐行渐远,可能还得持续十几年时间,可能有些中间反复,但大趋势不会变。直到中国与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才有可能重新接近。中国和西方能重新走近,要么中国强到西方无法打压;或者中国衰弱到变成第三第四,西方不需要再打压。无论那种情况,都不会很快到来。
我和这类朋友交流时,能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他们世界大同,中西和睦交流的理想被现实政治无情的碾压。对这类朋友,我每次也就是劝他们接受现实。既然无能为力,就也只能接受现实,天天生闷气有啥用呢?如果实在不爽,就去一个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的地方生活吧。老实说,就算中国走他们心目中的路,只要中国还在发展,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恶化,也是迟早的事情。
最近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写得很清楚,建议大家看一看。有空针对这个单独写一篇。
我同情乌克兰人民,不同情乌克兰政府。但归根到底,乌克兰的事,关我屁事。我更关心的是,中国不要落入乌克兰这样的窘境。我可不想中国输了,乱了,后半辈子颠沛流离。
另一些人就是蔫坏了,是立场问题。虽然身为中国人,但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为美国利益考虑。判断一切问题的逻辑就是美国好,中国坏。他们对中国的某些事情有严重不满,于是,就彻底站在美国一边,希望靠美国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目的。至于实现他们的目的,中国人民要流多少血多少泪,他们并不在乎。
对这类人,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与谋。还好,我现实的朋友中,这类人几乎没有。
非洲国家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其消费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在非洲有许多投资和商业机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非洲做生意和投资的8个商业实践方向及投资机会,后续还将盘点更多,欢迎持续关注。1.包装食品制造 有两个原因使食品加工和包装食品制造在非洲成为有利可图的业务。首先,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消费者的需求在增加...
迪拜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机会的非典型“新兴市场”,拥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各种全球顶级基础设施,比如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以及每晚动辄几千美元的帆船酒店。因此,不少外国人前往迪拜淘金,其中就有中国人。迪拜是中东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市场,很多中东、非洲的批发商选择到迪拜进口中国的一些小商品,中国生产的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小玩意只卖差价就可以赚不少,部分中国人在迪拜从事这种生意,有的人租个十平米的小摊位,一年能赚150万以上。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但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英语口音和用法。如果你想要提高你的英语水平,或者想要了解不同的英语文化,那么你就需要学习和区分这些不同的英语口音。英语世界中最常见的四大口音: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发音的区别发音是区分不同英语口音的最直观的方式。
我国青年失业率过去几个月连破新高,部分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非洲。《中国青年报》星期三(7月19日)的一个报导就介绍了其中两人,都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叫张扬的男生,在投了1600多份在线简历、50份线下简历后,终于找到一份远在非洲、年薪20万元(人民币)的工作,另一个是学会计专业的女生李薇薇,在中国国内找工作遇阻后,也下定决心找一份非洲的工作。
10多万中国男人在非洲务工,为啥有些人不愿意回国了?原因很现实你可能听说过,有很多中国男人去非洲打工,有的甚至在那里定居了。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那么一个落后、贫穷、危险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呢?其实,他们的选择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生活成本低首先,非洲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于中国要低得多。
为了您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为了您能及时看到更多有趣的内容,点个“关注”,我们会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近期,全球舞台上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些事件的发展变化无常,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伴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动荡和持续不断的战争,大量的乌克兰人被迫离开家园,在寻求更安全、稳定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问题。
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长期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总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达到了30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外国人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超过了76万人。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已经更换了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和逾期滞留者,那么获得长期居住身份并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大约接近100万人。
华夏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有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延续。在这片土地上,也融合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明。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也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曾经不同民族的人,也早就认同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开封犹太人社区的一员可是在新时代的生活中,河南开封有一大批人,却突然得知自己不是“根正苗红”的中国人,而是在很多年前移民到此的犹太人。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筷子来进餐,少说也有30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筷子并不是有什么特定的人发明的,而是人类慢慢进化演变出来的进食方法,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远古世代的汉族就已懂得用树枝夹取食物。筷子有许多种名称,在先秦时期称作“ 挟”, 也作“荚”,在商纣时期称筷子为“箸”。而在明代时期,“箸”与“滞”谐音,船家怕自己的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著”为“快儿”,意思是让船跑快一点,而流传久了,士大夫们也称之为“快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其中,美国是一个吸引了大量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国家。那么,现在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美国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