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
作者兰台
前几天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说“扬州狮子头”是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头盘,还说“扬州狮子头”一直是国宴里的重头菜。
“扬州狮子头”确实挺好吃的,而且这些年也确实是国宴里的重头菜,但是“扬州狮子头”真不是尼克松访华时的头盘。
不仅不是头盘,尼克松访华时美国方面还专门提出最好不要上肉丸子。
为什么尼克松访华时美国会专门提出不要上肉丸子呢?
这其实是美国白人长期歧视华人所养成的一种习惯。
美国白人对华人的其实从19世纪就开始了,排华法案这些就不说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白人在歧视黑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歧视华人。
美国白人是怎么歧视华人的呢?
这就是在美国臭名卓著的“中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大家如果去美国旅游就一定能发现在美国许多中餐馆显眼的地方都贴有“no-msg”的标志。“msg”的全称是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味精。
美国某中餐馆上贴着“no-msg”的标志
在美国使用味精作为调味料的并不仅仅只有中餐厅,美国国内著名的温蒂汉堡、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厅也大规模使用味精。
但是美国人却把味精和中餐厅捆绑在一块,形成了“中餐馆综合症”。
1968年4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登了一封署名为robert ho man kwok博士的读者来信。
kwok的身份是美国国家生物医药研究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他声称每次在中餐馆吃“中国北方菜”,餐后20分钟他就会有一些奇怪的不适感,“后颈麻木,麻木感逐渐延伸到双臂和后背,身体无力,心悸不已”,这种症状大约会持续两个小时。
他在信中推测,这些症状的起因可能是中餐馆的厨师使用了大量味精或其他含钠量过高的调味品。
很快地,读者来信如雪花般纷至杳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编辑部发现人们开始纷纷谈论起自己在享用中餐后的不适体验,很多症状与kwok形容的一致,但还有更多奇怪的症状,比如“冷汗不止”“脑袋两侧有极度难受的压迫感”“心悸、横膈膜上方麻木”“面部僵硬”“晕眩”“嘴巴无力”。
kwok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和他的中国朋友在中国从未遭遇过类似的情况。
这些信件很快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事件迅速升级为一场食品安全恐慌。1968年5月19日,《纽约时报》刊发了标题为《“中餐馆综合症”令医生大惑不解》的报道,把这个奇怪的现象介绍给普通民众,随后北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层出不穷。
到1970年代初期,包括《自然》在内的一些知名科学和医学期刊已刊登了数个关于味精的研究报告,将这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餐馆综合症”联系在一起,引爆了人们对味精的恐慌。
这就是“中餐馆综合症”,其实“中餐馆综合症”毫无科学根据,在2018年netflix热门纪录片《美食不美》中,韩裔厨师david chang通过一场零食测试探讨了美国人针对中餐的味精偏见,“从来没有人抱怨过吃doritos(注:一种玉米片零食)让他们身体不舒服。看看包装上的成分说明,上面写着味精啊。”
美国人的“中餐馆综合症”本质上就是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白人对华人以及中华文化的种族歧视。
当然,不仅仅是“中餐馆综合症”,美国白人对华人文化、饮食有一系列的偏见,这其中就包括“中餐馆会给毫不知情的顾客提供狗肉和猫肉”。
而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正好是美国“中餐馆综合症”风靡全美的时候,所以不仅尼克松,可能所有随行美国人都歧视性怀疑肉丸子可能是由狗肉和猫肉组成的,所以,美国方面提出不要肉丸子。
尼克松夫人参观后厨
还有另一则史料表明,美国人当时希望所有肉菜都能看出是什么肉。
所以我们看到招待尼克松的国宴上,所有的肉菜都能第一时间辨别出这是什么肉。
尼克松访华时一共有四场宴会,分别是(1972年)2月21日晚中方的欢迎国宴,2月25日晚美方的答谢国宴,以及2月26、27日中方分别在杭州、上海举行的晚宴。
这四次宴会上所有菜单都可以在网上查到,不但没有任何肉丸子,而且所有肉菜都是能很容易分别出采用了什么原材料的肉菜。
事实上,美国人对中餐的这种偏见到现在都没有消除,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登录美国的“大众点评” yelp网站,在中餐馆点评里一定会出现因为吃了“充满味精调料”的菜肴而心跳加速、失眠或四肢有刺痛感的故事。
什么是根深蒂固的偏见,这就是。
end
引用:
《味精、种族主义和现代性:曾经席卷北美的“中餐馆综合征”是什么?》、《尼克松访华菜单解密》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无授权禁转【让美国人如临大敌的中美洲移民“大军”】前些日子美国最热门的话题也许就是来自中美洲三国的移民“大篷车”大军“一天天逼近”美国国门!让特朗普总统不止一次大声呼吁要调动美国正规部队守卫边境,阻止这些可怕的“入侵者”。【长期战乱的中美洲,民间武装十分普遍,历史上都有反美反政府传统,所以这样的人民令美国人担忧】
继6月30日一辆载有41名中国游客的大巴车在法国马赛遭到十几名黑衣人袭击之后,7月1日凌晨,位于巴黎13区的华人店铺和餐馆,遭到暴徒打砸抢,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巴黎13区是当地最大的华人居住区,有近5万华人聚居。种种迹象表明,这次13区商铺被打砸抢明显是有针对性的。华人在海外通常都安分守己,遇到麻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忍则忍。
前几日碰到一个华人朋友老蔡,这哥们从前在加州做留学移民中介,前年因为美国政府收紧了移民政策,关掉了公司,买了辆房车,开始环游美国。以为他还在美国哪个州深度游,没想到他已经返回加州,而且重新注册了公司,继续做移民中介。我问他难道是美国的移民政策松动了,又开始重操旧业?他说还没有,但他觉着快了,所以要提前布局。
移民国外就可以躺平?我定居美国6年,在美华人生活并没想象中好近年来,“躺平”一词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年轻人因为对社会竞争的失望和压力,开始倡导“躺平”生活方式,即放弃过多的努力,过简单、轻松的生活。而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认为移民到国外就能实现“躺平”。然而,作为一个在美国定居已有6年的华人,我深切体会到,海外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躺平只是表面,背后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面对更多的挑战。
随着滞留在唐人街的华人旅侨年事渐高而去世,另有一些较为幸运的人筹集了足够的钱而返回祖国,他们的亚文化也就逐步瓦解了。由于这些落魄者人数的减少,唐人街的犯罪率开始下降。1900~1927年,在美国被逮捕的华人,有2/3所犯下的是与旅侨密切相关的三种罪行,即嫖妓、吸毒和赌博。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现在国力这么强大,还有这么多人移民美国呢?其实他们决定移民和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想要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或者让子女有更为优质的教育。美国的福利比大多数国家都完善,可能和部分欧洲国家对比还差一点,但是税收远没有他们高。今天就来看看美国移民福利到底有多吸引人,每年让这么多移民美国。
移民美国需要多少钱?移民美国需要多少钱?先不讨论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单纯从办理费用上来看,人才类比如eb-1a和niw,整体费用是在大概4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通过eb3技术类就相对的高一点,十几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一百来万;如果是通过非技术类就比较低,3.5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差不多是20多万人民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这句话,已经不是大家脱口而出的一句玩笑话。北到荒无人烟的北极,南到冰雪覆盖的南极,甚至是环境恶劣的非洲大陆,都分布着不少的中国移民。他们或是为了出去寻求财富商机,或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个人理想,亦或者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去闯去拼去感受,另外一种人生。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22》的显示,中国已经跃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
据《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2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提名朱莉·苏担任美国劳工部部长,若获国会同意,她将成为拜登政府首位亚裔、也是首位华裔内阁部长。她是中国移民二代,父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移民,她精通普通话和西班牙语,将成为继赵小兰之后美国第二位华裔劳工部长。华裔劳工副部长将转正,曾帮助避免全国性铁路大罢工
移民美国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实际上,新移民入境美国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新移民入境美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 签证问题 首先,您需要确认您持有的签证类型是否符合入境美国的要求。如果您是获得了美国绿卡的合法移民,那么您可以在任何时间自由进出美国。但如果您持有其他类型的签证,比如工作签证、学生签证等,您需要遵守签证的有效期和使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