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芬兰教育:文中的妈妈是芬兰人,生活在中国20年,最后又因教育带孩子回归故土——芬兰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我们一直对这个小而美的国家存在“滤镜”。在真实世界独立自主,让“普娃”也能在激励中前行,才是教育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前段时间,外滩君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一位中文非常流利的芬兰妈妈,网名“芬兰卡姐”,分享自己为什么不惜放弃自己在中国的事业,也要带女儿回芬兰读书。
卡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芬兰人,因为从小跟随父母在中国和芬兰两国读书和生活,后来又定居广州,从事酒店业和旅游业,还嫁给了一位东北小伙。
可在几年前,卡姐却放弃自己在广州辛苦打拼的事业,以及积攒了十几年的人脉,毅然带着女儿从中国的国际学校,回芬兰读书。

卡姐和女儿emilie在中国
是什么让卡姐下了这么大的决心?
卡姐在视频里分享说,孩子在中国太受宠了,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仗着妈妈的总经理身份,在员工面前摆架子、耍优越感。自己和丈夫对她再怎么严格,也敌不过身边的大环境对她的“过分宠溺”。
她希望女儿能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学会过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卡姐已经带着女儿,从中国的国际学校转战芬兰,就读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所公立学校。
外滩君很好奇,卡姐的女儿回芬兰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变化?像卡姐这样的芬兰妈妈,又是如何看待两国教育差异的?
在洋溢着圣诞氛围的一天,外滩君连线了远在芬兰的卡姐。

从中国回到芬兰
重新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
卡姐感慨,回到芬兰以后,女儿emilie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变回了一个“普通”的孩子!
这正合卡姐的期待。
在中国,emilie虽然从小读的是双语幼儿园,但因为是为数不多的外国孩子长相,老师和周边的人都给了她额外的关注华宝小知识了解芬兰的窗口。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妈妈的语言能力这么强,女儿应该也差不了吧?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卡姐说,“不得不承认是有语言天赋这回事的,我的女儿就属于语言天赋很一般的孩子。”
尽管她有着和卡姐相似的“跨文化生活”背景,但是女儿却出现了一种语言上的混乱。因为在学校里说中文和英语,在家和妈妈说芬兰语,导致女儿每一种语言都学得很费劲。更重要的是,她对语言学习缺乏卡姐小时候的那种激情。
这也让卡姐意识到,女儿的天赋和兴趣不在语言上。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少了很多焦虑。
对比自己和女儿两代人的学习经历,卡姐最大的感悟是,中国式教育可能更适合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准确的说,是班级排名前10%的孩子。

作为学霸,卡姐就曾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
她观察应试教育下的学霸们,往往有这样的特征:擅长传统学习方式;能适应高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对高密度的学习内容感到兴奋。这样的孩子,也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华宝小知识了解,也明白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学校也不要求孩子在某个年级,一定要达到统一标准,而是允许有一份“因人而异”的成长计划。
这也给了老师更多的松弛感和自主性,他们相信孩子暂时落后没关系,后面还有时间慢慢补上。
更重要的是,芬兰教育体系里有一种“容错机制”。
中国孩子要面临中考分流,芬兰孩子也一样,考高中同样有压力。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也会去读职校,但是“大学教育”这条通道并没有堵死,职校毕业孩子还是可以去考大学。
就像卡姐的亲弟弟,当年因为有学习障碍,没有考上高中,上了职业学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30多岁时,他又返回学校提升学历,读到土木工程的硕士。如今在一所职业学校担任老师。
正是因为芬兰教育里“没有死胡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条通道之间,差距不大,而且可以互相转变,让芬兰孩子和家长都有了不焦虑的底气。

作为一名芬兰妈妈,卡姐对中国和芬兰教育的评价也很有意思。
在她看来,两国国情不同,人口数量、人均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芬兰教育像是“经营便利店”,中国教育则像“管理大商场”。前者可以方便地做到“个性化”“灵活性”,后者则因体量巨大,需要“统一调配、强调效率”。
也因此,前者让每一个普通孩子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普娃更自信;而后者也许更有利于培养精英,让那些在学习领域有天赋的孩子,能做到“强者更强”。
不过对于想要留学芬兰的家庭,卡姐倒是有个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摘下对芬兰教育的滤镜,看清芬兰教育的真正优势,以及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不管怎样,在任何教育环境里,都不可能轻松躺赢。”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纽约州南安普顿镇附近移民营地。海外网7月11日电美国《纽约邮报》10日刊文揭露美国纽约州移民的悲惨现状,称不少为当地富人修建草坪、粉刷豪宅的非法移民,因居住费用高昂,不得不住在隐匿于树林的营地里,营地的环境十分恶劣。在纽约州南安普顿镇周边,有不少肮脏的移民营地。《纽约邮报》探访了位于当地高速公路废弃加油站旁茂密树林的一个营地,那里到处是成堆的垃圾,露天做饭的火坑是营地一大“特色”,火坑旁边有多把废弃的椅子还有一张破烂的桌子,休息区铺有一块很大的防水布,周围都是临时搭建的小棚屋,里面摆满了破旧的床垫。
世界上有着上百个国家,每个国家不管是风土人情还是国家制度都不相同,因此想要融入另外的国家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的事情。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国家度过一生,虽然因为工作学习或是旅游会前往其他各国,不过定居的地点却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国家,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前往其他国家定居生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前往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工作或是单纯的旅游,有一些也会选择定居在其他国家,长期生活在那里,除此之外,因为历史原因,所以很多国家都有数量众多的华裔存在。
很多朋友经常问到底怎么移民芬兰,今天总结一下移民芬兰的几种方式。1、工作签证:工作签证是一种通过在芬兰找到工作来实现移民的方式。如果你在芬兰找到一份工作,你可以向芬兰移民局提交工作签证申请。在申请过程中,你需要提供与雇主的聘用合同、相关证明文件以及个人履历。你还可能需要参加面试或技能测试,以证明你的能力和经验。
据联合国移民署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22》数据,截止到2020年,国际移民总数已经达到2.81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3.6%。其中我国就有约1000万华人长期生活在海外,日本占据了其中十分之一的数量。据日本官方统计,目前在日本定居的国人已超过100万人。到底为什么那么多华人选择到日本定居,他们的生活真的过得很好吗?
随着物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人难以维持生计。这当然适用于一个无论何时都过得并不轻松的群体:没有有效居留证件的人。在这个困难时期,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umarr叹了口气。当然,他也需要面对通货膨胀。他说:“一包大米最初是1.25欧,现在是 2.20欧,所有价格都在上涨。” 35岁的umarr于2017年逃离塞拉利昂,最终来到荷兰。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移民。意大利怎么样?意大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早在其他国家出台移民政策之前,就已经开始规划移民计划了。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国家,意大利的移民人数还是相对较少的。每年,意大利政府仅批准500个移民名额。一个名额代表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家庭。主要用于成熟企业、创业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投资,但有望在2023年之后增加更多名额,以吸引更多有意愿的移民。
许多人拿到枫叶卡以后,由于工作或者生活原因,开始考虑是否可以不用在申请移民的所在省居住。那么移民加拿大后,是否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加拿大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加拿大的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和居民自由的迁徙权。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官网上,加拿大永久居民(枫叶卡持有者)拥有自由迁徙 和居住的权利“as a permanent resident, you have the right to live, work or study anywhere in canada.”。
#希腊移民##希腊教育##快乐教育##国外打拼##希腊民宿##拒绝内卷#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29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经过两代人的打拼,跻身于北京的中产阶层。除了优渥的家境,我个人的工作也非常舒适,就是那种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然而舒适的生活被孩子打破。每天辅导孩子写作业,让我抓狂,也让我思考如何度过人生的三万多天,我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生活?
1995年,出国留学还不太火爆的时候,我就来了塞浦路斯留学,当时我是塞浦路斯第四个留学生。之所以选择塞浦路斯,我当时没有想太多,主要是在这边读完本科后可以选择在世界其他国家继续读研究生,因为这里的教育是欧美等国家承认的。没想到在英国、爱尔兰读完硕士后,我还是想回到塞浦路斯,不仅是因为发现了这里有商机,也是因为这里的环境确实宜居。
用我在美国生活这些年的故事来给大家讲讲美国治安那些事儿最早到美国是在去正式学习之前到加州的欧文(irvine)uci参加了一个商业课程的program。在新生orientation上,我们的老师跟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irvine是全美最安全的城市,你晚上是可以到处在街上走路的” 并且在说的时候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