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大早看新闻,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在北京访问的德国女外长贝尔伯克,4月14日去雍和宫参访了。
雍和宫是北京著名的景点,自然欢迎八方来客。但一个德国女外长,百忙中去雍和宫参访,嗯,多少还是件稀罕事。
完全我个人的看法,从某个角度也说明,做这位女外长的工作,中国人真是够努力了。
因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女外长。我昨天文章也说了,这里面的特殊,肯定不是特殊在她的女性身份,默克尔就是女性。特殊是特殊在她的态度,在很多涉华问题上,她总是喜欢大放厥词。
很多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想往东,她总是偏要往西,弄得世界目瞪口呆,到底谁才代表德国?
那真不是个事啊。
所以,这次她来中国访问,完全我个人的感觉,中国人不计前嫌,真是以礼相待,更重要的,努力做她的工作。
怎么做工作?
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给她讲解历史,让她好好看看中国的变化和文化。
比如,出国回来的秦刚,没有先回到北京,而是特意去了天津,从天津陪同贝尔伯克,一道乘坐高铁前往北京。

副国级(国务委员)的中国外长,亲自高铁陪同,这显然是非同一般的待遇了。
在北京记者会上,秦刚也是苦口婆心。尽管贝尔伯克一些话不是很不中听,但秦刚还是微笑着告诉这位德国女同行: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中德要合作不要对抗,无论零和对抗还是集团对抗都要不得。
他并且对贝尔伯克谈起了历史,说:当今世界越来越喧闹,越来越狂热,越来越容易走极端,但是,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都以冷静理性著称,都产生过伟大的先贤和哲人。中国有老子、孔子,德国有康德、黑格尔。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和德国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与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什么贡献呢?
然后是秦刚自己的回答:我认为,还是需要我们两个民族,我们两国的政治家、我们的外交家,继续保持冷静和理智,历史的错误不能再犯,历史的悲剧不能再重演……
贝尔伯克听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毕竟来到了中国,她一些态度还是有变化的。
比如,乘坐完高铁后,贝尔伯克感慨,“中国速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德中合作成果令人赞叹。她并且表态,不赞成“脱钩断链”,还希望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发挥独特影响和作用……

然后是王毅,他同贝尔伯克也算老相识了。
看新闻,王毅向贝尔伯克详细介绍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随后说,中德间有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德方加强交流沟通,为动荡不定的世界释放积极、正面信号。
具体到台湾问题,王毅很明确说: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岛内“台独”势力图谋破坏台海现状,危及台海和平。要维护台海稳定,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请记住:这是二战后国际秩序之一。
究竟是哪些势力意图在破坏战后秩序?
最后,王毅撂下这句话:中国曾支持德国实现统一,希望并相信德国也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外交无小事,更何况这样的外交场合,每句话都是深意藏焉。
德国啊德国,将心比心,你不能恩将仇报啊!
看新闻报道,贝尔伯克似乎也有所触动,说:德中具有许多共同利益,德方愿同中方加强互动交流,德方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然后,就是国家副主席韩正了。
一个外国的外交部长,我们的国家副主席会见,应该说,也是破格的安排了。
在会见贝尔伯克时,看新华社新闻,韩正说,中德作为负责任大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重任,应密切对话、妥处分歧、深化合作、携手并进……
贝尔伯克则表态,德方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愿同中方加强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人员往来,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还有,就是贝尔伯克参访北京雍和宫的新闻了。
我不知道,这是她主动要求参访,还是中方特意安排,但总感觉,这实在是一招外交妙棋。
高,实在是高!
很简单,雍和宫是汉式建筑,但却是一座喇嘛寺。这里曾是雍正皇帝的王府,后来改为佛寺。这里出了两位清朝皇帝(雍正和乾隆),因此被称为“龙潜福地”,殿宇也是黄瓦红墙,与紫禁城一样规格。
一些西方人不是对西藏不太了解,但总喜欢大放厥词吗?那就让他们看看雍和宫,看看北京城市中心的藏传佛寺,看看中国对藏传佛教的保护,也充分感受一下中国佛教文化。
哦,还有一点,正是乾隆确立了喇嘛教大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而金瓶掣签的法定地点,一个在拉萨大昭寺,一个就在北京雍和宫。

看图片,雍和宫里香火缭绕,贝尔伯克看得很是入神。尤其是有一张照片,应该是工作人员正在向贝尔伯克讲解雍和宫的来历。她抬头看向匾额,上面是四种文字书写的雍和宫三字:汉文、满文、藏文、蒙文。
这也是雍和宫最大特色之一。清朝皇家建筑,很多地方都是汉满两种文字,但雍和宫是四种文字。
雍和宫,何尝不是大一统中国的见证和缩影?
不知道这一次,贝尔伯克看懂了没有?
教育水平高,公立免费一直到大学毕业德国的教育体系位于世界前列,教育的高水平和文凭的含金量举世公认。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公立教育都是免费的,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到25岁每年都有2000多欧的育儿教育补贴,累计6万欧元。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幼儿教育,双元制教育体系,因材施教的多样化大学,不仅可以培养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也能让您的孩子在成才的道路上快人一步。
以下是2022年华人和黑人的一些数据对比:1.教育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22年黑人高中毕业生的毕业率为81.6%,而华人高中毕业生的毕业率为91.8%。2022年,黑人人口中只有14.2%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而华人人口中有54.3%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2.就业2022年,黑人的失业率为6.3%,而华人的失业率为3.1%。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民海外,想要定居海外,寻求更优质的生活。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是一个热门的移民国家,吸引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每年拿到加拿大身份的人士非常多。加拿大是一片充满可能性的土地,无论是为了稳定的生活,职业前景,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加拿大都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移民加拿大?
位于临港新片区的梅赛德斯-奔驰零部件制造服务有限公司共有9位外籍员工,目前已全部返岗。来自德国的马丁·施奈德是工厂的运营总监,负责支持设备运转和项目管理。2月8日,他结束了春节旅行,从泰国飞抵上海。居家隔离14天后,重返工厂,开启了复工后的忙碌生活。“很幸运,我们这批人回来得比较早。记得当时到家后,就接到社区的电话,按照要求填写表格登记信息。
移民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拼事业,而是为了找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即便是物质条件不错的华人,在加拿大生活中也会抱怨生活很累。究竟因为什么而累?原因很多,比如水土不服、在加拿大很难找到能匹配自己实力的工作、或是为子女的择校发愁……在很多华人看来,华人感觉在加拿大的生活比想象的累,根本原因是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把房子看的太重”。
无论前往德国生活还是工作,从拿到长期签证登陆德国之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即是前往当地的户籍处登记落户,拿到一张所谓的落户纸。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必须步骤,为什么呢?报名后续影响的事情还不少:政府信件的收发孩子的择校入学银行的开户(仅有入境签证,没有落户纸,仍然是不行的)个人税卡(家庭成员的落户情况可能会对你的缴税额产生影响)
这是一名移民美国的华人女子在外网社交平台的留言:美国马路太干净了,以致于根本看不到清洁工。为了强调美国非常干净,没有垃圾,还说小孩躺在床上从来不脱鞋,不明白中国为什么在地里铺了瓷砖,进门还要脱鞋。结果这个帖子很快引来其他在美国的华人:借吹捧美国环境没有任何垃圾,来影射国内不如美国干净。最终许多国内网友纷纷下场晒图,直接打脸这些睁眼说瞎话的美国华人移民。
国际移民在线资源组织internations年度expat insider研究,对187个国家/地区的20,000多名外籍劳工进行了调查,评选出外籍员工最满意的82个全球城市。总体而言,最适合外籍员工的城市多在亚洲和欧洲,而排名进入前十的北美城市是加拿大蒙特利尔。 美国城市中排在最先的是迈阿密,排名第27位。
创业邦(id:ichuangyebang)原创图源丨uniuni官网三次创业后,鲁俊伟把自己的人生角色总结为赵云到刘备的转变,从一个帮公司快速增长的人,到成为一个独立的创业者。2019年,他在温哥华创办的uniuni,定位最后一公里派送,是他最成功的一个项目。狂奔三年,uniuni在加拿大做到头部、美国市场快速增长、每年交付超过2000万个包裹,承包了shein和temu在加拿大的包裹派送,重要客户还有亚马逊、沃尔玛、wish等。
你好我是华人志的无忧君,我找到了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新家园”。子曾经曰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我这事业要是搞不成了,就坐个小木筏出海去。孔子说得很好,但什么样的小木筏可以经受大海的风浪?出海的目的地该怎么选?他老人家并没有说。不过还好有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以不输于哥伦布的冒险勇气,跳上舢板,扬帆出海,寻找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