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4年12月11日上午,由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与河北鸡泽县毛氏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华毛氏祭祖大典,在河北邯郸市鸡泽县鸡泽镇毛官营村毛氏宗祠举行。
伴随着孩子们朗诵的《诗经》名篇《蒹葭》,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福建、贵州等15个省市的200多名毛氏宗亲代表相聚在毛官营村毛氏宗祠,共同祭祀中华毛氏第二十二世祖、战国毛遂公。
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会长、湖南社会科学院教授毛炳汉,中华毛研会顾问、湖南韶山管理局原巡视员毛岸平,中华毛研会副会长、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中华毛研会常务副会长、浙江江山市人大副主任毛井水,中华毛研会副会长、江西吉水县电视台副台长毛凌志及鸡泽县有关方面领导及嘉宾参加拜祖大典。
应河北鸡泽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毛治印先生邀请,笔者以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理事、湖北《枝江毛氏族谱》主编名义,代表江西钱洲毛俦公后裔,出席此次祭祀毛遂公活动。
据了解, 鸡泽毛氏宗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鸡泽镇毛官营村,是一座完全仿战国风格的宗祠建筑。祠内大殿奉战国名士毛遂、西汉献王博士毛苌、东晋豫州刺史毛宝等毛氏先贤,东西两个副殿分别展示海内外毛氏分布及当代毛氏文化研究成果,两边回廊展示赞颂毛氏的诗词字画和毛遂自荐连环画。鸡泽毛氏宗祠是海内外毛氏到鸡泽拜谒先祖,开展毛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9时许,中华毛氏祭祖大典开始,现场击鼓鸣钟,礼炮齐鸣。“轩辕血冑,文王裔脉;中华毛氏,华夏栋梁……”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会长毛炳汉宣读完祭文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毛氏宗亲们向中华毛氏第22世毛遂公像敬献花篮、敬行大礼。祭祖结束后,毛氏宗亲们在宗祠外栽种“子孙林”,表达了全国毛氏宗亲追忆祖德,根系家乡的美好心愿。
毛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建周朝,武王之弟姬郑分封陕西岐山一带毛国,以国为姓,人称毛叔郑,是中华毛氏始祖。毛叔郑后人东征有功,加封巨鹿(今河北鸡泽)为毛国。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国家危难之际,毛遂自荐请缨,留下“三寸之舌胜百万雄师”的千古美谈。近年来,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以详实史料依据认定,河北鸡泽是毛遂故里,毛遂是中华毛氏22世祖。
据悉,鸡泽县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毛遂文化研究会,对毛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并于2008年与韶山毛氏进行了对接。同时,先后编撰了《文话鸡泽》、《鸡泽韶山毛氏一家亲》、《鸡泽毛遂》、《中国毛氏发祥地——鸡泽》等书籍,进一步丰富了毛遂文化内涵。2012年,“中国毛氏研究会北方研究中心”在鸡泽成立。
中华毛氏第22世祖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公元前257年,毛遂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猝后葬于距鸡泽县城西北15公里的永年县境内,毛遂墓墓冢高大,被永年县列为“平干八景”之一,称之为“毛遂高峰”。由政府拨款重新修砌了墓冢,竖起“毛遂之墓”的新墓碑。
据考证:湖北枝江偏洲毛氏“启字辈”传人,系陕西岐山毛伯第109世、河北鸡泽毛遂第88世嫡孙。(撰稿 毛启国)
公元2014年12月11日上午,由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与河北鸡泽县毛氏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华毛氏祭祖大典,在河北邯郸市鸡泽县鸡泽镇毛官营村毛氏宗祠举行。 伴随着孩子们朗诵的《诗经》名篇《蒹葭》,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福建、贵州等15个省市的200多名毛氏宗亲代表相聚在毛官营村毛氏宗祠,共同祭祀中华毛氏第二十二世祖、战国毛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