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大早看新闻,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在北京访问的德国女外长贝尔伯克,4月14日去雍和宫参访了。
雍和宫是北京著名的景点,自然欢迎八方来客。但一个德国女外长,百忙中去雍和宫参访,嗯,多少还是件稀罕事。
完全我个人的看法,从某个角度也说明,做这位女外长的工作,中国人真是够努力了。
因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女外长。我昨天文章也说了,这里面的特殊,肯定不是特殊在她的女性身份,默克尔就是女性。特殊是特殊在她的态度,在很多涉华问题上,她总是喜欢大放厥词。
很多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想往东,她总是偏要往西,弄得世界目瞪口呆,到底谁才代表德国?
那真不是个事啊。
所以,这次她来中国访问,完全我个人的感觉,中国人不计前嫌,真是以礼相待,更重要的,努力做她的工作。
怎么做工作?
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给她讲解历史,让她好好看看中国的变化和文化。
比如,出国回来的秦刚,没有先回到北京,而是特意去了天津,从天津陪同贝尔伯克,一道乘坐高铁前往北京。
副国级(国务委员)的中国外长,亲自高铁陪同,这显然是非同一般的待遇了。
在北京记者会上,秦刚也是苦口婆心。尽管贝尔伯克一些话不是很不中听,但秦刚还是微笑着告诉这位德国女同行: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中德要合作不要对抗,无论零和对抗还是集团对抗都要不得。
他并且对贝尔伯克谈起了历史,说:当今世界越来越喧闹,越来越狂热,越来越容易走极端,但是,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都以冷静理性著称,都产生过伟大的先贤和哲人。中国有老子、孔子,德国有康德、黑格尔。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和德国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与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什么贡献呢?
然后是秦刚自己的回答:我认为,还是需要我们两个民族,我们两国的政治家、我们的外交家,继续保持冷静和理智,历史的错误不能再犯,历史的悲剧不能再重演……
贝尔伯克听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毕竟来到了中国,她一些态度还是有变化的。
比如,乘坐完高铁后,贝尔伯克感慨,“中国速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德中合作成果令人赞叹。她并且表态,不赞成“脱钩断链”,还希望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发挥独特影响和作用……
然后是王毅,他同贝尔伯克也算老相识了。
看新闻,王毅向贝尔伯克详细介绍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随后说,中德间有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德方加强交流沟通,为动荡不定的世界释放积极、正面信号。
具体到台湾问题,王毅很明确说: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岛内“台独”势力图谋破坏台海现状,危及台海和平。要维护台海稳定,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请记住:这是二战后国际秩序之一。
究竟是哪些势力意图在破坏战后秩序?
最后,王毅撂下这句话:中国曾支持德国实现统一,希望并相信德国也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外交无小事,更何况这样的外交场合,每句话都是深意藏焉。
德国啊德国,将心比心,你不能恩将仇报啊!
看新闻报道,贝尔伯克似乎也有所触动,说:德中具有许多共同利益,德方愿同中方加强互动交流,德方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然后,就是国家副主席韩正了。
一个外国的外交部长,我们的国家副主席会见,应该说,也是破格的安排了。
在会见贝尔伯克时,看新华社新闻,韩正说,中德作为负责任大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重任,应密切对话、妥处分歧、深化合作、携手并进……
贝尔伯克则表态,德方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愿同中方加强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人员往来,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还有,就是贝尔伯克参访北京雍和宫的新闻了。
我不知道,这是她主动要求参访,还是中方特意安排,但总感觉,这实在是一招外交妙棋。
高,实在是高!
很简单,雍和宫是汉式建筑,但却是一座喇嘛寺。这里曾是雍正皇帝的王府,后来改为佛寺。这里出了两位清朝皇帝(雍正和乾隆),因此被称为“龙潜福地”,殿宇也是黄瓦红墙,与紫禁城一样规格。
一些西方人不是对西藏不太了解,但总喜欢大放厥词吗?那就让他们看看雍和宫,看看北京城市中心的藏传佛寺,看看中国对藏传佛教的保护,也充分感受一下中国佛教文化。
哦,还有一点,正是乾隆确立了喇嘛教大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而金瓶掣签的法定地点,一个在拉萨大昭寺,一个就在北京雍和宫。
看图片,雍和宫里香火缭绕,贝尔伯克看得很是入神。尤其是有一张照片,应该是工作人员正在向贝尔伯克讲解雍和宫的来历。她抬头看向匾额,上面是四种文字书写的雍和宫三字:汉文、满文、藏文、蒙文。
这也是雍和宫最大特色之一。清朝皇家建筑,很多地方都是汉满两种文字,但雍和宫是四种文字。
雍和宫,何尝不是大一统中国的见证和缩影?
不知道这一次,贝尔伯克看懂了没有?
“美国留不下,就去加拿大”。这句话在华人圈子里流传已久,事实也是如此。加拿大的移民门槛相对美国来说要低得多,尤其是这几年,加拿大坚定不移地执行“三年百万人”计划,也就是在三年内吸收100万新移民。在移民配额、审理周期、续签条件上都做出了有利于移民的改变,这也让加拿大在最近两年反超美国,成为全球移民吸引力最大的国家。
资料图一大早看新闻,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在北京访问的德国女外长贝尔伯克,4月14日去雍和宫参访了。雍和宫是北京著名的景点,自然欢迎八方来客。但一个德国女外长,百忙中去雍和宫参访,嗯,多少还是件稀罕事。完全我个人的看法,从某个角度也说明,做这位女外长的工作,中国人真是够努力了。
中国人对于移民德国的热情度还是很高的,毕竟德国作为一个薪资高、福利好、历史文化有广泛认同感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人的吸引力非常大。对于德国的移民方式,大家普遍只知道团聚移民、创业移民、欧盟蓝卡三种方式,但却对成本最低、最简单、最保险的普通雇主担保移民了解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德国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任职资格要求,需要ihk/hkw两个协会出具的从业资格证书才可上岗,基本上这两个行会将能想到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已包含在内,如果没有这两个行会出具的职业资格证书,则很难获得在德企业正式工作资格,更不要说移民德国的资格了。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我叫小刘,是上海一家外企的打工人,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了13年了。都说35岁是个坎,正好也碰上全球经济下行,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收到被优化或者降薪的通知,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准确的说是我家娃的未来。其实我本人非常佛系,总觉得钱是赚不完的,够花就行了,所以对35岁我倒是不怎么焦虑,但是无奈家里有两个吞金兽,不为自己想也要替他们规划。
德国移民的子女,必须再登录之后的一月内进行登记注册上学,否则教育部门会进行问询,如果孩子登录但是还是再德国境外接受教育必须向地方教育部门进行说明解释,在德国,一旦您的孩子六岁,他们就必须上学,因为在德国上学是强制性的。大多数德国学校由国家管理,您的孩子免费上学。此外,还有收费的私立和国际学校。在德国,各州负责各州教育政策。
“功夫”一词是华语电影在国际上最响,也是目前唯一的招牌。在北美华语电影票房榜(仅统计合拍片和内地片)前十中,有五部是功夫片。2000年的《卧虎藏龙》,票房1.28亿美元,2002年的《英雄》,票房5371万美元。2008年的《功夫之王》,票房5207万美元,2006年的《霍元甲》,票房2463万美元,2013年的《一代宗师》,票房659万美元。
移民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有一个小伙子叫小吴,是专门做土地买卖的中介,他后来跟我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喝酒,他特别坦诚地跟我说,我在国内就是废物,老挝就像中国社会的下水道,汇聚了我这样的废物。在老挝追风口2023.6.24 昆明大家好,我是移民哥,现在在德国马普所工作,非常感谢一席邀请我来跟大家分享一群在老挝追风口的人的故事。
自11月24日南非宣布发现新型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后,当地确诊病例迅速上升。南非知名传染病流行病学家萨利姆·阿卜杜勒·卡里姆博士11月29日警告称,“奥密克戎”可能会导致本周南非新冠确诊病例激增超1万例。 对此,中国驻南非大使馆11月28日提醒广大旅南侨胞:高度重视防范新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
(观察者网讯)这场“反歧视中国人”的申诉,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 6月中旬,在荷兰一大学从事法律相关教学工作的华人同胞乔小姐终于收到了来自荷兰国家人权机构的判决书—— 被诉方餐厅,在乔小姐用餐期间对她及朋友的行为存在基于种族特征的歧视,而这种歧视在荷兰的宪法和平等对待法的框架下面属于违法行为。 事情要追溯到2021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