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薪14万
欢迎来新加坡“落地生根”
3万新加坡元,相当于14.8万元人民币。不管在哪个国家,一个人如果每个月的工资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绝对是打工人中的佼佼者。
如果你就是这样的“打工龙凤”,那么现在你有一个选择,就是去新加坡“落地生根”。
2022年8月29日,新加坡宣布要推出一个新的工作签证,叫做“顶级专才准证”。如果你在过去一年的月薪超过3万新加坡元(14.8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不用先找到雇主直接申请工作签证登陆新加坡。在新加坡工作两年后,还可以申请永久绿卡。
月薪14万,那年薪至少超过150万,这样的高级打工人,中国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先看看真实的工资数据。
不要说14万,能够月薪过万都已经超越了中国九成的打工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私营单位为57727元,按1万月薪算,一年工资要12万,所以月入1万以上的都不多。高工资都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而且这些城市里月薪过万的人也不超过30%。
前段时间有个中金公司的交易员被家属曝出月薪8万,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可想而知月薪能达到14万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根据网上流传的各个大厂的薪资标准,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已经是“大神”级别了。
下面我们以技术研发岗位为例,来看看各个大厂的“程序员”们要到什么级别才能年薪过150万。
比如阿里巴巴,员工需要达到p8等级,年薪的中位数为191万。
比如华为,员工要在19级以上,年薪的中位数为186万。
比如字节跳动,员工需要达到3-1级别,能拿到年薪的中位数为171万。
比如腾讯,员工需要达到11(3-3)级别,年薪的中位数为165万。
比如百度,员工需要达到t8级别,年薪中位数为233万。
光看上面这些薪资,大家肯定很羡慕,但是要想在大厂里爬到这个级别,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努力。以阿里巴巴为例,达到p7已经是绝大多数程序员的天花板了。
这些“大神”级别的人,不仅很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也是许多国家争抢的人才。
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求贤若渴”的国家。
2、
新加坡为什么要“抢人”?
8月29日,在发布这个“顶级专才准证”之时,新加坡人力资源部长陈诗龙说:“新加坡必须维持开放性,不能给投资人有怀疑或提出质疑的空间。新加坡的资源稀少,人力是唯一的资源,人才引进是新加坡重要的前进策略。”
越是缺什么就越要强调什么,说出这番话,那肯定是新加坡的“开放性”在前段时间受到了质疑。
2021年9月8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公布了《2021年人口简报》:受疫情影响,新加坡现有总人口数已经连续两年减少,截至今年6月约有545万人,较2020年同期减少4.1%。
要知道,新加坡20年来几乎都没有出现过人口减少的现象。这种20年来未有之变局,很大程度是因为新加坡早期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
由于早期实施封锁边境的管制措施,更多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至少12个月持续居住在国外,没有计算入本地居民人口当中,2020年取得公民和永久居民权的人数也比较少。
另外,一些新加坡人因为疫情推迟了结婚和育儿计划。2020年公民结婚人数较2019年下降12.3%。育儿方面,2020年公民新生儿出生少,和2019年相比减少3.1%。
不过新加坡还是非常务实的国家,相比起疫情,他们更怕穷。于是在后期逐渐放宽了防疫措施。从8月30日开始,新加坡已经不要求强制戴口罩了,并且对于入境人员也不再需要有疫苗记录,居家隔离7天的措施也解除了。
这么做就为了一点——抢人,抢优秀的专业的人才。
可能有人会觉得,那些年薪150万的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滋润,凭什么要去新加坡呢?
新加坡对于高收入人士的吸引力,有很多方面可以说。
比如这里是亚洲金融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在这里开设分公司,享受当地的优惠税收政策和外汇的自由流动。正因为有这些公司的存在,创造出了许多跨国岗位,吸引了那些年入百万的高级打工人。
中国的很多大厂,其实都在新加坡有分部,或者是收购了当地的企业,再把自己的人派过去。
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收购了东南亚的一家电商平台,直接派了一个管理团队空降过去。另外包括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华为在内的大厂,都于2020年扎堆在新加坡设立更多分公司并于当地广招人才。
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之都,已经有超过3500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建立了区域总部,全球顶尖100家科技公司有80家落户新加坡。
这么多高新技术企业,自然就要招募更多高级打工人,新加坡本土才多少人?哪里能满足这个人才需求呢?所以新加坡才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签证制度,方便更多国际人才来新加坡“落户”。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更是一个华人创建的国家,对于中国移民来说,新加坡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更容易融入,这也是越来越多中国移民来到新加坡的原因。
在过去,华人的传统是“落叶归根”,他们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总是想着要回到故土。而新加坡却做到了让华人“落地生根”。
3、
让华人“落地生根”
在今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发表了演说,在谈到新加坡的华人社会时,他谈到新加坡独有的华人文化:
“近年来,许多人士和团体对本地华族语言、艺术和宗乡组织进行研究,反映我们对文化成果的自豪。一个例子是,推广华语理事会推出的新加坡华语资料库,收录了本土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跟其他华人社会的用法,是不大一样的。
例如,年轻人谈恋爱,我们这里会说“拍拖”。我们去旅行,是说去“吃风”。当我们觉得幸好没事,会说“好彩”。另一个,我们的老板,叫“头家”。如果你听到朋友这么说,我要跟女朋友去拍拖,出国吃风,好彩头家点头,你马上知道他是自己人。
新加坡的华族不再是落叶归根,而是落地生根。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而且一定要把它说得精彩。”
李显龙在这里提到的“本地华族语言”,也就是新加坡人在漫长的移民历史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加坡华语”。
这个“新加坡华语”的诞生,也很好说明了新加坡人“落地生根”的曲折过程。
新加坡刚建国的时候,在语言改革上有两件大事。
一件是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一件是消灭华语方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自己是华人,大部分居民也都是华人,却把英语当成了官方语言,学校也要用英语教学。这么做就是为了“全盘西化”,快速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当中,让新加坡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而消灭方言,则是为了让新加坡人放弃“乡党”观念,增强新加坡国民这个“想象共同体”的意识。
新加坡的华人中,他们的先祖绝大部分来自两个省份:广东、福建。所以,粤语和闽南语在最早的新加坡是普遍的语言。因为说各自的方言,所以早期的新加坡,广东人和福建人都各自为阵,在自己的乡党社群里工作生活。
李光耀认为方言会造成华人之间的隔阂和地方内斗,于是在强制手段下,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节目从电视台逐渐消失。
对此,李光耀说:“我以身作则,放弃20年来说的一口流利的福建话,这对于一个深明方言是赢得选票武器的我来说,是一项痛苦的抉择,但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我看清了方言只是地方性的语言,它有很大的局限。在我们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如果还迷恋方言的‘亲切感’,那是很不明智的。假设我继续以福建话保住我的政治资本,让新加坡人到今天还说方言,新加坡今天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我不敢想象”。
经过几代人的时间,新加坡人不仅英语流利,而且都不再依赖方言交流。
“新加坡华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混杂了马来语、方言和英语的,也只有新加坡人才能完全听懂的华语。
这就像是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气质,在杂糅了多种文化之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化。在这里生活的人也不再以华人自居,而是以新加坡国民的身份为荣。
这就是李显龙口中的“落地生根”。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在最近几年受到全球各地富豪的青睐。数据显示,去年已有2800名富豪,将价值184亿的财富转入新加坡。还有不少高净值人士,直接选择移民,在新加坡扎根。提及他们的移民动机,有的人是为了更好地规划财富,有的是喜欢新加坡的资源福利,还有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总之,不少人移居选择了新加坡~
据新加坡最新的人口简报,在2022年共有2万1537人成为新加坡的新公民,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社会,也是政府十分在意的,甚至是申请pr和移民的条件之一。在昨天(6月26日)举行的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成立35周年庆祝晚宴上,担任主宾的哈莉玛总统说:并非所有新移民都觉得有必要融入新加坡人的圈子,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里非常自在。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近日宣布修改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investorprogramme)新规定将于3月15日生效,以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解释说:“做出这些改变,有选择地吸引有能力给新加坡带来更多经济影响的企业主和投资者,以及打算在新加坡扎根的企业主和投资者。”在全球投资者计划下,外国人可以通过三种方案获得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
柬单网2月13日电 据柬埔寨当地媒体报道,2月12日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四号分区3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名中国籍建筑工人由于没有系安全带,从高空工地坠落,当场丧命。事发后,远在中国吉林的死者家属悲痛欲绝,由于没有护照,家人心急如焚,寻求中国驻柬使馆予以协助。当晚使馆领事部田玲主任在接报后,马上开始布置,并书面通知吉林省公安厅,请其为死者国内家属尽快办理护照。
移民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拼事业,而是为了找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即便是物质条件不错的华人,在加拿大生活中也会抱怨生活很累。究竟因为什么而累?原因很多,比如水土不服、在加拿大很难找到能匹配自己实力的工作、或是为子女的择校发愁……在很多华人看来,华人感觉在加拿大的生活比想象的累,根本原因是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把房子看的太重”。
越南女性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1975年之前,越南大概有超过200万华人生活在越南,主要是生活在南越,主要从事手工业以及商业。1975年越南全国统一后,虽然越南新的经济政策让不少在南越从事工商业的华人企业主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对于在越南生活的普通华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由于中越两国的协定,越南华人自治社团以及华人的汉语教育发展得相当好。
前有反美斗士翟山鹰高呼“老美经济必定在5年内崩溃,我们才是最强的”,随后转身卷走百亿出逃美国,开直播羞辱粉丝是韭菜。 后有经济学家陈平发表著名言论“美国人活在水深火热中”“老美3000美元的工资,都比不上国内一个月2000元”,如今却被曝出早已携家眷定居美国。北大教授陈平 纵观国内,痛批美国而两面三刀者,不在少数。
不少人说新加坡租房难难难,难在房源不够、租金高,连好的房东都很难找!连付两个月房租退房后一分不退最近,就有一位网友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朋友遇到的二房东(和房东租下整套房后再外租单间出去的租客),我相信终有一天,雪崩之下,没有一个二房东是无辜的。四月中旬,有个朋友通过中介来到新加坡工作,她第一次来坡,我帮她看了很多房子,最终在网上找了一个位置合适的房子,月租1.5k的普通房,付了定金200。
试问在国内多少家庭能做到一年收入上百万呢?我想可能百分之95%以上都做不到。但是前一段时间,一对在美国驾驶长途卡车的中国夫妻却做到了月入10万,你敢相信吗!这对夫妻来自中国东北,丈夫今年40岁左右,网络化名李小白,妻子小丈夫7岁,他们两人共同驾驶一辆长途卡车,他们的收入真的能达到10万元一个月吗?● 美国司机缺口大 薪资确实高
导语随着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节节高升,通过各种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其中,旅游是很多年轻人们都喜欢的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但除了放松心情,还有一部分人在旅游去到一个国家以后,就不再愿意回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缅甸不愿回国很多在中国的人们,都会选择去国外旅游,因而我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动,而正是去旅游,也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国的很多男士大部分去缅甸以后,都会在当地想着不愿意回来,除了在缅甸工作以外,还会在缅甸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