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炒牛河湿炒面,绿豆汤红豆沙……《寻味东莞》第三集,道出了生活在东莞的人们有着别样的深夜快乐。
位于万江万福路的柠檬树餐厅,从1997年开始就与附近一带的街坊度过了许多个美妙的夜晚。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这种充满情怀的味道依旧热情不减。熟悉柠檬树的人,必点的是干炒牛河和冻奶茶,但这里的深夜美味,又岂止这些。
干炒牛河
最讲究“镬气”
一碟小小的干炒牛河,不单单是美味那么简单,它不仅能检验餐厅师傅的班底如何,还代表着广东的饮食文化。在陈少晶和其丈夫主理的柠檬树餐厅,干炒牛河是一道备受欢迎的特色美食。
“干炒牛河讲究镬气,必须猛火快炒。均匀之余,手势不能太快,不然河粉会碎掉。油分也必须准确控制,太油腻不好吃。”从开店到打理,陈少晶对柠檬树付出了全部心血,对食客喜爱的炒牛河口味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牛河是广东人的叫法,牛指牛肉,河指河粉。色泽油润亮泽、牛肉滑嫩焦香、河粉爽滑筋道、盘中干爽无汁、入口鲜香味美、配料多样丰富。
陈少晶说,师傅的刀功也是关键,牛肉的大小、厚度是否均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验。就连配菜也要切得刚刚好。切好的牛肉要经过简单的腌制,腌制时间上也要把握好,腌的时间不够,牛肉不入味;时间太长,腌太过了,味道和口感都差。
柠檬树出品的炒牛河,分量大,足够两个人吃,一股带着烟火气的香味直冲鼻腔。牛肉经过大火快炒,鲜味和水分都完美锁住。“一定要趁热吃。”陈少晶提醒说。
入口的牛肉鲜嫩多汁,但别忘了河粉才是真主角,每一条都色味均匀,忍不住赶紧吸一口,河粉干爽有韧劲,而且一点都不觉得油腻,口腔内淡淡的酱油香味令你回味无穷。
湿炒面:外圈面条要炸得酥脆
除了干炒牛河,还有一盘湿炒面也是叫人难以割舍的深夜美食。所谓湿炒,并不是用水炒,而是先将面炒好,再将预先准备的特制酱汁淋在面上,最后加上时令蔬菜。
吃之前用筷子捞匀,令牛肉汁与每一根面条接触、吸收,这样吃起来就不会像一般炒面一样太干,同时又可以品尝到酱油炒面的滋味。
“面必须是鸡蛋生面,有咬劲。大火炒的时候,要用老抽均匀上色,生抽的量要适中,太咸会影响口感。炒的时间过长则容易焦糊,面条要保持干爽柔软。”陈少晶介绍说。
湿炒面的最大特点是外圈的面条炸得酥脆,中心的面条则融合酱汁变得香浓顺滑,入口瞬间层次鲜明,欲罢不能。
其他深夜美食推荐
柠檬树的烧鹅濑粉也是出了名的料足。高汤浸泡出来的濑粉,每一根粉条都注入了浓汤的活力,再配上一叠新鲜烘烤的烧鹅,略带甜味的烧鹅汁淋在表面,这种经典的搭配,就是人间美味。
如果说东莞最著名的美食,糖不甩必须榜上有名。这里的糖不甩可是让许多食客慕名而来哦。糖不甩的做法相对简单,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皆宜。
金灿灿的外表,香酥内软,鸡蛋与黄油结合的香味,炼奶搭配甜腻的口感,一口一个,让人欲罢不能。
东莞人饭后最爱的甜汤。红豆熬汤会出沙,加入陈皮或者栗子,可中和红豆沙的甜蜜之感,淡雅而芳香悠长。
夏天到了,来一份奶香浓郁、入口嫩滑的双皮奶,唇齿留香,最是解暑。
羊湖在哪儿?在西藏。马江在哪儿?在福建。牛河在哪儿?在餐桌!牛河的全称是:干炒牛肉沙河米粉。八个字,前四个没问题,后两个也没问题,只有“沙河”两字需要稍微解释一下:那是广州市天和区所辖街道的名称。沙河米粉,自然是指沙河出产的米制品。其卖点在于: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有人考证,沙河粉在1860年传入马来西亚;民初时沙河镇的米粉已远近闻名,诞生了一批河粉名店……
干炒牛河湿炒面,绿豆汤红豆沙……《寻味东莞》第三集,道出了生活在东莞的人们有着别样的深夜快乐。位于万江万福路的柠檬树餐厅,从1997年开始就与附近一带的街坊度过了许多个美妙的夜晚。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这种充满情怀的味道依旧热情不减。熟悉柠檬树的人,必点的是干炒牛河和冻奶茶,但这里的深夜美味,又岂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