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复出后,决定放弃中国多年的封闭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才有望让中国快速发展和富裕起来。
于是邓小平决定走出国门去探寻走向现代化的最快速、最好的途径,同时,学习一下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决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访问,他在新加坡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亲自到机场进行迎接。
在新访问期间,邓小平和李光耀推心置腹地谈了很多,相互之间增进了不少的了解,消除了新加坡对中国的疑虑。
两人谈着聊着,在这期间,李光耀不由自主自问自答的一句话,透漏出了李光耀对邓小平的敬佩之情。

说到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完全可以用源远流长来形容。
从我国的两汉时期开始,两国人民就已经有了交往。
在一些史料中,清清楚楚记录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交通和邦交关系。
明朝郑和下西洋,他的船队曾把马六甲作为中途站。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闽粤沿海一带的好多居民纷纷迁移到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力。

民国时期,孙中山曾经多次前往新加坡,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宣传,不少的爱国华侨对孙中山表示了积极的支持,并踊跃的参与到了辛亥革命中,加入了同盟会。
从辛亥革命开始,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的贸易来往也越来越频繁,同时也有不少的爱国华侨到中国来投资。
抗日战争时期,新加坡华侨自发成立了各种募捐组织,为中国的抗日救国提供了不少的援助。
但也因此,新加坡的华人也受到了迫害,一些爱国华侨惨遭杀害。
直到二战结束,新加坡华人们的生活处境才有所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过于复杂,再加上各自国内政治因素,所以中新两国关系一直没怎么往前发展。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时,我国希望两国能够建立外交关系,但却因为当时的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原因,两国没有实现建交的愿望。
新加坡在独立后,为了国家的发展开始向美国靠拢,效仿欧美西方国家,走资本道路。
而此时的新中国却正在受到美帝主义的封锁包围,所以此时的新加坡成为国人眼中的“美帝走狗”。
因此中新关系一下子跌入了低谷。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回暖,中日邦交也正常化了,与中国一直保持距离的新加坡,也开始考虑改变与中国的关系。

而此时的中国,也在极力地想办法改善自身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关系,197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李光耀觉得这是一个向好发展的信号,也开始小心翼翼的与中国接触。
1976年,李光耀接受了中国的邀请,首次前往中国访问,已经重病缠身的毛主席,亲自接待了他。
之后他又与邓小平进行了交流,但是当时邓小平还没有恢复职务,所以在会谈时,邓小平一直在谈苏联现在的所作所为给世界带来的威胁。
并对苏联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中南半岛的行动策略做了详细的分析。

李光耀同样也对东南亚和世界上的局势非常的关注移民哥了解新加坡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的一些政策,同时还虚心的向李光耀请教关于企业管理运转的经验。
外商到新加坡投资经商,不但要向当地政府缴纳相应的税额,而且还需要雇佣新加坡的工人,对缓解新加坡的就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了这些参考标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更足了,同时他也觉得,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对国家发展的确是有很多好处的。

谈话期间,李光耀突然问了邓小平一句:“如果您出生在新加坡会是什么样子呢?”
然而,邓小平还没来得及答话,李光耀竟自己回答道:“我想,如果您出生在新加坡,而我出生在中国的话,那您做得一定不比我差,而我在中国很有可能走到半路就被人给推到一边去了。”
从李光耀的这些话中,足可以看出李光耀对邓小平是非常敬佩的,他相信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不久后就会旧颜变新貌。

访问结束回国那天,李光耀又亲自送邓小平登上了飞机,在新加坡的外交史上,能让李光耀亲迎亲送的,好像还真找不出几个,就从这些举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李光耀对邓小平这次来访有多么的重视。
邓小平回国后不久,就把国家的经济建设作为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改革开放中。
邓小平学习其他的国家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准备在中国设置经济特区,通过减免关税的方法,吸引国外的商人来中国投资,从而可以很有效的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过认真考察,深思熟虑之后,邓小平决定把广东省作为特区的试点。
就这样,深圳特区脱颖而出,珠海、汕头、厦门也紧追其后,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最耀眼的新星。
1980年,李光耀来中国访问,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他由衷地感叹道:“邓小平确实是高瞻远瞩!”
是的,李光耀说的这句话也正是中国人民心中所想。

中国人民紧紧跟随着总设计师邓小平,已经稳稳当当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开始繁荣富强起来,老百姓们的日子也逐渐富裕了起来。
1991年,邓公前往南方视察,他随意走进一户居民家中,发现如今居民家中也是一有尽有,生活富足,与自己当年在新加坡居民家看到的毫无差别,而且居民区附近的生活配套设施也非常的齐全,当时已经87岁高龄的邓公,欣慰的笑了。
在改革开放中,既能让国家快速地发展起来,又能够保持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在邓公的谋划部署下,却完美的做到了。

之后,邓公又在香港问题上,构想出“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1997年,香港终于回归祖国。
然而,香港是如愿回归了,可是邓小平却在这一年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享年93岁。
邓公离世,不但让国人心中万分悲痛,同时也震惊了全世界。
李光耀第一时间赶来对老友进行悼念,他在悼文中哀悼道:“邓小平拯救了12亿人,他不愧为世界领袖中的巨人!”

邓小平与李光耀都是具有大智慧,大魄力的伟大之人,邓小平常说:“你不要管它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它就是只好猫!”
而李光耀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只要行得通,它就是原则!”
很显然,邓小平的“猫论”与李光耀的“行得通论”,都体现的是实用理性。
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出奇一致,所以他们能够成为一对挚友。
另外,邓小平自身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所以他赢得了李光耀对他的敬佩,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对他的崇敬之情。
邓小平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使中国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他的丰功伟绩我们后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拓展未知的天地,追求更好的生存权利,移民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美国,亚裔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据pewresearch的调查报告显示,亚裔移民在总体移民中占据87%的比例,已经突破了2320万人,预计在2060年前将超过4600万人。然而,移民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面对移民潮,美国将采取新的制度对策。
只需500万人民币,便可移民新加坡。最近不少人听说了新加坡的“一亿移民计划”,但实际上,这只是富豪们的专利。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种只需要500万人民币的移民方式——自雇移民。这个签证只需6-9个月即可办理,但是你需要等待两年才能申请永久居民身份。此外,你的配偶、未满21岁的未婚子女和父母都可以申请签证,实现一家三代移民。
这个暑假,有群静安的孩子静宝带你去看看市西初级中学管乐队2019年暑期欧洲之旅 go!12019年7月,市西初级中学管乐队作为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文化小使者,应邀参加意大利瓦拉诺艺术节和第八届维也纳夏季国际音乐节的演出。行程中孩子们访问了米兰音乐学院,参加了2天的帕尔马音乐学院的大师班学习,欣赏了高雅的美泉宫室内音乐会,探访了莫扎特故居。
去年8月6号,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了微信禁令,当时没有人料到,在美华人自发组织的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uswua 简称微联会),不仅在法院取得了诉讼胜利,让禁令最终被撤销,一年以后,美国政府还赔偿了九十万美元的律师费。这么圆满的结果,即使对于当初成立微联会的五位华人律师也是难以想象的。而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小王最近对发起人律师之一朱可亮律师采访时才知道,他们五位律师在成立微联会的时候素未谋面,充其量也就是微信群聊里的好友。
你好我是华人志的无忧君,我找到了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新家园”。子曾经曰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我这事业要是搞不成了,就坐个小木筏出海去。孔子说得很好,但什么样的小木筏可以经受大海的风浪?出海的目的地该怎么选?他老人家并没有说。不过还好有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以不输于哥伦布的冒险勇气,跳上舢板,扬帆出海,寻找新家园。
在上海,1月8日起,国际航班也恢复至疫情前的到港流程。早上6点31分,第一班入境旅客如期到来。看看新闻knews记者也在机场驻守了一上午。见证了不少相聚时刻。三个月前,小邢就买好了1月8日回国的机票。本已做好隔离攻略的她,没想到却意外成了首批免隔离的"幸运儿"。小邢说:“我买到1月8日落地的票确实是凑巧,本来都做好了要隔离的思想准备。
新加坡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和一流的教育水平,是近两年很受华人欢迎的移民目的地。而且,新加坡没有移民监,在拿到新加坡身份之后,可以灵活地选择居住地,并且还能享受新加坡身份的一系列福利待遇。那么,如何移民新加坡?本文给大家推荐两个性价比比较高的移民项目,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一、新加坡自雇移民
新加坡的公民和pr的审批向来是谜一样的操作,大家都不知道新加坡“选”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网传,在入籍新加坡公民的时候,政府会查看申请人的财富和净值信息,“钱很重要”吗?5月8日,新加坡前进党议员梁文辉在国会上以相似问题询问内政部长尚穆根——自2000年以来,新加坡批准了多少名拥有至少5000万美元的高净值人士以及家属的公民权申请?
自近现代史以来,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多不胜数,其中有不少都是为咱们中国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如: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周培源。但是这些前辈的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成之后放弃了美国优渥的条件,转身投入祖国的回报,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在他们眼中,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绝不会成为美国人。但随着时代的推移,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少中国人即使不前往美国求学,也想去那里寻找发展自身经济的机会。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令人措手不及。在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的抗疫之战未取得成效时,疫情的最早发现地——中国,成为了众矢之的。在这个关口,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了中文致辞,强烈谴责西方关于排华的论调,并指出抵制中国人并不是战疫的关键,美国本身便在新冠疫情一事上拖了世界的后腿,如果世界没有美国,照样可以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