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打拼##迪拜##泰国##非洲生活##赚钱##非洲打工#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69位真人故事
我叫柳芬,今年33岁还没结婚。自从高中毕业走入社会,我便踏上了打工之路。国内辛苦打拼十年,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还负债十几万。
2020年春,我冒着严峻的疫情风险第一次出国,随后便迷上国外闯荡,经历非常刺激。
在泰国半年,我抓住疫情机会赚到钱还了房债;在迪拜,意外帮警察捣毁一个制造假钞的窝点;在土耳其被人当街抢劫,财物因此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最奇葩的经历和见闻要数在非洲的刚果金,妈呀,当地人吃蜥蜴、穿山甲,甚至连可爱的猴子也猎杀来充饥。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地人居然连老虎、狮子、豹子这样凶猛的野兽也敢捕来卖钱,甚至“养虎生财”。

(在土耳其,坐老板娘的车出行)
33年前,我出生在江西宜春的一个农村家庭。爸妈都是农村人,但爸爸不循规蹈矩,总在走南闯北地做生意。生意起起落落是常态,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也跟着我爸的成败而起起落落。
大概是受爸爸做事风格的影响,我从小到大也是敢闯敢干的个性,也形成了外向开朗的性格。
小时候,我到陌生场合从不怯场,跟人初次接触很快就会成朋友。用现在的新名词来形容,就叫社牛。
我虽然是个女孩子,却像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上学的时候,是一半学一半玩的。老师都这样评价我:脑子很灵活,但是不太用功,简直是白白糟蹋了自己的天分。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旅行)
因为学习不够刻苦,我不出意外地没考上大学。2008年,我高中毕业走上社会,在酒店做过服务员,在餐饮店做过收银,也进过旅行社,还跟朋友摆过地摊。情感方面,我订过婚,也退过婚,还被渣男伤害过。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5年,感觉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走上社会还是很吃亏的。虽然在工作中,有时候一个人的学历跟能力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同等能力的两个人竞争的时候,人家学历高的明显比我占优势。
于是,我决定提升自己的学历。
2013年,我开始自修成人大专,边工作边学习,断断续续考直到2018年才拿到了大专文凭。后来我还在菲律宾进修过三个月英语,现在用英语跟外国人进行日常的口语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在亚美尼亚旅行,和游客合影)
在国内辛苦工作多年,好歹买了一套房,但负债十几万。2020年初,突然爆发了疫情,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根本没有招人的。
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往往很容易产生背水一战的心理。当时我想:看来在国内打工没什么盼头,不如出国闯一闯。
但是当时是没有目标的,只是有这个念头而已。刚好云南西双版纳有个朋友邀约,我就打算先去边境城市闯荡一下。
我是移民哥,3月1日离开了家。朋友在西双版纳开客栈,我去之后是做前台的,但是没有工资,只是管吃管住,就当做朋友之间的帮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几个老板在一起闲聊,说过完年之后泰国的机票肯定会涨价,因为很多在那边旅游的人想回国,可以趁机赚笔钱。

(在泰国曼谷,打卡网红火锅店)
我以前在国内曾经做过旅游行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到处跑,有很多渠道和人脉。于是我就借了一些本钱去了泰国的曼谷,主要卖口罩、额温枪以及转卖回国机票。
说到泰国,很多人会想到靠近缅甸,会不会割腰子啊。其实曼谷是很安全的,我的运气也挺好,工作半年就赚了12万。
但是之前买房、装修有负债,这些钱还了债之后,基本上也没什么剩余的了。不过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了。
有了一次国外创业成功的经验,我的胆量也更大了。2020年11月,我决定去迪拜的华人圈,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或者是找一份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华人老板的招聘广告,我就去面试了。
那个老板定居在迪拜,在迪拜和土耳其有很多产业。如美甲店、酒店、旅行社,甚至还有赌场(在迪拜有很多赌场属于合法经营)。

(在迪拜,和华人服务中心的同事开会)
大概是因为我有做旅游业的经验,加上我的社交能力、口才都挺强,他直接就录用我做老板娘的助理,月薪12000元人民币。
我的具体工作是计算员工工资,做表格,陪老板娘一起去参加展会、开业活动,订酒店订车等。生活中还要陪她去骑马、打球,甚至陪她逛街买买买。工作还是挺忙的,不过同时也跟老板娘一起享受到很优越的物质生活。
以前没来迪拜之前,看过一些人把迪拜宣扬成“遍地黄金”的富庶之地,富人们把不想要的金链子都扔到垃圾堆里,停车场、回收站有很多富人不要的过时名车……甚至有乞丐靠捡垃圾达到了月入47万的巨额收入。
而事实上,迪拜并非真的是个全民富足,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度。在这里,超级富有的只是少部分人,普通人一小部分,而贫民占大多数,贫富差距还是挺大的。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街头,和华人孩子合影)
有些外国人梦想去迪拜捡垃圾月入过万,更是异想天开。且不说能不能从垃圾堆捡到大量的奢侈品,单说外国人到了这里,你连捡垃圾和做乞丐的资格都没有。如果在当地捡垃圾或乞讨,就是违法行为,会被直接遣送出境。
所以,在迪拜的华人圈里,做生意和打工的人会多一些。常打交道的大部分都是华人,偶尔也接触外国人。
不过在迪拜也遇到过一件被骗的事,因此还间接帮当地警察破了一个案。有一次,我用人民币找当地人换迪拜的迪拉姆,当场就发现是假钞,于是我立刻就报了警。
随即警察来了,我们双方都进了局子。警察对那个人一番审问后,竟根据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捣毁了一个假钞窝点。

(在菲律宾和一个船员合影留念)
因为老板在好几个国家都有产业,2021年,我又随老板娘去了土耳其工作半年。那时月薪涨到了15000元人民币。
在迪拜顶多是遇到诈骗,但是在土耳奇安全系数更低,有一次光天化日之下,我竟遇上了劫匪。而且,这次我的运气也没那么好。
当时我和老板娘在一个富人区的街头走着,准备去一家餐厅吃饭。我肩上还挎着一个小皮包,突然感觉皮包的带子“哧溜”滑下。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后面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轻松地抢走了我的包。
惊愕地转身,只见一个男人抱着抢去的包仓皇逃窜。我尖叫着去追赶,可是我长得有些胖又穿着高跟鞋,哪里追得上?

(在非洲刚果金,工人业余自己种菜吃)
我的包怎么在转瞬之间就成了劫匪的囊中之物?很可能是那个人趁我不备,用刀片、剪刀之类的东西割断我提包的带子,所以才会在我不易察觉的情况下顺利得手。
我打算去报警,可是老板娘听当地一个翻译说,看那个劫匪的穿着应该不是土耳其人,而是周边国家逃难过来的。这种流动人员没户籍也没居住证,警察也抓不到的。而且疫情时期,若非大案,警察都懒得出警的。
幸好我们从酒店出来时没带护照,我那个包里只有手机、耳机、口红之类,和差不多1万元的人民币。
老板娘人挺好的,她说破财消灾,我的损失她来补偿,不再为这点财物大费周折了。

(我在刚果金的工地上)
2022年,我又回到泰国工作了一年。具体工作是帮客人办签证、接送机、组织一些活动沙龙等。而此时已32岁的我,也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其实在2019年时,有一次我去蒙古旅游,在乌兰巴托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他是一个工程师,工作很忙,也很稳定。他很佩服我敢闯敢干的精神,随后我们就一直保持联系。
他工作忙,而我也整天跟着老板娘满世界地跑,就这样一直网恋着。
我在迪拜时,他也曾来看过我。2022年年底,我回国过春节,他就来我老家找我。双方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也增进了感情。然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我们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过完年,因为公司在非洲的刚果金包了工程,他要去非洲工作,想把我也带过去。然后就把我的简历递上去,他老板居然录用我做了工地的资料员。
我也知道在非洲环境会有些艰苦,肯定比不上我以前的工作环境舒服,但是在工地做资料员税后的月薪有2万人民币,我男朋友税后月薪有5万,我俩一年大概有100万左右的收入,还有奖金、福利之类。所以,我就跟他一起过来了。

(非洲贫穷但快乐的孩子们)
我男朋友是工程师,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在工地上跑。不过我的工作不辛苦,就是在办公室里整理、保管资料,做一些报表之类。工作挺单调的,不过在工作之外倒是见识了很多新鲜,甚至奇葩的事情。
非洲的山里人每一家都生五六个小孩,也不懂节育。因为穷,他们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更别说穿着整齐了。很多小孩子一年四季都赤着脚跑来跑去,跟小乞丐似的,但不影响他们开心地玩耍。
因为穷和食物匮乏,他们什么东西都敢吃。我曾经亲眼看到本地人在火堆上烤蜥蜴,然后什么调料也没有,直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都有些反胃了,真不知他们咋吃下去的。

(非洲穷人居然烤蜥蜴吃)
据说他们不仅吃蜥蜴,还吃穿山甲。最残忍的是他们公然地捕杀猴子,烤猴子肉吃。他们觉得猴脑是肉中精隨,大补特补。
其实他们也不是心狠,只是因为太穷了。同时,猎杀一些特殊的动物可以卖给外国人,改善一家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当地人提着刚捉来的猴子,跟一个亚裔在交涉,但我不知道那人后来是为了把猴子放生,还是为了让它成为桌上餐。
如果是在中国,猴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就算是在动物园,也是享受着饲养员和游客的宠爱。但是在非洲,猴子命如草芥,猎杀根本没人管。
想想也真是造孽,实在太残忍了。

(非洲人随意猎杀猴子)
在非洲,不光猴子可以随意猎杀,当地人就连老虎也敢捕捉。因为虎鞭泡酒可以壮阳,国外卖价非常高。而且老虎的皮、骨、爪、牙都是很值钱,一只老虎对非洲贫民来说就是一个“行走的钱包”。
非洲之所以捕猎合法化,是因为太穷,恰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政府就允许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挣钱。
据说非洲还有很多“老虎农场”,专门饲养老虎用来获取虎骨虎皮卖钱。包括狮子、豹子、河马,也会成为那些非洲富人们的战利品和生财门路。
我在非洲才半年时间,虽然有诸多看不习惯的事情,但是毕竟那些事情与我无关。况且,我只是一个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不久以后,那些奇葩的见闻也只是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在刚果金,一个会说中文、法语的黑人司机)
回首我这些年辗转在不同的国家的经历,感触良多。
我觉得真正让人成长和锻炼成钢的不是学校和课本,而是社会这个大熔炉和更广袤的大千世界。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一个人不怕你的起点低,只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就有可能开辟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其实,在这个时代,学历只是一个招牌,真正能让自己日渐优秀的是你的情商、口才和工作能力。
做为一个出身农村、学历也不高的女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拥有如今的一切,的确是来之不易。未来,我会和爱人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出更美好的人生!

【口述:柳芬】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真实人物采访”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月薪3-4万,当养鸡场场长,工作地点坦桑尼亚。年初这则招聘启事,打破了我们关于“穷苦非洲”的刻板想象。真实的非洲社畜生涯2023,到底长什么样?id:ifeng-news贫穷、战乱、社会治安可怕,这是22岁的中国女生茉茉对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最初印象。她在这里的一家中国通讯企业工作近四个月了,从未单独外出,更谈不上在街上闲逛。
                            个人名片:吴献法,浙江台州临海人,1974年出生。2000年4月,吴献法在篁园服装市场租了一间店铺,经营五金生意。市场搬迁后,吴献法又在中国进口商品城开辟了28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汇集了2000多种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口加工产品。除了开拓国内客户外,他还将这些产品转口到东南亚等国家。早在1997年,吴献法就注册了“exploit”商标。
                            “你能吃多辣?”这是一张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海报,落款是一家名叫“hot pot republic(火锅共和国)”的餐馆。一条tiktok视频记录了这家北欧餐馆里的火爆场景。红色的灯光,墙上一张京剧脸谱,屋内坐满了外国人。他们有的两人小聚,有的四五成团,围坐在火锅前。他们有模有样地拿着筷子,仔细地从锅里捞上肉,放进酱料碟里蘸一下,再慢慢地送入嘴中。
                            据环球网最新消息,韩国方面刚刚通报了“中国留学生在韩被殴打”一事,韩国警方表示:釜山两名男子殴打中国留学生与冬奥会判罚问题而引发的韩国民间反华情绪并无任何关系,殴打事件的起因是两人身体发生碰撞;不过韩国警方的调查结果却与受害人的说法完全不一致。而且让人很难理解的是:按理来说这种治安事件倒也算不上特别大的事情,华裔华人在美国被路人枪击等等各种暴力犯罪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为什么韩国警方会第一时间就说什么“和冬奥会没关系”?
                            在2023年1月8日的《韩国时报》中称,经过统计厅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5%,该占比到2025年时将超过20%,这也意味着韩国从2025年开始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经过系统模拟后续推测,2044年这一占比上升至36.7%,韩国将超越日本(36.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更令韩国人感到震惊的是,
                            中土两国救援队队员转移一名救出的幸存者。穆斯塔法·卡亚摄(新华社发)土耳其哈塔伊省哈塔伊体育馆外的中国救援队营地。地面突然像海浪一样波动起伏,房屋在剧烈摇晃中倒塌,大地的裂缝像城市的伤口,延伸向远方……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面前,中国救援人员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近日,因某社交平台上一篇关于国内知名演员在美国捡垃圾的内容,让演员吕丽萍重回大众视野。吕丽萍曾为观众贡献了众多经典角色,但如今已经60多岁的她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远离娱乐圈。不仅如此,吕丽萍还随着丈夫孙海英一起移民到了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国内群众对这类艺人的态度是挑剔且敏感的,如果身在国外心系中国还好,但如果发表与爱国相违背的言论,势必要遭受到大量攻击。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导语在国际的无人机领域中,有如此一个传闻:中国“塑造”的军用无人机,只能以中国以外的势力为进攻目标,而不能以中国为进攻目标。这个传闻听起来十分高科技,似乎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里面。这是另外一个无人机出口国土耳其传出来的,那这个消息属实,还是单纯的谣言?
                            今天的微博热搜上又在编造假故事啊,讲的什么事儿呢?说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英国一个家庭里面,吃外国人的食物,吃到了崩溃。都2023年了,还编这种故事呢。自媒体有两大流量法宝,其中之一就是让老外夸中国菜。什么外国人吃了一次中国菜就再也回不去了,认为以前吃的东西,简直就是猪食。中国的食物天下第一如何如何。当着你的面儿夸中国菜天下第一,那也不过是人家跟你客气客气而已,别真的当真了。
                            中泰朋友圈,这几日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2019年那些遭受新冠疫情阻隔的“泰漂人士”,如今几乎全数返回泰国了。以至于中泰聊天群组的画风,都是一片惊讶和感慨。“你知道吗,当年那个爱开减肥药的某某某,刚才朋友圈定位显示在曼谷了。”“我知道!还有那个专门在微信给中国人卖燕窝、蜈蚣丸、清凉棒、青草药膏、面膜之类的钛合金代购王中王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