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洲,我们很多人的印象诸多都是贫穷与疾病并存,旱地与沙漠并生,水源稀少,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成群的角马与远处的狮群……
虽说非洲给人的大体印象是这般,但是并不是非洲每块土地都这般,也会存在富得流油的南非,也有因通货膨胀,人均gdp0.1美元收入的津巴布韦。
而我们今天要来介绍的这个国家,虽然排不上非洲富豪榜,常年处在世界国家gdp榜单的底层区域,但它却是个非常美丽友好的国家,那里有青山绿水与遍地的野生动物,是非洲地区文化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非洲治安最好的国家,而且还是对难民包容度最大的国家,它就是乌干达,一颗被遗忘的“非洲明珠”。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处在东非中心地带,周边被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以及南苏丹包围,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
虽说没有出海口,但是乌干达境内并不是很缺水。由于地处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使得其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7.8%。
此外,乌干达虽处在赤道上,但是气候宜人,降雨量大,常年平均气温在22度上下,最热的季节也不会出现三四十度的超高温现象,可以说是四季如春了,这样好的气候条件自然也给予了乌干达天然的景象,植物繁茂,动物繁盛,使之成为沙漠中难得的一片绿茵,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绝佳条件。
乌干达“谷底平川”
除了原始性的优良环境,乌干达资源储备也是相当丰富的。据目前数据统计,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5亿桶,磷酸盐2.5亿吨,铁矿石1亿吨,石灰石2300万吨,高岭土2300万吨,盐2200万吨,铜、锡、钨、金、石棉、绿柱石的储量也相当可观。
从上述来看,乌干达应该不会很穷,即使成为不了像南非那样的富户,至少也能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实际上,乌干达却是贫困至极,人均日收入才堪堪12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乌干达发展不起来呢?
乌干达的香蕉运输工
截至目前,乌干达的贫困率为31%,文盲率为33.2%,青年失业率高达80%,平均每万人仅拥有1名医生,新生儿死亡率为54‰,人均预期寿命仅有53.5岁,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发展指数,乌干达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众所周知,在非洲的原始社会时代,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乌干达地区也是如此,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化的产生,乌干达地区逐渐出现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小国与氏族部落,到18世纪中叶期,乌干达境内存在四个大国:布尼奥罗王国,安科莱王国,托罗王国以及布干达王国。四国鼎立,各自占据着乌干达的一方,其中布尼奥罗王国与布干达王国国力最为强盛。四国之间保持着平衡,发展着经济文化,直到被西方列强入侵的那天。
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对新原料的需要,因此列强们开始了掠夺原料产地——非洲的进程,四处圈地划分殖民地。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殖民者来到了乌干达,企图吞并乌干达各地,掠夺当地资源。由于乌干达本地王国的存在,英国人的侵略过程并不顺利,阻碍居多。于是乎,英国开始向这些王国派遣基督传教士,从宗教信仰上入手。
英国首先选择了四国中最强的布干达王国,通过传教士们不懈努力,各种干涉政治,终于引起布干达王国内部教派纷争,内战不断,就这样通过内战,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军入侵布干达,1894年6月,布干达沦为了英国保护国。
穆特萨二世(中)和英国殖民者
在进军布干达后,英国还顺路对布尼奥罗王国进行了入侵,虽然国王卡巴雷加率领部分民众进行了长达 6年的游击战,但最后依旧没能逃脱英国的掌控。至1896年,乌干达全境全部纳入了英国的保护范围,虽然英国保存了布干达、布尼奥罗、托罗、安科莱等封建王国及其君主,但行政大权控制在以总督为首的英国殖民官员手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个别非洲人才被允许参加殖民当局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不仅如此,在经济上,英国将乌干达变为棉花、咖啡等农产品供应地后,还竭力阻挠非洲人自己发展商业和加工业,全方面控制其经济。
二战过后,世界格局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去殖民化热潮一波又一波,常年遭受英国压迫的乌干达人民终于揭竿而起,不断爆发全国性总罢工和农村骚动,掀起大规模的反帝反殖、争取独立的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在1962年10月9日赢得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中。
乌干达举行独立50周年庆典活动
独立后的乌干达一开始的政治布局是实行联邦制,依旧保留着布尼奥罗、布干达等封建制王国,并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担任联邦总统。然而,仅过了4年时间,由于内部政党意见不和,中央政府与布干达王国的矛盾日益激化,乌干达再次爆发内战,总理奥博特领导的人民大会党武装推翻了穆特萨二世,并宣布废除各封建制王国,建立共和国,即如今的乌干达。
战乱与政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乌干达这种,过去的经济就很一般,后期又遭受殖民剥削。
乌干达共和国成立后,国内政局并不稳定,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始终被内战、军事政变、民族冲突、对外战争所困扰,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数次摧毁国民经济,尤其以大独裁者伊迪·阿明执政期间(1971-1979年)为甚。随着军事强人约韦里·穆塞维尼在1986年上台(至今仍在执政),乌干达的局势才渐趋稳定。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乌干达前总统。行伍出身。历任各级军职,1968年集国家军权于一身。1971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米尔顿·奥博特政权。1976年任终身总统。任职期间驱逐8万名亚洲人出境,屠杀和迫害国内的阿乔利族、兰吉族和其他部族达10~30万人。
虽然说如今的乌干达依旧贫苦不堪,但是没有战乱和动荡的政局的捣乱,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好转安定。近年来,乌干达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和解、保障社会安定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林渔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并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让经济提升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乌干达是这个世界上对待难民最好最宽容的国家。
涌入乌干达的南苏丹难民
难民,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流离失所,无依无靠,衣衫褴褛这一番景象。世界上现在有不少国家都在接受难民,但是大部分的国家经济相对都是比较好,像乌干达这样的,很少,而且近几年,发达国家向难民关闭边界、拒绝难民甚至指责难民与恐袭有关的情况越来越多。
然而乌干达的边界不仅常年为难民打开,而且来此的难民们不仅能够获得工作,甚至还能够拥有永久居住权。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据,乌干达收容了超过140万名难民。犀牛难民安置中心位于乌干达西北部,是乌干达最大难民安置点之一,目前接收了10万多名难民。
难民们到达乌干达后,一般先前往难民接待所,几天之后,他们就会分到一些土地。每个家庭都会收到约900平米(30米x30米)的土地,他们可以在这块土地上搭建房屋和厕所,而且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住在这里。
由于乌干达实在是太穷了,国际救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国际援助机构带来的食物、水和医疗用品转化成大量资金流入乌干达,在帮助的难民的同时,乌干达也能得到一些发展,来此的援助组织需要驻地,办公室,卡车、汽车和司机等等,这正好给乌干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来此的人多了,市场、房屋、餐馆也就逐渐建造起来了,虽然援助基金有可能被某些个人不法摄取,但是从难民的角度而言,能够一片砖瓦挡雨,能有一件衣服御寒,能有一口粮食温饱,已经是最幸福的事了。
你肯定不知道如今世界上百分之80的罂粟及其衍生品都是美国种的美国为何千里迢迢跑去中东种罂粟不仅如此这背后竟隐藏着一个针对中国的邪恶计划它的内容又是什么本期内容将为你揭晓美国一手缔造的世界毒窟----金新月的秘密在以前提起毒品大多数人都只会想到缅甸和墨西哥事实上这两个地方也确实是世界两大毒源地历史上也将这两个地方所在周边地区成为金三角和银三角
最近国足已经公布首期集训名单,扬科维奇期待通过这一次的集训首先进行摸底,了解各大国脚的整体的身体状态。后续制定更好的集训计划,为接下来亚洲杯等重要大赛做好准备。而从媒体最新的报道来看,目前国足已经正式开启首天首天的集训,但从目前进行的魔鬼训练来看,有个别国脚好像被吓怕了,在最近接连声称有伤请假离队。
欠款不付妄图逃脱?国内无资产处置身处国外联系不上就可以赖账?被执行人3月27日,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被执行人是西班牙华侨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到位金额87万余元。身在西班牙的被执行人是怎么被找到的?案件详情申请人刘某与被执行人陈某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在刘某履行了交货义务后,陈某却迟迟不支付货款
中泰朋友圈,这几日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2019年那些遭受新冠疫情阻隔的“泰漂人士”,如今几乎全数返回泰国了。以至于中泰聊天群组的画风,都是一片惊讶和感慨。“你知道吗,当年那个爱开减肥药的某某某,刚才朋友圈定位显示在曼谷了。”“我知道!还有那个专门在微信给中国人卖燕窝、蜈蚣丸、清凉棒、青草药膏、面膜之类的钛合金代购王中王也回来了.....”
“着火了,着火了!”听闻同事的惊呼声,陈兵赶忙下楼查看,这才发现鞋厂的员工宿舍屋顶和工厂前的空地上已是一片火海。3月14日那晚,在缅甸仰光莱达雅工业区的工厂里,陈兵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离死亡那么近。当晚8点,大约20至30个人出现在陈兵工作的工厂门口,他们首先用棍棒砸毁工厂门前的两个监控设备。紧接着,有10多人将点燃了的、装满汽油的玻璃瓶扔到工厂前的空地和员工宿舍屋顶上,瞬间火光冲天,整个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移民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对老年人最好的祝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增长。然而,2023年全球人均寿命排名的榜单告诉我们,寿命水平仍然有差距,而中国澳门竟然在其中排名第二,成为令人意外的黑马。
这是《自拍》第292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告诉我小俞/口述逍遥鱼/撰文祖一飞/编辑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美国开网约车的80后。小时候,我是移民哥,成绩平平,上学只上到中专毕业。直到进社会吃了苦头,我才开始勤奋上进。毕业后的十年,我从工厂打工仔一步步做到汽车销售公司的部门领导,在朋友圈子里也算混得不错。
在伊朗的小城恩泽利,当地华人老板老周给我介绍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小刘,91年出生。今年刚到伊朗,准备在这里着手做一些生意,此前他在非洲待了4年时间,我们接下来跟着他的视角,看看他眼中的非洲吧。1,潮汕人,喜欢出去闯荡小刘出生于广东揭阳,如果按照地域民系划分,他属于潮汕人,潮汕地区的语言属于闽语系的分支,他们这一带和闽南地区风俗接近,也喜欢往外闯荡,特别是早年下南洋,在新加坡和泰国就有大量的潮汕人,在泰国7成左右的华人籍贯来自潮汕地区,包括香港潮汕籍人口比重也非常高,排在广府籍贯之后。
比亚迪在日本半年开八家店比亚迪日本表示,此次开业的门店将是甲信越地区的首家门店,新店位于美术馆街沿线,距离中央公路“甲府昭和 ic”约 2 公里,交通便利。山梨店内将常年陈列在售中型电动suv“atto 3”(元plus 海外版)。除了商务洽谈、试驾服务外,经过比亚迪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还将在该店内提供车辆检查、维修和保养等服务。
我以为我们这些研修生都来自中国,应该团结才是。没想到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早来日本的“前辈”们因为各种矛盾早就拉帮结派,两只巴掌数得过来的人头,却分成了两个派系。研修生制度,即日本接收外国劳动者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借国际合作,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社会老龄化严重,这个制度逐渐“变质”,研修生在日期间,大多学不到什么特殊技能,通常是在建筑业、金属成型业、食品加工业、农业等领域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