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今天(7月28日)是“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实施20周年的日子。这项政策,香港坊间素来称之为“自由行”。
当时间的旋转门转到最近五六年,站在深圳这边回望香港会发现:自2017年国家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来,“自由行”不再是内地到香港的单边支持政策。
特别是在今年全面恢复通关后的大半年时间里,“自由行”已被包括香港居民在内的湾区民众,共同演绎成为现象级的“双向”行动,并带上”美好湾区“里浓浓的生活气息。

港珠澳大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跌宕起伏的大时代下,有人说,“危中有机”是香港回归后的时代印记之一, 亦是香港“狮子山精神”的其中一个体现。
事实上,回归后的香港,之所以能一次次飞渡险滩,离不开中央政府一次又一次伸出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政策,即“自由行”政策,就是中央政府有力支持香港恢复和繁荣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01/
“非典”暴发 中央支持“自由行”
未满月就从珠三角4市扩至8市

2003年6月中旬,香港迎来“非典”疫情后首个大规模的广东旅游团队。
2003年,香港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香港经济在当年第二季度急速逆转,特别是4、5月份,访港游客人数分别大跌64.8%和67.9%。香港的整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刻,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cepa(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多项支持香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旅游,是cepa在旅游服务业方面的一项重要承诺。
在2003年7月前,内地居民只能以探亲、商务及参加旅行团的形式申请到港澳旅游。也就是说,如果要去香港旅游,必须跟着有专营权的旅行社“团进团出”。
2003年7月28日,首批以个人身份前往香港旅游的“自由行”,分别在珠三角的东莞、佛山、中山、江门这四个指定的城市正式拉开大幕。未曾满月,又扩展到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惠州这四个城市。在2004年“五一”黄金周,“自由行”政策在广东省全面铺开。自此,广东人去港澳旅游,如同“省内游”一样方便。
截至2007年1月,共有22个省(区、县)的49个城市实施了“自由行”政策。

全国49个城市实施“自由行”政策时间。
02/
金融海啸冲击中央支持深户“一签多行”
水客带货干扰优化政策改“一周一行”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来袭。为体恤香港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遭受的冲击,2008年12月19日,中央政府以“组合拳”的形式,出台14项挺港措施,力度远超1998年。其中,就包括扩大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的内容。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4月1日起,深圳户籍居民可以办理一年内多次往返香港的签注。“一签多行”等同于一年无限次往返香港,深港“双城记”的精彩故事,也因此提升到新的版本。

早在2003年1月27日,深圳皇岗口岸就开始 实施旅客24小时通关。
但此政策在深圳实行后,一些职业水客也借此政策,频繁往返香港“带货”,不仅扰乱了内地市场经济秩序,也给港人生活带来困扰。鉴于香港的承受能力,2014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取消“一签多行”,请求改为“一周一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 2015年4月13日起,深圳居民赴港签证,改为“一周一行”签注。
对此,时任特首梁振英曾公开致谢:“在国家不断放宽内地居民出境和世界各地不断放宽中国内地居民入境的大环境下,中央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中央理解香港承受能力的问题,我们亦得到深圳市和广东省对香港现在面对情况的谅解。在这里感谢中央政府,感谢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
此后,赴港澳个人游的城市一直没有再增加。时光的旋转门似乎就停留在2007年。直至现在,还是只有49个城市开通了“自由行”。些许不同的是,2017年8月1日以后,经所有口岸去港澳的团队游签,不用经旅游团就可直接过关。而更为便利的是,2019年4月1日起,港澳通行证“全国通办”,申请人异地就可申办旅游签注,还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
03/
“自由行”让香港受益良多
整体得益不等同于个人得益
“自由行”究竟对香港经济起到什么作用?据统计,1997年到港的1300万的游客中,只有300万内地人,占比23%;2003“自由行”之后有800万人次。而在疫情前的2018年,来港的内地游客达到最高峰值5103万人次。

香港维多利亚港。
香港美妆某零售连锁商,就是抓住“自由行”的政策红利得以发展起来。疫情前它在香港共有46个门店,其中几个还是以高企的店租拿下的黄金商铺。位于尖沙咀北京道一个约650平方米的大店,就是在 2011年时以50万港元月租拿下的。当它成为内地游客扫货的店铺后,到2014年2月续租时,月租狂飙到约132万港元。
李嘉诚在2015年讨论收紧“自由行”的一片热议声中,曾公开表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自由行”,“股票会跌1000点以上”。
何超琼女士也曾表示,香港在惠港政策下受益良多。在她看来,“自由行”为港澳之旅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事实上,她与港中旅于1999年合资成立的“喷射飞航”往来港澳的快速客船业务,也因此开创了全新的篇章。
可以说,“自由行”实施以来,为香港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增进两地民众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社会整体得益不等同于大部分人的个人得益。如何才能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让普通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年轻人从经济增长中产生足够的获得感,从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呢?这是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

“自由行”政策实施以来,内地旅客一直是访港旅客“主力军”。
04/
搭建“自由行”的“湾区通”通道
给香港年轻人来粤追梦大空间
时间的旋转门转到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此拉开大幕。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建设大湾区对于香港的意义在于,通过“互联互通”,包括硬联通和软联通,将香港民生难题置于大湾区这个更广阔的腹地中考量,将香港年轻人的未来与大湾区这个更大的经济体紧密关联,让他们迸发更为强大的创新力。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居民来内地就业无需办理就业证,申领居住证,回乡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功能升级享受内地逾30项公共服务,允许在内地申请换发补发回乡证等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青年往返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自由行”政策相继出台。
特别是在2019年底,在香港历经长达五个月的社会动荡后, 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措施出台,包括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支持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这些惠民举措。
与此同时,广东省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体系,发布在粤就业创业“政策包”,吸引大批港澳青年来粤发展、创新创业。

随着这些“双向”支持政策的出台,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等重要的互联互通硬件基础设施的建成启用,可以看到,大湾区内部已搭建成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高效的“自由行”的“湾区通”通道,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身影亦遍布珠三角九市。而粤港两地越来越频密、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广泛的“双向奔赴”式的交流与融合,则要等到疫情全面通关后。

05/
粤港两地“双向奔赴”
“反向代购热潮”兴起
2023年2月6日起,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所有内地与香港“通关”口岸不设人数限制,无须预约。
通关后,一系列利好接踵而来:广深港高铁发车数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深港地铁公交扫码互联互通,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经受沉痛打击的香港零售业、备受煎熬香港的餐饮行业,再一次迎来一批批 “自由行”的内地游客。
像前面提到的某美妆零售连锁商,随着通关后客流量回升,拉动了新财年一季度业绩。据其2023/24财年一季度显示:2023年4月1日-6月11日,实现营业收入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
全面恢复通关,是粤港两地1098天后的重逢,意味着不仅是家人朋友间的团聚,更是粤港两地的“双向奔赴”。
因为回到了疫情前“说走就走”的模式,2月6日零时,在皇岗口岸开放后,首位通关过深圳的旅客,竟然穿着拖鞋为“食宵夜”而来;当天9时20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带领80人的考察团走出广州南沙庆盛高铁站,展开为期两天的考察。这是两地恢复全面通关后,首个访问内地的香港考察团。
暂且不论梁振英的考察天团如何重启两地频繁密切的经贸投资往来。因为更有意思的是,或许就是从这一天起,无论是香港普通市民还是上层人士,都慢慢组织起了湾区“自由行”的人潮,甚至在他们的积极行动下,还在深圳演变成现象级的“反向”消费潮。
今年4月,据媒体报道,多位特区政府官员、特区立法会议员等香港政界人士选择在休息日或假期赴内地游玩。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4月份来深圳游玩时,甚至还在深圳书城外偶遇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容海恩。黄伟纶表示,2月初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旅检后,他和家人每次均在10分钟内完成过关,走出口岸就可直接接上深圳地铁2号线,自行游逛非常便利。

香港网友上传的“反向”订外卖清单。
周末到深圳尝美食、逛商场、看演出,迅速成为许多香港市民心中优选的休闲方式,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而由他们掀起的“反向代购热潮”,更是不时见诸媒体。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仅6月份,北上港人总数就超过408万人次。
为便利港人快速进入大湾区内地九市,今年 7月1日零时起,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获准后,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截至7月25日19时,香港单牌车通关总量已经达到4700辆次。

7月1日,首辆香港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入粤。
“港车北上”是香港到内地出行交通工具的又一次大升级。从两地人员“自由行”,到香港机动车单边“自由行”,“港车北上”的一小步,其实是大湾区融合的一大步。
可以说,过去20年来,港澳居民从观望到行动,从“单向流动”变“双向奔赴”。特别是最近五年来,在软硬联通建设的加持下,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进程在提速,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融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湾区居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而随着大湾区内部人才要素的流动,更是加速了三地的互通互融。大家在流动中相互交流,在流动中相互影响,在流动中美美与共,为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平添无限活力。
延展阅读香港“自由行”20周年!港科大教授鼓励湾区“双向自由行”


                            香港专才,全称“中国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是面向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一项人才计划。该计划凭借着没有配额限制、通过率高以及门槛低等优势,与香港优才计划一同成为香港目前为热门的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旨在满足特区对于人才的需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输入的内地人才必须具备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并能为当地企业的日常运作及有关的行业作出贡献,以促进特区的经济发展。
                            一、准备需要的材料1,港澳通行证/护照,原件和复印件。2,内地驾驶证(驾龄1年以上才可以),原价和复印件(记得要把保护套里的两页纸拿出来亮度调高并且双面复印,不然看不清)3,最近3个月地址证明(这个大家应该都懂吧,水电煤气单或者银行账单都可以)4,香港正式驾照申请表td63a(这个可以提前在运输署的官网下载,或者到现场咨询台要也可以)
                            //前言//都说澳洲房产市场遇冷,可实际情况是,海外买家大量进入,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买家!#01:来澳探亲访友,结果顺便买了房虽然都说自澳央行加息以来澳洲房产市场遇冷,房产成交量和房产价格都在不断走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房价有所下降的确不假,成交量也的确受到影响,但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海外买家在澳洲的房产投资开始不断走高。
                            根据最新的港澳台华侨联考招生简章规定,香港地区考生报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人员;2.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回乡证)+香港居民身份证;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香港居民身份证。需要注意的是,申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需要事先获得香港永居身份。
                            2022年,香港又流失6万人!从2020年开始,香港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了。更为严峻的是,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了高达9.4万人,跌幅创近40年来的新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呢?难道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已经衰落了吗?很明显,并非如此,香港现在的辉煌程度,依然有目共睹。尽管香港移民潮仍在继续,但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流入香港。
                            感谢澳门的朋友顺利获得签证,还有几位在澳门生活的小美女也顺利获得签证,他们持有中国大陆护照,获得签证后即可前往美国。·申请美国签证前务必完成evus登记,务必完成evus登记。·前往澳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吉隆坡申请美国签证、加拿大签证时,需制定详细的计划。·如果没有详细的计划,申请容易被拒绝,申请前务必制定详细的计划,这样成功率更高,不能盲目尝试,盲目尝试可能导致拒签,一旦拒签,就无法前往目的地。
                            高中生如何拿香港永居?第二次高考港澳中外降分录取。对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感兴趣的,如果你想拿这个身份强烈推荐你们本科直接去读。为啥呢?你本科的四年这不读四年了吗?一年硕士前面不是说了一年硕士特别容易读上吗,又不用考雅思又不用统考这不就4+1?这不就5年了。读完了以后政府会无条件给你2年的留港签证。这个地方人可以不用待在香港的。
                            7月21日,香港演员郑家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一段视频,并配文称,老朋友相约。曝光的画面中,郑家生穿着白色polo衫出镜,下身搭配花色裤子,脖子上还戴了大金链,配上黝黑的皮肤以及结实的身材,看起来相当粗犷。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他精神状态极佳,说话中气十足。他对着镜头说道,大家好,我约了tvb的好友们来江门新会陈皮村吃饭,因为很久没见面了。
                            第一次申请香港优才计划超全攻略,走完这8步,从小白变资深!朋友们,我是移民哥,说明你正在了解香港优才计划,刚好,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在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前,需要了解香港优才计划的方方面面,比如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条件、面向人才类型、申请所需材料、申请流程、申请费用和时间等。只有将香港优才计划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了,才能更好的申请香港优才计划。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以及如何选中介。很多精英朋友在了解完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流程、费用、续签等情况之后,开始考虑找中介。现在市面上的中介很多,鱼龙混杂。如何挑中介是一个技术活。挑中介看什么? 看公司成立时间、看公司规模、看公司口碑、看公司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看顾问老师和文案专家是否专业这些都没有错。今天银河优才君教你一个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