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记者在印度屡屡遭受不公正、歧视性待遇。继2016年3名新华社驻印度记者因签证续签困难而被迫回国后,近期又有多名中国媒体驻印记者签证续签申请被拒、遭印方强制限期离境。新华社记者胡晓明就是此番风波亲历者之一,以下为他自述的亲身经历:
2017年2月,我赴任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社长,常驻印度6年。常年扎根一国有利于驻外记者开展新闻工作,但这却成为印方下达“驱逐令”的说辞。今年3月15日,印度外交部通过电子邮件告知我必须于3月31日前离境,且未说明理由。询问之下,印方给出的理由竟是常驻时间过久。
我在今年2月初向印度外交部提交材料,申请续签3月7日到期的签证。眼看逾期日临近,我多次向印度外交部询问审批进展,始终没有答复,直到最后等来一纸“驱逐令”。离印之际,我不禁感慨,中国记者苦印度签证久矣,在印度工作真是太难了!
工作难、生活难
2017年,印度将驻印中国记者签证有效期缩短为3个月甚至不到1个月,反复折腾中国记者申请续签。而印方给其他国家记者的签证有效期通常为1年至2年。我的同事姜磊从2019年8月起,连续7次被印方发放有效期仅25天到33天的签证,其中仅一次有效期超30天,直到2020年3月,签证有效期才恢复到3个月。
签证政策给驻印中国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根据印方规定,中国记者的记者证、驾驶证、银行账户甚至手机号等各种必要证件和服务均与签证挂钩,短期签证导致其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引发一系列问题。
例如,签证有效期过短,持有人无法开设当地银行账户。姜磊驻印4年半后才得以办理一张当地银行卡。然而不到3个月,因印度外交部拖延向姜磊续发签证,这张银行卡被冻结。
再例如,根据印度新闻局规定,驻印外国记者的记者证通常一年一续,有效期与签证“同步”。因此,中国记者经常面临记者证有效期短、过期后印度新闻局不予续发的问题。姜磊驻印5年,一直没有申请到印度记者证。没有记者证,中国记者在印开展新闻工作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探亲难、赴任难
驻外记者最牵挂的莫过于国内的家人,然而,印度政府发放短期签证严重干扰驻印中国记者回国探亲。
疫情期间,我的同事赵旭绞尽脑汁计划回国探亲时段:既要考虑航班熔断、健康风险等长途飞行难题,更要确保在行前获批“足额”3个月的签证以便顺利返印。由于不确定性太大,他的休假计划多次修改、一拖再拖。
驻外期间,不少同事家中发生急事,他们却不能第一时间回国。赵旭的父亲2020年11月突发脑梗,但由于上述因素影响,他直到2021年1月才得以回国探望。所幸老人病情在此期间有所好转,没有发生无法挽回的遗憾。姜磊在夫人怀孕近5个月时才等到合适签证期护送她回国,然后赶在3个月签证有效期内返回印度,等他再次回国,孩子已1岁半。印度政府的种种做法,给驻印中国记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非常不人道。
此外,自2020年以来,印方拒不审批中方记者赴印常驻申请,造成中国媒体记者轮换受阻。赵旭在新德里分社工作原定任期4年,但到2021年11月任满之时,他却因印方不“放行”接任记者而不能离任。因印方签证政策,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目前仅有“超期服役”的赵旭一人“持证上岗”。
无端“被离境”
据了解,在我今年3月底仓促离印之前,其他中国媒体的两名驻印记者也遭印方无端强制限期离境。
一名驻印中国记者在2021年11月回国休假期间,被印度外交部电子邮件告知,休假结束后不必返印,如返回则需做好在最短时间内离境的准备,而当时他的签证至少还有2个月才到期。这名记者被迫中断休假,赶回印度处理工作交接、退租住房、关闭银行账户等事务。很快,他收到10天内离境的通知,于2021年12月初仓促离印回国。
另外一名驻印中国记者2018年10月办理签证续签被拒。印方没有给出拒签理由,并要求他在签证到期前离境。他被迫于当年12月离印回国。
回想6年来我和中国同行们在印度遭受的种种刁难,真心希望这种不公正、歧视性待遇能够结束,让驻印中国记者能够安心工作,真实、客观报道印度新闻和中印两国合作。
和国内的食物相比,饮食稍微有点单调,可能是因为在荷兰的华人比较少吧。目前,在荷兰,中餐的选择相对较少。与国内价格相比,价格有高有低,但是食物的品质确实让人放心,比如鲜榨果汁、灭菌奶、樱桃等,在这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2life。作为著名的西方强国,荷兰的工业布局丰富多彩。工农兵服务业蓬勃发展。疆域虽小,却一直站在西方列强的顶端。
自2021年起,加拿大通过专门的移民通道向港人敞开大门,并继续努力改善这些通道,让他们更容易长期留在加拿大。取消学历限制7 月 11 日住房和多元化与包容部部长政务秘书兼万锦渔人村议员 paul jiang 代表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部长肖恩·弗雷泽 (sean fraser) 宣布,加拿大将取消对中国香港居民stream b类别的教育背景要求,
本 文 约 4500 字阅 读 需 要 12 min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演过一个毕生都活在真人秀里的人物“楚门”,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前往斐济。楚门的“出海”愿望。不过,要是他真的到了那里,大概也会产生一点心理落差:这个南太平洋岛国与万里之遥的印度颇有些相似。原因很简单,在斐济总人口里,印度
#国外打工##国外生活##非洲##非洲生活##人物故事#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80位真人故事我叫安德鲁,别看我只有28岁,但是截至目前,我已经在非洲工作生活5年多了。当时,我从四川成都天府之国来到非洲工作,除了开阔眼界、提高见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想出来多赚点钱。我在国内大学里学的是英语,而目前在西非的尼日利亚从事国际工程行业,主要负责公路项目上的商务外联工作。
新加坡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广泛的就业机会。在新加坡,有许多行业和职业可以获得高薪。以下将介绍新加坡一些最挣钱的行业和工种。金融行业新加坡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之一。因此,在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往往能够获得非常高的薪资。这个行业内的职位包括投资银行家、财务分析师、证券交易员等等,这些职位的平均年薪都超过8万新元。
在美国投资购买房产的中国人不在少数,大部分中国人依靠近20年房产增值发家,所以出门买房从来都比其它投资方式来的干脆。不过在美国买房,不仅有房地产税,也有其它的一些支出。特别是当您想通过房产赚钱的时候(比如出租)。那么纳税就如影随形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房地产投资的rental loss(以下简称rl,租金亏损来抵扣收入)。
这是《自拍》第366个口述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李君/口述逍遥鱼/撰文祖一飞/编辑我叫李君(@加拿大焊工),80后,山东德州人。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高中还不是很普及,加上我学习成绩不太好,初中毕业就去技校学了两年电焊。2002年,我靠这门手艺在国外挣到人生第一桶金。赴日本打工三年,我带回家20多万人民币,从那以后就对出国务工这事儿上瘾了。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中国人移民美国后,很多人都变得更开放、更自信?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毕竟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怎么可能一下子就适应了呢?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更加自由、勇敢、乐观。
在非洲如果你路过一个营地有菜地,就直接走进去,肯定是中国人的驻地。中国人在非洲都会在营地附近开辟出一片地来种菜。 而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在非洲开农场种菜,变成农场主,一年净赚几百万人民币,赚得盆满钵满。种菜就是是中国人的天性。 很多非洲没有的菜都被这些农场主带到了非洲,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最初非洲当地人只会种几种蔬菜,黄瓜,土豆,西红柿,就这几种菜,摆4-5个西红柿论堆卖。
那个“副总理在机场欢迎中国游客”的泰国,似乎在几个星期内突然变成去了要被“噶腰子”的危险目的地。从今年3月初开始,陆续有国内博主或者网红发布消息称去泰国旅游遭遇高价或者风险,其中一部分博主还会发布自己抵达泰国的视频,随后长时间不更新,呈现“被失联”状态。3月23日,泰国驻中国大使馆发文称,泰国高度重视中国游客的旅游质量、安全以及对泰国的美好印象,泰国驻华大使馆也澄清了有关旅游不安全的内容与评论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