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压力之大,想必大家都懂。考取一个好的学校,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因为它是未来的就业、薪资甚至是寻找人生伴侣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
不同的省份,被211大学和985大学录取分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而真正能进入这些高等学府的人究竟占有多少比例呢?先看看录取比例的数据:
全国211、985大学录取率
211大学共计112所,今年各校招收的本科新生人数在46万左右,录取率为2.41%。
985高校共计39所,今年共招收15万名左右的本科新生,录取率为0.79%。
其中,能考进top2的仅有6598人,一万人里选出3名。
在教育内卷压力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华侨生联考的概念越来越被国人熟知,这是一项专为华侨以及港澳台子女单独设立的高考,平行于普通高考,不占用高考名额。它的考试难度更低、录取分数更低,可以直降200分进入清华北大,堪称名校直通车。
相较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普通高考,华侨生身份有着无可比拟的教育优势!
华侨生联考vs普通高考
1
人数对比:华侨生联考竞争压力小
影响录取率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报考人数。人数越多,自然竞争越大。
和内地庞大的高考基数相比,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就凸显了它的巨大的优势。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21年参加华侨港澳台联考考试总人数为4484人,其中香港考生2470人,澳门考生568人 ,台湾考生1159人,华侨考试287人。
今年高考人数达到1078万,竞争人数差距悬殊。与挤破头、一分甩掉上千人的传统高考考生相比,华侨联考生的竞争压力显然要小得多,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2
惊天录取率:华侨生名校升学率近80%
目前全国接收华侨生的高等院校高达超336所,每年能够提供15000-20000个华侨生的录取名额。本科录取率高达80%,是普通高考的两倍。录取的学校也是985、211等双一流高校居多。
与国内高考几万人竞争一个录取名额不同,华侨生联考反而会剩下许多名额。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赫然在列。除了名单上的这些高校,内地大概有336所大学是面向华侨生招生的。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孩子在高考中能取得300分的成绩,且有港澳台华侨生身份,那么211,985不再是梦。
3
华侨生联考题目更简单
华侨生联考总分也是750分,每科150分。
高考注重应试能力考核,华侨生联考注重知识点的了解,所涉及的范围:“25%初中知识点,30%高一知识点,35%高二知识点,10%高三知识点”。其中基础知识占了6成。
而高考题目难度中,难题就要占到60%,基础题只占15%,另外25%是中档题。
4
绝对公平:华侨生联考不受地域限制
我国高考受到地域限制,各省份考题难易程度并不相同。但是华侨生联考则完全公平,无论户籍来自哪来,都用统一一套试卷。
高考制度这些年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公平”问题,0.79%的985录取率还只是全国平均水平,要知道教育资源的分布可不是按照平均线来划分的,各个地区身份之间的高考难度,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广东、河南的考生就是要比北京、上海的考生多努力好几倍才能在同一所学校里当听课。
不抨击制度本身,但这确实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近年来这么多家长寄希望于华侨生联考的重要原因。
华侨生联考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27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生于1988年,台湾人,祖籍广东饶平。我曾在上海管理三家餐厅,后来又到长沙打拼,至今已经11年。这期间,我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发现,在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方面,台湾跟大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这也是我喜欢的。我祖先根在大陆,以后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做喜欢的事,见证更多精彩的故事。
想低分考入国内的985院校,华侨生联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有一些细节问题可能会不太了解,今天总结几个关于华侨生联考的问题,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1.与普通高考相比,华侨生都有哪些优势?华侨生联考题目和内容更简单,70%是初中知识,理科不考生物,文科不考政治。还有华侨生的奖学金会比较高。2.华侨生联考和高考是同一时间吗?
世和海外创始人。许多家长不确定何种身份符合华侨生联考的资格。根据教育部规定,无论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身份,均可参加华侨生联考。但两者的居住时间要求和父母居住时间要求略有不同。若为长期居留身份,考生及父母一方需满足在考试前五年内累计居住两年半的要求。若为永久居留身份,考生及父母一方需在考试前两年内满足一年半的居住时间要求。
4月25日,马来西亚新增5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计98例;治愈99例,累计3762例。该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超过一周维持在两位数。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表示,马来西亚疫情已经渡过高峰期,但抗疫“尚未胜利”,呼吁民众继续严守“行动管制令”。疫情之下,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都怎么样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香港来内地发展,很明显的就是一些港台艺人来内地,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么多香港人愿意居住在内地,除了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不断深入,部分香港居民看到内地机遇过来一展宏图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内地给香港居民给出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在教育、养老、住房、税收等方面给出的巨额优惠,不仅吸引香港人踏上前往内地定居的旅程。
近日,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该校2023年境内硕士(全日制、非全日制)招生录取统计表(含推免生接收、统考报考人数、统考上国家线人数、统考录取人数以及校外调剂统考录取人数),为2024年有意报考该校的考研学子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华侨大学2023年境内硕士招生具体录取情况如下:一、华侨大学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录取统计
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一些台湾居民长期移居大陆生活,长时间不来往台湾就会产生“除籍”的问题。网络上也流行诸如“长期不回台湾导致健保卡被剪,开除台籍”传言。那么台湾的户籍制度到底如何规定的呢?2年多疫情许多台胞没回家讲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除的是什么“籍”,在中国大陆,人人都有户口,这是“户籍”,如果要出国就需要办理护照,证明自己是“中国人”。
香港人,为什么大都排斥大陆人?去过香港的大陆游客都知道。不管去到哪都会受到白眼。也曾有香港的清洁阿姨,当面怒骂大陆女游客:“你们来香港,就是来做鸡的……”许多年前,甚至有香港居民,在机场举起了横幅 —— 不欢迎内地人。他们试图利用这种方式,让大客大陆游客不再前往香港。为什么大陆人,基本都不受待见呢?
国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压力之大,想必大家都懂。考取一个好的学校,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因为它是未来的就业、薪资甚至是寻找人生伴侣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不同的省份,被211大学和985大学录取分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而真正能进入这些高等学府的人究竟占有多少比例呢?先看看录取比例的数据: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话题是:大陆如何移民香港?香港,这个东方之珠,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香港不仅有繁华的都市风光,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的社会环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物流和创新中心,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