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究竟存不存在种族歧视?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只不过比起一些欧美国家的明着歧视,加拿大更多是“暗中歧视”,不直截了当去歧视,但总是会有一些细节、一些做法,能让你感到被歧视。

近日,华人论坛上的一则帖子引发讨论:有没有哪些细节,让你觉得加拿大本地白人,是发自内心瞧不起华人?
其中的一些回答很在理,但也有人认为“你可能是被害妄想症”。究竟这些行为在你心目中属不属于歧视,可以自行判断一下。
英文口音不标准,故意不回答你
在公共场合不说英语,遭到白人直接的歧视甚至谩骂,在加拿大多个城市都出现过,比如前些天列治文华裔买票时用中文谈话,被白人说“这里是加拿大,请说英语”。

一些网友指出:有时你用英文去跟白人问问题,问路,白人明明听得懂,却因为你的英文不流利、口音不标准,故意装作听不懂你的话,或者含糊其辞。这表面上是不够友好,其实何尝不是一种歧视?
还有人表示:在飞机上问右座的白人问题,他装作听不懂不回答,结果左边座位的白人伸出援手,帮我问了同样的问题,右座白人立刻详细解答。好吧,这难道不叫歧视吗?
无论多热情,总是难合群
有华人表示:自己在白人为主的公司,而且为了合群、为了融入,自己尝试变得很热情开朗、乐于助人,但发现 —— 白人和白人之间的交谈总是轻松活泼,眉飞色舞,但白人和自己谈话,都是皮笑肉不笑。

就算自己表现的再主动,似乎总是不能让白人同事真正接纳自己。他们从没有直截了当歧视自己,却总是感觉要和自己保持距离,这种疏远感挥之不去。难道,这就是白人瞧不起华人的表现吗?
能力再强,总不被领导提拔
这种情况依然发生在公司里,有不少在it大厂工作的华人坦言:“就业务能力而言,我已经比白人同事、其他族裔的同事都强,但领导总不提拔我,因为族裔问题。”

白人领导始终不认为华人应该成为领导者,毕竟得维持自己民族的优越性。实在不行,可以提拔同样说英语、文化相似度更高的印度裔当领导,也比华裔当领导靠谱。
此外,华人相对内敛、会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法反驳。久而久之,华人离领导圈就会越来越远。在it精英们看来,与其说是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这也是隐性歧视。
说自己来自加拿大某城市,结果被追问
这个情况非常普遍,当和白人聊天的时候,白人会问你:你来自哪里。一些华人会说:我来自温哥华/多伦多;结果白人追问:你最初来自哪里?

这个问题,在一些华人看来也是一种歧视,因为白人确信“你不是来自加拿大,你是移民”,但事实却是,有些华裔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的确来自加拿大,总不能回复“我的妈妈、或者我的爷爷奶奶”来自中国吧?
如果不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人,可能还不太会觉得被冒犯到,如果是典型的“cbc”,那心里绝对不好受 —— 怎么,我都是加拿大人了,你还不承认?
表面上夸有钱,实际却说你“人傻钱多”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美国的华人在当地人心中属于典型的“人傻钱多、文化层次低”,有时会以调侃的语气称赞你很富裕 —— 看似是称赞,其实却是讽刺挖苦。

尤其在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城市,当你年纪轻轻住在所谓富人区的别墅里,周边的白人邻居不会对你刮目相看,只会认为你是暴发户、认为你“德不配位”,也不太会想和你交朋友,维持邻里关系。
表面上“大家都是加拿大人”,实际…
有网友认为,在一些场所、名单上,会出现以种族划分的情况,比如华人和其他族裔被列为“multicultural”多元文化群体。多元文化这四个字看似是加拿大包容的体现,却还蕴藏着另一种意思:

表面上大家都是加拿大人,但实际上白人将自己族裔以外的人群,都划分为了“多元文化群体”,表达的意思是“非我族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隐性歧视。
轻度冒犯,到底该不该上纲上线?
在北美有一个流行词语叫microagression,翻译为“轻度冒犯”,就是一些看似杀伤力不大的话,但其实可能暗藏歧视的意思。典型的轻度冒犯包括:

说你说话“真清楚”、说“抱歉我找错人了”、说“我老板疯了”、说“你的经历太感人了”、说“你的名字很难念”、说“你是实习生吗,看起来很年轻”、说“你的头发怎么这么黑,天生就这样吗?”
这些话,到底该不该上纲上线,过度解读?其实得取决于频率,如果一个人总对你说轻度冒犯的话,平时也对你爱答不理的话,确实可能有歧视的情况,但如果只是偶尔为止,还是不要太在意为好。

只是,如果你确认自己是遭到歧视,那么绝对不要一味忍让,而是要适度表达自己的观点,纠正对方的错误。也许歧视现象在加拿大永远不可能消失,至少我们可以尽力减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歧视。
gzh:移路通出国移民一直是塑造美国人口的驱动力。从早期移民到最近几十年,移民潮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代。第一次重大浪潮发生在19世纪,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他们逃离贫困,在“新世界”寻找机会。这一浪潮极大地增加了人口,并塑造了许多地区的文化特征,特别是东北部。20世纪初见证了另一波移民潮,来自南欧和东欧的人为迅速发展的美国人口做出了贡献。
2019年圣诞假期的时候,我和陈先生去了他的表姐家。表姐91年,2016年技术移民拿到澳洲绿卡,定居墨尔本。我和陈先生2017年初决定辞职出国的时候,首选考虑的也是澳洲。毕竟,家里的亲戚只有他表姐一个定居国外了,出门在外,总想着能有亲戚朋友互相照应。但是,当时我对比了澳洲技术移民和新西兰技术移民之后,觉得澳洲移民较难,为了能速战速决,我们选择了新西兰。
唐代之后,都城变迁,疆域版图也随之变迁,交趾以唐为界,前为郡县,后为藩国。夏商周三朝,华夏文明处于河流定居时代,而交趾所在仍处于蛮荒地区。河流定居时代,人类文明社会在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兴起,定居下来并进行农业生产。这个时代,人类文明社会进行土地开发的工具仅仅为木石工具,金属工具使用率不高。交趾距离文明区域较远,文明社会的技术扩散尚未抵达。
美国当地时间8月8日,2023年9月美国移民排期表公布:eb-3技术类专业人才排期双表分别前进3个月、2个月,f2-a永久居民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排期表a前进了85天,表b出现排期,其余排期不变。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20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最后一个月的排期表。2023年9月美国移民排期出炉:亲属、职业移民几乎全部停滞
01:54蒋奇谷谈艺术经历(01:54)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绘画系史论系教授、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所长蒋奇谷是地道的上海人,他也是在美国艺术院校中为数不多的同时教授中国水墨和中国古代艺术史的资深教授。然而,说到在美国教授水墨的缘起,却不能不提到一批油画作品——近日在上海大沪艺术空间举办的“花谷雅集”展出了十多幅蒋奇谷四十年前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一批油画作品,彼时正处于中国青年艺术家打开窗口与世界艺术交流的时期。
法律和秩序这是拉丁美洲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应该选择安全感强,相对安全的小区。四年多来我没有被偷过或被抢过一次。然而,我的朋友们,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普通人,他们的手机都被盗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中餐馆老板保管的现金被抢了。当地人真的知道中国餐馆老板喜欢囤积现金吗?许多当地华人在楼前或楼下开餐馆,也有一些住在楼上或楼后。
移民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拼事业,而是为了找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即便是物质条件不错的华人,在加拿大生活中也会抱怨生活很累。究竟因为什么而累?原因很多,比如水土不服、在加拿大很难找到能匹配自己实力的工作、或是为子女的择校发愁……在很多华人看来,华人感觉在加拿大的生活比想象的累,根本原因是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把房子看的太重”。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高级专业人员申请国家利益豁免: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高级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职业移民中第二优先并申请为国家利益而豁免劳工审查程序的方式,不需要美国雇主而申请美国永久居留权,即绿卡。在经过一年的讨论和调整之后,美国移民局重新开始根据新的规则审理按国家利益豁免提交的绿卡申请。对于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其他在非盈利研究机构工作的合格的申请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初到加拿大,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您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期。如果您正计划远赴加国,担心自己在不适期的表现,请勿焦虑。今天为您介绍四款加过最常用的app,定能助您“顺利着陆”。有了这几款app,在加国基本可保畅通无阻,或许还包括衣食无忧。以下为具体内容:uber eats 效率有点慢1. uber eats
最近突然想查查华人在意大利有多少人,想了解一下华人在意的情况,其实华人在意大利并不是很多,占所有移民的比例只有5.97%。虽然占比少,但是意大利人数最多、最稳定的移民社区之一,在所有移民人数中排名第四,在非欧盟移民人数中排名第三。根据2022年意大利人口普查显示,华人在意大利登记的人数大概是30万左右,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没有登记的,没有登记的我们就无从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