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洲,我们很多人的印象诸多都是贫穷与疾病并存,旱地与沙漠并生,水源稀少,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成群的角马与远处的狮群……
虽说非洲给人的大体印象是这般,但是并不是非洲每块土地都这般,也会存在富得流油的南非,也有因通货膨胀,人均gdp0.1美元收入的津巴布韦。

而我们今天要来介绍的这个国家,虽然排不上非洲富豪榜,常年处在世界国家gdp榜单的底层区域,但它却是个非常美丽友好的国家,那里有青山绿水与遍地的野生动物,是非洲地区文化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非洲治安最好的国家,而且还是对难民包容度最大的国家,它就是乌干达,一颗被遗忘的“非洲明珠”。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处在东非中心地带,周边被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以及南苏丹包围,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

虽说没有出海口,但是乌干达境内并不是很缺水。由于地处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使得其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7.8%。
此外,乌干达虽处在赤道上,但是气候宜人,降雨量大,常年平均气温在22度上下,最热的季节也不会出现三四十度的超高温现象,可以说是四季如春了,这样好的气候条件自然也给予了乌干达天然的景象,植物繁茂,动物繁盛,使之成为沙漠中难得的一片绿茵,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绝佳条件。

乌干达“谷底平川”
除了原始性的优良环境,乌干达资源储备也是相当丰富的。据目前数据统计,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5亿桶,磷酸盐2.5亿吨,铁矿石1亿吨,石灰石2300万吨,高岭土2300万吨,盐2200万吨,铜、锡、钨、金、石棉、绿柱石的储量也相当可观。
从上述来看,乌干达应该不会很穷,即使成为不了像南非那样的富户,至少也能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实际上,乌干达却是贫困至极,人均日收入才堪堪12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乌干达发展不起来呢?

乌干达的香蕉运输工
截至目前,乌干达的贫困率为31%,文盲率为33.2%,青年失业率高达80%,平均每万人仅拥有1名医生,新生儿死亡率为54‰,人均预期寿命仅有53.5岁,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发展指数,乌干达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众所周知,在非洲的原始社会时代,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乌干达地区也是如此,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化的产生,乌干达地区逐渐出现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小国与氏族部落,到18世纪中叶期,乌干达境内存在四个大国:布尼奥罗王国,安科莱王国,托罗王国以及布干达王国。四国鼎立,各自占据着乌干达的一方,其中布尼奥罗王国与布干达王国国力最为强盛。四国之间保持着平衡,发展着经济文化,直到被西方列强入侵的那天。

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对新原料的需要,因此列强们开始了掠夺原料产地——非洲的进程,四处圈地划分殖民地。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殖民者来到了乌干达,企图吞并乌干达各地,掠夺当地资源。由于乌干达本地王国的存在,英国人的侵略过程并不顺利,阻碍居多。于是乎,英国开始向这些王国派遣基督传教士,从宗教信仰上入手。
英国首先选择了四国中最强的布干达王国,通过传教士们不懈努力,各种干涉政治,终于引起布干达王国内部教派纷争,内战不断,就这样通过内战,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军入侵布干达,1894年6月,布干达沦为了英国保护国。

穆特萨二世(中)和英国殖民者
在进军布干达后,英国还顺路对布尼奥罗王国进行了入侵,虽然国王卡巴雷加率领部分民众进行了长达 6年的游击战,但最后依旧没能逃脱英国的掌控。至1896年,乌干达全境全部纳入了英国的保护范围,虽然英国保存了布干达、布尼奥罗、托罗、安科莱等封建王国及其君主,但行政大权控制在以总督为首的英国殖民官员手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个别非洲人才被允许参加殖民当局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不仅如此,在经济上,英国将乌干达变为棉花、咖啡等农产品供应地后,还竭力阻挠非洲人自己发展商业和加工业,全方面控制其经济。
二战过后,世界格局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去殖民化热潮一波又一波,常年遭受英国压迫的乌干达人民终于揭竿而起,不断爆发全国性总罢工和农村骚动,掀起大规模的反帝反殖、争取独立的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在1962年10月9日赢得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中。

乌干达举行独立50周年庆典活动
独立后的乌干达一开始的政治布局是实行联邦制,依旧保留着布尼奥罗、布干达等封建制王国,并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担任联邦总统。然而,仅过了4年时间,由于内部政党意见不和,中央政府与布干达王国的矛盾日益激化,乌干达再次爆发内战,总理奥博特领导的人民大会党武装推翻了穆特萨二世,并宣布废除各封建制王国,建立共和国,即如今的乌干达。
战乱与政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乌干达这种,过去的经济就很一般,后期又遭受殖民剥削。
乌干达共和国成立后,国内政局并不稳定,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始终被内战、军事政变、民族冲突、对外战争所困扰,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数次摧毁国民经济,尤其以大独裁者伊迪·阿明执政期间(1971-1979年)为甚。随着军事强人约韦里·穆塞维尼在1986年上台(至今仍在执政),乌干达的局势才渐趋稳定。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乌干达前总统。行伍出身。历任各级军职,1968年集国家军权于一身。1971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米尔顿·奥博特政权。1976年任终身总统。任职期间驱逐8万名亚洲人出境,屠杀和迫害国内的阿乔利族、兰吉族和其他部族达10~30万人。
虽然说如今的乌干达依旧贫苦不堪,但是没有战乱和动荡的政局的捣乱,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好转安定。近年来,乌干达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和解、保障社会安定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林渔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并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让经济提升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乌干达是这个世界上对待难民最好最宽容的国家。

涌入乌干达的南苏丹难民
难民,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流离失所,无依无靠,衣衫褴褛这一番景象。世界上现在有不少国家都在接受难民,但是大部分的国家经济相对都是比较好,像乌干达这样的,很少,而且近几年,发达国家向难民关闭边界、拒绝难民甚至指责难民与恐袭有关的情况越来越多。
然而乌干达的边界不仅常年为难民打开,而且来此的难民们不仅能够获得工作,甚至还能够拥有永久居住权。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据,乌干达收容了超过140万名难民。犀牛难民安置中心位于乌干达西北部,是乌干达最大难民安置点之一,目前接收了10万多名难民。

难民们到达乌干达后,一般先前往难民接待所,几天之后,他们就会分到一些土地。每个家庭都会收到约900平米(30米x30米)的土地,他们可以在这块土地上搭建房屋和厕所,而且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住在这里。
由于乌干达实在是太穷了,国际救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国际援助机构带来的食物、水和医疗用品转化成大量资金流入乌干达,在帮助的难民的同时,乌干达也能得到一些发展,来此的援助组织需要驻地,办公室,卡车、汽车和司机等等,这正好给乌干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来此的人多了,市场、房屋、餐馆也就逐渐建造起来了,虽然援助基金有可能被某些个人不法摄取,但是从难民的角度而言,能够一片砖瓦挡雨,能有一件衣服御寒,能有一口粮食温饱,已经是最幸福的事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其中,美国是一个吸引了大量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国家。那么,现在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美国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0日讯肿瘤患者免疫力偏低,国务院联防联控专家将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肿瘤患者列入感染奥密克戎的“脆弱群体”,他们感染后的症状与普通人群有啥不同?居家隔离期间该如何自我防护?这期间肿瘤治疗能不能中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胡建莉教授回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肿瘤人群感染奥密克戎
央视网消息:洁白的空间站舱壁、明亮的太阳翼,以及清澈的蓝色地球,在中国空间站的这一方天地。神舟十六号乘组透过舷窗,看到星辰日月的光辉洒在空间站上,映衬出皎洁的流光四溢。此时此刻,属于中国的“天上宫阙”正在缓缓绕地飞行。头顶是我们追逐的万千星光,眼前是我们热爱的壮美山河,真是帅出了天际!昨天(6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3中国载人航天年中“成绩单”。
7月2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在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肯定了中国脱贫攻坚方面的巨大成就。罗塞夫说,中国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脱离了贫困,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非常令人称道。罗塞夫表示,巴西也有类似的脱贫行动。巴西的人口是中国的七分之一,脱贫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政治因素使得这个进程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挑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实现如此规模的脱贫,可以作为世界其它地方的范例。
2019年9月19日,facebook硅谷总部园区,38岁的中国工程师陈勤跳楼身亡,警方认定为自杀。随后,facebook的考评机制、企业文化以及华人在整个硅谷的生存状况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在此后的两个月中,我们先后采访了多位在硅谷工作的华人,试图在陈勤事件的背后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一个中国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硅谷立足?
比亚迪在日本半年开八家店比亚迪日本表示,此次开业的门店将是甲信越地区的首家门店,新店位于美术馆街沿线,距离中央公路“甲府昭和 ic”约 2 公里,交通便利。山梨店内将常年陈列在售中型电动suv“atto 3”(元plus 海外版)。除了商务洽谈、试驾服务外,经过比亚迪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还将在该店内提供车辆检查、维修和保养等服务。
编者按:在新一轮的全球资产配置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将目光瞄准海外资产投资市场,成为了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国际买家,不过,海外置业有着基本的门槛和复杂的要求,“信息不对称”则是海外置业最大痛点。从东南亚到英美加澳,是什么吸引中国买家出海,中国买家的购买力又如何,第一财经将陆续发布海外购房系列文章,试图厘清海外置业中的那些“门道”。
随着台海问题不断升温,西方国家对中国海外资产的冻结和制裁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一份名为《如何在台海危机中制裁中国》的分析报告指出,西方国家有可能直接没收中国约5000亿美元的资产。面对这一威胁,中国应采取哪些策略来有效应对呢?面临危机,声援团结成为首要任务在台海危机爆发时,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此时,声援和团结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抵御策略之一。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钱太难赚了。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一边被“福报”损耗着幸福指数,一边又试图通过加倍“福报”期待有朝一日收获幸福生活,别提多拧巴了。但是有些聪明、胆儿大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被一个个概念框定,他们早已掀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满机遇的大陆——非洲。
习惯了看本土长相的人,在刚遇到异族人种时会觉得奇怪。“异族效应”还会使你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俗称歪果仁脸盲。就像很多人分不清欧美人长相一样,西方人也常常分不清东亚人的长相。虽然同属于黄种人,但东亚各国的外貌确实都有特点,中日韩三国就有差异。今天我们来聊聊日韩地域长相。戳视频!来看日本和韩国的地域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