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59 年古巴革命爆发到 20 世纪 80 年代马里埃尔港船民移民潮结束,数以万计的古巴人定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
20 多年间,他们从最初的聚居点逐渐扩大为一个以“小哈瓦那”为中心的移民社会,其发展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思考的是,在马里埃尔港船民移民潮之前,移居美国的古巴移民一直是美国政府“敞开胸膛,张开臂膀”的欢迎者;相反,自马里埃尔港船民移民潮之后,古巴移民成为了美国移民政策与国家现实利益相结合下的“受排斥者”。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马里埃尔港船民移民潮的结束,来到美国的古巴移民日渐减少。但是,随着第二代、第三代古巴移民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在美国社会中显露头角。
陈孔立在《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一文中指出:“以移民的后裔为主体应是标志之一,就是说,大量移民基本上结束,移民们已经定居下来,繁衍后代,新从外地来的移民在社会上已经不占多数;
社会的结构也有所改变,与原籍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结合逐渐淡化;从居民来说,也逐渐认同当地,自认是当地人,与原籍地的关系相对淡化:社会结构逐渐复杂,经济文化逐渐发展和进步。”
因此,笔者认为,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的古巴移民社会已完成向定居社会的转型,这种变化会对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古巴移民社会是美国敌视古巴政策和古、美之间冷战关系的产物。在 60 年代, 美籍古巴人具有保守和反共的政治倾向。
他们在政治上更贴近于美国的共和党。反古反共的强硬保守派是古巴移民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势力集团。该集团主要领导人物多为旧官僚、经济寡头、反动军官和政客。
曾经,这些人是卡斯特罗政府剿杀的对象,他们痛恨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 。因此,这些人坚决反对与古巴政权进行任何接触和变通,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利影响美国对古巴的政策,主张强化对古巴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他们以古巴裔美国人基金会为首,采取恐怖手段,包括恐吓、威胁甚至暴力和暗杀,对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实行压制。
直到 70 年代,第二代移民成长起来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参与美国政治运作是古巴移民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更多的人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这些古巴移民群体逐渐开始左右当地的政治选举,成为民主党和共和党相互争夺的对象。他们通过在政治上的作用力,既提升了古巴人在美国的影响力,又对美国的政治尤其是在对古巴政策方面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尽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其在西半球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霸权地位,继续并加紧了对古巴的孤立和封锁的态势。
但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以来,美国古巴移民社会正在发生缓慢的变化,这种变化加速了古巴移民社会的转型步伐。
过去由古巴流亡者掌控的政治方向盘开始转移到第二代、第三代古巴移民手中,这加快了整个古巴移民社会向美国少数民族社会过渡速度。
这些第二代、第三代古巴移民开始把自己视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把扩大本少数民族的权益和自己在美国社会和政界的升迁作为奋斗的目标。
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中,迈阿密居住的 200 万古巴移民,其中有 80 万来自古巴,其余的是在美国出生的古巴移民的后裔,对美国总统候选人来说,古巴移民的选票对他们能否当选总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这些古巴裔美国人的选票是古巴移民社会强硬派保守集团向美国统治集团施加压力和影响的重要手段。
据《迈阿密先驱报》报道, 古巴裔美国人美国全部选票的近 1%,在佛罗里达州占全部拉美选票的 60%。在总统和议员竞选中,古巴裔美国人聚居的南佛罗里达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必争之地。
在这里,古巴裔美国人的政治力量是任何总统或议员候选人不可忽视的力量。
古巴人在美国赢得了“美国梦的象征”,是因为古巴人积极参与美国民主政治的意识强,还有他们自身具有的企业家精神。
他们既能在美国社会中认同美国主流文化,同时又能保守着古巴民族的传统特性。因此,古巴移民勤奋努力的拼搏精神, 使他们逐渐发展起了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飞地经济。
古巴移民的飞地经济是以迈阿密的“小哈瓦那”为主体,从佛罗里达州东部的比斯肯湾经过迈阿密城南部、甜水城到达迈阿密大都市区的西部边缘。
古巴人的商业区是飞地经济的主动脉,在它 4 平方英里的地域内自西向东覆盖了西北第七街、费莱格勒大街、西南第八街、西南的二十四街和第四十街。
从 60 年代起定居在商业带两边的古巴移民不断增多,形成了今天的“小瓦那”。60 年代古巴移民大量进入使安置移民成为棘手的问题,由于这里大量空房闲置,租金低廉,遂成为古巴移民理想的居住场所。
这些闲置的商业店铺为古巴移民自食其力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在迈阿密当地银行的资助下,古巴移民获得了无抵押贷款,开设了具有古巴特色的商店、饭店、杂货店、超市、加油站、药店、影像店、百货商场、戏院等。同时,零售业成为了古巴经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古巴飞地经济快速发展,古巴裔美国学者麦格尔·冈萨雷斯·潘多称其为“经济奇迹阶段”。
由于 1973-1974 年短暂的经济危机使大量白人企业破产,他们因此退出了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市场。而古巴人的小商业企业由于没有工会组织,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在经济危机中得以生存。
在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阶段,白人企业留下的空白迅速被古巴人所填补。其中建筑业尤为突出,它成为古巴移民经济增长的另一主导产业。
重要的是,古巴移民将古巴社区的经济与当地整个经济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得佛罗里达州南部与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
他们利用掌握西语和英语的双语优势,逐步将美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从新奥尔良和休斯敦转移到了迈阿密。
随之而来的一些拉美公司的总部、保险公司、货运公司和国际性的银行也被吸引到了这里。1982 年经济学家估计,迈阿密与拉丁美洲国家间的贸易额超过 40亿美元,创造了 16.7 万个就业岗位。
80 年代初,迈阿密已经成为美国面向拉丁美洲的门户。古巴银行的开办,大大推动了古巴企业在美国的发展。另外,古巴移民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了整个西半球的商人和金融家在此投资。
1970 年,古巴移民在迈阿密经营的商业或企业不足一千家,但 10 年后,具有企业家头脑的古巴移民经营的企业和商业已达一万家。
并且,吸引了所有拉美国家的参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迈阿密,近 1/3 的商业是古巴人经营的。
在迈阿密以及附近地区古巴移民的企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从企业的所属性质来看,古巴移民拥有的企业数占当地整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企业数的四分之三之多。
雇用的员工更是占少数民族企业总雇用员工人数的 86%,而且整个佛罗里达州四分之三的古巴移民拥有的企业都在戴德县。除了洛杉矶长海岸,迈阿密城区是整个美国对拉美的贸易中心。
在古巴移民融合进程中,真正对于融合起到作用的是第一和第二批移民所建立的族裔经济体系。
从美国主体社会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过滤器”,它把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符合美国社会的古巴移民过滤到小哈瓦那之外的美国主流社会,从而完成古巴人从移民到公民的转化。
从古巴移民的角度上来看,它减弱了经济文化反差较大的古巴移民与美国主体社会的碰撞和摩擦。古巴移民在这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他们能够顺利的融入美国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
因此,古巴人将迈阿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旅游城市变为了国际性的大都市,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他们在迈阿密建立的“经济飞地”不仅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古巴移民后裔在这里继续不断地积累资本、扩大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迈阿密地区经济的高度繁荣,更有助于增强美国国家经济实力。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不断地吸纳世界各地的头脑和文化,这种吸纳使美国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之中,它不断地吸收诸文化的优点,并使这些优点成为自己文化组成的有机的一部分。
正是这种文化开放性,使美国文化成为近 100 多年来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支生气勃勃、不断进取的、不断自我调适的文化力量。
在整个 20 世纪后半叶,古巴移民在迁徙美国的过程中,将古巴传统文化和习俗带到了美国,最终在“小哈瓦那”构建了一个富有古巴风情的“文化飞地”。
古巴移民在美国社会中对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意识很强烈,因而在古巴移民社区的建设中将古巴风格融入到社区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人们保持着古巴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这里,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再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主流文化, 而是一种西语和英语并用,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并行的“双语、双文化”社会。
在这块“文化飞地”上,西班牙语得到了强化。随着古巴移民社会的发展,老古巴移民有限的英语能力和古巴社区西班牙语的普遍化,使得这些人很少再讲英语。
同时,在一些商务机构、教学机构、服务机构等场所,人们讲西班牙语成为一种习惯,完全不用担心因语言问题而被社会孤立。
他们可以轻松自如的讲着西班牙语在古巴人经营的商店等服务性场所获得所需的物品,也可以在家里收听西班牙语广播、收看电视和阅读西班牙语报纸。
一位年轻的美籍古巴商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在一个充满古巴传统文化气氛的家庭中长大的。我的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在家里要说西班牙语。
他们有一个规定,当你一踏进门,你就必须讲西班牙语。我母亲总是对我说:‘不要和你的兄弟们用英语交谈。’因为我们是在美国生长的,我们之间经常用英语交谈。”
尽管西班牙语在这一地区的古巴移民社会中成为老一代古巴移民的生活语言, 但是这一趋势并没有减弱古巴移民子女学习英语的愿望。相反, 至少在第三代古巴移民身上英语学习的劲头有增强的趋势。
我们从 80 年代以来来看,越来越多的古巴移民后代不仅在家里使用英语, 而且一代比一代英语讲得好。
这种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提高反映了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因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 也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转变的标志。
随着他们经济状况、教育程度, 尤其是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他们结构同化的进程会更快。
当然, 80 年代后来自古巴农村的移民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较低, 相对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同化, 但是, 毫无疑问他们在被同化着。
说起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很多朋友觉得那是个遥远和令人向往的地方,不仅环境优美,动植物多样,而且最低工作时薪位居全球第一,对于打工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自澳洲重启全面开放国境后,想要去工作和体验生活的朋友们开始蠢蠢欲动,这也许是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那么如何可以快速前往澳大利亚工作生活呢,除常规的移民类别签证外,还有不少可以去澳洲工作生活的临时签证可以选择,澳洲移民律师汇总以下几种去澳洲工作生活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你是不是也想移居香港,享受一线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体验中西合璧的文化和生活,拥有更多的发展和机会?但是你是不是也觉得移居香港很难,需要很多的条件和手续,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别担心,老吴来告诉你,其实移居香港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你符合以下6种方式中的一种,就有可能实现你的香港梦!投资移民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方式,只要你有足够的资金和商业计划,就可以申请投资移民香港。
比起动辄上百万起步的欧洲移民、北美绿卡之类,泰国精英签(尊荣卡)可以称之为成本最低的海外自由身份。泰国精英签,由泰国政府和旅游局官方联合发布的多次往返签证,有5、10、20年不同年限的选择,申请费用最低仅需12万rmb左右的费用,获得泰国身份后,可以在当地随意居住生活,也可以经由泰国轻松前往其他第三国。
现在社会,驾照已经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个证件,像很多学生刚成年,家长就会选择给他报上个驾校,趁早学出来。我就是成年后被家里撵去学车的,恨不得让我每天都泡在驾校里,想着我越快拿到驾照越好。驾照里,目前最多人拿到的都是手动挡c1,对于日常生活完全够用。像a证b证一般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有些人有想过考一个出来,但是奈何要求太高,又不太好考,所以都选择放弃。
之前介绍过瑞典的一些基本概况,相信有很多人对移民瑞典产生了兴趣。那么今天,小编就帮各位总结一下瑞典的移民政策都有哪些,根据实际情况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移民之路。首先列出几种可以申请在瑞典居住生活的理由,要注意的是有些理由并不代表你可以长期的居住在瑞典,是有时限的。1、申请工作签证 在瑞典获得工作签证必备条件是...
马来西亚(malaysia)简称大马,是东南亚著名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300万。首都是吉隆坡,官方语言是马来语,英语和中文很通用。马来西亚被认为是政治相对稳定的国家之一,是亚洲生活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最宜居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马来西亚群岛拥有自然的环境。
移民北欧梦中情国的攻略来了!如何移民冰岛,移民冰岛的优势何在?签之家一文让你全读懂!近些年除了一些移民大国依然深受人们追捧,北欧五国也走进了大众视野,尤其是冰岛这个地广人稀又风景秀美的国家。因为冰岛全国只有36万人,面积10万平方公里,这里风景迷人充满各种奇观,加上当地人基本都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十分友善,简直不要太适合现在国内一些渴望“轻社交”和“佛系生活”的年轻人,所以无论是留学还是移民,冰岛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风景优美,教育一流,社会制度完善的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宜居地之一,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士到加拿大定居、生活。很多申请人都希望可以和家人一同移民加拿大,到加拿大生活。作为传统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的移民方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加拿大团聚移民,难度如何?有哪些条件?一、加拿大团聚移民加拿大团聚移民是加拿大移民局为与家人分居两地的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的可以与家人团聚的项目。
香港移民最近很火,一方面源于近年来本地人才的流失,香港需要源源不断地引进人才;一方面也是长期的需求都在,疫情影响下,各地都在抢人,特别是香港这样的国际化都会。从港府的施政报告不难看出,香港对于人才流失以及相关人才引进在做非常积极的努力。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香港移民?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优才),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专才)以及读书进修方式(可以是专上副学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博士)。
近期,德国通过了蕞新版的《技术移民法》,让外国的技术工人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德国定居和工作。对于这个移民法,我愿称为:德国史上蕞宽松移民法!德国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欧盟的核心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环境、优质的教育品质、优厚的社会福利、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这些都使德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中的翘楚,移居的理想目的国。
移民新疆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移民新疆,探寻西部的魅力与机遇,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