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有投票
末尾链接为(美国印第安人血泪史)科普文章
隔着台湾海峡,极目远眺,对岸是台湾。
也许当你站在厦门的鼓浪屿,还可以吹着海风,眺望海浪汹汹中金门岛的那一边......
福建人对于移民台湾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作“过台湾”。
厦门鼓浪屿,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和厦门岛、金门岛隔海相望。此地有东西方风格各异的建筑,且保存良好
事实上,自中国古代起,从中国大陆举家带口迁去台湾岛的行为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号——过唐山。
在今天的中国台湾,就有这么一句谚语:“唐山过台湾,心肝结归丸”,说的是当年挥泪母亲故土的台海移民心内难以言喻的无奈与纠结。
从厦门鼓浪屿远眺,可以看见中国台湾当局管辖下的金门岛
这里的这个唐山当然不是那个河北的那个钢铁铸成的城市唐山市,而是指代“大唐的江山”。因为最早出现这个名号时,大唐还处在四海咸服、八方来朝的中心。
台湾岛,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358万人,省会台北,人均gdp16万人民币
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台海移民。当年,一群先民准备好了背井离乡,他们最后的告别只是望一眼最深情的故土黄地,挥手抓一把母亲的土,而后抬头望向大海汹涌外的那片绿色岛屿,踏上风雨震震的破船,这就是过唐山。
台湾的移民史说长不长,比不上非洲智人筚路蓝缕地散布世界的年月,说短不短,较之欧洲人挤在甲板上飘洋过海地扎根美洲绰绰有余。
位于台北的泉州氏族祖庙
移民来自五湖四海,真正的四海为家,其中以南方为大,北方为小。
而最大的移民部族是闽粤两省的先民,而在这二省中选个大的,则为与台湾一海相隔,一衣带水的福建省,再认真点,往里再钻下去,就是闽南先民(泉州,漳州,潮汕部分地区等地)。
而到了台湾后,泉州和漳州却在台湾打了一“架”,而这一“架”一打就是三百多年,其中大规模大规模的械斗是从1769年到1865年,这就是被掩埋在厚厚灰尘中的——漳泉械斗。
断断续续的,从晋代开始就已然初有端倪。但真正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拍到台湾海岸之上的时间已然是明代,而且还得让我们从荷兰人和大英雄郑成功说起。
郑成功雕像,位于泉州
台湾的原住民是“像阿里山的树木,像浊水溪的鱼群”一般的高山族,高山族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是泛指台湾中南部山脉群中生活着的数百个南洋族裔民族。
他们就是蒙蒙山雾下掩盖舂山叠嶂间那些零零星星的点起篝火里,扎下群落的台湾原住民。
《赛德克巴莱》剧照,台湾高山族之赛德克族
在荷兰人于17世纪从海浪中杀出,登陆台湾之后,发现这片长满椰林,白沙枕着蓝海的岛屿太过巨大,而这里的原住民太过桀骜且太少。
台湾岛卫星视图
带着枪炮不带农具的荷兰人想出了一招:招纳中国大陆汉人来台。
荷兰人侵占台湾岛
当时的台湾没有什么汉人,只有大约1500多名福建渔民,短暂停留,只为捕海鱼而已。荷兰人在台湾驻守着2200多人,他们脑子不傻,算了一笔账,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或者欧洲招揽移民都不如从大陆招人划算。
这与那些愿意颠沛异乡的福建人不谋而合,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个树一般的民族,扎根哪里,繁荣哪里。
电影《赛德克巴莱》剧照,原住民与和汉民
荷兰人给的条件是每个月6到15先令,大量的福建年轻力壮的游民或者赤手空拳的破产农民就踏上了他们眼中吃人,被唤作”黑水沟“的台湾海峡上的渡船来到台湾。
这一次移民潮连同郑成功据台后的浪潮,成为第一次大规模台湾移民潮,是为闽南人“占领”台湾打下了基础。
适逢满清入关,畏惧满人的明朝遗民在1644年后,趁着郑成功驱除荷兰人而入台。特别是大量福建遗民,都随着随着国姓爷到了台湾,达到第一次台湾的人口巅峰,几个月净增3万多人,台湾的军民达到10万之众。
福建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示意图
而在今天的台湾2300多万人口之中,百分80的祖籍都是来自大闽南地区的泉州府(泉州,厦门)和漳州府(漳州,潮汕部分地区)。
如果说台湾是一碗白米饭,那么闽南血脉就是那一桌风生水起的筵席。没有了他们,这碗饭将会平平无奇。
闽南地区地图,清朝时期
郑氏在台湾很快站不住脚,泉州人施琅擎着大清的旗子来到台湾。
施琅
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台湾军民还是宣布”愿率举岛归若大清之臣民“。
当时福建沿海十有九成的居民不事农桑,因为这山水崎岖的恶地实在耕不了,而彼岸的台湾鱼米丰饶。
清初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潮接踵而至。
乌鱼子,一种福建渔民在台湾海域捕获的乌鱼之子所作的上好海产品
没错,还是闽南人居多。
早在随着国姓爷来到台湾的人群中,泉州老乡们聚集在以台北为中心的台湾北部,而漳州老乡和客家人在以嘉义为中心的台湾南部。
台湾地图
明末开始,由于土地,水源,林木,狩猎等生存资源的争夺,在台湾中西部已然爆发了零星的械斗。大者纠集百人,小者几十人而矣。泉州氏族和漳州氏族虽然在生存资源上的冲突是明刀明枪的,但其实在冲突中已经暴露出一个问题。
两个氏族的血脉矛盾。
真正大规模的漳泉械斗开始时,所有汉人都已经垂了辫子了,那已然是清朝在台湾站住脚的年月了。
从明末直到清初,台湾的人口不断地暴增,根据《台湾府志》载康熙年间起,大概有20来万闽人渡台,康熙年间的人口不过1900来万。可以看出,当时福建的人地矛盾已然很突出。
无地可耕,就找不到老婆,找不到老婆,就成不了家族,成不了家族,就没有香火.....
福建客家土楼,位于龙岩
他们大多大多是从闽南背水而来的赤脚汉,用闽南语说就是"罗汉脚“,说白了也就是那些游手好闲,没爹没娘,没儿没女,没个媳妇热炕头的游民。
乾隆年间,台湾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潮汹涌来袭。
虽然清朝皇帝明令禁海,不让沿海居民渡海谋生。
但是政策能禁得了万里海疆,禁不住渴求生存的世态人心。
乾隆爷忙着下江南,而闽南人忙着渡台湾。
乾隆一朝,台湾人口剧增至400万之众,这和当时总人口激增3亿的现实分不开干系。不少闽南先民死于海峡之中,汹涌澎湃的“黑水沟”吞噬不了追求未来的心。
台北龙山庙,清代移民所建
当时的台湾移民最大头的还是闽南人,就是前文说过的泉州人和漳州人,还带着点客家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看地图就知道,那也是个土地拥挤的地。
台湾平原分布
矛盾出现了,总避免不了血腥事件。
最开始的械斗是泉州人发难,由于泉州氏族人多势众,而且大多更为富裕,需要的土地产业更多,又由于泉州在历史上的抗鼎之地位,作为福建经济中心,文化古都的泉州自然看不起无名无闻的漳州。
当时的漳泉人口分布非常复杂,泉州宗族多居住北部沿海和台北盆地,已经中部沿海地区,而漳州宗族则占据嘉南平原,宜兰平原等较为内部的平原地带,而台南一带则为漳泉混居。
很复杂是吧?但只要记住两个趋势——泉州人主要居于沿海和北部,漳州人主要居于内陆和南部即可。
械斗之原因何为?土地,水源,宗庙,市镇,文化,习俗,甚至包括闽南语的腔调问题,都可以大打出手,但总而言之是为了——生存。
漳泉械斗
清代的福建省官员張集馨曾说过:闽省百八十宗族,泉,漳民风剽悍,械斗不息,百年而来未止也。
红色为械斗最严重的地区,都是一些混居的大城市,从北到南是台北,新竹,嘉义,彰化
看,原来在福建省时,他们已经是打得不可开交了。就好比在美国互相搏杀的印第安族群。台湾的漳泉械斗不过是矛盾激化下的延续。
福建人对于宗族血亲的概念看得很重,可以说是饭可以不吃,但是族里有事不能不帮。
在台湾时,古早已然有泉州和漳州人建立的大氏族,后来的移民到了也就自动站队,他们结社一并。往往带着农具,棍棒,铁枪,刀剑,甚至土制火药和枪械互相搏杀,烧毁房屋和宗庙更是”得心应手“。
台湾总兵压根没办法治理,为此引咎辞职者大有人在,总兵和总督管不了,地方官当然是”各家自扫门前雪“。清代时的台湾更像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宗族社会,说来也好玩,历史在台湾开了倒车,回到了氏族首领一呼百应的岁月里。
记录在册的大规模械斗就有上百次,比如1783嘉义大械斗,1806新竹大械斗,1844台北大械斗,1855淡水厅大械斗等等,漳泉也是各有胜负,但死伤者非常之大,诸如1855淡水厅大械斗死伤者过千。在这些龙蛇混杂的大械斗之中还出现了一些不安的因素,比如借题发挥的台湾反清的三大民变以及天地会的借机行事等等。
械斗
更别说那些一天时长的小械斗。
从漳泉两大宗族械斗,到漳泉内部的宗族械斗,无休无止。
1895年,台湾巡抚唐景崧离开台湾
这些械斗断断续续,大大小小,一直持续到了日本侵略台湾和民国之初,由于部族长老和乡绅的调停,加上官府的戒严,在清末时械斗已然开始收敛。到了日本侵略台湾的年月里。由于共同的压力,漳泉械斗也渐渐平息,心里的家国大义取代了宗族情节开始转而抗日,奈何......
台湾清末汉民抗日
世人不该只记住台湾原住民的雾社起义,也该看看台湾汉民们的抗日之举。
台湾清末汉民抗日
但漳泉之间矛盾的烈火仍然燃烧着。
台湾人有一些传说,诸如怪力乱神式的漳泉宗庙鬼魂械斗之类。据说台北龙山庙会在中元节显出漳泉先民之魂械斗的诡异场景......
当然都是些无稽之谈,但可以能看一些当时历史的影子。
宗族是一个避免不开的词汇。
虽然漳泉械斗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土地和生存压力。但在这个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宗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因素,福建的宗族保持非常之好,我甚至还可以找出我们这个家族的族谱(本人莆田人),而关于漳泉械斗这样一件鲜有人知的历史,更是不必多说。
虽然械斗大为不可,但在后期漳泉放下成见,一心抗日也可以看出宗教对于中国人的凝聚性,现如今的中国,很多人已然数典忘祖,家谱传世长难道只能算是一句空话吗?
不可!
福建
如果你把身体交给四海的他乡,请记得你要把灵魂交给氤氲香火的祖庙,写在家谱里的名字将永远熠熠生辉。
湾湾:台胞申请在大陆定居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京京:(一)提交书面申请。委托亲属代办的,还须提交委托书;(二)提交填写完整的《台湾居民来大陆定居申请表》;(三)提交申请人2张正面免冠彩色近照(规格:33mm×48mm);(四)交验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其他旅行证件,并提交复印件;(五)交验有效的台湾身份证件和出入境证件,并提交复印件;无原件的,须提交经台湾公证部门公证的台湾身份证件(正、反面)和出入境证件复印件;
中国台湾网7月11日讯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移民部门今(11)日会同相关机关共同审查“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大陆学生访台案”,经台教育部门、陆委会以及移民部门联合审查会决议,同意37位大陆师生赴台参访。台移民部门称,对于两岸青年交流“乐观其成”,疫后迄今已陆续开放陆生学位生、交换学生及短期研修生赴台,也呼吁邀请单位在相关活动上能妥为规划,以维护校园安宁及安全,确保健康有序的学子交流,促进两岸良性互动及和平稳定发展。
你是否想过移居香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拥有繁荣的经济、优质的教育、多元的文化和便利的交通。香港也是一个移民的热门目的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申请移居香港,享受香港的高品质生活。香港夜景但是,你知道移居香港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吗?你知道2023年最新版的移居香港指南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就要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机会。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27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生于1988年,台湾人,祖籍广东饶平。我曾在上海管理三家餐厅,后来又到长沙打拼,至今已经11年。这期间,我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发现,在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方面,台湾跟大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这也是我喜欢的。我祖先根在大陆,以后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做喜欢的事,见证更多精彩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话题是:大陆如何移民香港?香港,这个东方之珠,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香港不仅有繁华的都市风光,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的社会环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物流和创新中心,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圈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移民香港可以保留内地户籍吗?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前景广阔,让很多内地人向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移民香港后不想放弃内地身份,那么如何保留内地户籍呢?
香港是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同时香港也是国际重要的金融、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更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香港顶尖的医疗设施等等一系列优势,都让很多大陆居民为之向往。那么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咱们大陆居民移民到香港有哪些途径?分别对这些方式做一个详细的梳理,方便大家参考!途径一:香港优才计划,也称“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圈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移民香港可以保留内地户籍吗?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前景广阔,让很多内地人向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移民香港后不想放弃内地身份,那么如何保留内地户籍呢?
为什么很多人都渴望有个香港身份?香港被称为“中国自由之港”,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这里和内地文化相近,语言相通,同时税率较低、没有外汇管制,有稳定金融体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非常多的优势,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的内地朋友申请香港移居。那香港身份究竟有哪些福利待遇?1、可享受12年免费义务教育,并且都是双语教学。
澳门特区政府最新颁发的《人才引进法律制度》于7月1日正式生效。相较于香港的常住要求,澳门身份转永居更加简单,这项制度为澳门重新开放了明确的移民和居留身份通道,为各界人士提供了全新的机会。澳门身份申请的优势1.申请获批后可获得澳门居留许可,续签7年即可获得永居身份。2.配偶及子女同时享有身份待遇。3.无需常住澳门也可以成功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