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官网新闻截图
近日,加拿大移民局针对香港居民又一次的开闸放水了,此前香港居民如想移民加拿大,直接申请pr则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一:过去三年内加拿大的专上院校毕业
二:过去在加拿大或者海外机构有过专上学习并毕业,且在加拿大有过至少一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
现在,根据最新消息,取消了第二条里的学习经验,变为只要在加拿大有过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或者你来加拿大工作一年就可以直接申请pr枫叶卡。
图片源自网络
近期动态
时间来到2023年,加拿大移民局接连出台了若干“利好”政策,此消息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能察觉到未来风向的变化,下面我们简单细数分析一下。
01
延长工作签证
为了缓解本地劳动力市场的不足,以及配合家庭团聚计划,加拿大移民局延长了符合要求的毕业工签、配偶开放工签持有者的签证时间,最长增加18个月。
分析:此消息有利于目前正在毕业后找工作或进行夫妻双打移民的人群,使他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完成以工作进行移民的事宜。
官网截图
官网截图
02
开放lmia工签持有人的配偶工签
为lmia工签持有者的配偶提供开放工签申请,从原来的农业类、阶段类、季节类的限制,转为农业类、季节类、低薪类。但随着政策的开放,移民局首先开放第一阶段,就是中高薪人才的配偶可以获得,第二阶段将开放低薪类持有者配偶,最后去商讨农业类配偶是否开放的可行性。
分析:此举方便了雇主担保来加拿大工作移民的配偶,使其有机会在加拿大获得同样的工作许可,并且此签证为配偶的开放工签,即不限制工作领域可以自由寻找工作。
官网截图
03
工签可当学签用
曾经工签持有人如果想学习,只能参加6个月以下的培训,如果超过6个月则需要单独申请学习许可(学签),但此消息放出后,工签持有人可以随意去学习自己想学的内容了,但是所学习的时间不能超过工签现有时间,否则依然需要办理学习许可。
分析:此消息对于lmia工签持有人无关痛痒,但是对于毕业工签持有者为了ee加分,可有了很大的帮助。
官网截图
04
联邦农业计划
将联邦农业计划试点项目延期到25年5月,到时看效果,是否继续延期尚不可知。
加拿大农业食品试点项目,agri-food pilot 是旨在解决加拿大农业食品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为有经验的非季节性的特定行业工人提供了移民加拿大的途径。
只要来加拿大养花、种菜、放牧、肉食品加工、屠夫、农场管理,获得此类lmia满足工作一年,且高中以上学历,最低英语clb4分便可申请pr枫叶卡。
分析:此项目全年仅有2750个名额,目前从事相关领域的将近6万余人,政策是好的,但事实是残酷的。
官网截图
05
开始全球“抢人”计划
随着疫情的结束,全球经济复苏,加拿大加快了人才储备战略的脚步,放眼全球,欧洲各国和亚洲邻国都开始了抢人大战。当然加拿大也不例外。随即加拿大颁布了若干利好政策,并提出了“加拿大科技人才战略”(canada’s tech talent strategy)。
1:将开设新的通道给创新科技人才,其中为加拿大政府认定的企业(工业创新科技类公司)雇佣,或为特定领域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员,提供最长5年的工作签证。
2:数字游民计划:凡是将加拿大作为短期数字游民工作场地的申请者,提供6个月的签证,如在加拿大申请到工作则可申请永久居留权。
3:从美国抢人,凡是持有美国h-1b签证及其家属都可以申请加拿大工作签证以便在加拿大寻找到工作及其家人也可获得配偶工签,签证时间为期3年。此举是应对美国硅谷离职倒闭潮而特设,吸引那些在美国工作受到影响的人才来加拿大工作移民,但名额目前就只有10000个。先到先得
4:更改suv签证(start-up visa)将之前的1年开放工签改为3年。
5:回复全球战略人才的签证处理时间(global skills strategy)以满足目前加拿大公司急需的人才引进,高级人才签证处理时间为14天。
6:ee快速通道开启定向人才抽分,其中包括:
法语类人才、
stem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医护医疗类、
运输类、
农业和农副产品类、
工程行业类(如木匠、装修、水电、承包商等)
官网截图
官网截图
未来风向
从上相关的政策新闻中不难看出,加拿大联邦层面的风向已经从传统劳动力市场逐渐向“所需”行业类靠拢。介于目前仍是加拿大的百万移民计划年,目前其它政策以及省级层面的政策是不会有“负面”消息的,移民市场依旧处于稳定的环境中。
但随着加拿大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截至6月官方已经宣布加拿大人口超过了4千万人。
图片源自网络
有些人在想,在对于国土面积达到998万的加拿大来说,人口仅仅只有4000万人,相比之下,空缺太大啦!
可是加拿大有很多无人区,北部的严寒地带大多不适宜长期居住,多数城市和都会区都在加美边境一带。
图片源自网络
此前有报道称,加拿大统计是否“缺人”是按照劳动力市场报告以及人口密度分布来算,而不是国土与人口的平均值,而且加拿大是联邦制的国家,除了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协调出定法案外,还有省政府的自治权,也就是说,假设依2021年数据大多伦多地区人口620万且每年以5万多人的速度增加。当满足了这个地区或者这个省的标准,也许到了1500万或2000万人时,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会调整移民政策,因为人均密度在此地区已经饱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bc省和安大略省的移民政策及要求会高于其他省份,首先就是人口逐渐增加,其次因为他们也知道有很多在其它省份拿到身份的人会去这些都会区生活安家。所以对于这些省份想从他们那里获得移民资格当然也就需要有些能力才可以了。
总结:
对于想出来移民的朋友,我们首先要做到了解相关移民知识,选好为您服务的移民公司,但是基于以上不难看出加拿大的未来动向,所以说移民还需趁早。
图片源自网络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2023年加拿大移民政策和攻略的文章,教你如何快速拿到枫叶卡。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申请者。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是非常灵活和开放的,有很多不同的类别和项目,适合不同的人群和需求。但是,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是经常变化和调整的,每年都会有新的规定和要求。
说起加拿大,可谓是很多人心目中首选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的经济十分发达,并且有着相对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上加拿大的风景优美,故此吸引了大批移民者想要定居加拿大。移民加拿大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加拿大技术移民。那您知道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申请条件有哪些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申请条件有哪些?
根据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新移民现在更吃香,比在加拿大出生的同龄人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加拿大的移民配额每年都在刷新记录,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接纳大约 145 万移民;预计 60% 的新移民都是经济类别。这波新移民预计将对加拿大经济和社会产生多重积极影响,正如加鼎银行集团(desjardins)的新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注:以下信息均参考自加拿大政府官网联邦技术移民(ee)的打分体系由六大部分组成。如果你的分数在67分以上,恭喜你已经达到了该项目的最低申请标准。以下为大家详细说明:一.语言能力(最高28分)语言测试有两个体系,英语或者法语:加拿大语言测试基准(clb)用于英文测试niveaux de competence linguistique canadiens (nclc)用于法语测试
自今年10月1日开始,加拿大已经彻底开放边境,所有游客都可以自由入境,不需要打疫苗,不需要做核酸,更不需要隔离!在彻底打开国门的同时,一系列的移民政策也相继出台,加速引进新移民的步伐。最近最受关注的就是“bc省企业家投资移民”,在暂停一年之后终于重启了!!什么是bc省企业家移民bc省企业家移民项目适用于能够支持bc省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企业家。
南京市民贺女士向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反映,几年前,她通过江苏好年华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办理加拿大移民,中介费用加上生活费前前后后花了100多万元。可忙活了几年,最终移民手续也没有拿到。那这中介费用究竟用在了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2017年,贺女士经人介绍来到江苏好年华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方承诺可以帮助她移民出国。
noc代码更新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劳工厅长麦诺顿表示,仍在向联邦政府争取把安省省提名移民计划(oinp)的名额倍增,以达到近2万个,而新增名额主要会集中在吸纳技工和医护人员人才上。“2023年省提名的重点会放在医疗护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些都是安省最急需的人员。此外,安省希望在未来引进200名企业家移民,这比此前公布的100名增加了一倍。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近日更新了有关永久居民申请流程。自 6 月 14 日起,所有申请永久居留(pr)的人都必须提交生物识别信息(biometrics),无论他们之前是否曾提交过临时居留许可。目前,加拿大提交生物识别信息的费用为 $85 加元。已发布政策更新意味着移民部正在恢复大流行前的永久居民申请程序。
大家都说欧洲不是移民国,美国和加拿大是比较成熟的移民国家。可是如果在欧洲(东欧国家可以除外)某国拿到长期居留, 和美国加拿大比起来, 哪里会更适合中国移民呢?欧洲国家太多, 我只点几个度高的国家说说。我目前知道的,都说北欧国家福利,社会均富程度平均, 更接近社会主义国家, 以北欧四国 丹麦瑞典挪威芬兰为代表, 但缺点是气候寒冷, 税高 等等, 在四国之下的还有一个冰岛,不过中国人很少。
加拿大作为主流移民国家,移民政策利好,且教育资源水准也高,社会福利也很完善,所以,数十年来吸引着许多国家的人前往加拿大。移民加拿大有很多种方式,但对于大部分国内申请人而言,雇主担保移民依然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一种途径。不过,加拿大几乎每个省份都有雇主担保项目,因此很多申请人在纠结到底应该选择哪个省,这也是后台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