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华人指的是从中国移民到柬埔寨的华人及混有华人血统的柬埔寨人,早年主要为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从中国广东、福建、海南移民及其后裔,如今亦有不少在柬埔寨内战后赴柬生活的中国移民。在高棉语中,khmer kat chen(????????????)用于混合柬族和华人血统的人,khmer chen (????????) 表示在柬埔寨出生的华人。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初,华人是柬埔寨最大的少数民族;估计有42.5万。但到了1984年,有华人血统的柬埔寨人只剩下61,400人了,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战争、经济及恐怖统治的因素使柬埔寨华人移民至北美或澳大利亚其他国家。现今柬埔寨华裔总数量约90万(其中潮汕民系占70%),这一比例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磅同省的柬埔寨华裔福建人的结婚仪式
总人口:343,855-700,000 (估计)
分布地区:
柬埔寨:金边、西哈努克市、桔井省、磅同市、马德望、贡布省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语言:高棉语、闽语(潮州话、闽台片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粤语、现代标准汉语
宗教信仰:中国民间信仰(道教和儒家思想)、汉传佛教、上座部佛教
尽管柬埔寨总人口相对较少,但柬埔寨华人一直都不遗余力地传承中华文化,各政商界侨领积极援助财力、物力兴办发展柬埔寨华文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推动与中国大陆的交流。
柬埔寨华人自祖先移居到此就在柬埔寨艰苦创业,勤劳耕耘,为国家经济、华文教育、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直到现在柬埔寨华人在工商界以及柬埔寨的政治界上一直扮演领导角色。在柬埔寨经济中也占有相当庞大的分量。柬埔寨华人在柬埔寨工商业、制造业、农业、银行业等中特别有影响力,在金融贷款和百货商店企业普遍存在。
自2013年来,大量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移居金边市、西哈努克市定居或开展商业活动,在柬埔寨长期居住,并在持续增多,是东南亚中国新移民增速最快的国家。
历史
早期
柬埔寨最早有华人定居纪录可追溯到13世纪后期。元朝使者周达观于 1296 年访问柬埔寨时,就提到吴哥有中国居民。 葡萄牙船员在17世纪初发现金边有华人居住。明朝灭亡后,鄚玖和杨彦迪鼓励福建和广东的居民到印度支那定居。多数华人移民与当地高棉族妇女通婚进而融入柬埔寨社会。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1867–1950)
法国殖民政府于 1873 年首次提出立法,将中国移民归类为“外来人口”,并对其征收居民税。诺罗敦国王在 1884 年引入了一项立法改革,要求华人移民缴纳更高的居民税,但对获得柬埔寨公民身份的华人并无此限制。柬埔寨成立了五个华人协会,分别是广肇、福建、潮州、客家和海南。华人移民必须在协会登记后才能在柬埔寨定居。这五个协会中都会选出一个领导,负责维护同胞的法律、秩序和税收。
独立后
法国殖民者管理柬埔寨华人社群的制度中止于1958 年法国结束殖民时。1960 年代,在金边的华人社区事务往往由华人医院委员会处理,该组织旨在资助和管理早先为华人社区建立的医院。1971年,政府授权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柬埔寨华人联合会,这是第一个接纳柬埔寨所有华人的组织。根据其章程,该联合会旨在“在社会、文化、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帮助华裔公民”,管理金边和其他地方华人社群共同拥有的财产,并促进华人和高棉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柬埔寨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口是华裔和高棉人混血的人口。
红色高棉时期
红色高棉时期对于柬埔寨华人是一个大浩劫,当红色高棉占领一个城镇时,都会将当地商业收归己有,大量商人(多数为华人)财产被没收。由于华人多为资产阶级且多数受过良好教育,使得红色高棉视华人为眼中钉。 多数华人和柬埔寨其他民族一样受到红色高棉残酷迫害。红色高棉的几位官员本身有华裔血统,如农谢、英萨利、乔森潘、康克由、宋成、塔莫克甚至是波布本人。在 1970 年至 1990 年的柬埔寨各个政权期间,华人企业和文化被完全禁止和摧毁,许多华人逃离该国。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
随着越南入侵柬埔寨和民主柬埔寨政府垮台,新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府解除了红色高棉时期对华人的一些限制。允许使用中文报纸,取消在家说汉语的禁令。在 1989 年后华裔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柬埔寨政府允许华人实践自身的宗教文化习俗,并重新开放了中文学校。1991年的农历春节是柬埔寨华人自 1975 年以来首次正式庆祝的农历新年。
柬埔寨王国时期(1993年至今)
1993年柬国恢复君主制度后,大量中国大陆公司在柬埔寨投资,柬埔寨华人重新活耀于经济界。由于许多中国大陆商人在柬埔寨投资,许多华裔柬埔寨人积极学习汉语为了就业和商业原因。华人社群的人数在 2000 年又开始增加。华文学校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并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1993 年以后,柬国开始出版一些中文报纸,1998 年以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有了中文新闻。现今,柬埔寨华人已不会再遭受如同赤柬时期的迫害与歧视。
人口统计
根据柬埔寨政府统计,2013年约有15,000人(占总人口的0.1%)为华人后裔。金边中华协会估计约有70万柬埔寨人至少有部分华人血统。1962年进行的一次政府人口普查显示,柬埔寨有163,000人登记为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在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估计,柬埔寨华人人口在1965年有300,000人至 435,000人;中央情报局估计,在1975年柬埔寨华人人口大约有444,000人。1961年,学者威廉·威尔墨特实地考察发现,柬埔寨有42.5万的华人,占当时总人口的7.4%。威廉·威尔墨特指出,有华人通过婚姻同化进入高棉人社群在政府普查中被认定为高棉人。2004年至2008年间的官方普查显示,华人占柬埔寨全国城镇人口的0.3%,主要集中在金边,而华人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在柬埔寨农村人口的0.0%至0.1%之间波动。1963年,威廉·威尔墨特在柬埔寨城乡研究华人,其中59%的华人生活在城镇,41%居住在农村。金边的华人人口为1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33.5%)。
祖籍
潮州人
潮州人构成柬埔寨最大的华人民系,占柬国华人人口约77%。约85%的潮州人来自广东揭阳、潮阳和普宁。潮州移民柬埔寨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当时以林道干为首的一些中国海盗定居在柬埔寨。在1860年代以前,并无大规模的潮州人从潮汕地区移民至柬埔寨;在十九世纪后期,少数潮州人移居到柬埔寨。潮州人大规模移居至柬埔寨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成为柬埔寨主要的华人民系。约48%的潮州人生活在农村,约占农村华人人口的90%。1962年135,000名华人中,约有10万人为潮州人。乡村地区的潮州人一般职业为经营杂货店、农村信贷管理、大米商人或农民。在金边和小城镇中,潮州人通常是转口贸易商、药师或街头小贩。
广府人
广府人在高棉语中被称为“chen-catung”,为17世纪至20世纪初在柬埔寨最大的华人民系。广府人主要居住在城市。当中约有40%集中在金边,其他则分布在马德望、磅湛、磅清扬和桔井市,并至少构成华人人口的30%。大约55%的广府人来自东莞县、三水县、南海县和花县。
海南人
海南人80%以上来自文昌县,他们从18世纪初移居至柬埔寨。早期的海南移民一开始为转口贸易商,但在18世纪末转为胡椒贸易商。他们在贡布省建立胡椒种植园,成为该省占主导地位的华人民系。诗梳风和安贝尔也有小规模的华裔海南人社群。在1950年代,许多海南人搬到金边去开设中国餐馆和酒店。
福建人(闽南人)
柬埔寨福建人被认为是定居于柬埔寨最早的华人民系,大部分的柬埔寨福建人来自福建泉州和厦门,主要定居在金边和马德望,马德望的许多高棉族家族声称有一些华裔福建人的血统。柬埔寨福建人大部分从事转口贸易或银行业。
客家人
柬埔寨客家人大约有65%来自广东梅州和河源。柬埔寨客家人中有70%的客家人住在金边,主要行业为中医和制鞋业。在茶胶省、上丁省和腊塔纳基里省的客家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橡胶种植园工人。这些省分的华裔客家人主要为18和19世纪从北圻和交趾支那进入柬埔寨。
宗教
柬埔寨华人通常信奉中国民间信仰包括与道教,儒教和佛教。大多数华人家庭至少拥有一个或多个神龛,供奉各种神佛,如灶神、关公、观音、妈祖、王爷等。在农历新年等华人节日的时候,柬埔寨华人携带香烛、纸钱及其他供品至寺庙敬神礼佛。少数柬埔寨华人信奉汉传佛教。柬埔寨华人家庭一般不信奉上座部佛教,也不会将他们的孩子送到上座部佛教佛寺,除了那些已经融入高棉族社群的华人后代。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和中国商人做生意的柬埔寨华裔商人,重新采用中华文化和宗教习俗。在家中和商店内设置中国民间信仰的神龛,并表示采取这种做法是与中国建立更密切联系的必要条件。
贸易和工业

金边是柬埔寨的主要金融区和华裔柬埔寨商人的商业中心。拥有数千家中国企业,大部分零售企业都是华人经营。
如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华人主导著柬埔寨的商业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掌管了柬国大部分经济命脉。华人对于占多数的高棉人拥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并在维持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繁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华人是柬埔寨最具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和影响力的社群之一,主导著整个柬埔寨的商业部门,与当地的高棉人相比,虽然人口少,却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华裔几乎构成了整个柬埔寨的富人阶级;在这种结构中,柬埔寨作为一个多元族群社会,一个人在经济结构中的位置取决于一个人的种族。华裔柬埔寨人“不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社群,而且总体上还形成了一个经济阶层”。
华人在柬埔寨的主导经济地位可以追溯到法国殖民前,中国商人经常与高棉君主保持买卖关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家威廉·威尔莫特估计在1963 年,柬埔寨的华人有90%经商。华人在柬埔寨经济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掌握了柬埔寨几乎所有的国内贸易和很大一部分制造业,包括碾米和运输业。现今,柬埔寨华人有60%居住在城市经商,其余从事个体户、食品加工商(如大米、棕榈糖、水果和鱼)和钱庄的工作。
在柬埔寨都市中,华人主导著众多行业,例如零售、酒店、进出口贸易、轻工业、食品加工、饮料、印刷和加工厂 ;除此此外,柬埔寨的富豪几乎都有华裔血统。
在柬埔寨农村地区,柬埔寨华裔商人经营杂货店,为高棉族农民提供必需品,如农业用品、从中国进口的杂货、沙笼、围裙、竹篮、香水、煤油、酒以及烟草 ;并在贡布省和戈公省部分地区种植黑胡椒和水果(尤其是红毛丹、榴莲和椰子),也有从事捕鱼业。
19 世纪,法国殖民者施行资本主义政策而允许华人拥有的企业蓬勃发展。威尔莫特估计,到 20 世纪中叶,华人社群控制了柬埔寨92%的经济。
柬埔寨华人在城市进行贸易,并在农村地区担任店主、钱庄经营和技术士,而华人农民控制着柬埔寨利润丰厚的胡椒产业。
知名人士
洪森:柬埔寨首相、亲王、柬埔寨人民党主席
乔森潘:红色高棉领导人
农谢:红色高棉领导人
塔莫:红色高棉领导人
龙诺:高棉共和国总统(高棉族、华人混血)
英萨利:红色高棉领导人
康克由:红色高棉s-21集中营的监狱长
桑兰西:柬埔寨救国党主席
宋安:柬埔寨副首相
文拉妮: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夫人
狄班:柬埔寨国防部长(泰族、华人混血)
林丽蝉:柬埔寨华人,现为中国台湾政治家
李添丁:柬埔寨作家
陈丰明:柬埔寨商人、勋爵
李永法:柬埔寨商人、勋爵
辛·西萨木:柬埔寨歌手(高棉族、佬族、华人混血)
占蒲拉西:柬埔寨工业和手工业部长
澳洲移民局从09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关于移民澳洲的报告,里面统计了拿到澳洲永久居民的人数以及其来源国。移民到澳洲到底是简单还是困难?有多少中国人已经成功移民到澳洲了呢?下面我会用最新的2021-2022澳洲移民官方报告来回答这些问题。澳洲移民来源国家和地区在2021-2022年间,移民到澳洲最多的国家是印度,有24324人成功拿到澳洲永居。
你还记得2017年的西港吗?彼时的西港,灯火通明,繁华热闹,夜里似乎比白天还要有烟火气。无数大楼在这里拔地而起,岿然矗立,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繁华都市,这些建筑功不可没。西港的繁华,也为不少建材商人提供了机会。80后的陈先生,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80后夫妻:一周往返西港三次那一年,他和妻子第一次踏上柬埔寨的征途。
提示:追根溯源,礼崩乐坏无非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面对财富、权力等,变得自私而贪婪了起来。而哈萨克人却让自己的“礼乐”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生生不息地流传了下来,进而让“巴塔”的礼仪和祝福的美好成为了一种自觉地践行和坚守。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我国古代讲究“以礼为主”的法理念,比如“周礼”就是周朝建立的一种规范人们行为和行动的规范,主要作用是: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教化民众遵守当时的社会秩序,遵守行为规范。
记者:潘美琪2020年8月,李华(化名)来到柬埔寨,被卖入木牌省的园区。去年年底,李华从木牌省逃了出来,来到金边报案。在柬埔寨待了两年多,他一心想回国,但因护照、身份证被没收,他个人无法购买机票。李华只能先进移民局办理相关手续才能顺利回国,于是他来到警察局报案后,顺利被送到移民局。“一般来说,我们没有护照身份证的,都是要先报警,才能进入移民局。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中国移民美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这个话题可能会触动很多人的敏感神经,也可能会引发很多人的不同意见。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不是在做任何营销活动,我只是想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并且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
火星上到底有什么好的?让马斯克为之疯狂,并不惜斥巨资研究,要在火星上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并扬言要在火星上开创一个大市场,让地球上的人移民到火星上去;火星到底有什么好的?到了火星,人类真的能够生存吗?首先在火星上,虽然有稀薄的大气,但是并没有让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火星和地球一样有着明显的四季气候;但是火星的冬季气温最低温度低至零下125摄氏度,在夏季最高温度达到22摄氏度,平均气温是零下六十多摄氏度,这也是人类难以忍受的;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现在全球都在往火星上发射探测器,把火星当成了第二个地球去改造,都在为进入宇宙做准备,我国在2020年7月23日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很多人就会问火星上有生命吗?可以肯定的说真的有,而且还是我国最先发现的,只是被美国限制发表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神秘的火星,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移民哥,你的支持对我很重要,点点关注也别忘了点赞和收藏。
4月21日,南都记者了解到,近日,柬埔寨金边市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绑架案,5名中国公民涉嫌绑架、虐待和勒索同胞1000万美元,被当地警方被逮捕。据悉,当地时间4月12日,5名犯罪嫌疑人在当地一栋公寓停车场内实施绑架,并对受害者实施酷刑,同时索要大量赎金。警方接获报警后,于翌日救出受害者,同时查获套牌汽车、手枪、步枪、手榴弹等作案工具。
新西兰以完善的福利、高质量的教育、热情友善的国民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丽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新移民涌入这个国度,也是“澳新加美”四大热门移民国家之一。新西兰每年约提供4.5万~5万个移民配额,新移民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左右,其中60%来自新西兰技术移民。其希望通过吸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以填补国内的一些职位空缺,提高新西兰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创造出一个繁荣、多民族多文化包容性的社会。
“不到红灯区就没去过阿姆斯特丹!”在遥远的欧洲,有一个这样神奇的国度,它被称为“世界性都”。它就是以美丽著称的旅游国度——荷兰,而荷兰的著名红灯区,正是在阿姆斯特丹。这里的红灯区闻名世界,每年都会有超过500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纷纷踏来,只为亲眼目睹一下红灯区风情万种的女郎,体验一下这里纸醉金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