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薪14万
欢迎来新加坡“落地生根”
3万新加坡元,相当于14.8万元人民币。不管在哪个国家,一个人如果每个月的工资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绝对是打工人中的佼佼者。
如果你就是这样的“打工龙凤”,那么现在你有一个选择,就是去新加坡“落地生根”。
2022年8月29日,新加坡宣布要推出一个新的工作签证,叫做“顶级专才准证”。如果你在过去一年的月薪超过3万新加坡元(14.8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不用先找到雇主直接申请工作签证登陆新加坡。在新加坡工作两年后,还可以申请永久绿卡。
月薪14万,那年薪至少超过150万,这样的高级打工人,中国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先看看真实的工资数据。
不要说14万,能够月薪过万都已经超越了中国九成的打工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私营单位为57727元,按1万月薪算,一年工资要12万,所以月入1万以上的都不多。高工资都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而且这些城市里月薪过万的人也不超过30%。
前段时间有个中金公司的交易员被家属曝出月薪8万,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可想而知月薪能达到14万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根据网上流传的各个大厂的薪资标准,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已经是“大神”级别了。
下面我们以技术研发岗位为例,来看看各个大厂的“程序员”们要到什么级别才能年薪过150万。
比如阿里巴巴,员工需要达到p8等级,年薪的中位数为191万。
比如华为,员工要在19级以上,年薪的中位数为186万。
比如字节跳动,员工需要达到3-1级别,能拿到年薪的中位数为171万。
比如腾讯,员工需要达到11(3-3)级别,年薪的中位数为165万。
比如百度,员工需要达到t8级别,年薪中位数为233万。
光看上面这些薪资,大家肯定很羡慕,但是要想在大厂里爬到这个级别,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努力。以阿里巴巴为例,达到p7已经是绝大多数程序员的天花板了。
这些“大神”级别的人,不仅很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也是许多国家争抢的人才。
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求贤若渴”的国家。
2、
新加坡为什么要“抢人”?
8月29日,在发布这个“顶级专才准证”之时,新加坡人力资源部长陈诗龙说:“新加坡必须维持开放性,不能给投资人有怀疑或提出质疑的空间。新加坡的资源稀少,人力是唯一的资源,人才引进是新加坡重要的前进策略。”
越是缺什么就越要强调什么,说出这番话,那肯定是新加坡的“开放性”在前段时间受到了质疑。
2021年9月8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公布了《2021年人口简报》:受疫情影响,新加坡现有总人口数已经连续两年减少,截至今年6月约有545万人,较2020年同期减少4.1%。
要知道,新加坡20年来几乎都没有出现过人口减少的现象。这种20年来未有之变局,很大程度是因为新加坡早期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
由于早期实施封锁边境的管制措施,更多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至少12个月持续居住在国外,没有计算入本地居民人口当中,2020年取得公民和永久居民权的人数也比较少。
另外,一些新加坡人因为疫情推迟了结婚和育儿计划。2020年公民结婚人数较2019年下降12.3%。育儿方面,2020年公民新生儿出生少,和2019年相比减少3.1%。
不过新加坡还是非常务实的国家,相比起疫情,他们更怕穷。于是在后期逐渐放宽了防疫措施。从8月30日开始,新加坡已经不要求强制戴口罩了,并且对于入境人员也不再需要有疫苗记录,居家隔离7天的措施也解除了。
这么做就为了一点——抢人,抢优秀的专业的人才。
可能有人会觉得,那些年薪150万的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滋润,凭什么要去新加坡呢?
新加坡对于高收入人士的吸引力,有很多方面可以说。
比如这里是亚洲金融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在这里开设分公司,享受当地的优惠税收政策和外汇的自由流动。正因为有这些公司的存在,创造出了许多跨国岗位,吸引了那些年入百万的高级打工人。
中国的很多大厂,其实都在新加坡有分部,或者是收购了当地的企业,再把自己的人派过去。
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收购了东南亚的一家电商平台,直接派了一个管理团队空降过去。另外包括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华为在内的大厂,都于2020年扎堆在新加坡设立更多分公司并于当地广招人才。
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之都,已经有超过3500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建立了区域总部,全球顶尖100家科技公司有80家落户新加坡。
这么多高新技术企业,自然就要招募更多高级打工人,新加坡本土才多少人?哪里能满足这个人才需求呢?所以新加坡才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签证制度,方便更多国际人才来新加坡“落户”。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更是一个华人创建的国家,对于中国移民来说,新加坡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更容易融入,这也是越来越多中国移民来到新加坡的原因。
在过去,华人的传统是“落叶归根”,他们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总是想着要回到故土。而新加坡却做到了让华人“落地生根”。
3、
让华人“落地生根”
在今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发表了演说,在谈到新加坡的华人社会时,他谈到新加坡独有的华人文化:
“近年来,许多人士和团体对本地华族语言、艺术和宗乡组织进行研究,反映我们对文化成果的自豪。一个例子是,推广华语理事会推出的新加坡华语资料库,收录了本土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跟其他华人社会的用法,是不大一样的。
例如,年轻人谈恋爱,我们这里会说“拍拖”。我们去旅行,是说去“吃风”。当我们觉得幸好没事,会说“好彩”。另一个,我们的老板,叫“头家”。如果你听到朋友这么说,我要跟女朋友去拍拖,出国吃风,好彩头家点头,你马上知道他是自己人。
新加坡的华族不再是落叶归根,而是落地生根。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而且一定要把它说得精彩。”
李显龙在这里提到的“本地华族语言”,也就是新加坡人在漫长的移民历史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加坡华语”。
这个“新加坡华语”的诞生,也很好说明了新加坡人“落地生根”的曲折过程。
新加坡刚建国的时候,在语言改革上有两件大事。
一件是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一件是消灭华语方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自己是华人,大部分居民也都是华人,却把英语当成了官方语言,学校也要用英语教学。这么做就是为了“全盘西化”,快速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当中,让新加坡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而消灭方言,则是为了让新加坡人放弃“乡党”观念,增强新加坡国民这个“想象共同体”的意识。
新加坡的华人中,他们的先祖绝大部分来自两个省份:广东、福建。所以,粤语和闽南语在最早的新加坡是普遍的语言。因为说各自的方言,所以早期的新加坡,广东人和福建人都各自为阵,在自己的乡党社群里工作生活。
李光耀认为方言会造成华人之间的隔阂和地方内斗,于是在强制手段下,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节目从电视台逐渐消失。
对此,李光耀说:“我以身作则,放弃20年来说的一口流利的福建话,这对于一个深明方言是赢得选票武器的我来说,是一项痛苦的抉择,但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我看清了方言只是地方性的语言,它有很大的局限。在我们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如果还迷恋方言的‘亲切感’,那是很不明智的。假设我继续以福建话保住我的政治资本,让新加坡人到今天还说方言,新加坡今天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我不敢想象”。
经过几代人的时间,新加坡人不仅英语流利,而且都不再依赖方言交流。
“新加坡华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混杂了马来语、方言和英语的,也只有新加坡人才能完全听懂的华语。
这就像是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气质,在杂糅了多种文化之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化。在这里生活的人也不再以华人自居,而是以新加坡国民的身份为荣。
这就是李显龙口中的“落地生根”。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1年越南人均gdp达到3716.8美元,直接超过了四小虎中排名末尾的菲律宾。当然了,这是越南的gdp新算法又一次大显神威,但这次的数据得到了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之一)的认可,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里,2020年越南人均gdp是2785美元,2021年是3700美元,直接增加了近1000美元,可见这新算法的威力有多大。
十年前,国办引进了一对特殊的夫妇。女生端庄大方,长着一张好脸,是个大美女,而男生则是个胖老外。虽然现在异国情调似乎不寻常,但见到这样的男人还是有些新鲜,因为这个男人重达400斤,站在女生面前就像一堵墙。一个是东北人漂亮女孩,另一个是400斤的胖子。如此“截然不同”的情侣,让网友想起了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军队。无论是在抗洪救灾的壮举还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坚毅姿态,中国军队的事迹让全球各国的民众都为之敬佩。然而,有一幕场景在外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羡慕。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不拿枪不受指挥引导,纵身一跃,为大部队提供充足的灾区信息。
中美洲七个国家,除了伯利兹,其他都是西班牙语系国家。论在我国的知名度,伯利兹不如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从知名度层面讲,伯利兹没有巴拿马拥有地理上的优势 ,没有哥斯达黎加在足球上的优势,没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的人口优势。无论中美洲多么热闹,似乎都是西班牙语国家之间的事情,作为一个英语系国家,伯利兹就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近日,因某社交平台上一篇关于国内知名演员在美国捡垃圾的内容,让演员吕丽萍重回大众视野。吕丽萍曾为观众贡献了众多经典角色,但如今已经60多岁的她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远离娱乐圈。不仅如此,吕丽萍还随着丈夫孙海英一起移民到了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国内群众对这类艺人的态度是挑剔且敏感的,如果身在国外心系中国还好,但如果发表与爱国相违背的言论,势必要遭受到大量攻击。
还请各位看管老爷移民哥”,这样能方便各位随时进行探讨。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猛飞突进,来势汹汹的“东方巨龙”让美国胆战心惊,其实美国心里都知道,现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让美国一国独大的霸权世界了,为此要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存在会让美国霸权主义的想法彻底消灭!美国欺负我国也就算了,就连美国身边“百依百顺”的日荷韩也跟着瞎凑热闹
新加坡,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十分伟大,为了孩子的未来牺牲了自己的现在,其中更有很多从中国来的全职妈妈。孩子上学前,照顾孩子就是妈妈们最大的支柱。但等到孩子上学后,妈妈们在家难免无聊、不适应。想要找个工作,却很是困难!虽说新加坡说中文就行,但很多工作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语言不通很难入职;而且很多中国妈妈
北京时间3月6日,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奥运金牌获得者林孝俊已经在昨日收到了中国护照,并且前往了中国,即将参加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训练。而且,林孝俊有望作为中国国家队代表参加明年的冬奥会。很多网友甚至冰迷或许还是一头雾水,我们看看,林孝俊是怎么突然从韩国人变成中国人的。收获奥运冠军,林孝俊风光无限2018年的冬奥会,林孝俊一飞冲天,他在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项目中,获得了冠军,成为了韩国的奥运冠军。
在加拿大,许多国际留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在加国工作或移民,甚至再进修。如果想要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么在学习期间做兼职工作就是必要的一步。目前大多数的国际留学生的学签可以允许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打工;但也有一些类别的学生不能,例如,获准休学,以及转学的学生。在加拿大工作,可以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向往的职业世界是什么样的,也会给你“加拿大经验”,这是未来你移民时可能需要的。
我土耳其姑娘,在中国生活2年,曾因不懂中文饿肚子,现不想离开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中国生活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两年的生活,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但最终,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家,不想离开了。刚来到中国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中文,语言上的障碍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困扰。那时,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