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地方,有一座25万人口的小城,占地面积2700平方公里,与中国大一点的县城相当。这座小城市中心的地方叫做老街,非常朴实的一个名字,但是它的整片疆域,却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名字——果敢。
提起果敢,对时政新闻稍有关心的人,想必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些喜欢谈论军事话题的男性网友们,就更是如此。果敢地区虽然在主权上属于缅甸,但是整个地方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汉族人,平时交流都用汉语,生活方式也与云南的边陲小镇别无二致。可以说,如果不是护照以及地图等文件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外国,你根本不会察觉到身处果敢与中国的区别。
果敢之所以会如此特殊,是有历史原因的。时间回到晚清,这片地方,无论是从人口构成还是主权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大清领土,隶属于云南省。
然而1897年的时候,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一份《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果敢便由此划给英属缅甸,英国殖民者撤走以后,独立的缅甸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这片地方。需要申明的是,在1894年中英第一次签署《中缅边境条约》时,果敢曾被明确为大清领土,由此可见,果敢原本属于中国,以及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夺取都是事实。
土地虽然可以被一纸条约划给另一个国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却没办法举族搬迁,然而随着果敢主权的变更,他们也从原来的清朝人(中国人)变成了缅甸人。可是汉民族的属性,以及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却没办法割舍,于是果敢就成了缅甸疆域内的一个独特存在,人们说着汉语,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也与中国共通,却唯独国籍属于缅甸。
清朝对我国西南边疆地方的统治采用的是土司制,即由当地世袭的地方长官(土司)来实际管辖,曾属清朝的果敢地区也不例外。甚至一直到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入缅甸之后,当地的统治结构也没有变化,仍然是世袭的杨氏土司。
缅甸独立后,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但是中央政府对果敢这些边陲地区的影响力有限,于是果敢仍能够以半独立的方式继续存在,末任土司杨振材甚至还当选缅甸上议会的议员。
几百年间,杨氏一族就是果敢地区的土皇帝,但是这种局面,随着末任土司杨振材以及其妹杨金秀等人的隐退,杨氏在果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了。
一直到1989年的春天,一个名叫彭家声的军官在果敢发动政变,杨氏在果敢的统治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彭家声是近几十年来,对果敢影响力最大的人,号称“果敢王”,出生于1931年,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但是他只在果敢统治了二十年的时间,2009年8月8日,果敢又一次发生政变,彭家声及其支持者被赶了出去,由缅甸中央政府支持的白氏、魏氏等果敢原干部集团夺取了统治权。
然而果敢王彭家声并不是轻易言败之人,2015年,已经84岁高龄的彭家声率领部下反攻果敢,试图重新夺回统治权。尽管在全球视野下,这场战争的规模并不大,却对中缅边境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我国云南不少边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彭家声的卷土重来也没有那么顺利,尽管不断有支持者加入,却始终无法攻下果敢的核心地区老街,以至于几年来,果敢就处于战火连天的胶着状态,当地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果敢的现状以及百年来所经历的悲剧历史,可以说是英国殖民者一手造成的,然而国际形势已经不同百年以前,果敢的未来走向,英国可以说是插不上半点手,反倒是与其有莫大渊源的中国,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果敢的未来,这也是让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对于有着“大一统”思想的中国人来说,解决果敢问题的最好出路,当然就是让它回归祖国,毕竟百十年前,它就曾经是中国的领土。
不过这只能是部分中国网友的一厢情愿,除非国际形势巨变,又或者中缅彻底交恶,否则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拿下果敢这片领土的,毕竟在主权上,果敢属于缅甸是毫无争议的。然而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让果敢从缅甸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而且也不违反国际法。可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果敢独立是越来越不可能的了。
首先,果敢目前的实际统治者是偏向缅甸的,反对派虽然仍有一定影响力,其影响却在日益衰减。昔日的果敢王彭家声也已经89岁了,一旦他去世,果敢的局势就会对缅甸更加有利,因此从长远看,时间是站在缅甸这边的。
其次,中国也不可能支持果敢独立,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缅甸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是中国对东南亚扩展影响力的重要关节点,为了一个果敢而损坏双方关系,是不值得的。
最后,中缅边境像果敢这样说中文,并在一定程度上事实独立的地区还有好几个,比如佤邦,实力更是在果敢之上,因此即使形势有变,对于中国来说,与其支持难成气候的果敢,还不如支持佤邦等实力更强的政权。
自从2009年白氏、魏氏等夺取果敢统治权之后,果敢政府就开始在教育上逐渐偏向缅甸化,相信不出两三代人,这里终将与缅甸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战争的阴霾才可以从这片土地彻底消失,对于果敢人来说,这也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参考资料:《缅甸果敢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罗杰/口述小问/撰文我叫罗杰,俄罗斯人,85后。现在在俄罗斯做木材生意。我19岁那年来中国留学,几乎可以说,我的个人成长都和中国有关。谁也没想到,来中国的第11年,我和一个中国姑娘相识三个月就闪婚了。闪婚并且裸婚,很炫酷。这是我的近照,在贝加尔湖。可炫酷是要付出代价的。带中国媳妇回到俄罗斯后,一落地就啥也没有,没房没车没工作没存款,差点睡大街上。
你知道我国哪个城市日本人是最多的吗?有人可能说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或者是我们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我国日本人最多的十大城市的盘点排名,快来看一看我国的哪个城市日本人是最多的,没有想到他们日本有多少人来中国,都记得一清二楚的。日本女演员 浅草希美在我国境内日本人最多的"十大城市"
永久居留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让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可以在本国永远居住下去并在许多方面与本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永久居留的英文是permanent residence, 所以通常也称为pr。以澳洲为例,澳洲的永久居留是用一张永久居留签证粘贴在中国护照上来体现的,而欧洲各国的绿卡一般是单独的嵌有芯片的一张卡片(类似身份证)...
开放后,“不能只有一本护照”的言论得到了越多越多人的认证,尤其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获得第二身份是改善国际迁移能力和家庭保障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海外签证需求暴涨的同时,这几年却不断传来多国签证关停、涨价的消息。拿海外签证的门槛不断变高,条件也逐渐变得苛刻。海外移居难道只专属有钱人吗?其实,在三种情况下,移居也能很”划算”
上期我们一起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古村落转入近代史,中国还有三次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的。而且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闯关东闯关东说到“闯关东”这三个字大家都会想到电视剧《闯关东》,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历史上真实事件改编的。
在非洲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在非洲,有一半的将军曾在石家庄受训过。这里有令整个非洲都闻风丧胆的学院,更是被誉为非洲的“黄埔军校”,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非洲总统的摇篮。在非洲,要想走上一条升职之路,去中国深造成为了一个共识。为什么会这样呢?石家庄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当地人称为陆军学院。这所学校在培养外国政治和军队的高级领导方面享有盛誉,远超过一些国内的知名大学。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欢迎移民,有些国家拒绝移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真相,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等。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揭露这些真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移民是什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移民。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国在国际地位上也提升了很多,因此不少外国国家的人来我们中国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就进入一个高速的阶段,各大行业都十分明显。其中包括了不少黑人,对于这些外来人员来说,来中国可以有更多的机遇,可以在中国创出一番天地。然而,大多数黑人生活条件比较差,在中国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前几天,我在问答版块看到一个问题——“巴拉圭女多男少好找老婆,巴拉圭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我从前面那句话就感到这个问题不对劲,翻到回答区一看,瞬间就被惊到了,这分明就是编故事比赛啊。下面的高赞回答有这样的▼里面的图片是他们找来的网图这样的▼里面的图片是他们找来的网图还有这样的▼里面的图片是他们找来的网图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