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口罩事情以后,这个问题几乎每年必问,只不过具体的留学地区可能会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被随时替换成美国、澳洲、加拿大,或者香港、新加坡。
其实对于“要不要去xx留学”这类问题,有一点可以很肯定:
即便是拉长了整整三年的世界公卫事件,对于留学选择的波动只是历史阶段性的,真正长期影响你们做选择的逻辑,是选择这个地方留学能满足自己哪些方面的需求。
从英国目前国内形势来看,站在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立场上,至少有两个消息传达出了去英国留学可能不会太友好的讯号:
英国内政大臣苏埃拉继发表“英国需要缩减来英留学生”言论后,又提出将psw(毕业生工作签)有效期从目前的两年缩短至6个月;同时,只允许攻读研究型硕士课程,或至少两年研究生、博士课程的国际留学生携带家属,以减少同行来英家属的数量。
首先看第一条,“缩减来英留学生数量”。
英国本身就是典型的教育产业化国家,教育产业几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来源的支柱之一,但光靠本国生源其实不太足以完成产业化的目标,核心依靠的还是国际生源。
而且英国在上世纪末对教育投入进行改革后,大部分高校就开始自主经营了。财政支出方面仅依靠政府拨款非常有限,还是需要大量依赖国际学生所交的学费,来完成正常的运转。
基于这两点,不管是英国的财政部门还是教育部门,在已经明确会损害自己实际利益的情况下,都不太可能支持“缩减留学生”这一政策。
虽然英国相关部门不太会允许缩减留学生招生数量,但从英国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情况来看(仅针对授课型硕士),对留学生的来源调整已经非常明显。
像ucl、曼大等名校,在23fall申请时多次更新了list名单,并且提高了申请要求。帝国理工商学院也明确在list中表明,不再接受中国大陆985/211以外的学生申请。
因此对于中国大陆学生而言,接下来申请英国留学(尤其top100的英国名校和商科相关热门专业)肯定不像前些年那么简单。跟大陆学生的竞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英国高校本身也在控制中国学生的招生数量。
即便你综合实力都达标了,但如果不在申请背景顶层的那批学生之列,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被拒的(最典型的就是申请竞争激烈)。
再看第二条,“将psw有效期从目前的两年缩短至6个月,同时限制部分留学生携带随行家属”。
对于不打算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不考虑留学移民,只想刷一个留学生背景和硕士学历,然后回大陆就业的申请者来说,这一点对你的影响不大。
但是如果你是以在当地就业、甚至移民为留学目的,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不管英国的人才签证政策和留学生政策怎么调整,核心的态度还是限制移民的。
总的来说,口罩事件发生以后,英国的留学其实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遇冷。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2022学年非欧盟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加了24%,高达56万人次,其中最大的生源国就是中国,总计近17万人。而英国留学人数位居第二的印度生源总计12.6万,远低于英国。
按照以上这样一个数量规模,结合中国大陆本科、硕士升学居高不下的趋势,至少在就业环境已经得到明显好转、学历不再成为核心的就业门槛时,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热潮才可能会逐渐消退。
否则,单看阶段性的突发事件和政策调整,对于留学选择的改变而言,影响并不大。
·学校排名数据好,辨识度高
根据四大榜单最新的排名数据,英国排在top100内的学校数量最少有8所,最多有17所,排在top200内的学校数量最少有20所,最多有28所。
比较知名的罗素集团24所成员大学,包括6所金三角名校(g5+kcl)、6所红砖大学(曼大、布里斯托、伯明翰、利兹、利物浦、谢菲尔德)、2所苏格兰大学(爱丁堡、格拉斯哥)、2所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最高学府(卡迪夫、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及其他8所英格兰大学(伦敦玛丽、诺丁汉、南安普顿、纽卡斯尔、华威、杜伦、埃克塞特、约克)。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来说,申请英国留学可选范围大。不管是985/211本科背景,还是普通双非背景,在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情况下,能申到的英国学校质量基本都会高于本科学校。
而且相比于同等排名下的小众国家高校(比如爱尔兰、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学校的辨识度和认可度更高一些。
下面是英国知名大学在四大榜单的最新排名情况。

·学制短,费用相比美国更低
英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本科学制3年,硕士学制1年。与美国相比,在学位认可度相近的情况下,花费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更低。基本上,在英国绝大部分城市读完硕士,35-40万就够了,但在美国读完至少50万以上。
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留学,选择英国的性价比远高于美国,你的经济压力相对会低很多,而且能极大节省自己拿到学位的时间,比同届硕士学生更早就业。
对于以学术科研为目的的留学,更建议申请美国,整体来说美国对科研人员的重视和投入,前沿技术的发展,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强的。
·大城市高度发达,小城市社会稳定
英国既有伦敦这样高度发达的特大都市,也有像爱丁堡、格拉斯哥、诺丁汉这样小而美的中型城市,你可以选择伦敦的繁华和国际化,也能选择小城市的安静和平价。
大家一谈到留学,总以为能出去读书的人都是家里有矿(至少也是中产以上),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留学生的父母其实都是工薪阶层,或者自己工作几年攒了一笔留学的钱。
留学对这些人而言,其实就是一笔投资,他们不是出去体验生活的,而是拼了命想要扭转自己的现实命运。
为什么英国留学的中国大陆生源最多?其实在于它的平均门槛还是咬咬牙就能够到的。
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比较富裕,可以选择伦敦圈的高校,排名和体验都非常好。如果你的家庭经济一般、预算比较有限,像爱丁堡、格拉斯哥、利兹、考文垂等消费不高的英国城市,所属大学的国际排名、知名度、认可度也并不低。
虽然英国动不动就罢工,但这已经是他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了,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避免的发展走向。
至少与发达程度、教育条件类似的美国相比,英国主要留学城市的社会环境还是更稳定,即使有冲突也相对缓和,社会恶性事件更少一些。
·英语环境纯正,文化氛围多元
论英语语言环境,本身就是母语的英国绝对是最好的。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除了爱尔兰之外,就是英国的英语环境最纯正,没有混杂其他的小语种区。
像瑞士、德国、法国等国家,虽然也有实力非常强的国际高校,但整体的语言环境比较小众。
除此之外,英国的文化氛围也比较多元,尤其是在英国伦敦,你几乎能看到来自全球各个国家主流文化和小众文化的代表。
所以如果你比较注重留学的文化感受,选择英国绝对是非常值得的。
·对待留学生相对包容开放
毫无疑问,作为留学产业化国家,英国对于留学生的态度肯定是更加开放的。另一方面,英国高校在国际学生招生名额的分配上,对应的比例更尊重客观申请事实。
比如像亚洲的中国、印度是英国留学生生源最多的两个国家,每年分配的招生名额也是最多的,学校也不太会因为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明显变动招生名额的分配比例。
但是同样的情况放到了美国,很多时候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美国学校难,倒不是因为学校本身有多好,而是学校区别对待不同国家的申请者,用极高的申请条件、极低的通过率拔高了申请的难度。当然了,这种区别对待会被美其名曰更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英国绝大部分知名的大学,全年级的的国际学生占比都在20%以上,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

·就业机会少,移民困难
前面已经说到了,英国本土的就业机会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医学、法律、工程这种特殊的行业,留学生的机会几乎没有。即便是像商业、金融这种专业,留学生想在英国就业也很难进入核心岗位。
相比之下,美国的就业机会、对于人才的包容度确实要比英国更多,如果你想凭借个人能力获得很好的发展,美国会比英国更加适合。
除此之外,英国也并不是一个适合留学移民的国家,对于永居身份的控制比较严格。如果你想通过留学移民其他国家,隔壁的爱尔兰会更容易,也更适合。
·一年制硕士课程压力较大
虽然大家觉得英国一年制硕士时间短,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三天两头罢工罢课,学习时间就更短了。但其实一年制硕士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小,学习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英国的高等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如果你的自我规划和自律能力很低,去英国留学确实很难适应当地的学习氛围,也很容易读着读着就开始迷茫起来。
所以,选择英国留学,尤其是一年制硕士的同学,建议大家最好想清楚你的留学目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好好上课、好好准备结课考试,问题不大。如果你是想在拿到学位的同时学到东西,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的话,大概率会愿望落空。
毕竟前后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时间满打满算也就9个月,不读硕士预科或者语言班的话,等你刚适应好这边的上课节奏和学习氛围,基本上留学生活都已经过半了。
·知名高校的学校设施陈旧
英国的高校很多都没有固定的区域,教学楼、学院楼分布在城市居民区中间。
尤其像那种建校几百年的古典大学、红砖大学,虽然看着古朴厚重,但是修缮不到位的地方也很多,有时候图书馆系统、公共设施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而且,这些最早一批的发达国家都有一个通病——城市建设比较陈旧,一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产物至今仍在使用中。
所以去英国留学,我们既能感受到伦敦的高度繁华,同时也会在生活中同时遇到各种近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适应性问题。
·对学生的申请背景比较死板
前面在讨论英国留学的优点时,提到了它是非常开放包容的,但在申请上其实又是比较死板的。申请英国硕士留学,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本科学校和本科成绩,此外的实习/工作经验、科研/论文成果、以及竞赛获奖等,都是额外的加分项。
针对国际学生,英国高校都会有一份申请list,是否在list名单内/所属的学校级别,都对应不同的gpa要求。你的本科学校越好,对于gpa的要求就越低。而且英国招生官在审核申请时,首先就是看你的学校和gpa是否满足要求,不符合的话基本上就会拒绝你的申请。
相比之下,同样如此看重学生本科学校和gpa的只有澳洲,只不过澳洲的要求相对更低一些罢了。
所以,如果你本科学校好、gpa成绩很高,通常情况下申请英国留学会更有优势;如果你的本科学校一般、gpa也不高的话,除非降低学校的排名预期,不然申请英国会比较困难。
以上就是我对于英国留学优劣势的整体分析,回到如何选择的问题上,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你是为了好的留学体验,英国毕竟是留学大国,留学产业化建设已经很完善。除了伦敦、曼彻斯特等消费很高的大城市,像在爱丁堡、利兹等消费一般的城市,你能以更高的性价比感受很好的留学氛围。
2)如果你想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历,国内你能保研到一个比你本科厉害很多的学校,刚好方向也是你非常喜欢的,那肯定不用选。但更多人纠结的点往往是国内考研和国外留学,留学太贵、考研太难,怎么选?我觉得要分两种情况:
当你经济能力负担留学完全没问题,强烈建议选择留学,大概率上你能申请到的英国学校,肯定要比你在国内考研上岸的学校会更好。
当你经济能力勉强够去英国留学,判断一下自己申请到的学校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多大帮助。
比如你刚好需要这个学历,才能找到目标岗位的工作,那我建议你去读这个硕士;如果你本科毕业就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那可以先工作一两年,当职业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再考虑留学这件事情。
3)如果你想通过留学移民或者在当地就业,获得一个更好的机会,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绝大多数人(除非家里本身不缺钱)在英国是很难留下来的。前面优劣势分析已经说了,英国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好的就业机会更是竞争激烈。
众所周知,英国人的干活效率很低,原因之一除了欧洲人的性格之外(普遍没有东亚人拼),还有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岗位划分非常细,需要n多人去衔接。表面上看是行业的精细化,其实归根结底是为了应对大下岗潮,长此以往遗留下来的弊端。
所以大家还是放弃去英国的淘金梦吧,如果你真的相信社会福利,并且享受到了,说明你在英国已经混到了最底层。
不得不说,大陆多数人还在用学生思维看待留学,尤其是英国这类一年制硕士留学。其实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笔投资——别人觉得值不值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得想清楚自己要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得到什么。
比如你想拿到一个比较好的硕士学位,申到了top100的学校怎么也都够用啦,去英国花上一年的时间上上课还是挺香的;
如果你想做科研学术,申请人家以就业为目的的授课型硕士,不是你英语不好看不懂课程介绍,就是你这人不太清醒,不只别人说你这个学位水,我钻研留学六七年了也说你很水。
总之,2023年了,要不要去英国留学,看你自己真正选择留学是为了什么吧。
想清楚这个问题,再来找学姐谈选校和申请的细节哈~
                            2020年12月31日下午11:00,英国(uk)和欧盟(eu)之间的free movement(自由行动)将终止。因此,英国引入单一的全球移民制度来实现对边界的控制。基于积分的系统将完善不同类别的签证类型,包括:最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skilled worker,学生 student,全球人才 global talent,创新者 innovator和其他路径下办理英国签证和移民。
                            最近移民真的是火爆了,问了下专门做移民的,最近两个月的业务量直接被整个一年都要翻倍了。不得不说,国内不管富人,中产,还是无产,都想尽办法跑路了。于是爱尔兰投资移民直接关停,葡萄牙黄金投资移民关停。澳洲这边更是恐怖,投资移民才处理到2020年,也就是说你现在去递交投资移民,还要先等三年的排期。除了投资移民通道,现在澳洲这边旅游签的通道也被卡脖子了。
                            英国曾经统治过很多国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现在这些国家虽然实现了民族独立,但仍然是英联邦成员国之一。英国在脱欧后,特别重视本国的治安管理,同时缩紧了移民政策,再加上英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绝大多数学生去英国留学毕业之后还是会选择回国就业。英国留学回国落户条件有哪些?英国留学回国落户条件有哪些留学生北京落户要求
                            (观察者网讯)据《赫芬顿邮报》英国版当地时间10月16日报道,英国严峻的生活成本危机正迫使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重返工作岗位,他们的国家养老金已经无法维持生活,必须工作来支付愈发高昂的能源和食品账单。然而,找工作对这些老人来说并不容易,他们很难得到面试机会,甚至还有人遭受了“年龄歧视”。 报道截图 现年78岁的托尼·摩尔(tony moore)以前是一名卡车司机,他十多年前就退休了。
                            近日,英国政府针对严重工人短缺的行业,宣布放宽部分签证限制。“紧缺职业清单”中新增了瓦工和泥瓦工;屋顶工、屋顶瓦工和石板工;木工和细木工;抹灰工和其他建筑工人,以及渔业从业工人。从事紧缺职业的申请人只需达到该职业现行工资的 80% 即可取得技术工人签证,申请费也有所降低。申请人需要有雇主担保offer,且满足英语要求
                            三天前,英国政府发公告称正式开放一个新的工作签证类型——企业扩增签证(scale-up visa),帮助一些高增长的企业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截图自gov.uk这个签证直接写出了适用范围,为了吸引:科学家、工程师、软件开发、经济学家、建筑设计师、投资顾问等类型的人才。英国安全与移民部长kevin foster声称,是为了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能够更自由地引入他们所需的人才,
                            提到移居海外,我们一般想到的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传统移民国家,而英国在大家的概念中则被定义为一个非移民国家。英国凭借着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领先的医疗水平以及完善的福利制度,吸引着众多海外人士的目光,而其实它也是有自己的移民政策。英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2022年6月的一年里,流入英国的净移民人数达到了50.4万人,创下纪录。
                            获得英国永居需要满足移民监要求,即使已经拿到了英国永居,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居住要求,一般连续离境超过两年可能会丧失身份。不过根据个案的不同,也有一些例外情况。一、英国永居要求居住时长是多久?通常必须在12个月内在英国境外逗留不超过180天才有资格获得 ilr 身份。但是,此规则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如果在英国境外出差,或者在英国境外的时间是由于特殊情况所致,也可以获得豁免,具体的特殊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主要的发达国家就那么些地方:美国、加拿大、澳洲、欧陆、日本、韩国、英国等,以及一些小国家。如果难度上做个简单的排序,我会如下:美国澳洲欧陆(北欧南欧、西欧)加拿大>亚洲及东南亚国家。(从难到易)这个排序是主观的,头条上各国的网友都很多,我也不敢说这是正确的,顶多是抛砖引玉。加拿大肯定应该放在首位的,移民政策多样、灵活、友好,难点仅仅在于如何获得第一张签证,一旦入境加拿大,就会有各种办法可以留下来,总结的说,想留都可以留下来。
                            英国永居被称为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ilr),申请者通常需要在英国居住满五年才能获得,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居住两年/三年后申请。此外,不同类别的移民签证可以最终获得ilr。包括配偶签证、创新者签证和技术工人签证。关于该政策的最新情况和条件要求,且看黎湾移民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