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全球的模范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纷纷前往日本公司取经,全面引进对方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其中,面向大众消费的日本零售业,更是被国内同行屡屡称道,成为大家反复学习的榜样。
零售业是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折射了包括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消费观念等在内的一系列演变。时至今日,日本零售业依旧能够给我们大量的借鉴,这不仅是因为两国在文化与生活习惯上的相近,更因为我们正步入与日本当年类似的社会阶段,比如人口老龄化、消费降级、宅经济兴起等等,这些都让日本零售业具备了更多的参考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商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日本零售业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业态,以及它们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1
夕阳西下的日本百货商店
中国人对日本零售业的认识,大都是从百货商店开始的。
1995年,当时日本赫赫有名的零售企业——八佰伴来到中国,在浦东开了国内第一家百货商场,一时间引起了轰动,也让中国人第一次领略了日本百货商店的魅力。
百货商店在日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日本百货商店从和服店演变而来,主要售卖进口商品,以上流社会为目标用户,满足这个阶层高端消费的需求。之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百货公司,如大丸、高岛屋、松坂屋等等,都是在那个年代诞生的。
日本百货商店的发展于二战期间达到了高峰,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日本百货商店增长势头过猛,大量中小杂货店因此而倒闭,政府不得不出台了“百货店法”,限制百货商店的经营扩张。
二战以后,日本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平价的连锁百货商店应运而生,百货店不再是只有富人去的地方,而是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人而言,日本百货商店从一开始就是以某种高端的形象进入视野的。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无微不至的服务,也正是这些魔鬼细节,带我们见识了日式零售恐怖的竞争力。
比方说,日本百货是国内最早给宠物设置便利设备的零售企业,比如在店门口树立拴狗桩,还有专门的宠物清洁区。为了方便老人和小孩,日本百货会在门口设置婴儿车与轮椅。到了下雨天,门口还会有干伞器和干毛巾,方便你从容地逛商场。
伊藤洋华堂是著名的日本百货公司,1997年,伊藤洋华堂在成都开了首家中国门店,是第一批进入成都的外资零售企业,一开业即成为成都的顶流商场。
伊藤洋华堂一度是成都的消费地标,一方面因为引进了不少国际潮牌,比如zara、无印良品等等,使中国人第一次领略了所谓“轻奢”的魅力。但伊藤洋华堂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服务。
比如这里有免费的婴儿休息室、免费的饮水区、女性化妆室、服装修改室等等,给20年前的中国人开了眼界,原来百货商店还可以这么玩!
是日本百货店教育了国内广大消费者,商场卖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体验。当然,除了细致的服务,日本百货店的性价比还很高,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把控是同时代很多国内零售企业望尘莫及的。
尽管日式百货在国内一度被捧上天,但属于它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成都伊藤洋华堂于2022年十月宣布,将于同年12月31日关门,这家陪伴了成都人25年的老牌百货商店,自此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其实在日本国内,百货商店自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衰落。自1991年起,日本全国百货商店的销售总额从峰值9.7万亿日元持续下跌,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
而近几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百货公司雪上加霜,包括高岛屋、阪急阪神、sogo等老牌商场纷纷关门。目前,日本已经有两个县(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看不到一家百货商场,实体店的凋零可见一斑。
日本百货公司的衰落,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经济大环境,我们都知道,日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历经济衰退,国民的消费热情不比以往,百货商店开始受到冷落。
而另一方面,电商的崛起也让日本百货出现了销量滑坡,尽管都说日本电商不发达,可即便如此,在新的物种面前,老态龙钟的百货商店仍旧不是电商的对手。
可以肯定的是,百货商店在日本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据说如今日本百货商场吸引的主要是外国游客,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顾客,他们之所以爱逛日本商场,主要是被这里的免税商品所吸引,比如物美价廉的化妆品、日用品和食品,包括前两年大红大紫的马桶盖。
2
作为日本零售“王牌”的便利店
相比于百货公司的萧条,日本零售业的另一张“王牌”——便利店,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日本是一个便利店的国度,如果你去过日本的大城市,每隔几百米就能见到一家便利店。而且日本便利店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门,除了我们熟悉的食品和日用品,还可以兑换外币、打印文件、缴纳水电费、甚至购买成人漫画。
虽然日本的便利店数量众多,但品牌却高度集中,以7-11、罗森、全家、ok便利店为代表的“四大金刚”,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
日本便利店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进入中国,20多年来,以7-11和全家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一直是行业学习的榜样,其中又以7-11为典型的代表。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世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
1992年,首家7-11便利店登陆中国,比罗森早了4年,比全家早了12年。
早期的7-11是一家美国公司,直到1974年才登陆日本东京,却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开了100家门店。
为什么7-11能在短期内实现如此迅猛的扩张?首先与它的开店方式有关。
7-11往往会选择在同一个区域密集开店,有些店甚至相隔只有几百米,这样既能充分触达消费者,也能提高质量管理,并将物流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另外,7-11还采取了特许经营模式,即授权他人经营门店,总部只负责规范化管理,这样既能降低扩张的成本,也能加快开店的速度。
不过对消费者而言,7-11真正的杀伤力还是它的商品。在日本,7-11开发了许多自有品牌,尤其是深受上班族喜爱的快餐鲜食,这是便利店内毛利最高的品类,占7-11日常商品的30%。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7-11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并开发了多条产品线,包括7-premium系列、7-gold系列、mealsolution系列等等,总计达1700多个食品种类。据统计,7-11每年会更换70%的商品,新品迭代速度在业内遥遥领先。
7-11的物流也堪称业界标杆。7-11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它们是门店与各级供应商之间的桥梁,针对不同的商品,会有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配送,并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对所有订货状况加以细分,做到真正的单品管理。
在日本,7-11的毛利是罗森与全家的三四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密不可分。都说零售业是艰辛而枯燥的行业,所谓的高毛利,无非是通过高效率的运营一分钱一分钱省下来的。
中国的便利店同行,至今仍在向7-11学习,包括它的商品模式、服务模式,加盟模式,但差距仍旧比较明显。
一方面,国内便利店在标准化程度上远逊于日本同行,很多便利店品牌虽然取得了巨大的销售规模,但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另一方面,国内便利店虽然也开发了不少自有品牌,但这些品牌销量偏低,而生鲜与半加工食品的销量则更低。
这说明我国便利店在产品研发上仍有提升的空间。须知今天的便利店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已经不仅是一个就近买东西的场所,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白领的食堂与休息室,并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
说到底,便利店带来的不仅是购物便利,更是生活方式的系统性便利。
3
风靡日本的百元店
但凡去过日本的朋友,对当地的百元店一定印象深刻。严格意义上,风靡日本的药妆店,也算是其中的一种。
百元店顾名思义,他们家卖的货非常便宜,理论上每件商品只要100日元,但质量非常过硬。
日本百元店的诞生,与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密切相关。用今天流行的说法就是——消费降级。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买东西追求实惠的人才是大多数。
说到日本百元店的鼻祖,不得不提到一家日本零售巨头——大创产业。
大创的创始人名叫矢野博丈,早年他从上游批发商那里低价收购了大量尾货,然后开着卡车进行销售,此时的大创与其叫商店,不如叫做地摊。
其实这种生意在当时的日本不算稀奇,很多二道贩子和矢野博丈一样,开着卡车倒卖廉价的杂货,只要你能抢个好地方,一卡车的商品一天就能卖完。
那么大创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主要是矢野博丈在选品上动足了脑筋。
很多二道贩子卖货,仅仅靠的是便宜。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为了保住毛利,这些商品的品质普遍不高。
但大创卖的货虽然统一标价100日元,但消费者时常能淘到好东西,同样是100元,其他人那里只能买到便宜货,而大创却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当然,想让东西又好又便宜,就不得不牺牲毛利。大创在搭配商品时,会有意识地考虑盈亏占比,有些商品赚钱,有些不赚钱。矢野博丈认为,重要的不是盈利,而是用户体验,只有让他们觉得商品“物超所值”,才会有回头客产生。
随着门店数量越来越多,矢野博丈开始在供应链环节上下功夫。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大创选择将中国的东南沿海作为采购基地,从义乌、广州等地以极低的价格进货,并通过大规模采购与当地供应商绑定。在大创如今的供应商队伍中,有超过50%来自中国大陆。
在开店模式上,大创也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很多零售连锁都采取加盟商的模式,然而在大创,直营店的规模竟达到80%。而且大创通常不会选择自己开店,而是找到一家经营不善的店铺,以低价买入然后略加改造,让店铺起死回生。
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你几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大创门店,每家门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开在地铁站里的,有开在购物中心的,也有开在街边的。除了店长,门店的其他成员皆为兼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类似大创这样的店,在我们国内很少见?
我们都知道,百元店要想盈利,规模是关键。这意味着庞大的订单数量,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供应链的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虽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但并不代表本土企业能够驾驭好中国的供应链,尤其在家具、服装、玩具、杂货等领域,外企凭借天量的全球订单与品牌优势,依旧有着比本土零售企业更强的管控与整合能力。
而且在中国要想复制大创的生意,在租金高昂的一二线城市很难存活,这里的地产开发基本上已进入存量阶段,这对于百元店是一大挑战。
如果这些店想深入低线城市,遭遇的挑战显然更大,它将面临来自电商与本土企业的双重包夹,还有大大小小的夫妻老婆店,总之,百元店生意在中国能否成功,迄今仍是个未知数。
4
无印良品在中国的败退
轮到最后一个日本零售巨头登场了,它的名字一度是日式美学的代名词,令无数的白领和小资心驰神往。只可惜,本文要把它当做一个失败的案例。
没错,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无印良品。
提起无印良品,很多人脑中出现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富有情调的店面陈设,高冷的产品海报,简约又温馨,由著名设计师操刀设计的商品。无印良品面向的顾客,据说是一群爱生活,有品位的城市中产阶级,他们选择无印良品,就是选择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
在无印良品的广告中,无时无刻不在贯彻它那极简的美学主张。因为有原研哉、深泽直人等大师级设计师为之站台,使得无印良品的商品在国内获得了比较高的溢价,中国消费者基本上把它当做“轻奢”品牌来对待。
但在日本国内,无印良品刚诞生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平价零售商,它早期的口号是“便宜但值得”。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去品牌化,回归商品本身的功能层面,这也是“无印良品”名字的由来。
与百元店一样,无印良品的崛起,同样源于日本的经济泡沫。面对消费降级,顾客们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相比于华而不实的东西,他们更愿意为简单和纯粹而买单。而无印良品崇尚的简约哲学,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所以,无印良品在日本一直主打极致的性价比。可到了中国以后竟摇身一变,成为了售卖生活方式的“高端”品牌。
2005年,无印良品进入中国,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彼时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如饥似渴,无印良品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和店铺运营,率先在年轻人中间赢得了口碑。
但无印良品的基因毕竟是平价零售,主打性价比的那种。而且在日本国内,无印良品也不具备像大创、7-11那样的强研发能力,因为它并不擅长回应顾客需求,作为零售企业,无印良品的渠道和流量是由母公司西友株式会社提供的。
而一旦离开这座“靠山”来到中国市场,无印良品的短板立刻显现。虽然它的产品设计确实不错,但很多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当消费者熟悉了它的性冷淡画风之后渐渐发现,这些东西大多数华而不实!
更糟糕的是无印良品的价格,同样一把椅子,在日本无印良品的价格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凭啥中国要卖那么贵!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中国消费者到底为何而买单,难道仅仅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日式美学吗?抛开美轮美奂的品牌包装,无印良品还剩下什么?
于是中国消费者不干了,自2016年起,无印良品的单店利润开始下跌。
这就印证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面对利润下滑,无印良品的策略是——降价。自2017年到2021年,无印良品连续降价了11次。
但降价的结果非但没有挽救无印良品的颓势,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其“割韭菜”的本质,无印良品的每一次降价,无疑在打自己的脸,等于在告诉广大消费者:我真的不值那么多钱。
说到底,无印良品在中国的第一步就走错了。如果它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宣布自己主打性价比,今天的局面也许不至于这样。
如今的无印良品正努力回归平价零售商的形象,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自己。但留给它的机会却不多了,因为中国本土的“无印良品”们已经悄然发力,迅速完成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
5
日式零售的中国模范生
巨头犯下的错误,对于新手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2013年,一家名叫名创优品的杂货店在广东诞生,它学习的对象,正是如日中天的无印良品。
有人说,名创优品就是低配版的无印良品。早期的名创优品对无印良品的模仿简单粗暴:它直接派人去无印良品买回来一堆商品,然后发给代工厂,就问你能不能做。
在线下门店哀鸿遍野的当下,名创优品居然连年扩张,于2020年在纽交所上市。
其实与其说名创优品是低配版无印良品,不如说它是无印良品与大创的结合版。在商品理念上向无印良品靠拢,在价格上则坚决学习大创,走“百元店”路线。
早期名创优品的成功,源于独特的开店策略。它坚持把店开在购物中心,虽然租金很高,却能获得充足的客流量。更重要的是,购物中心只需要一家同类业态的商店,名创优品不会有别的竞争者。
和大创与无印良品一样,名创优品自己设计产品,再给代工厂下单,然后通过海量的订单压低价格,从而建立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名创优品会精选sku(最小库存单位),并要求供应商进行“买断式供货和100%准时结算”,这样就把供应商牢牢捏在了自己的手中。
为了进一步降低价格,名创优品建立了从制造商到门店的渠道模式,中间的总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和批发市场统统省掉。
至于开店模式,名创优品反倒更像是7-11这样的便利店,通过吸引加盟商,由他们负责门店的租金、装修和运营。自己则负责设计、研发、供应链。
表面看,名创优品确实是一个仿日系品牌,无论商品、店面甚至logo,你都会误以为这是一家日本商店。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想把平价零售做成,无论便利店也好、十元店也罢,学习日本无疑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因为数十年来,日本都在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输出其文化与审美,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日本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时尚、简约和精致,日本的设计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被企业竞相模仿。
甚至在快消领域,这些年崛起的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等,本质上也是模仿日系同行的画风。
当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远不止于审美。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勤俭意识贯彻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最典型的反映,就是对成本的控制。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日本人能将成本控制的技术发挥到极致。
再加上经济泡沫,致使日本消费者对日常购物更加谨慎和挑剔,正是他们苛刻的眼光,造就了日本大量的社区店、便利店、折扣店、十元店,也成就了日本企业变态的服务。
而这一切,对中国企业都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有人会说,中国的电商不也很发达吗?像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做10元店甚至1元店,会不会对线下门店形成“降维打击”?
问题是,线下门店需要大量的脏活累活,包括选址、选品、服务、供应链,以及和地头蛇之间的缠斗,没经历过实打实的硬仗,很难生存下来。
这就好比你纵然拥有一支先进的空军与导弹部队,能做到对敌方目标的精确打击,可一旦要占领敌方阵地,还得靠步兵一枪一弹地拿下来。线上的高举高打,并不能取代刺刀见红的短兵相接,在复杂的中国市场更是如此。
这正是日本零售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极限条件下做好基本功,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完成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逆袭。
何况中国有着比日本更广阔的市场纵深,更多元的消费人群。假以时日,这里必将诞生更多的零售新物种,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日本“永住”签证是所有在日外国人签证的“天花板”,甚至超过了“归化”入籍日本的难度及需求。“永住”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不放弃本国国籍的基础上,在日本有永久居住的权利。现在能获批永住的外国人,通常已经在日本工作生活满10年以上,在满足了各种永住申请条件下,才能如愿获得永住身份。对于来之不易的永住,大家都比较珍惜这个长期在留资质。
记得点击关注“益美传媒”哦~每天为你讲述公益与美好生活故事世界很精彩,我们值得更多美好的相遇!----------------------------------------------不管在哪儿,用心才能将生活过得更好。开年来,中国美食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全球。先是舌尖导演新作,潮汕美食纪录片喜提netflix,成为首部出海的国产美食纪录片。
我以为我们这些研修生都来自中国,应该团结才是。没想到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早来日本的“前辈”们因为各种矛盾早就拉帮结派,两只巴掌数得过来的人头,却分成了两个派系。研修生制度,即日本接收外国劳动者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借国际合作,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社会老龄化严重,这个制度逐渐“变质”,研修生在日期间,大多学不到什么特殊技能,通常是在建筑业、金属成型业、食品加工业、农业等领域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
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长期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总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达到了30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外国人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超过了76万人。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已经更换了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和逾期滞留者,那么获得长期居住身份并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大约接近100万人。
总部位于德国的“世界数据”worlddata网站,日前发布最新的世界各地区人口智商数据,该数据综合分析了人的智商与教育投入、地理维度、气候温度等的关系。在这份数据中,中国人平均智商为104,以几乎最低的人均教育投入、最低的人均收入,在世界前20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香港、日本、新加坡和台湾,智商均为106。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男性对朝鲜的迷恋原因,并解释为何朝鲜单身女性并未选择嫁给中国男人。我们将讨论朝鲜的美女现象、文化差异以及政策限制等方面,以增进对中朝文化交流的认识和理解。诚邀您点个关注,你的关注对我非常重要!每天几篇科普文,包罗万象,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感谢关注。中朝两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并有许多中中国游客前往朝鲜旅游或工作。
最近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前在美国的中国人,达到了560万,这个数字还是很壮观的,接近南昌市的总人口。据悉,美国亚裔总人口约为两千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占比,已经在四分之一以上。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华裔人口集中在美国toaa大城市里,如纽约、阳金山和洛杉机等等。其中,纽约市华裔有52万,是华裔人口最多的美国城市,占纽约全市人口的6%。
近日,一位日本记者对深圳华强北进行了实地探访,关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现状。在这次探访中,他发现了一个被称为“1元手机”的营销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这位记者的发现,并以另一种叙述方式解释“1元手机”的真实含义。深圳华强北的手机市场深圳华强北作为中国著名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和业内人士。
缅北有一些华人聚居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被称为“华人邦”。在这些华人邦中,华人使用汉语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华人都会说汉语。小勐拉人会说汉语,虽然小勐拉是缅甸的一个城市,但是该地区有大量的华人居住,因此汉语在该地区也较为普遍。在缅甸的一些华人聚居地区,如小勐拉、佤邦、果敢等,汉语的使用率很高,一些华人甚至会将汉语作为母语使用。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