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备受境外人士的关注。因为丰厚福利、高质量生活,每年都会迎来很多境外人士。那华人在德国的真实生活如何呢?
一、“生活质量普遍很高。”
美世生活质量调查对全球231个城市进行了排名,以帮助政府和公司将人员分配到国际任务中,德国城市一直位居世界前25位。慕尼黑是德国评分最高的城市,排名第四,其次是杜塞尔多夫(第六)、法兰克福(第七)、柏林(第 13)、汉堡(第 19)和纽伦堡(第 24)。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各不相同,但包括政治稳定、强劲的经济、环保意识、良好的教育体系和便捷的公共交通。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德国生孩子比在美国容易得多,因为育儿假非常慷慨,给新父母三年。在此期间,不能终止合同。此外,还有每月的elterngeld(儿童福利),国家为前两个孩子支付190欧元,第三个孩子支付196欧元,之后每个孩子支付221欧元。育儿假甚至可以在父母之间分配,所以父亲也休一些假的情况并不少见。
二、“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限更加清晰。”
平均而言,德国人每周工作35小时,但这35小时都非常专注于提高生产力。不仅如此,德国人每年至少获得 20 天带薪urlaubstage(假期),许多员工获得25到30天。硅谷常见的工作文化、疯狂的工作时间等等特点在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并不常见。德国人重视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当他们周末外出时,这确实是周末。
三、“每个人都向德国医疗保健系统付费。”
全民医疗保健在德国已成为现实,每个人都拥有强制性医疗保险。正因为如此,看医生要容易得多,看专科医生甚至不需要先去看全科医生。相反,患者可以直接去看专科医生,这使得预防保健变得更加容易,因为保险涵盖了它。而且,病假在德国是病假,并没有与珍贵的urlaubstage对接。员工有最多三天的时间恢复,但之后需要获得医生证明以证明无能力。带薪病假长达六周,如果病假持续更长时间,健康保险将生效,涵盖员工工资的70%。
四、“公共交通无处不在。”
在美国,开车去任何地方都相当普遍。在德国不是这样。德国的公共交通无处不在,对德国人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德语相当于“对我来说都是希腊语”—— “ich verstehe nur bahnhof” (我只理解“火车站”)——证明了公共交通的中心化程度——因为知道火车站在哪里总是很重要.许多城市都有公共汽车或有轨电车系统,大城市混合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或城市快速铁路。一切都按计划运行,无论是每五分钟一次,还是在人口较少的地区,至少每小时一次。
五、“高等教育费用比美国或英国便宜得多。”
在美国四年制大学学习的平均费用为每年33,215美元,而在英国则为每年27,040美元。但是在德国却非常便宜。如果你在公立机构学习,它实际上是免费的,除非你在刚刚重新引入(相当便宜)学费的巴登符腾堡州学习。即便如此,非欧盟学生的四年学费仅为 13,360 美元。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更容易接受教育,学生不必为了接受教育而借贷或冒险负债。
总体来说,德国生活水平质量高。对于想要在德国生活的境外人士来说,德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如果谈历史的话,可能一天一夜都不够说的,但是我们这次不谈论历史,我们谈谈希腊移民后的真实生活感受是怎样的。如果要问在希腊生活和在国内哪个城市相似,那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都,同样是慢生活节奏,悠闲又舒适。如果你也向往不内卷的慢节奏生活,那希腊一定非常适合你。希腊很多商店星期六只营业到下午15点,周末直接关门不营业。
奥地利与德国、瑞士并称德语区三强,同时也被誉为“欧洲花园式国家”,首都维也纳连续 8 年被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奥地利位于欧洲中位,被称为欧洲心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背靠着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蓝色多瑙河由西至东横跨全国。巍峨的群山之中,点缀着数以 百计的湖泊和河流。奥地利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真实困境:身份危机、文化冲突和社会歧视。中国移民美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移民美国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是为了打工挣钱,后来是为了寻求自由和机会。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近1000万中国人移居海外,其中有1/4来到了美国。
写给魁北克新移民的建议。各位朋友们,有没有觉得我这个背景很熟悉?这就是我怀孕时候上班的那家店铺,今年他们在5月份的时候又开张了,他们问我愿不愿意重新来这边工作?我跟我的老公思考了一下,决定在周末的时候让我来这边上一天班。因为我现在每天都是跟我的宝宝待在一起,觉得生活非常的狭隘,能看到的东西很少,并且不能够做我自己。
加拿大是世界上福利制度最好的国家之一。公费医疗制度、家庭扶助金、退休养老金、失业津贴、牛奶金等等,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优渥的福利制度,也是加拿大吸引移民的重要方面,而魁省,这个加拿大的特殊存在,拥有着比联邦和其他省更好的福利制度。下面就介绍一下在魁北克可以得到的各种福利,它凭借什么样的条件占据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敏感话题,就是澳洲移民后的真实生活:幸福还是失望?澳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移民国家,有着美好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不少人为了追求澳洲的梦想,付出了很多努力和代价,终于拿到了澳洲的绿卡或者国籍。但是,当他们真正来到澳洲,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是否真的感到
我在美国居住了将近4年时间,如果加上2013年来美国做志愿者一年的时间,大约5年的时间。我来美国不久,就赶上了疫情,社交活动停了,没有那么密集地参与整个社会的运作。加上我现在在美国的事业也刚刚起步,卷入度没有那么高,所以我只从生活和一些职场的角度来说说。因为我是移民哥,更喜欢从文化角度去感受这些差异。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来自印尼的梅丽莎,在厦门华侨大学学习生活已经6年了,她有个可爱的中国名字——白家嘉。六年来,她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留学生活,分享在中国学习到的文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随着物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人难以维持生计。这当然适用于一个无论何时都过得并不轻松的群体:没有有效居留证件的人。在这个困难时期,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umarr叹了口气。当然,他也需要面对通货膨胀。他说:“一包大米最初是1.25欧,现在是 2.20欧,所有价格都在上涨。” 35岁的umarr于2017年逃离塞拉利昂,最终来到荷兰。
2019年底我独自一人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待了一周,发现这里并不像网上传的脏乱差且危险,而是一座发展不错且热心人也不少的大都市,重点是消费也很低,国内售卖30+一杯的星巴克,在这里只需要十几块,真的让我惊掉了下巴。我到马尼拉之前没有看旅游攻略,直接是随心而玩,比如想购物就去亚洲购物中心,想看日落就去马尼拉湾或者亚洲购物中心旁边的摩天轮,想看建筑了解当地历史就去老城区和圣奥古斯丁教堂,想体验当地人周末的休闲时光就去黎刹公园或当地人举办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