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
除此之外,在河南、山东、河北的很多家庭里,都会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打开族谱就能发现,这些人大都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就连民国时期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都说自己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有关洪桐大槐树移民的故事有很多,但故事中一定会出现两个名词,一个是“大槐树”,另外一个就是“老鸹窝”。正如广为流传的歌谣那样: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初确定的山西移民一共持续了近50年,共计812个姓氏走出山西,这其中有你的姓氏吗?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被元朝统治者压榨了百年之久的百姓们纷纷扛起了起义的大旗,随后星星之火便以燎原之势在华夏大陆上凶猛的燃烧起来,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起义的战火从四川、湖北一路烧到了江苏、浙江、安徽以及山东。原本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迅速变得荒凉起来,往日里肥沃的农田也已是荒草遍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又连续数次决堤,河南、江苏、安徽变成了一片汪洋。一时之间,这些美丽而又富饶的地区变成了赤地千里,百姓们更是十不存一。
就好比如说有名的扬州,遭遇了各种灾难后扬州城里就剩下18户人家了。
虽然朱元璋最后成功打下了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但此时的大明仍然是千疮百孔,尤其是因为战乱和天灾导致的人口减少,更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户部郎中刘九皋递上来一封奏折,上面写着:
“狭乡之民,迁于宽乡。自兵后,河北居民鲜少,应将山东、山西之民迁居于此。”
什么意思呢?
山东和山西的老百姓最多,应该把这里的百姓迁往百姓稀少的地区。
看到奏折后,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实施移民计划。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山东、山西都移民,还是只选择一个省移民呢?
山西境内虽然有着众多的丘陵和山地,但是却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发展农业非常占优势,又因为太行山的阻隔,所以山西既没有受到兵灾影响,也没有受到天灾破坏。
正是因此,元朝末年时河南、河北的很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和天灾,纷纷迁徙到了山西,这也导致了山西人口在短期内出现了暴涨。
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的时候,河北、河南两个省的人口加起来只有380万人,但是山西一地的人口就已经有400多万。
只不过山西境内可开垦的良田非常有限,所以便出现了人多地少,很多人无地可耕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把山西多余的人口迁回河北、河南,自然是上上之选。
那么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让山东移民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洪武十四年,山西人口达到了403万。洪武二十四年,山西人口441万。同样是洪武十四年,山东人口为519万。洪武二十四年,山东人口更是达到了567万。
由此来看,山东的人口要比山西多很多,怎么看都应该选择山东的,而朱元璋最终还是舍弃了山东移民计划,其原因也很简单。
山西境内多崇山峻岭,可开垦的良田并不多,但山东境内不但土地平缓,土壤肥沃,而且沿海气候也特别湿润,500多万人生活在山东的土地上,是完全没有压力的。毕竟在西汉时期,山东的巅峰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700多万人,占据全国人口的30%。
由此来看,山东的人口虽然多,但是却不用往外迁,恰恰相反,还要移进来一部分人,因为当时山东的东昌府是极度缺人的。
于是朱元璋说了这样一句话:
山东地广,民不必迁。
随后朱元璋下令:
山西泽州、潞州等境内没有田地的百姓尽数迁徙到河北、河南、安徽以及山东的部分地区。
为了鼓励人口迁徙,朱元璋还规定,只要山西老百姓服从政府安排,便可以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而且还给20万大明宝钞的安家费。大家千万不要以为20万很多,其实也就够买点农具。
自此,轰轰烈烈的山西大移民拉开了序幕。
为了方便管理,朱元璋命人在山西洪桐广济寺设立“移民管理处”,百姓们要来这里登记,然后领取安家费。只要钱一到手,这些百姓们就要在官兵的监视下离开山西。
对于很多山西人来说,最难忘的一幕或许就是广济寺中那棵巨大的老槐树以及老槐树上数不清的老鸹窝。也正是因此,在很多的移民故事里都会出现这两个“地标性建筑”。
1373年移民开始,一直移到了1417年,皇帝也从朱元璋变成了朱棣,历时近50年,移民工程才算是彻底完成。
那么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移民,到底移走了多少呢?
很多人都说移走了近100万人口,光是姓氏就多达812个,像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等,多到根本数不过来。
不过在本次大移民中,李、张、王、刘、陈、杨、赵、黄、周、徐等是主要的姓氏,诸葛、欧阳等复姓也有很多,毕竟有800多个姓氏呢,其囊括的面是非常广阔的,相信里面也会有你的姓氏。
明初山西大移民的主要迁入地就是河北、山东、北京、河南。尤其是河南的开封、南阳、洛阳等地区,迁入的山西百姓是非常多的。根据后来的查访,这些地区老百姓的祖籍大都来自于山西洪洞。
明初移民历时半个世纪才宣告结束,大多数的山西百姓都能够在新环境中定居下来,然后开枝散叶,代代相传。
但是200年过后,到了明末时期,天下再一次大乱,清军一路南下,原本生活在河北、河南等地区的山西移民,被逼无奈只能进行第2次迁徙。
这一次迁徙的范围就更加广阔了,有的人跑到了云南贵州,有人跑到了广东广西,还有人跑到了福建台湾,最后甚至有人去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无论是清朝末年还是民国时期,战火一直在神州大陆熊熊燃烧。为了躲避战乱,百姓们的迁徙变得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最终出现了“山西洪桐移民遍布神州大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山西移民后代的局面”。
那么怎么来判断是不是山西移民呢?
先来了解一个传说。
明初的山西大移民本质上就是大明王朝的强制性行为。在那个年代,老百姓讲究的是故土难离及落叶归根,想让他们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自然是非常难的,所以很多移民在半道上就会逃跑,成为流民,然后再想尽办法回到自己的祖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明政府制定了很多严厉的政策。
首先,在移民的过程中,老百姓的双手会被绳子反绑在身后,感觉就像是在押送犯人。
每当老百姓想要上厕所的时候,就会大声地呼喊押送官兵:
“官爷,给我解开手,我要上厕所。”
但是很快官兵就听够了,老百姓也喊够了,所以直接简简单单地喊个:
“我要解手!”
于是乎,解手便成为了上厕所的代名词,而这种称呼习惯则是专属于山西移民的。
除此之外,在移民之前,官兵们会把老百姓右脚小拇指的趾甲割成两半,这么做的用处就是为了防止老百姓在路上逃跑,毕竟被割成两半的脚趾甲是非常好辨认的。
正是因此,那些把上厕所称为解手的,右脚小趾甲是两瓣的人,就会被认定为山西移民的后代。这就是“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说法的由来!
这些移民来到新的居住地后,所见都是一片荒野,他们只得重新修建房屋、开垦荒地,闲下来时他们也会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
但是,他们没有现代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没有自由回乡的许可。他们只能通过回忆或者寻找与家乡相同的物品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像在房前屋后栽上的那一棵槐树!
山西移民的后代到了如今也早已经遍布全国,海外也有着他们的足迹。但是每每聊起山西洪桐的大槐树以及老鸹窝的时候,相信都会勾起每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
每年的4月1日到10日,是洪洞大槐树的“寻根祭祖节”,自1991年首次举办以来,到此认祖归宗的人数以万计。
虽然当年的那棵古槐早已不在,但它同根而生的第三代槐树依然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就像当年的洪洞大槐树移民一样,生生不息!
这就是家在华夏,根在山西的洪洞大槐树移民!
房价的走势一直是一个永恒不衰的话题,房地产可以聊个几天几夜,在各种平台上经常看到有人说房价要下跌了,下跌10%、20%、30%,甚至还有50%。在身边就没有听说过房价有如此大幅度的回落,只看到房地产企业整体销售业绩不如从前,当然房价回落对于未购房的人群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到房价走势也可能不一致。
前几天学姐提到,在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中,在英国的生活成本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详情请回顾:2023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炉!伦敦竟比中国香港低那么多?不过,加上高额的学费综合来看,留学成本一下就上来了。而且,在英国院校中有的专业学费一年竟高达60万人民币,随着学费和汇率的越涨越高,上限也在不断突破。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不仅仅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使得英国的很多地区都常驻在“宜居城市排行榜”上。因此有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将目光落在英国,想要移民成为真正的英国公民。今天签之家就为大家整理一下英国现在最新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中国有多少人移居美国?据美国移民局数据,2022财年共有102.3万人获得了美国合法永久居民身份,其中包括5万至6万名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就是说,几乎每30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这片土地。在定居美国的550万华人中,一半以上拥有大学文凭。这表明,高学历人群在移民群体中的普遍性。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代表着庞大的数字。
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除此之外,在河南、山东、河北的很多家庭里,都会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打开族谱就能发现,这些人大都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元属陕西行中书省,明置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甘肃省在我国西北部,元属陕西行中书省,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宁夏在我国西北部,元置宁夏路,属甘肃和陕西行中书省,明置宁夏府,后改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明朝陕西布政使司辖八府,二十一属州,九十五县。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口三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
匈牙利是我走出国门的首站,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但十来年对贸易争端国的过多业务依赖,经过1年多的争端洗礼加肺炎疫情让我们背后一地鸡毛...匈牙利是欧洲最佳生活质量和对华最友好的安全国家之一,拥有着与东亚藕断丝连相似的文化(比如先姓后名)和热情友善的马扎尔人。如果您是一个热爱美食和旅游的人,在匈牙利您会遇到全世界有名的蛋糕,汤品,葡萄酒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准备高考的同时计划出国留学,然而,高昂的留学费用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在选择留学国家时,性价比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留学同学们应当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同时,合理规划留学预算,以获得更好的留学体验。以免经济上带来压力的问题。下面留求艺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性价比高的一些的国家,其中包括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的部分国家。
堪培拉大学是澳大利亚新兴大学之一,它创建于1967年,位于首都堪培拉。堪培拉大学因其在应用研究和教学方案上十分注重专业化的需要而声名显赫。大学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开设的学位课程国际公认,其中包括会计学、工商与信息技术等。堪培拉大学位列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93名,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436名。
犹忆当年移民时从1956年移民到现在,50多年时光倏忽而过,每当回忆起当初移民时的情景,那一幕一慕都历历在目,就象发生在昨天的事一样。01、移民缘起故乡是难以忘怀的,故乡王家庄位于大荔县境内的沙苑以南,渭河北岸,距渭河只有一两千米远,解放前属于华阴县宝积乡管辖,1955年划归大荔,相传村子是清朝时从渭河南岸的李村迁来,村庄周围滩地肥沃,林木苍郁,村中房屋鳞次栉比,典型的关中四合院,一家紧挨一家,远远望去,树罩烟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