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后,就有台湾媒体预测,下一步大陆还将减少团体赴台旅游配额。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7月底,大陆赴台游客近200万人次;并预计,到2019年年底,赴台大陆游客将减少约40万人,旅游业收入将损失168亿元新台币。
那么,中国大陆叫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7月31日,文旅部这一“没有预警”的重磅消息,引起岛内巨大震撼,岛内各方政治力量纷纷出面表态:
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郑重呼吁大陆方面理解,“台湾人民并不等于民进党”。他也呼吁民进党当局应该谨慎面对,不应该动辄为两岸正常交流扣上“红帽子”。
国民党称,近年来,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倒退。台湾人民于去年“九合一”选举时,已然用选票表达“支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意志。
蔡英文则声称大陆暂停赴台个人游是“战略性错误”,辩称,受影响的从业者不分蓝绿县市、不分党派。
中国大陆叫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究竟有何考量?
是台湾观光业的
“霸王级寒流”?
实际上,大陆早在2008年就开放了对台旅游。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是在2011年启动的,上海、北京、厦门成为首批开放对台自由行的大陆城市,在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又先后有4批次、44个大陆城市开放对台自由行。大陆赴台个人游开放城市达到47个。这些城市基本上涵盖了大陆的主要城市。
台湾《联合报》当时预计,陆客赴台将能为台湾每年增加600亿新台币商机,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
2008年,陆客赴台人次有32万,2009年便一下跃升至97万,逼近多年来一直占据台湾境外游客最大来源国日本的数据(100万人次)。2010年,陆客以163万人次轻松赶超日本。2012年,陆客人次已是日本的1.8倍。从2011年至2015年,大陆赴台游客不断增长(178.4万、258.6万、287.4万、398.7万、418.4万)。
不仅是陆客赴台人次逐年飙升,两岸航班同时也快速增加,2009年就已经从过去的“零起降”冲至7741架次。这种热闹景象在2015年达到巅峰,全年有7.7万架次往返于两岸的航班在台湾各机场起降,平均每月6400多架次。
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也超过了当初台媒“每年增加600亿”的预期。2009年,大陆游客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数据显示,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陆客为台湾创造了3844亿新台币的外汇收入。那时候自由行启动不过一年多,就已经为台湾增加了1626亿新台币的观光收入。
台湾媒体称,陆客成为台湾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可小视。有台湾媒体预测此次事件将拖累台湾gdp 0.2%,是不无道理的。不难看出,中国大陆暂停赴台个人游的决定,对台湾观光业而言绝对是“霸王级寒流”。要知道,旅游业撑起台湾经济半边天。
从台湾地区的观光业从业者的反应就足以看出这一点。台湾知名度最高景点日月潭所在地南投县的县长林明溱直呼“完蛋了”。台东县观光协会理事长潘贵兰则称这是“霸王级寒流来袭”,估计9月之后全台旅游业、餐厅、百货公司等都会很惨,恐难避免倒店潮。台中星动银河旅站执行长蔡维郡说,停发签注,最快影响到9月开始的来客量,“今年冬天会很冷”,接下来是“淡季更淡!”
△ 中国大陆游客排长队与日月潭标志碑留影。(资料图)
台湾“观光发展协会”副理事长柯牧州估算,近年来陆客来台每人每日平均消费约6200新台币(约合1372.74元人民币),而今年8月至12月来台自由行大陆旅客数量或缩减70万人次。若按照经济学概念产业链“向后延伸效益”,每位陆客在台湾消费1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就会给整个台湾观光产业带来约2.5新台币(约合0.55元人民币)的效益。以此计算,预计下半年台湾观光产值将减少760亿新台币(约合168.26亿元人民币)。
“德国之声”曾在一篇报道中称,大陆游客下降让台湾旅游业者苦不堪言。
是对于民进党要害的
精准打击吗?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岸关系平稳友好发展的结果,是两岸民心所向、增进两岸民间交流的惠民之策。2008年5月,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陆开放赴台旅游;2016年5月作为台独旗手的蔡英文上台,赴台旅游的陆客人次止增转跌。由此不难看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也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风向标。
陆客赴台旅游经历了2009年至2015年的火热后迎来惨淡。陆客人次从2015年的400多万一路往下降,2016年是351万,2017年为273.2万,2018年是269.5万。台湾《旺报》今年初的报道称,旅游业估计,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陆客共减少361万人次,台湾至少损失了1400亿新台币。近三年来,受陆客减少影响而失业的台湾导游有3000多人。
这次大陆对台当局出手原因何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公告中直言不讳,“鉴于当前两岸关系”,那当前的两岸关系到底怎么样呢?
专门负责大陆对台事务的国台办回应了外界的疑虑,发言人马晓光8月1日应询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工作于2011年启动,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背景下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的积极举措。多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动两岸对立,严重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我相信,两岸同胞都希望两岸关系早日回到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上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能够尽快回复正常、健康的发展局面。
在台湾媒体看来,将台湾旅游业界推入困境的,无疑是民进党当局频生事端、挟洋自重、挑动两岸对抗的做法。事实上,大陆方面曾多次劝告警示过,蔡英文当局不要挟洋自重,否则会自食其果。蔡英文却有恃无恐不以为然。这就是挑战大陆底线的代价。台湾《联合报》认为,大陆此举是政策更是风向,“接下来的半年,大陆还可能有所动作”。
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等做法让两岸关系迅速降温,是导致两岸关系停滞甚至倒退的罪魁祸首。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称,事实上不断给两岸正常交流制造障碍,甚至通过政治恐吓横加阻拦的正是民进党当局。就在7月31日,民进党“中常会”还举办“应对红色渗透”的专题报告会。
民进党是台湾地区执政当局,台湾地区发展的好与坏都与民进党脱不了干系(民进党在野之时就是这么说的)。可以说,如今的两岸关系和台湾地区的现状都是由民进党当局一手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那么问题来了,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是对民进党当局要害的精准打击吗?其实不然。大陆向来重视并期待两岸关系稳定友好推进,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积极举措,对台湾地区让利就是对中国人让利。因此,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并不是在打击民进党当局,而是一种明确的提醒——蔡英文当局要为自己的台独行动买单。
台湾《工商时报》认为,蔡英文当局一再发出“恐中”言论,当前民进党当局频频挑起两岸对抗,自由行陆客在台言行若被消费、渲染,甚至可能会被操作成“大陆渗透”或介入选举,大陆自然需要防范。而且随着选情白热化,台湾社会恐激化对立,自由行陆客身处其中也存在人身安全隐忧。不得不说,台湾媒体看得很透彻。
是对台湾向美国
求购武器装备的制裁?
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某种层面上是对台湾向美国求购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制裁。
上月初,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价值27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包括m1a2t坦克与“毒刺”防空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至今已经多次对台军售,这显然违反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的规定。美台军售不只是美国对中国主权和内政的挑衅,也是台湾当局对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统一的底线的挑战。
△ 美国国务院批准总值约22亿美元、涉及m1a2战车的对台军售案。图为m1a2t坦克。(路透社资料图)
主权不可侵犯,内政不容干涉。挑战中国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任何一方,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方实施制裁。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台军售是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合谋。中国制裁了美方,台湾当局岂能少了?
制裁对中国国家主权完整和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而采取的必要和果断措施,符合国际法实践和国际惯例。
总之,一句话,大陆此举一箭多雕。
其实,并非是在宋朝后汉人接连被异族入侵中原,是早在隋唐之前,中原就已经被异族入侵。如果要从更为久远的时期算起,在东周时期,异族同样已经进入中原。中国大地上一直生活着多个民族。华夏民族本就是上游、中游的炎黄部族与东夷部族融合而成。华夏民族能生活在黄河流域,有着天然的优势,生活上远比游牧民族有保障。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生活艰辛,对于华夏民族自然有着天然的不满,南下侵袭掳掠,也就成了生存必需。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确实非常迅猛,许多华人移民美国的人可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发展?针对这个问题,让我们听听华人们的真实想法。首先,许多华人移民美国的人对于中国的发展抱有极高的期望。(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技、教育和商业领域的迅速进步。
然而,移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平衡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与移民权利和自由。在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一直是一个争议性话题。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移民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公共利益。因此,美国政府可能会调整移民政策,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和专业人才来移民和工作。
最近有不少人问到关于香港永久居民和国内户籍的问题,最核心关心的问题就是:取得香港永居身份是不是必须注销国内户籍?针对近期朋友问到的几个问题,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相关问题。问题一、什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通常内地居民作为香港新移民,无论是通过香港资本入境计划、优才人才计划亦或者企业家投资等方式,程序上先取得“香港居民”身份,配合相应的签证使用。
澳门特区政府最新颁发的《人才引进法律制度》于7月1日正式生效。相较于香港的常住要求,澳门身份转永居更加简单,这项制度为澳门重新开放了明确的移民和居留身份通道,为各界人士提供了全新的机会。澳门身份申请的优势1.申请获批后可获得澳门居留许可,续签7年即可获得永居身份。2.配偶及子女同时享有身份待遇。3.无需常住澳门也可以成功续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的问题使得日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愈发突出,媒体称,上周五日本政府决定更新移民规则,以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媒体称,日本目前根据积分制向海外人才发放签证,综合其学术经历、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等因素,该类人才可在工作3年后获得永久居留权。而现在日本政府希望在4月实施新的移民政策,将年收入超2000万日元(约149000 美元)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年收入超4000万日元且有五年经验的企业经理、取得研究生学位或超工作经验10年的的海外人才在日本获得永居的期限缩短至一年。
芬兰学者算了一笔账,表明瑞典人在自己的单一民族国家中,从人口主体变成少数民族只需要45年时间,其原因归咎于几十年的移民政策,导致大量外国人涌入瑞典,生育率大幅超越瑞典人,强烈冲击着瑞典自身的语言和文化。 20日,俄罗斯媒体russia today刊发英国媒体人达米安·威尔逊(damian wilson )的文章称,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工程学退休博士凯斯·塔尔瓦宁(ky?sti tarvainen)并不耻于谈及这件事。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当局“行政院”拟修正“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对于大陆官职、党职人员赴台许可,将由“现任者”修改为“现(曾)任者”也纳管,被解读是两岸政策收紧。台当局“移民署”今(13日)表示,现行实务做法,对于曾任大陆党政军职人士,如有危害台湾安全或社会之虞,就不得赴台,这只是修正文字用语,以求规范明确,并未限缩赴台资格。
最近由于咨询美国移民的小伙伴特别多,而且很多都在问申请表怎么选,怎么填。那么,本期内容就来讲讲关于申请表填写的问题。一、i-140表格 (eb-1、eb-2、eb-3)i-140表格是外国人移民美国申请时需要填写的表单,是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uscis)表格。通常情况下,当美国雇主希望外国雇员永久在美国工作和居住时,才会请填写此表格。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陆人选择移居香港?香港到底有什么魅力?香港身份又有什么好处?香港移民又有哪些方式?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要知道,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则。这就意味着,香港有自己的法律、货币、税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