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49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霍庆川@我们在希腊,1982年出生于河北衡水。
我读的北京印刷学院,如果大学顺利毕业,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去国有的印钞厂或者大型的印刷厂。也可以留在北京的一些事业单位,甚至可以解决户口问题。
但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结果就是,我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瞒着母亲,大三辍学做公益。而且,一做就是16年。
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也许我会一直在公益行业做下去。但是后来,我结婚生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于是,在2019年,我们一家换了生活方式,来到了希腊。一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二是为了我们自己,换一种活法。
(我们一家四口去爬山)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而善良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比我小4岁的弟弟。
我老家距离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故乡只有一公里,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比较浓厚。父母也很重视对我们兄弟俩的教育。虽然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算不上富裕,但是,父母一直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
我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口中的好孩子。现在回头看看,当初整个学生时代都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不过,我也很庆幸能这样平稳地走过来。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让人意气风发)
我初中就开始住校,每天都很刻苦地学习。晚上十点,宿舍熄灯后,我会把头埋进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再做几张卷子,看一会儿书。第二天早上六点,又要早起,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当时我只有十三四岁的年龄,内心深处并不太明确,读书到底会给我带来什么?身边的同学也有一些逃课出去到录像厅或者打台球、玩游戏的。
所幸,自己没有被他们影响,而是一直被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裹挟着前进,最终走上了一条主流的、正确的道路。
在那个年代,很多家长还没有那么重视教育。这也导致初中毕业之后,很多同龄人就放弃了学业。他们有的比我还要聪明,更有读书的天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还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通过努力,我在1998年顺利地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
与此同时,一些同学则走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打工之路。他们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天津。
现在看来,和那些没有继续读书的同学相比,无论是个人见识或财富,还是家庭方面,我都比他们大部分人都好一些。
(人生的路,有很多种选择)
人生就是这样,走着走着,会遇到各种岔路口。向左,也许看上去是一路坦途,殊不知下面有无数的陷阱,或许荆棘密布,但是只要跨过去,就是康庄大道。
2001年,我走进了北京印刷学院的校门。如果不出意外,我应该念完四年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而且,当时我们老家流行一句话:要想富,挖古墓。要想发,搞印刷。
也就是说,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人,将来可以去很好的单位,或者去印钞厂或者去印刷厂。那个时候盗版书籍也很疯狂,有一些人甚至会高薪聘请我们。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就业方式,最后都会面临与印刷机器、油墨、纸张打交道的结局。
正因如此,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开始放松起来。我身边的同学,有的谈恋爱,有的通宵打游戏,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2002年暑假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招聘志愿者的消息,便去报名参加。经过整个暑假的磨练之后,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而且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也很愉快。
(我和母亲一起户外运动)
正是由于这一次的志愿者经历,让我意识到,与冷冰冰的机器相比,原来自己更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也更加擅长做这份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清楚了。大学生活不能吸引我,再继续读下去也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那个时候,关于自己的未来,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想法。
第一,不能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第二,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所以,我在2003年申请了退学。关于退学这件事情,我早就预料到我母亲不会同意,所以当时并没有告诉她。
直到2005年,母亲问我说:“你的同学都邀请家长参加毕业典礼,怎么没听你说过呢?”那时我才如实地告诉母亲。我说:“我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退学了,你给我的生活费和学费我都留着呢。现在我也上班了,能自己挣钱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母亲当然觉得很意外,也非常生气。但是我安慰母亲说:“就算我读完了四年的大学,结果不还是要去上班工作吗?现在我只不过是提前两年工作了而已。”
(我在朋友的俱乐部)
我非常理解母亲,在她的认知里,人生就应该按部就班地走。如果当初我把退学的决定告诉她,她肯定会反对。以她的常识和认知,是无法帮我做出判断的,而且只会让她担心,索性就来个先斩后奏。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虽然艰难却是对的。
休学之前,我和单位的领导沟通过,领导跟我说:“你先跟学校申请休学,来我们这里做一年的志愿者。一年之后,如果还想继续做,我们就给你一个全职offer。万一你不感兴趣了,还可以回去把大学读完。”
但是我已经想好了,退学是不后悔的。
退学之后,我直接去上班了,从此变成了他们的正式员工。之前跟他们已经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彼此比较熟悉了。前一年,我们学校每周五基本上没有课,我每周五和周六都会过去做志愿者。
(幸福的一家四口)
这期间我主要负责两件事情,左手向企业或个人募捐,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资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右手主要是去跟大学联络,开展“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
当时也有微薄的收入。每天会有50块钱的志愿者补贴,而且母亲也会给我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平均到每个月,差不多2000块钱,这样的话一个人在北京生活是足够了。
而且,当时我也年轻,对钱看得并不太重。只觉得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即便只有微薄的收入,我也乐此不疲。
不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够轻轻松松就完成的。做公益也一样。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是心理这一关。每次募捐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心理,好像自己是一个乞丐,伸手去给别人要钱。
尽管这个钱最后也不会为我自己所用,也不会进到我自己的口袋里,而是去帮助更多的人。但我依然觉得羞于启齿。尤其是遇到一些趾高气昂,高高在上的人。他们的鄙视或嘲讽让我更加无地自容。
(我拍摄的希腊风景)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之后,这种心态才有所改变。我逐渐意识到并不是自己需要伸手给别人要钱,而是通过我们去发现那些本来就有爱心的人士。
他们内心早就有了这种善念,想要去帮助更多的人。而我只是为他们的这种善举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的服务而已。
想通这个之后,我内心的那种压力和不适终于得到了释放。卸掉了这些精神上的负担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做起事来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从2003年的7月份到2010年的8月份,我始终都在这里工作。离开之后,我先后在其他很多知名的公益机构工作,继续从事公益,这一行一做就是16年。
之所以热衷于公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源自于母亲对我的影响。小时候我们家并不算富裕,但也不至于太过贫穷。母亲为人非常的善良。有时候村民向我们家借一点钱,或者需要帮什么忙,只要母亲能做到的,她都不会拒绝。
母亲的善行深深烙在我幼时的心灵中。从小我就认为,如果能够帮到别人,那将是一件让人非常愉悦非常幸福的事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另一个原因就是,做这一行给我带来的意义非同凡响。在我刚做志愿者的时候,到我们河北的一个小城市做调研。
到了那里之后,我被眼前的所见所闻深深地刺激到了。同样身处河北,我完全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地方如此贫穷,当地人连吃饭都是问题,更不要提上学了。
如果能帮助那些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我觉得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更加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念。我甚至想过这会是我一生的事业。
可是,结婚之后,原本设想的节奏都打乱了。这些年,因为工作我和太太辗转全国各地,不停地搬家、搬家、搬家,一家人围着我的工作都感到了乏力和疲惫。
孩子上学后,一家人变得更加鸡飞狗跳。我儿子读小学时,我们又要忙工作还要辅导孩子作业。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疲惫。慢慢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不再如之前的得心应手。
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办法关注自己、关注家庭、关注孩子。
(节奏慢下来,人才可能静下来)
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出国考察,突然就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当时选择出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并不想让孩子只是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而是想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尽量保持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一个是我们夫妻俩也想把节奏慢下来,换一种更轻松自在的生活,能够关注自己和陪伴孩子的生活方式。
如果想去另外一个国家生活,那么财力,体力和智力,缺一不可。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我理性地选择了希腊。这里的治安比较良好,希腊人对华人普遍比较热情。
大家普遍使用英语,沟通起来不会有障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边生活成本比较低。到这里生活的话,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方面,都相对比较容易些。
(希腊的生活很放松)
经过各种准备之后,2019年2月,我们来到了希腊。因为来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了解,所以,我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我们终于可以有时间享受亲子时光。随时可以去亲近大海,孩子们可以在自家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偶尔在家里大闹天宫也不用担心会骚扰到邻居。
虽然雅典的市政建设落后得甚至比不上一个中西部省会城市,但却也处处充满了野趣。随地一走就能发现不同的植物,路上也是挂满了果实的橘子树、柠檬树……阳光很充足,水果都比较甜,跟这边的大多数人一样,热情又友好。
(慢下来,享受生活)
当然,我们也要付出代价,并承受不满意的地方。譬如远离父母,对他们的挂念,或者对孩子学习中文的担忧,还有不满意这里偏高的电费油费和人工,以及这里远远落后于国内的硬件环境……
但是,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不会后悔。
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如何让自己生存下去,这是第一关。由于我们是通过购房获得希腊身份的,所以政府是不允许我们进入当地劳动力市场的。
我们的收入,一方面是来源于国内的资产收益,比如房租,股票或其他投资。另一方面是我们为华人提供来希腊的咨询服务。
(想好了,就往前走)
过去这一年,我们在松涛湾扎根,在摸索买地和建房。我们希望变成一个专注小型房地产开发商,为希腊华人开发度假养老地产;我们也想打造一个华人社区,为华人在希腊营造一个桃花源。
希腊有它独特的一面。每年的圣诞节,送礼物的从来不只驯鹿和圣诞老人,还有一艘船。因为它是一个海运大国,有2000多个岛屿组成,所以这也构成了他们独树一帜的圣诞风格。
在我们国内有些地方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到了希腊正好相反,他们这边女孩子会更受到家庭的偏爱。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男孩也有女孩,那么父亲会把更多的房产或其他资产留给女孩儿。
(换个生活环境,多关注自己和家人)
你看,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生活在希腊,也把祖国的文化习俗传播到了这里。
闲暇之余,我们会和一些华人朋友见见面,聊聊天。关于出国,有人庆幸,有人后悔,有人迷茫。其实,我想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
就像陈鲁豫在《还是要相信》一书中写的那样:“生活其实就是求仁得仁,所以亦复何怨。你想要什么,真的要想好了再要,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有代价。”
当我踏上了这个陌生国度的土地,背包里装满了对未知的憧憬,我却没有预见到那即将到来的挑战:独立生活。我的第一个挑战是做饭。在家时,我从未需要准备自己的饭菜,但现在,我必须自己动手。最初的几次尝试都是失败的,然而我没有放弃。我开始上网查找食谱,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烹饪技巧。现在,我已经能做出让朋友们赞不绝口的菜肴了。
如今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非常多,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已超百万。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除了像我一样的打工仔,还有不少人在那边做生意。比如我所在的尼日利亚,就有不少中国人在这边开店,或是办工厂。现在非洲的经济虽然落后,但是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像尼日利亚这样的非洲人口大国,做生意的机会很多。
美国,常常以社会包容著称于世,自诩是“各种族的大熔炉”。而真正去到美国的新移民却常常迷失了自我,因为文化差异、种族身份的认同,找不到自己在美国社会中的位置。不得不说,不光中国人,整个亚裔在美国的地位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甚至有一种说法,亚裔社会地位比黑人还低很多。曾经,一名印度小哥为了以低分进入美国高等学府,把自己剃成光头、剪掉睫毛伪装成黑人,成功蒙混过关,引起网络热议,可以称得上“美国版的为了高考改户口”。
日前国际著名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卫冕成功,再度跃居榜首,蝉联全球最宜居城市的第一名。《经济学人》学人智库这项全球“最宜居城市”评分指标,包括了城市的安全性、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等五大部分,和去年的榜单相比,加拿大成为今年最大的赢家,共有三个城市入围前十名,瑞士和澳大利亚各有两个城市进入前10强,日本的大阪位列第十,成为唯一进入前10名的亚洲城市。
相关数据统计,加拿大人口总数为3446万人,华裔有176万人,占加拿大总人口比重5.1%,排在所有族裔第七位。加拿大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华人扎堆住在一起,比如说温哥华有50万华裔,走在路上说不定就能遇到好几个华人。 美版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是怎样的?一个外国人回答让我感到震惊。他发帖说:
如果你有兴趣移民到希腊,以下是一般的移民流程和条件:寻找合适的移民途径:希腊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移民途径,包括投资移民,就业移民,家庭团聚移民等。你需要确定最适合你个人情况和目标的移民途径。准备材料和文件:根据你选择的移民途径,你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文件,例如护照、出生证明、婚姻证明、资金证明、工作合同、投资计划书等。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91位真人故事我叫苏芹,今年34岁,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名全职妈妈。我是移民哥,偏偏被大10岁的加拿大男友追到家门口。为了娶到我,他舍命陪老爸喝酒喝到趴下。他花七八万买了一枚钻戒向我求婚,却“不舍得”给彩礼,和我有了分歧。婚后,我随他移居加拿大定居生活,深切体会到异国他乡的苦楚。
相关数据统计,加拿大人口总数为3446万人,华裔有176万人,占加拿大总人口比重5.1%,排在所有族裔第七位。加拿大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华人扎堆住在一起,比如说温哥华有50万华裔,走在路上说不定就能遇到好几个华人。 美版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是怎样的?一个外国人回答让我感到震惊。他发帖说:
从19世纪30年代起,谷物歉收和灾荒加剧了爱尔兰人的普遍贫困状态。同时,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也普遍增加了,这使爱尔兰因此而丧失的人口比例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来得多。这种危机的高潮,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大饥荒时期。国际范围的马铃薯歉收,于1845年波及爱尔兰,毁坏了当年及其后连续几年的谷物。由于爱尔兰1/4的可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这场灾荒对爱尔兰--尤其是对爱尔兰的穷人--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希腊黄金签,广受投资的青睐,在等待希腊黄金签的过程中,许多人想要赴希腊都采取等待纸的方式。然而等待纸您真的会用么?本文就随燕了解下希腊蓝纸的最新动态!······对此,驻希腊大使馆参与了协助。据《中希时报》的消息:在交涉的过程中,希腊方面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最初解释是,旅客持有的2022年申请下来的电子居留申请确认书第一次无法替代签证作为入境文书使用,需要入境希腊后拿到实体确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