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地方,有一座25万人口的小城,占地面积2700平方公里,与中国大一点的县城相当。这座小城市中心的地方叫做老街,非常朴实的一个名字,但是它的整片疆域,却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名字——果敢。
提起果敢,对时政新闻稍有关心的人,想必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些喜欢谈论军事话题的男性网友们,就更是如此。果敢地区虽然在主权上属于缅甸,但是整个地方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汉族人,平时交流都用汉语,生活方式也与云南的边陲小镇别无二致。可以说,如果不是护照以及地图等文件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外国,你根本不会察觉到身处果敢与中国的区别。
果敢之所以会如此特殊,是有历史原因的。时间回到晚清,这片地方,无论是从人口构成还是主权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大清领土,隶属于云南省。
然而1897年的时候,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一份《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果敢便由此划给英属缅甸,英国殖民者撤走以后,独立的缅甸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这片地方。需要申明的是,在1894年中英第一次签署《中缅边境条约》时,果敢曾被明确为大清领土,由此可见,果敢原本属于中国,以及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夺取都是事实。
土地虽然可以被一纸条约划给另一个国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却没办法举族搬迁,然而随着果敢主权的变更,他们也从原来的清朝人(中国人)变成了缅甸人。可是汉民族的属性,以及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却没办法割舍,于是果敢就成了缅甸疆域内的一个独特存在,人们说着汉语,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也与中国共通,却唯独国籍属于缅甸。
清朝对我国西南边疆地方的统治采用的是土司制,即由当地世袭的地方长官(土司)来实际管辖,曾属清朝的果敢地区也不例外。甚至一直到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入缅甸之后,当地的统治结构也没有变化,仍然是世袭的杨氏土司。
缅甸独立后,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但是中央政府对果敢这些边陲地区的影响力有限,于是果敢仍能够以半独立的方式继续存在,末任土司杨振材甚至还当选缅甸上议会的议员。
几百年间,杨氏一族就是果敢地区的土皇帝,但是这种局面,随着末任土司杨振材以及其妹杨金秀等人的隐退,杨氏在果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了。
一直到1989年的春天,一个名叫彭家声的军官在果敢发动政变,杨氏在果敢的统治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彭家声是近几十年来,对果敢影响力最大的人,号称“果敢王”,出生于1931年,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但是他只在果敢统治了二十年的时间,2009年8月8日,果敢又一次发生政变,彭家声及其支持者被赶了出去,由缅甸中央政府支持的白氏、魏氏等果敢原干部集团夺取了统治权。
然而果敢王彭家声并不是轻易言败之人,2015年,已经84岁高龄的彭家声率领部下反攻果敢,试图重新夺回统治权。尽管在全球视野下,这场战争的规模并不大,却对中缅边境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我国云南不少边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彭家声的卷土重来也没有那么顺利,尽管不断有支持者加入,却始终无法攻下果敢的核心地区老街,以至于几年来,果敢就处于战火连天的胶着状态,当地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果敢的现状以及百年来所经历的悲剧历史,可以说是英国殖民者一手造成的,然而国际形势已经不同百年以前,果敢的未来走向,英国可以说是插不上半点手,反倒是与其有莫大渊源的中国,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果敢的未来,这也是让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对于有着“大一统”思想的中国人来说,解决果敢问题的最好出路,当然就是让它回归祖国,毕竟百十年前,它就曾经是中国的领土。
不过这只能是部分中国网友的一厢情愿,除非国际形势巨变,又或者中缅彻底交恶,否则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拿下果敢这片领土的,毕竟在主权上,果敢属于缅甸是毫无争议的。然而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让果敢从缅甸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而且也不违反国际法。可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果敢独立是越来越不可能的了。
首先,果敢目前的实际统治者是偏向缅甸的,反对派虽然仍有一定影响力,其影响却在日益衰减。昔日的果敢王彭家声也已经89岁了,一旦他去世,果敢的局势就会对缅甸更加有利,因此从长远看,时间是站在缅甸这边的。
其次,中国也不可能支持果敢独立,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缅甸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是中国对东南亚扩展影响力的重要关节点,为了一个果敢而损坏双方关系,是不值得的。
最后,中缅边境像果敢这样说中文,并在一定程度上事实独立的地区还有好几个,比如佤邦,实力更是在果敢之上,因此即使形势有变,对于中国来说,与其支持难成气候的果敢,还不如支持佤邦等实力更强的政权。
自从2009年白氏、魏氏等夺取果敢统治权之后,果敢政府就开始在教育上逐渐偏向缅甸化,相信不出两三代人,这里终将与缅甸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战争的阴霾才可以从这片土地彻底消失,对于果敢人来说,这也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参考资料:《缅甸果敢的历史与现状》
推荐语: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少部分富豪的手中。比如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居民,他们可能凭借着城里的一套房子,就拥有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富;那些把企业做大的人,甚至拥有了几百甚至上千亿的财富。
90后印度小伙2年狂开10000家酒店,打败如家汉庭和7天。要变天了,中国的酒店行业。90后小伙给搅翻了天,他开了一家oyo酒店,扩张速度就像开挂一样。平均每3小时开一家店,在中国疯狂裂变1万家分店,拥有50多万间客房,如家和华住两家企业足足干了20年,他们的客房总数加一起,不过只有40多万间,而oyo居然只用3年,就超越干了20年的如家华住,彻底颠覆中国酒店行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在1942年,当中国陷入日本帝国主义扩张时期,4万名中国人选择了穿越东海,踏上了移民之路。移民的梦想与憧憬让他们忘却了敌人的侵略和苦难生活,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远离家园的日本。然而,这样一段离奇而险恶的历程,注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将维系在噩梦与人性抉择之间。这批中国移民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动机。
日本人在中国人口最多的10大城市,你的家乡有上榜吗?有一个地方竟然有将近6万的日本人,而天津上榜据说和板栗有关,这又是为什么呢?日本人在中国天津榜上有名,竟和板栗有关?首先来看日本人最多的第10名城市,广东东莞,据日本外务省的数据统计,东莞有3000多名日本人,作为我国发达的沿海城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会选择来到这里工作生活甚至是定居。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政策有大动作!900万外国人急欲移民来华,你怎么看?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900万!这是中国境内外国人居留证件持有者的总数。这些外国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商人、专家、艺术家、运动员等等。
秦宽,独立撰稿人,长期关注城市化、公民权利等议题“士绅化”(gentrification,指以将富裕移民迁入的城市升级策略)虽令大城市的面貌以旧换新,却也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笼上了一层阴影——当一纸政令送到面前,他们无奈收拾家当、被迫从城市返乡,唯留下落寞的身影。这是当今中国大城市转型的一个侧影。只是,当打工者们默默还乡时,鲜有人关注这大规模的撤退的背后昭示着怎样的制度逻辑。
(马来西亚《中国报》) 中国侨网1月1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一巫裔父亲衷爱华文,因此为让孩子接受华文教育,今年如愿送幼子到东猛华小就读,成为该校唯一新生。位于东猛新村的东猛华小,今年重复7年前情景,迎来一名来自甘榜普丁原住民村的一年级巫裔学生拉法里,他也是今年该校唯一的非华裔学生。
当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时候,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够了。如果自身能力出众,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本领时,就要肩负起回馈社会的责任。但是近年来,这样的思想逐渐的淡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海外移民。我国海外移民人数1073万,位列世界第三,移民潮盛行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移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杀疯了!杀疯了!中国这10道美食在国外杀疯了!甚至有一道美食,在卡塔尔世界杯更是超级火爆!各国球迷吃过后纷纷称赞:“yyds!吃着中国菜看着球赛,美哉!美哉”!您知道是哪10道吗?今天咱们盘点一下,在国外火爆的10道中国菜!第十道 小笼包小笼包起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是著名的江南传统小吃。小笼包
很多人都认为移民后就是外国国籍,但其实移民和加入外国国籍是两个概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移民政策。成功移民后获得的移民签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居留身份;永久居民身份;护照。很多人为了换个教育环境、医疗环境、居住环境、去海外投资买房、税务规划、开公司等各种原因,需要办理移民,有的国家只有入籍政策,所以要移民这个国家就只能换国籍,但大部分国家可以办永居,要不要入籍大家可以选择。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