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
外事邦了解到近期世界多国都重新调整入境管理政策,放宽了此前对来自中国旅客实施的入境限制措施, 马尔代夫、伊朗等国还对中国旅客开放免签部分国家也恢复了落地签,开启了“开门迎客”模式。
同时,大部分签证办理业务的恢复,也让出国变得越来越轻松。想必今年大家的to do list中也会有【出境游】的一席之地;
那么世界各国/地区的入境政策有哪些变化,小邦主为大家盘点梳理热门国家的最新入境政策签证政策,以及中国游客入境各国的政策和入境须知。近期出国的小伙伴赶紧收藏起来!

中国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签证政策
自2023年1月8日起,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签发、延期、换发、补发。
恢复口岸签证签发,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
入境政策
自北京时间2023年1月8日起,拟赴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赴华,无需申请健康码,将登机前提交48小时内核酸检测,并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
3月1日开始,允许搭乘自马来西亚,新西兰,南非,赴华直飞航班人员以抗原检测(包括用试剂盒自测)替代核酸检测! 入境中国海关后抽查核酸检测。

澳门地区-免核酸通关入境取消口罩限制
入境政策
2023年2月6日起,澳门特区政府实施新的入境措施:由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来澳人士,需持48小时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证明;由内地、香港、台湾来澳人士, 且7天内未曾到过外国;则无需出示新冠病毒检测证明无须隔离。

2月27日起取消户外戴口罩令。只于医疗机构、院舍及乘搭的士外的公共交通工具继续,在室内亦只需按负责人视乎疫情、空气流通状况或人数等要求,不以法例强制执行。

香港地区—全面通关风险可控
签证政策
自1月8日,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将恢复办理。因此也需到上述地点申请办理赴港签注。
入境政策
// 内地—香港
与内地全面通关,取消出入境前的核酸检测要求,出入境的旅客不再需要做核酸检测或是其他检测。
深圳所有入境口岸全部开放,不设人数限制以及预约要求,签证有效期内即可往返。
// 海外/台湾地区—香港
需要在航班起飞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或是24小时内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取得阴性结果后即可入港。
目前已经不设有新冠疫苗的接种要求。
同时也将在3月1日全面撤销口罩令,在室内外以及乘坐公共交通时无需戴口罩,医院等场所根据要求佩戴。

加拿大
中国入境旅客提供核酸阴性证明
签证政策
2023年1月3日起, 加拿大在中国的11个签证中心全部恢复运营。
申请人可以选择将护照递交至在中国的任意一个加拿大签证申请中心,直至进一步通知,请在收到ircc要求递交护照的信函后。只能通过邮寄/快递的方式递交护照所选中心。

在线申请成功后与签证中心进行预约,等待通知前往签证中心录入生物指纹信息,再次等待签证中心审批结果并贴签证页,最终快递方式返回护照。整体办理时间为1-2个月
入境政策
于2023年2月4日起延长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乘飞机抵达旅客的入境检测要求。
所有两岁及以上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的航空旅客需要在登机行前两天(48小时)内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登机前向航空公司出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检测证明,或者抗原测试为阴方可登机。
另外,相关人士若起飞前10天以上,但不超过90天内曾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可作为阴性报告使用。预计该措施将持续到2023年4月5日。

美国
必须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签证政策
美国签证免面谈代传递服务指的是申请人无需前往使/领事馆进行面谈,以简化签证申请流程。
现在中国大陆的美国签证免面谈代传递申请新政策:
●从2023年2月20日起,中国大陆的美国签证免面谈代传递申请不再统一由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处理。
●签证申请材料会被递交到申请人所在领区对应的使领馆。

入境政策
除美国公民、永久居民及持其他移民类签证者外,其他所有搭乘飞机进入美国的旅客都必须出示covid-19疫苗完全接种证明才能登机;如果是2剂疫苗,只接种了1剂,则不属于完全接种疫苗的范畴。
赴美前需要登记evus (签证更新电子系统)入境时需提供疫苗接种状态证明。未成年人、获得人道主义紧急豁免的人员等例外。
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飞往美国的两岁及以上乘客需要在飞行前不超过两天时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登机前向航空公司出示“阴性检测证明”(可以是核酸检测或是远程医疗服务的抗原自测)。

如果是最近刚从新冠康复的人,包括10天前还是阳性的人,也可以提供最近康复的证明。 新规则于2023年1月5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零时生效。
同时,该规则也适用于通过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加拿大多伦多(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和温哥华(温哥华国际机场)等热门第三国门户转飞的入境者。
隔离政策
建议旅客抵达后进行3天检测以及自我健康检测,并遵循每个州各自的防疫要求!

英国
中国入境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签证政策
英国各类型签证可正常递签。包括旅游签、商务签、探亲访友签在内的全种类签证均可预约,分为两年多次签证、五年多次签证、十年多次签证。
受理时间分为:15个工作日、5-7个工作日、24小时加急。
入境政策
英国政府官宣,1月5日起,中国入境者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2023年1月5日开始,从中国入境英格兰的旅客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登机。

从1月8日起,英国健康安全局也将对抵达英国的中国旅客进行抽样采检。不过,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中国旅客抵境时可拒绝接受采检,然后直接离开机场。
无论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不再要求旅客入境英国后进行自我隔离。

泰国
不再要求入境游客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签证政策
泰国旅游签证恢复正常办理!
2022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泰国旅游签停留期延长至45天;
3月31日之后落地签证(voa)调整为15天。
目前泰国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政策,落地签分为电子落地签证和落地签证。
入境政策
2023年3月1日起,自泰国乘机前往中国大陆的乘客无需去医院或新冠检测机构做核酸检测,可通过抗原试剂盒自测。

新增入境收费
泰国6月1日正式征收外国旅客入境费,征收标准分为两种:
对通过航空方式入境的外国游客征收300泰铢(约合人民币60元)/人;
对通过陆路和水路方式入境的外国游客征收150泰铢(约合人民币30元)/人。

马尔代夫
不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报告
签证政策
中国公民持有效的中国护照因旅游、商务、探亲、过境等短期事由拟在马尔代夫停留不超过30天,
免办签证。拟入境马尔代夫从事工作、定居、新闻报道等需该国主管部门事先批准的活动,应在入境前办妥有关手续。
也就是说中国公民去马尔代夫不用签证凭护照即可。

入境政策
2023年3月5日开始,马尔代夫入境政策进一步放宽,游客提前14天注射过新冠疫苗,不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报告。
所有旅客在抵达后的96小时内填写健康申报表。

日本
放宽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检疫措施
签证政策
1月7日,日本北京大使馆和上海领事馆发通知,从1月9日开始恢复正常的签证受理工作。
旅游签证方面,15天短期观光签证依然无法申请,3年多次往返也依然在暂停,现在能申请的,只有5年多次往返。
留学签、工作签等其他全种类签证均可递交申请。
入境政策
日本政府将从3月1日起放宽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检疫措施,不再强制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全员pcr检测。

隔离政策
落地后进行核酸检测,阳性需隔离,原则上要在酒店进行5-7天的隔离。
韩国
取消自中国入境人员入境后核酸检测义务
签证政策
韩国宣布自2月11日起恢复向自中国籍入境人员发放短期签证,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旅游、商务等短期停留类型的签证前往韩国,
入境政策

当地时间2月22日,据韩国卫生部门消息,韩国决定从3月1日起取消自中国入境人员入境后核酸检测义务,但出发前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才能登机的要求将持续至3月10日。

新西兰
无需疫苗和核酸检测证明
签证政策:
所有学生签证、访问签证递交及审理已全面恢复。
入境政策隔离政策
结合此前取消的防疫政策来看,目前入境新西兰,无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无需进行行前核酸检测,填好官方入境卡即可。

澳大利亚
中国旅客入境需持48小时核酸
签证政策
600或kdp类型,包括旅游签、探亲签、商务签、留学签在内的全种类签证均可在线提交。
澳洲境内递交签证申请(含500学生签证、590学生监护签证、600访问签证等)不再需要体检,个别领域如医疗等申请人除外。
申请医疗、临时保护、或491、489签证,因为是准永居签证,还是需要体检的
入境政策隔离政策
从1月5日起,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或澳门,前往澳洲的旅客必须在旅行前48小时内进行新冠检测,并出示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报告。

如果乘坐的航班被重新安排或取消,你需要提供新的48小时内阴性核酸结果。核酸证明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 或其他核酸扩增测试 (naat) 测试,报告不需要英文版。
乘坐从其他国家出发经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中转的航班旅客、直接从澳大利亚过境的中国旅客,均无需提供阴性检测结果。入境后无需隔离。

新加坡
放宽入境限制取消核酸和保险要求
签证政策
可办理单次、多次入境旅游签、商务签在内的全种类签证。
入境政策隔离政策
新加坡政府决定从2月13日起调整与新冠病毒相关的防疫措施,放宽入境限制。
从2月13日起,所有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程序的入境者将不用再提交病毒检测阴性证明,短期访客也不必再购买新冠旅行保险。
此外,身体不适或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将不必遵循目前三个医疗方案的要求。出现轻微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应留在家中,直到症状消退。

欧盟
取消对中国游客入境防疫要求
入境政策
欧盟于当地时间2月16日一场会议上达成共识,同意逐步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实施的新冠病毒检测措施。
波兰、瑞士、新西兰、爱尔兰、保加利亚、墨西哥、冰岛、埃及、南非等国,暂无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行旅行限制和核酸检测。
旅客不再需要提交48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核酸rt-pcr检测阴性证明以及有关新冠肺炎的承诺声明。 在3月中旬前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进行抽样核酸筛查的措施。

意大利:在1月底已放宽对自华入境旅客的限制措施。当地时间1月31日,意大利卫生部宣布,自2月1日起,不再对中国旅客实行强制性核酸检测,而是改为“随机检测”,但仍需提前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瑞典:宣布将从2月18日开始取消针对自中国入境者的临时限制措施。
法国:瑞典宣布取消入境限制同日,法国决定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至此,多国均在陆续放宽此前对来自中国旅客实施的入境限制。
出境游也是越来越方便了,大家切记,起飞前48小时内去做核酸检测,然后在机场check in的时候将阴性检测结果一同交上去即可。
thereis a way for foreigners to live in chinalong-term without dealing with yearly visa bureaucracy (for tenyears at least). you’ll need to be serious about staying inchina, and meet some stringent criteria. but if you do, you gain manyother benefits that
相关数据统计,加拿大人口总数为3446万人,华裔有176万人,占加拿大总人口比重5.1%,排在所有族裔第七位。加拿大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华人扎堆住在一起,比如说温哥华有50万华裔,走在路上说不定就能遇到好几个华人。 美版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是怎样的?一个外国人回答让我感到震惊。他发帖说:
夜谈古往奇事说美国军队中有2万华裔,这些人是自愿加入的吗?若开战杀还是不杀?作为一个与我们对立的国家,许多人对于美国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一些人甚至会抗拒美国生产的苹果手机。然而,让绝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美国军队当中居然有大量“中国人”服役,并且这个服役的中国人数量逐年增长。那么,这些人都是自愿加入的吗?
“去美国留学,记得千万不要和当地的华人有过多接触!”事实证明,过来人送的这句话虽然不怎么好听,但确实帮到不少刚去美国的留学生。在海外,因为先天语言沟通上的优势以及情感防线上的松懈,华人圈经常发生“自己人骗自己人”、“自己人坑自己人”的荒唐事。最近,纽约华人圈“自己人坑自己人”的跨年大戏还在上演。位于纽约中国城的华裔博物馆接受了3500万美元的拨款,交换条件是在中国城扩建监狱。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从各方面分析了移民国外后,其后代生活在国外,估计以后会过的还不如在中国。这下,捅了移民者的马蜂窝,热嘲冷讽蜂涌而至!我认为移民国外不好,主要从生活理念、社会状况、政治限制、民族歧视,等方面分析。一个在中国生活较好、社会地位也高的人移民到欧、美、澳、加,生活质量是相对下降的,社会地位更就不值一提了。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贸易、物流和航运中心。近年来,全球很多高净值人士移民新加坡,在这里生活、定居,或是发展事业。比如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金融大鳄罗杰斯、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澳大利亚矿产大亨廷克勒、新西兰商人钱德勒,海底捞创始人李西廷等人。一、为什么有钱人都爱移民新加坡
第一印象:农村发达,空气好,人民友善,华人多。日落很美。太空蔬菜。很棒的牛肉。我觉得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它。现在的印象:这里很容易适应,我喜欢这里。享受假期生活。人们很友好。我也开始完全忽视那些粗鲁的人。它非常免费,您不需要考虑很多事情。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其他印象:中国人的素质比中国高很多倍。遇到友好的人的机会很大。
对于移民新加坡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完美的。尽管新加坡是一个富人们喜欢的地方,但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移民国家。如果您有移民新加坡的想法,建议您仔细考虑以下问题。首先,移民新加坡的门槛相对较高。如果您想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移民新加坡,需要有一定的预算,因为这绝对是一项巨额投资。例如,pic自雇移民的投资门槛为五百万人民币。
严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新加坡移民的方法。普通人移民新加坡最快的方式就是选择自贡移民!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自贡移民的优势。首先,申请门槛低,适合广大人群。其次,不需要考虑资金来源,对申请者更加友好。此外,没有语言和年龄的限制,一人申请,全家三代都能轻松移民。申请新加坡自贡移民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公司管理经验...
提示:阅读本文约3分钟!近期,新加坡旅游业迎来了一波大批外国游客的入境潮,其中中国游客更是暴增了30%。数据显示,仅3月份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旅客数量就达到了6万零89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而在七八月的中国学校假期和10月的国庆节期间,预计新加坡的旅游业还将迎来更多的中国游客。有网友不禁在网上吐槽,今天出门吓了,周围全是中国人,我以为我到中国啦!