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有多大?一到非洲开厂,当地居民的工资直接翻三倍,还有人住进了500平米的大房子。
为了感谢中国,他们学中文、唱中文歌,还把中国人照片挂家里,中国到底做了什么值得他们这样感激?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就知道了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的第二大人口国家,虽然人口多,但失业率高达46%,接近一半的人口都没工作,工业发展基本为零。
直到2008年,中国邀请埃方来到苏州、昆山等工业园区参观,一场参观下来,埃方的政府代表瞠目结舌,他们知道中国发展快,但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
来到这前,他们连工业园是什么都不知道,看到中国的发展后,他们产生了在本国发展工业的急切念头。因此,在中国的帮助下,东方工业园建立了。
这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工业园,曾经这里是落后的村庄,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埃塞俄比亚最先进的地方。
近年来,入驻东方工业园的企业越来越多,包括纺织服装、汽车组装等行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它们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约1万个工作岗位,还为埃塞俄比亚政府创造了约13亿人民币的税收收入。
比如眼前这家名为“华坚集团”的制鞋厂,是一家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是中国知名的女鞋生产商,美国排名前30的高档女鞋品牌都由它代工。
华坚在当地的名声非常好,不仅因为它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因为它移植了在中国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在这里,员工出行有车接送,一日三餐全都免费,而且最低工资都是一个月600元。千万不要小看这600元,要知道,其他外资企业一般只给员工300元左右的薪资,相比起来,华坚真的算良心企业了。
在这里,只要认真工作,完全可以拿到800、900元的薪资,更有中层管理人员一个月拿1500元,对当地人而言,这是一笔相当惊人的财富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性化管理,华坚的员工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华坚也成为了当地居民眼中的“香饽饽”,每次招人时,都会有四五百个当地人守在门口,希望能被华坚选中。
更有趣的是,很多华坚的员工名字叫“上海”、“广州”,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小哥叫“上海”,在我们听来如此怪异的名字,他却引以为傲。
原来,在这个驻埃塞俄比亚的中国企业里,有这样一批当地员工,他们会汉语,会英语,还会一些本地的方言,给中方高层解决了很大的沟通困难问题。
中方高层将这批员工提拔成干部,让他们去更好地管理当地员工,为了方便称呼,中方高层为表现较好的干部取了名字,从首都北京开始,上海、广州、天津、四川等城市,都成为了一些干部的代号。
还有“共创”、“繁荣”等名字,体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在这些有代号的干部眼中中国非常发达,而自己的名字被叫做中国的城市,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正是在这样浓郁的中国文化中,汉语也在当地流行起来,在工厂里,当地员工唱的是汉语版的企业歌,喊的口号也是汉语,可以说,汉语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在华坚的幸福工作,使员工们对中国的印象也很好,比如中层管理员“上海”,一个月1500的工资不仅让他衣食无忧,而且还拥有了一栋500平方米的大房子。
要是没有中国的工业园,要是没有华坚,他可能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当记者采访“上海”时,他热情地邀请众人去家里做客,以表示对中国的感激,到达“上海”家时,他的妻子正在为大家手磨咖啡。
尽管有咖啡机,但传统的手磨更能体现出真诚与尊敬之心,喝完咖啡后,众人在客厅聊天,氛围友好而和谐。
记者注意到,客厅墙上除了“上海”和妻子的照片,还挂了不少中国人的照片。有中国老板,也有中国员工,“上海”把这些照片放在最醒目的地方,表示对中国的虔诚之心。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在家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以此来了解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他还特别喜欢唱中文歌。
“上海”还说,以后如果有了孩子,一定会教他学习中文。
这是埃塞尔比亚的中国工厂,不仅让当地员工的工资翻了3倍,还把很多技术都毫不保留地分享出来。
在工业园,有一些中国的知名企业,比如力帆集团就在这建了一个工厂。集进口、仓储、组装、调试等功能为一体,是力帆在海外重点投资的生产基地。
在整个车间里,只有1位高层是中国人,其余员工都是当地居民。
通过培训,他们已经掌握了组装汽车的基本技能,也终于有了这样一份体面的工作。
比如这位叫马尤的当地人,他来力帆7年了,如今已成为工厂的厂长,7年来刚来这里时,他对汽车装备的知识一无所知,好在中国人毫无保留地耐心教学,他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马尤认为,中国的技术非常先进,而这也是埃塞尔比亚需要学习的。
其实,2009年刚入驻工业园时,力帆的发展也很艰难,由于日本车进入埃塞尔比亚市场的时间非常早,所以在短时间内,力帆很难竞争过日本车。
新车的销售量甚至比不过,但力帆没有放弃,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力帆凭借优良的质量和信誉,力压日系车、韩系车,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以上。
2015年,埃塞尔比亚总统还亲自为力帆的新车命名为“力帆530”,而“530”也成为了当地出租车的品牌。
可以说,力帆集团、华坚集团、以及其他工业园的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形成了一个双赢局面,一方面促进了自身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这正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初衷。
中国从来都是君子之心,绝不会独占利益,而是坚决追求互利共赢,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会不留余力地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中国自己建设一带一路,却成为了某个别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或许这就是“风度”与“嫉妒”的区别,你们觉得呢?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给我国造成损害最严重的国家就是日本,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开始,日本就不断地蚕食我们的领土,直到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然而在历史上至少在清朝以前,日本都是被我们打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我们是如何“揍”日本人的。
今天用阿昆的车,一上车阿昆就说,昨天有几个中国人被警方抓了,是他的老客户。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那四个中国人都是三十几岁,最年轻的二十七八,他们租用了阿昆亲妹妹的一套豪宅,做了一个视频工作室,平时他们长租一辆丰田阿尔法,有时候也请阿昆去开车。我说,什么视频工作室,不就是搞色qing直播的吧?阿昆嘿嘿笑道:“老板你真厉害,是的,他们把两个房间布置成直播间,平时经常招募漂亮的女孩子上去录节目。
泰国新泰日报社讯 6月6日,泰国烟草管理局与中国陕西金叶科教集团、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香烟生产《谅解备忘录》(mou),促进泰国卷烟业与中国企业合作在泰生产香烟,以满足赴泰中国游客的市场需求。该项目香烟计划在10月1日中国国庆节之际,在泰国各大免税店上架销售。泰国烟草管理局局长刀诺女士表示,中国人喜欢买香烟当礼物,这次项目香烟的味道会按照中国高档优质香烟味道生产,至于项目香烟的品牌名称等设定将会体现泰国元素,比如“芭提雅、嘟嘟、暹罗”等。
都说中巴是一家,中国人来到巴基斯坦会享受到极高的礼遇,买东西时巴基斯坦人也不收中国人的钱,还会将家中最宝贝的东西拿出来赠送给中国人。巴基斯坦是个极其贫穷的国家,不少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晒出视频,周围的房屋十分破旧,孩子们穿的衣服也是打了好几个补丁轮流穿,不少穷人家的女孩早早辍学当保姆赚钱补贴家用,这些在巴基斯坦均是常态。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93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9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一场疫情和洪水,让我失去了工作,万不得已我去了素有“土豪国家”之称的卡塔尔打工。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豪气让我大开眼界。当地人一天只需工作3个小时,年薪就可以达到100多万人民币。即便不想工作,也会无忧无虑过完一生。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便这里土豪遍地。
一:法国对中国态度转变,与美国保持一致今天凌晨,法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法国不仅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还公开表态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保持一致。这种变化显示出法国追求更强的独立性和军事能力,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然而,这种态度转变可能与法国国内骚乱以及外部的影响有关。法国作为欧洲大国,一直在追求在欧盟和北约的独立性...
目前有3千左右的中国人居住在卢旺达,主要居住在首都基加利。规模比较大的中资企业有30多家,主要从事工程承包、房屋建筑、农业、工程咨询、通讯、数字电视、手机装配等业务活动。 目前大概有60多家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注册。中国企业在卢旺达主要投资项目有服装、 家具、无线电视、网络服务、房地产、酒店、采矿业、手机配件、钢结构加工等诸多产品的生产。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不少人会想起电影中叱咤风云的大佬们。在电影里,这些大佬和手下往往西装革履、气场十足,不仅在公共场合就能大打出手,跟警方周旋的时候也能不落下风,总之突出一个帅气有腔调。可惜的是,现实中的画风总比电影要磕碜亿一点。110月下旬的时候,韩国釜山警方开始异常紧张,很多人员进入了戒备状态,并做好了应对突发大规模暴力事件的准备。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钱太难赚了。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一边被“福报”损耗着幸福指数,一边又试图通过加倍“福报”期待有朝一日收获幸福生活,别提多拧巴了。但是有些聪明、胆儿大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被一个个概念框定,他们早已掀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满机遇的大陆——非洲。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输入劳工计划,将会首先在建筑业和运输业率先输入外劳。香港建造业、运输业的工资水平相比内地高出不少,对于众多内地「打工人」来说,或会是一次来港打拼的好机会!建造业a.名额:12000个b.涵盖工种:短缺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工地监督人员工种、扎铁工、搭棚工、电工等。c.僱主资格:主要为公营工程项目,私营项目需具特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