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高薪,在泰国做中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泰国工作3年后,胖子李调侃自己从小镇“穷屌丝”过上了中产生活。每天5点半下班,如果想看日落,开车40分钟能赶上芭提雅的海滩日落;到了周末,和女友来一次周边自驾游;每月到手的工资,除去14000元的固定开销,还能攒下一笔钱。
回到2018年,如果没有做出从国企离职的决定,胖子李想象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30+男性,未婚未孕,在十八线小城市一家国企做财务岗,月薪4000,房贷3000(首付30多万,还是靠父母帮忙凑出来的),由于不擅交际,晋升机会不大,即便升到主管,工资也没见得多多少。好处也有,就是离家人近一点,最大的烦恼肯定是没钱。不夸张地说,大概率一辈子就这样了。
在国企工作3年后,26岁的胖子李觉得人生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机缘巧合下,他找到一份在非洲的工作,薪资翻了4倍,遂辞职。一年后,被猎头挖去泰国,工作至今,薪资又翻了数倍。
这不是一个简单地逃离“内卷”的故事,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个体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获得一种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的新路径。胖子李坦言,除了机遇,还需要过硬的技能。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2010年后每年出国务工人数几乎保持在40-50万人以上。我们分享过他们中一些人的故事:去越南创业做电商的前大厂高管,在迪拜开店的温州90后。今天给你带来胖子李的故事:
#1 独闯非洲
2018年10月份,收到乌干达一家中资制造业私企的offer后,我辞掉了国企财务的工作。
从2016年毕业后,我在十八线小城市的国企干了三年。公司里面有很多靠关系进来的,时间一久,会有一种我再怎么努力还是赶不上别人的感觉。所有的福利都是拿别人剩下的,会觉得很不公平,也很受困扰。
有一年,公司有外派机会,外派地是二线和十八线城市,大家肯定都想去二线城市。在外人看来,a能力更出众,应该被派去二线,实际上被派去的是b,因为他家里和领导认识,包括到现在,因为去了二线,b也拥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那时候谁会喝酒,领导出去应酬就会叫上谁。我刚毕业还很年轻,觉得被领导带出去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心里还是很高兴,实际上,我不怎么会喝酒,也不够圆滑世故。第一次喝酒,就把自己喝吐了,领导怕出事,还让同事带着去医院打针。之后又吐了两三次,领导可能也觉得我不太适合这种场合,就渐渐不带我出去了。当时还是挺失落的,更觉得完了,没有奔头了。
非洲的工作机会,是刷招聘软件的时候看到的,同样的岗位,薪资是我当时的三到四倍。我动心了。不过我陆续面试了五六家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多数都被刷掉了,除了这家乌干达的私企。
去非洲前,我唯一一次出国的经历,是去泰国玩。那时候对非洲的印象都来自网络,就是感觉发展很落后,局部还有战乱。落地之前,一直都比较忐忑,担心安全问题。落地后,看着乌干达的蓝天白云,天气很凉爽,再加上自己初来乍到,对什么都感到很新奇,那种不安感就好了很多。

(胖子李在非洲时拍摄)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产纸尿裤、洗衣粉等日用品的公司,我负责财务工作。公司比较正规,楼下有带枪的保安值守,很有安全感。因为跟当地人语言不通,我基本只跟中国人待在一起,大家也很抱团,尽量互帮互助。但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流动性很大,很难建立长期的同事关系。
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基本上都会包吃住,公司还会在当地雇保姆帮忙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这种情况下,基本上花不了什么钱。但我也没攒下什么钱,除了经常去中国餐馆改善伙食,我的钱都出去旅游花掉了。当时是单双轮休,一到节假日,我基本上就会跟朋友出去玩,单次消费在400-500美金,因为住宿一般都是100-200美金一晚。当然,因为各种安全、疾病问题的传言,在非洲一年里,我从不敢一个人到处乱跑。

最难受的,还是时不时会被孤独感所侵扰。当地和国内有时差,很难和国内的家人朋友正常沟通。我只能逮着方便的时间,就疯狂找国内朋友聊天,不方便的时候,就逼自己学专业上面的东西,也会去公司的健身房健身。
2019年12月,一个猎头找到我,说泰国有一个机会。我刚到非洲的时候是每月一万二,离职时是每月两万。泰国的机会薪资跟非洲差不多,和国内也没什么时差,所以我几乎没什么考虑,就接下了offer。
2020年初,回国过完年,我从老家飞往泰国,进入了一家物流企业。那时,疫情还没有全面爆发。
#2 机遇,能力,一样都不能少
这家物流企业没能熬过疫情,扛了半年就撑不住倒闭了。我不得不另寻出路,中间入职了另外一家企业。2021年4月,还是在猎头的撮合下,我来到现在这家中资制造企业,一直工作至今。
我本科学的会计,毕业后,一直从事的都是财务岗。财务一般也会分行业,比如外贸行业、建筑业、金融行业等,我一直都在制造业这个大类里面。
这家公司原本的财务负责人是位泰国人。因为用工成本等因素,管理层也一直推崇本地化管理,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才有了我的入职。到目前为止,公司加上我,也只有两个中国人。
刚来这家公司的前三个月,为了尽快上手,我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一个多小时。3个月后,就几乎不怎么加班了。
公司规定早上8点半上班,我一般7点半起床,8点出门,开车15分钟到公司楼下,去711买一些玉米红薯当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正常下班时间是5点半,但有时候可以早一点,4点半就可以下班。

我们是项目制,有项目的时候,会集中忙一下。去年5月份,手里的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就是忙一些收尾工作,到12月份的时候,退税资料都提交好了,只等审批。今年陆陆续续的工作就是去税务局拿退税款,然后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工作。最近半年一直没有太多工作,工资不受任何影响,不是凡尔赛,真的会有点无聊,我还是希望能稍微充实一点。
由于我的简历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挂着,最近一两年,经常有猎头找到我。我不知道别的行业,但财务这一行,我感觉还是挺缺的。因为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往外走,不只是泰国,非洲,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比较缺。
我个人觉得,能在国外找到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有一些海外工作机会属于纯赚钱,没有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比如,2019年我在非洲的时候,公司生产线上一个线长的月薪差不多也有2万多人民币,但基本没有上升通道。
由于经常要和泰国当地的税务局、银行审计部门打交道,我也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包括对泰国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等都比较了解。这些都是我的竞争力。
打个比方,在我来这家公司前,他们有几百万的税款没有退回来。这些款项发生在2019年,2021年还没有退回来。我用了一年多时间,这些税款都差不多退了回来。
在目前的泰国公司,我已经做到了我专业里面的最高职位,薪资也比刚来泰国时,涨了不少,如果要晋升,只能回国。我不太关心晋升通道,只关心每月到手的薪资,只要工资给够,让我做最基础的工作也能接受。
我的经历有着运气的成分,抓住了一些机遇,并不是每一个出国工作的人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果。出国除了有勇气,还要有匹配的技能,在国外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可能也会很累,是否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看机遇以及个人的适应能力。
#3 佛系的职场关系
在泰国工作,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你不用小心维系职场关系,也不用刻意讨好谁,职场上也更看重个人能力,也就是更注重公平。
现在还时不时能体会到国内职场关系的微妙。比如有一些东西需要国内的同事审批,我们明明已经按照集团的流程去做了,但审批团队还是会特别抠细节,提出哪些地方不太合规。感觉会故意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去为难别人。
我在国外也遇到过职场内斗。比如在非洲的工厂,总经理和一个负责人产生了矛盾,总经理就直接被炒掉了。
我现在的下属都是泰国人。我们日常的接触主要是工作范畴,我只要求他们把本职工作完成,完成之后,他在座位上摸鱼也没关系。我也不太去了解他们自己家里的事情,或者是员工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公司比较简单,大家都是各做各的。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和气。

泰国人的性子很慢,你给他们安排任务,遇到困难也不会主动说,就拖着,等你去要结果的时候,他才会说遇到了什么问题,所以没有完成。所以每次新员工入职,我都会事先强调,遇到困难提前说,大家一起想办法。但即使这样,这种现象也没有绝迹。我不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脾气,但会让他们感觉到我会生气,另外,业绩和薪资是挂钩的,他们自己也会尽量改进。
只有一种场合会打破泰国人的懒散作风:追星。其实我很羡慕他们的个性,太适合享受生活了。
在职场上,我一般不和同事做朋友,也不觉得职场上有真朋友。如果离职了还有联系,可以考虑做朋友。这也跟我这个岗位的特殊性有关系。如果这个人的报销不合规,但是我们玩得很好,他来找我报销,不给报,会伤感情,报销了,到时候内审又会查到我的问题。所以这种事情还是要尽量避免。
在职场混迹久了,我现在觉得,大家都是打工的,只是工作分工不一样而已,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领导也只是某些能力可能比我强一些,我没必要在他面前把姿态放得很低。
#4 “也算是逆袭了吧”
现在回头看我走过的路、做过的决定,会觉得自己确实做到了“逆袭”,从一个看不到出路的小职员跨入了某种中产生活状态。
我现在每个月的固定开销在14000左右,包括两辆车车贷5000多,房租1000多,吃饭2000多,偶尔周末和女朋友出去玩的消费等。除去所有开销,还能攒下一些。

(胖子李和女友)
我一直没有什么储蓄习惯,也没有刻意攒钱。我自己的观念是:越年轻的时候,越要享受生活,年纪稍微大一点,生活质量会越来越下降,那个时候花的钱没有现在性价比高。
一个人的储蓄率往往是由对未来的预期决定的。我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有信心,不会害怕失业,这一点,也让我很有安全感。我会觉得,我可以当下享受劳动带来的报酬,而不需要有太多的储蓄。
我现在未婚,女朋友也是中国人,她的薪资也还不错。我们都比较喜欢自由的生活,准备在一个地方住腻了就搬走。我父母也都有养老金,身体还不错,不用我太操心,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不过我暂时没有打算离开泰国。我现在已经很习惯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当然也有不太习惯的地方,比如夏天的炎热,食物偏甜,语言不通导致交流有障碍,生活便利度也没有那么高,但整体是可以接受的。
周末的时候,我一般睡到自然醒,然后做个午饭,白天就和女朋友追追剧,如果要出门的话,会去芭提雅逛商场,晚上会去附近的沙滩。我们有自己的躺椅,直接一摆,就可以躺着看日落。

每一次看到好看的日落,都会有第一次美景那种激动的心情,也会更加坚定我在泰国工作生活的想法。在老家很难看到这种景色,但现在我开车40-50分钟就能去欣赏一次日落。
在泰国生活久了,也容易被当地人身上的松弛感和慢节奏所影响。我经常见到我的邻居们坐在门口,听着他们本地的音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在海滩上,当地人铺张席子,买几瓶啤酒,然后一群人就坐着,喝酒聊天,这种场景随处可见。可能他们赚钱不多,但是特别会享受生活。
海外移民需购房,这五点一定要注意如果你要搬到一个新的国家,找到一个喜欢的房子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通过这些在国外买房的五个技巧,降低法律陷阱和不良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许多出国旅行的人都感受到了在国外买房的诱惑。英国居民经常考虑在法国或西班牙等附近的欧洲国家购买海外房产;房地产经纪人经常在热门旅游景点附近向此类游客出售房产。
//前言//花钱少,英文差,却想来澳洲赚钱和生活的话,那么这个签证一定能帮助到你!最近想来澳洲半工半读的小伙伴非常多,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澳洲半工半读的具体项目概况:01背景评估通常是对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婚姻家庭状况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02选择合适的半工半读的方案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种:申请vet或者tafe类课程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85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今年48岁,重庆农村人。技校毕业后,为了生活,我到过成都、上海、四会、昆明、宁波等地,但始终没过上想要的生活。一次偶然机会,44岁,我来到了俄罗斯,一年后在老家买了套房。如今,我在俄罗斯务工已5个年头,3年未回国,现在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和家乡。下次回国,我不想再出来了。
死缠烂打把她追到手,坦言:日本女人真好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甜蜜如诗,有些则曲折离奇。而今天,我将为您讲述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一位天津小伙邂逅了一位日本美女,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成功地将她追到手,并发现了日本女人独特的魅力。天津小伙阿龙(化名)是一个活泼开朗、充满阳光气息的年轻人。
一年一度令社会关注的毕业季在年轮的转动之中悄然来临,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又再一次站在了他们人生的分岔路口,各自在路口之前徘徊、张望,试图找出一条适合自己且有前途的道路。每当到这个时候,学生都会变得焦虑,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而学校也为那些不考研且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而费心劳神,因为每到毕业季,学生要就业或考研,
目前统计有1万左右的中国人居住在津巴布韦,主要居住在哈拉雷、布拉瓦约、奎鲁、奎奎等城市。有100多家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员工大约有6000人左右。在津巴布韦规模比较大的中国企业目前有30多家, 在津巴布韦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矿业、农业、种植烟草、通讯、工程承包、钢铁、建材、水泥等生产行业。目前大概有200多家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注册经营。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94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87年生于河南驻马店,是一名厨师。初中一毕业,我就踏入了社会,如今有着16年厨师从业经历。兜兜转转走过很多城市,天南地北的菜系都会做,尤其擅长川湘菜。可是在经历创业失败后,一直没有摆脱打工的命运。后来听说新加坡餐饮业火爆,为了能赚更多钱,我只身一人前往那里。
这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一些印度博主在中国各大城市拍短视频,做直播。印度博主遍及我国各个地区,他们在视频中感叹中国快速发展,引起了印度网友的赞叹。看过一个短视频,印度某博主在广西南宁拍短视频,介绍“中国最偏远的城市”,引起印度网友好奇。印度人没想到中国偏远的城市还发展如此迅速,比印度任何城市都要美。
澳洲研究人员研究中国女子和澳洲男子的结合后发现,语言不通成为大障碍,有些家庭结婚一两年还要用谷歌翻译!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有一个研究,是由james cook大学研究人员wendy li和amy forbes展开的,专注于澳洲男子和中国女性之间的婚姻,这些人的年龄都在30到75岁之间,都住在昆州北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移民哥”。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1996年,泉州研究所所长林少川“我是锡兰王子后裔,我家在清源山上的祖坟被人破坏了。”林少川听到对方的话,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可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清源山之后几天,林少川一直焦急地等待着这个人再次来电,然而这人却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