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科的招生已经结束,很多省份已经开始寄送“录取通知书”了。
想分享一下,我对很多专业的就业看法。
今天聊一下“金融工程”。
金融,可能给人的感觉是西装笔挺,陆家嘴,股票,基金,掌管几百个亿资金。
前些年流行的电影,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可能最能符合普通民众对于这个专业的印象。
兴冲冲提着自己一包简历,想着可以“人上人”了,可是现实偏偏给来了当头一棒:
面试官问,什么学校?
答,二本双非。
面试官问,家里条件如何?(潜台词问,能否拉来贷款?)
答,三十八线城市出身,父母打工族。
面试官问,能喝酒吗?
一脸懵逼:金融还需要喝酒吗,那不是销售吗?
面试官“呵呵”两声,让你回去等消息。
上面这个场景会在每个毕业季的招聘会上发生。(现在先进了,会发生在boss直聘或者猎聘网上,“已读不回”就是面试官对你的回答。)
同学,和自己和解吧。
“北清复交”之下,再无金融
除此之外,家里没有资源,不要读金融
换句话说,你不是国内外顶尖名校,不要读金融。不是富二代,不要读金融。
而且国内外的“金融”玩法不一样,体制不一样。不能说太多,你懂的。
在国内的“金融”,更多的是一些“二代”来交换或者来整合资源的。
当然,名校也是你的资源,很多时候,校友资源会帮助到你。(这个也是看你个人资源运作能力。)
如果这些你都没有,不好意思,你连“金融”的门都摸不进去。
金融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张雪峰老师推荐的几个文科专业-汉语言,法学,财会,这个都是推荐去“考公”的专业。
并不是让你首选就业的专业。
现在的金融行业,除了看资源,也越来越看你的专业背景。
说白了,专业只有“金融”是不够的。
如果你是“生物”加“金融”,“物理”加“金融”,有国内外名校加持。那么大概率会被很多金融机构,比如证券公司,投资公司抢疯。
我认识一个,本科学的是气象,辅修了金融。研究生出国在某qs水了一个硕,回来就进了某机构。毕业三年,已经快百万年薪了,当然小伙子长得也帅,情商高。
而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文科生是极度不友好的。
另外,很多二本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的专业让你“复合”。
什么,你说考研?
不要说现在考研赛道越来越卷,要是文科金融生考研,面临的不仅仅是超级难的高数,还要面临很多理工科专业转行考金融的竞争。
金融专业的出路是什么?
有很多人报考金融的目的是为了进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去的。
首先不说如果银行真的要招人,金融专业并不占优势以外。(银行属于各个专业都会招的,很多可能会是“萝卜坑”。)
现在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同学。
先不谈经济下行这样的宏观情况,就问你现在一个星期能接到多少银行给你电话,用极低的利率请求你贷款,就知道现在银行的压力到底在哪里:也就是拉贷款的压力。
现在银行和几十年前不一样,存款数字比天高,贷款部却无人问津。
所以,可以向你身边银行圈的朋友打听一下:他们每个月要拉多少贷款,卖多少理财。
银行现在招人条件也比较简单,你说我能拉来“5000万贷款”,基本上你进一个地方性的银行问题不大,但是岗位就不能保证了。
另外,进银行需要什么条件:能来事,情商高,当地有资源的。
所以,这个圈子目前在国内来看:会喝酒,能来事,是比专业更要好的条件。
有的同学说,我已经读了金融,怎么办?
我觉得,主要看几点:
首先,学校如何。
有些地方性的财经院校,口碑和就业目前还是不错的。比如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虽然不一定能让你年薪百万,但是每年还有很多地方性银行会去这些学校招生。(前提是你能忍受目前的银行业务压力很大。)
第二,家庭条件如何。
如果家庭条件不错。我劝你还是出国水个硕。回来考公考编。花个几十万,把学历再把提高一下,非常值得。
第三,性格如何
如果是内向型,社恐类型的。我建议尽快向“财会”人才转型。如何转型,把会计相关的证书在学校里都考出来。以后就业可以向财会方向找。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能出类拔萃的人才。肯定很多人说,我同学我邻居,三本学校金融专业,现在年薪百万。
我就不反驳这样的“幸存者偏差”,以及这个“年薪百万”的水分,我只是和大家分享我十几年工作中看到的情况。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今天我们聊一下国内金融业的朋友该怎么技术移民澳洲?过去这两年,我觉得最苦逼的打工人就是干金融的。行情不好,自己收入下降不说,建议父母抄底买入什么股票、基金,还得搭进去个几十万。没关系,现在福报来了!只要你满足以下这三个条件,现在就有非常轻松移民澳洲的机会。条件一:通过澳洲职业认证金融业最好的移民职位是financial investment advisor(金融投资顾问)这个岗位。
“出国之前我就想好了要回国工作的,但从来没考虑过到社区工作。”26岁的叶佳卉是悉尼大学的会计金融学硕士,毕业回国后在一家央企工作了一年。去年疫情过后,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今年3月,她正式上岗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同样,跟她一同新入职杨浦社区的工作者共有65名。他们中,最小只有18岁,未来他们将成为服务社区的中坚力量。
近日,《2023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新鲜出炉(以下简称为《就业趋势》)。《就业趋势》中指出,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对于薪资的期待同去年相比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只有75%的毕业生对于薪资的要求会高于上一年。同比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了12%和7%。据悉,《就业趋势》的调研对象主要是2022年应届毕业生,涉及140家单位、10.9万名高校毕业生,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就业趋势分析。
anna认为,如果想从事量化金融,出国或先去国外深造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anna给出了两个主要原因:首先,由于某些陈规旧习,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女生天生不擅长数学和科学,而更适合学习文科。然而,这种刻板印象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因为我在德国工作时发现,欧洲人对中国人或亚裔面孔也存在刻板印象。他们认为中国人天生数学好,印度人天生计算机能力强。
近日有位网友问我,7月unsw金融硕士毕业,移民该怎么规划?其实有不少商科同学都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今天就集中说一下常见的选择:1. 死磕拼分2. 去偏远地区3. 新政下的雇主担保移民我会先简单的分析下这几种选择的优劣势,然后再提出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选?第一,我们首先肯定看到的是去拼分,职业的话,金融就选金融投资顾问(financial investment advisor)。
不是中国留学生去留学的目的还是带着满满的功利性的,就想着,读完一年,直接就业,这个成本能尽快捞回来就最好了。所以很多学生目的很明确,不但会刷学校,有的还会百尺竿头,要在热门的就业专业里面火中取栗。申不到好的就不读了,对自我的要求还是极高。事实上,英国还是有蛮多专业,读完回国就业,能迅速收回成本的。就业力max,大厂和券商以及四大这种都也很抢手。
天气晴好的中午,中国留学生宇琦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悉尼街头。今年9月,他来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之后兼职做外卖员。在送外卖途中,他去了很多平时不会去的地方,遇上了意外的风景和治愈的人。骑电动车送外卖时,他大部分时间在放空。吹着风,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这两年来自己“最轻松的时刻”。早在今年3月,他脱产考研失败,看着简历上多出两年的空白期,他很崩溃,看不见出路。
悉尼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条件如下,1.学历要求,商科211,985院校平均分75分,非211院校83分,2.语言要求,最低要求雅思6.5分,每门不低于6.0分,托福577(其中农业,设计,规划,商科,工程,it要求雅思7.0,单科不低于6.0,3.其他专业,理学,营养和饮食要求雅思7.0,单科不低于6.5;言语病理学、护理、兽医要求雅思7.0,单科不低于7.0;传媒和法律要求雅思7.5,单科不低于7.0;教育学要求要求雅思7.5,且阅读,写作不低于7.0,听力,口语不低于8.0)。
最近本科的招生已经结束,很多省份已经开始寄送“录取通知书”了。想分享一下,我对很多专业的就业看法。今天聊一下“金融工程”。金融,可能给人的感觉是西装笔挺,陆家嘴,股票,基金,掌管几百个亿资金。前些年流行的电影,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可能最能符合普通民众对于这个专业的印象。兴冲冲提着自己一包简历,想着可以“人上人”了,可是现实偏偏给来了当头一棒:
艾迪澳洲留学资深顾问cathy老师:考研分数线一出,真是有人欢乐有人愁呀,不过,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天涯何处无名校,何必非要脚踩独木桥?这不,我最近收到的咨询,多数都是考研的学生咨询,问的又好多都是商科热门的金融专业。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汇总了一下热门的2所澳洲g8大学,世界排名前100的金融硕士专业!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