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后,就有台湾媒体预测,下一步大陆还将减少团体赴台旅游配额。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7月底,大陆赴台游客近200万人次;并预计,到2019年年底,赴台大陆游客将减少约40万人,旅游业收入将损失168亿元新台币。
那么,中国大陆叫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7月31日,文旅部这一“没有预警”的重磅消息,引起岛内巨大震撼,岛内各方政治力量纷纷出面表态:
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郑重呼吁大陆方面理解,“台湾人民并不等于民进党”。他也呼吁民进党当局应该谨慎面对,不应该动辄为两岸正常交流扣上“红帽子”。
国民党称,近年来,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倒退。台湾人民于去年“九合一”选举时,已然用选票表达“支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意志。
蔡英文则声称大陆暂停赴台个人游是“战略性错误”,辩称,受影响的从业者不分蓝绿县市、不分党派。
中国大陆叫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究竟有何考量?
是台湾观光业的
“霸王级寒流”?
实际上,大陆早在2008年就开放了对台旅游。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是在2011年启动的,上海、北京、厦门成为首批开放对台自由行的大陆城市,在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又先后有4批次、44个大陆城市开放对台自由行。大陆赴台个人游开放城市达到47个。这些城市基本上涵盖了大陆的主要城市。
台湾《联合报》当时预计,陆客赴台将能为台湾每年增加600亿新台币商机,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
2008年,陆客赴台人次有32万,2009年便一下跃升至97万,逼近多年来一直占据台湾境外游客最大来源国日本的数据(100万人次)。2010年,陆客以163万人次轻松赶超日本。2012年,陆客人次已是日本的1.8倍。从2011年至2015年,大陆赴台游客不断增长(178.4万、258.6万、287.4万、398.7万、418.4万)。
不仅是陆客赴台人次逐年飙升,两岸航班同时也快速增加,2009年就已经从过去的“零起降”冲至7741架次。这种热闹景象在2015年达到巅峰,全年有7.7万架次往返于两岸的航班在台湾各机场起降,平均每月6400多架次。
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也超过了当初台媒“每年增加600亿”的预期。2009年,大陆游客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数据显示,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陆客为台湾创造了3844亿新台币的外汇收入。那时候自由行启动不过一年多,就已经为台湾增加了1626亿新台币的观光收入。
台湾媒体称,陆客成为台湾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可小视。有台湾媒体预测此次事件将拖累台湾gdp 0.2%,是不无道理的。不难看出,中国大陆暂停赴台个人游的决定,对台湾观光业而言绝对是“霸王级寒流”。要知道,旅游业撑起台湾经济半边天。
从台湾地区的观光业从业者的反应就足以看出这一点。台湾知名度最高景点日月潭所在地南投县的县长林明溱直呼“完蛋了”。台东县观光协会理事长潘贵兰则称这是“霸王级寒流来袭”,估计9月之后全台旅游业、餐厅、百货公司等都会很惨,恐难避免倒店潮。台中星动银河旅站执行长蔡维郡说,停发签注,最快影响到9月开始的来客量,“今年冬天会很冷”,接下来是“淡季更淡!”
△ 中国大陆游客排长队与日月潭标志碑留影。(资料图)
台湾“观光发展协会”副理事长柯牧州估算,近年来陆客来台每人每日平均消费约6200新台币(约合1372.74元人民币),而今年8月至12月来台自由行大陆旅客数量或缩减70万人次。若按照经济学概念产业链“向后延伸效益”,每位陆客在台湾消费1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就会给整个台湾观光产业带来约2.5新台币(约合0.55元人民币)的效益。以此计算,预计下半年台湾观光产值将减少760亿新台币(约合168.26亿元人民币)。
“德国之声”曾在一篇报道中称,大陆游客下降让台湾旅游业者苦不堪言。
是对于民进党要害的
精准打击吗?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岸关系平稳友好发展的结果,是两岸民心所向、增进两岸民间交流的惠民之策。2008年5月,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陆开放赴台旅游;2016年5月作为台独旗手的蔡英文上台,赴台旅游的陆客人次止增转跌。由此不难看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也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风向标。
陆客赴台旅游经历了2009年至2015年的火热后迎来惨淡。陆客人次从2015年的400多万一路往下降,2016年是351万,2017年为273.2万,2018年是269.5万。台湾《旺报》今年初的报道称,旅游业估计,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陆客共减少361万人次,台湾至少损失了1400亿新台币。近三年来,受陆客减少影响而失业的台湾导游有3000多人。
这次大陆对台当局出手原因何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公告中直言不讳,“鉴于当前两岸关系”,那当前的两岸关系到底怎么样呢?
专门负责大陆对台事务的国台办回应了外界的疑虑,发言人马晓光8月1日应询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工作于2011年启动,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背景下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的积极举措。多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动两岸对立,严重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我相信,两岸同胞都希望两岸关系早日回到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上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能够尽快回复正常、健康的发展局面。
在台湾媒体看来,将台湾旅游业界推入困境的,无疑是民进党当局频生事端、挟洋自重、挑动两岸对抗的做法。事实上,大陆方面曾多次劝告警示过,蔡英文当局不要挟洋自重,否则会自食其果。蔡英文却有恃无恐不以为然。这就是挑战大陆底线的代价。台湾《联合报》认为,大陆此举是政策更是风向,“接下来的半年,大陆还可能有所动作”。
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等做法让两岸关系迅速降温,是导致两岸关系停滞甚至倒退的罪魁祸首。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称,事实上不断给两岸正常交流制造障碍,甚至通过政治恐吓横加阻拦的正是民进党当局。就在7月31日,民进党“中常会”还举办“应对红色渗透”的专题报告会。
民进党是台湾地区执政当局,台湾地区发展的好与坏都与民进党脱不了干系(民进党在野之时就是这么说的)。可以说,如今的两岸关系和台湾地区的现状都是由民进党当局一手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那么问题来了,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是对民进党当局要害的精准打击吗?其实不然。大陆向来重视并期待两岸关系稳定友好推进,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积极举措,对台湾地区让利就是对中国人让利。因此,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并不是在打击民进党当局,而是一种明确的提醒——蔡英文当局要为自己的台独行动买单。
台湾《工商时报》认为,蔡英文当局一再发出“恐中”言论,当前民进党当局频频挑起两岸对抗,自由行陆客在台言行若被消费、渲染,甚至可能会被操作成“大陆渗透”或介入选举,大陆自然需要防范。而且随着选情白热化,台湾社会恐激化对立,自由行陆客身处其中也存在人身安全隐忧。不得不说,台湾媒体看得很透彻。
是对台湾向美国
求购武器装备的制裁?
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某种层面上是对台湾向美国求购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制裁。
上月初,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价值27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包括m1a2t坦克与“毒刺”防空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至今已经多次对台军售,这显然违反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的规定。美台军售不只是美国对中国主权和内政的挑衅,也是台湾当局对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统一的底线的挑战。
△ 美国国务院批准总值约22亿美元、涉及m1a2战车的对台军售案。图为m1a2t坦克。(路透社资料图)
主权不可侵犯,内政不容干涉。挑战中国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任何一方,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方实施制裁。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台军售是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合谋。中国制裁了美方,台湾当局岂能少了?
制裁对中国国家主权完整和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而采取的必要和果断措施,符合国际法实践和国际惯例。
总之,一句话,大陆此举一箭多雕。
“移民南美洲,建立新中国”。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康有为萌生了让国人大规模移民巴西的想法。但他没有想到,日本人居然抢先实现了这个计划。欲开巴西以存吾种少有人知,百年前的中国人也有大规模移民南美洲的想法。1879年,康有为前往北京,希望清政府准许国人移民巴西,在巴西建立一个“新中国”。此时中国是什么情况?
近年来,随着拜登政府宣布对台军援以及中美关系的紧张升级,台海两岸关系进入了紧张的态势,引发了人们对可能爆发战争的担忧。然而,尽管局势紧张,实际上大部分台湾民众并不希望发生战争,他们渴望维持两岸现状的和平稳定。本文将探讨目前台海局势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和平解决方案供参考。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达78%的台湾民众希望维持当前的两岸关系现状。
新冠疫情结束后,香港和内地解除了通关限制,寂静许久的香港旅游业本以为会迎来内地大量的报复性旅游,可因为种种原因,来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数量,反而大量的香港人反向涌入内地,挤爆了深圳和周边城市。近日,有不少深圳网友反映,现在深圳一到周末到处都是香港人,到处旅游购物,把深圳大大小小的商场和景点都塞满了。
移居到港、澳后拿到永居身份,注销了内地户口,如今想要恢复内地的户口需要怎么做呢?原籍江苏的韦女士从小随父母移居到澳,获得永居身份后就将内地的户口注销了。现在她又回到了内地发展,但是没有内地户口十分不便,那么像这样拿了永居身份的人士,如何才能恢复内地户口呢?一、恢复内地户口——准备相关材料恢复内地户口,就要先放弃港、澳永居身份,因为我国不允许双重户籍身份。
近日马云回国消息网上议论纷纷。大家都以为他移民了,而这次回国,资本市场立刻给出了回应,阿里股价直线拉升!有网友表示商人嗅觉是最灵敏的。先回顾下马云近几年经历:2019年马云从阿里巴巴离职,当时马云55岁。后面陆续卸任浙商总会会长,并不再是蚂蚁集团实控人。而这一切是由于马云在某峰会上说错了话,“对银行体系的抨击、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抨击
全文共2455字,图片11张,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文章首发于“有理儿有面”(youli-youmian),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逃英港毒在英国生活得有多惨,相信不用有理哥赘述。有遭受种族歧视被暴揍的“揽炒巴”刘祖迪,有申请到政治庇护沦为难民的黑衣暴徒及“黄丝”,还有只能进饼厂打工的原香港教师、牙医、区议员。
我们现在对种族、阶级、宗教和性别如何构建移民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有了很好的了解。但正如南希·格林(nancy green)近二十年前指出的那样,研究移民的学者必须关注移民哥了解?国家补贴的移民数量和程度对英国公民身份和国籍法的起草产生了公认的影响,以移民控制的悠久历史为中心可以帮助解决
明查员 杨依然速览- 据日本外务省数据,2020年-2021年,中国是日本“移民”流出的第二大目的地。最受日本公民“青睐”的中国城市为上海、香港、台北和北京。广州和苏州的常住日本人口均在5800人左右。在华日本人绝大多数并未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居住在我国的外籍人员达到约84.57万。
中国绿卡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住证,正常情况下想要拿到中国绿卡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说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或者说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再有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等等。
移民是指一个人离开原居地,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定居和生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移民人数迅速增加。联合国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移民人数达到2.8亿,占全球总人口的3.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以下是可能的原因:经济原因许多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他们可能生活在贫困、不稳定或高失业率的地区,并希望在其他国家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